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次月考检测卷及答案
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芜湖(wú) 歼灭(qiān) 颁发(bān) 卓有成效(zhuó) ....B.诘责(jié) 凌空(líng) 解剖(pō) 油光可鉴(jiàn) ....C.私塾(shú) 绯红(fēi) 瞥见(piē) 锐不可当(dāng) ....D.挟着(xié) 篡改(cuàn) 铭记(míng) 悄无声息(qiāo)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是( )
A.他们的演奏戛然而止,但我的耳中还回想着那美妙的乐声。 ....B.这幅苏绣作品真是巧夺天工,令人叹为观止。 ....
C.上课铃声响了,同学们还在你一言我一语地讲话,可是当看到严厉的班主任时,都销声匿迹了。 ....
D.历代的国画创作者更是不惜笔墨描绘花开的胜景,让人在艺术品中感受花香..鸟语的氛围。 ..
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本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各场演出的上座率超高,显示出市民对传统戏剧的热情可见一斑。
B.有些科学家认为,转基因大米富含维生素A,可以有效改善发展中国家人们营养不良。
C.中国科技创新成果交流会永久落户羊城,这是广州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硕果。
D.能否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他们快乐成长,是我国中小学教学工作的当务之急。
5、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在北京。”和“我们在党的关怀下成长。”这两个句子中的“在”分别是动词、介词。
1 / 9
B.“科技发达” “ 今天星期二”“ 中国工人”“ 这本书20元”都是主谓短语。
C.“五十多年来,这位海外游子无时无刻不在眷恋自己的祖国。”这个句子的主干是“海外游子眷念” 。
D.“看见这样翠绿的麦田,仿佛已经嗅出白面包子的香气来了。”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6、把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段文字,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鲁迅先生是一个其貌不扬的“小老头”,如果不是读书写作,走到街上可能是没有多高的回头率的。
②这种力量不是来自权势,不是来自金钱,而是来自他的人格魅力。 ③读书,的确具有神奇的力量,它可以使平凡的人物变得崇高伟大。 ④归根到底是来自他的阅读、思考和写作。
⑤这个“小老头”太崇高太伟大了,身上有一种不可阻挡的力量。
⑥但是,每当我们阅读鲁迅的作品,就好像来到巍峨的山峰之下,总有一种高山仰止的感觉。
A.①⑥③⑤②④ B.③①⑥⑤②④ C.①⑥⑤②④③ D.③②①⑥⑤④ 7、古诗文默写填空
(1)________,将以遗所思。(《庭中有奇树》)
(2)老骥伏枥,______。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3)几处早莺争暖树 ,______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树树皆秋色, ________。(王绩《野望》) (5)_________?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6)_____________;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吴均《与朱元思书》)
(7)《使至塞上》以传神之笔勾画出一幅塞外雄浑景象的名句是: _____,______。 (8)《渡荆门送别》中李白借故乡之水的深情厚谊,表达对故乡思念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於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
2 / 9
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与百姓同其劳,终灭吴。
节选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注释)①赦:赦免。②反:通“返”。③苦身焦思:身体劳累,焦虑地思索。①女:通“汝”会稽:会稽山,地名。①重采:鮮艳的颜色。⑦折节:屈己从人。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置胆於坐 坐 _________(2)乃苦身焦思 乃: ____________ ..2.请用“/”给下面句子划分节奏(限两处)。 折 节 下 贤 人 厚 遇 宾 客 与 百 姓 同 其 劳 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4.选文讲了一个____________(填成语典故)的故事,这个故事让我们自然联想到孟子的一段著名的话“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________________,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思性,曾益其所不能”。
5.结合选文和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谈谈忧患意识对于个人和国家有怎样的现实意义?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1、为梦想拼尽全力骊尘
①从小到大我栽过的第一个跟头应该是中考。在那个燥热的夏天,我满怀信心地走进考场, 却在最后一门英语考试时忘了带准考证,等我返回住处拿到准考证重新进入考场,时间已经过了 20 分钟。成绩出来,满分 120 分的英语我只考了 分。老天跟我开的这个致命玩笑,致使我以一分之差与日思夜想的高中实验班失之交臂。
②那种感觉就像你跋山涉水终于赶到了心心念念的城堡,却发现那扇门关上了。那个假期, 我把自己关在房里,嘴里没有一句多余的话,脸上没有丝毫笑意,整天都在埋怨:我的运气怎么这么差?A 偶尔打开窗户,看看窗外的那片天,
3 / 9
也总是阴郁灰暗,完全没有了夏日的晴朗高远。
③进入高中后,我像变了一个人,不似初中那般神采飞扬,整个人内敛沉默了很多。尖子生们组建的实验班,在很多人心里都是神一般的存在,甚至有老师开玩笑说,进了实验班就是踏进了重点院校的大门。论正常实力,我就应该属于那里,然而因为中考那个意外,我却被无情地拒之门外,心底的不甘和委屈只有自己知道。每次从实验班门前经过,我都会特意从门口假装不经意地往里面瞟一眼,偷.偷.对那些埋头苦读的身影流露出羡慕之情。
④我的好朋友林悦就在实验班。在食堂吃饭遇上时,她会主动跟我说起一些班里的事情,这些事情让我那颗心变得越发躁动不安。“我要冲进实验班”这个念头不时冒出来拉扯着我, 曾经的遗憾与不甘,都化作内心的春雨,那里草木葱茏,一片繁盛。
⑤高一那段时间,我像打了鸡血一样,每天早上 5 点准时起床,洗漱完毕去操场跑完两圈到教学楼,我总是最早到的那个人。时间长了,楼管爷爷认识了我,每天早上都会准时跟我打招呼:“闺女,今天早上又是第一个,好好加油!”
⑥每天清晨,我坐在靠窗的位置上,一边争分夺秒地大声晨读,一边看天空渐渐亮起来……
⑦一个学期后,我的势头越来越猛,不仅稳居年级第一,而且与第二名的差距越来越大。班主任很器重我,好朋友林悦也向我投来了佩服的目光。那几年,我不仅在考试的红榜上始终排名第一,课余时间写的文章也陆续在各杂志发表,拿了好几个作文比赛和学科竞赛的奖项,生活好像将之前亏欠我的一一做了补偿。随着一张张漂亮的成绩单摆在我的面前,一直蒙尘在我脸上的阴云,如被利剑割.开.,久违的笑容绽放了出来。
⑧即便如此,我依旧不敢掉以轻心,坚持与时间赛跑,继续脚踏实地努力。高考那年,我考取了一个不错的分数,更重要的是,我的英语成绩是 142 分。手里紧紧攥着成绩单的我,B整颗心一下子透亮起来,一种想在夏风里大声欢叫的冲动,让我有说不出的畅快!放眼远望,阳光明媚,碧空如洗,周边的一切都让人赏心悦目。
⑨中考时那种被命运一拳在地的感觉,经过三年的隐忍与蜕变,终于成为我身后迈过的一道坎儿。现在想起来,甚至会有些感激自己在人生最顺遂的时
4 / 9
候跌过一跤。正因为这样,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才更加懂得努力的意义。
⑩在拼尽全力之前,永远别说自己运气不好。因为,最努力的时候运气才最好。
(选自《文苑·破茧成蝶》,有删改)
1.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2.结合语境品读下面两个句子,分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偷偷对那些埋头苦读的身影流露出羡慕之情。 ..
(2)一直蒙尘在我脸上的阴云,如被利剑割开,久违的笑容绽放了出来。 ..3.请从A、B 两句中任选一句,作简要赏析。
A.偶尔打开窗户,看看窗外的那片天,也总是阴郁灰暗,完全没有了夏日的晴朗高远。
B.整颗心一下子透亮起来,一种想在夏风里大声欢叫的冲动,让我有说不出的畅快!
4.文章最后一段说“最努力的时候运气才最好。”你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5.第⑤段中“楼管爷爷认识了我,每天早上都准时跟我打招呼”这一情节能否删去?为什么?请说说理由。
2、灯火 萧萧
①乌黑油污的煤油灯,一经火柴点燃,便有了亮晃晃的“生命”。 ②“生命”的意义就是它会让你想起与它共处的那段时光。生命的最简单意义可以是一个字:“动”!那昏黄的煤油灯的火舌,就是那样闪动着,那样引逗着你的眼,那样闪着古老的昏黄。在胡兴村,这样的煤油灯不知与我们共处了多少年。
③家用的煤油灯主体是大约十公分高的玻璃瓶,外围有铝片为套,瓶口是一个铅皮的盖子,中间钻一个小洞,棉纱捻成的灯芯就插在这个洞里,灯芯可以一直伸向瓶底,将煤油汲吸上来,油润的灯芯,火柴一点就燃着了,昏黄摇曳的光芒,就这样温暖着我们的童年。
④夜深的时候,面对这样一盏摇曳的灯火,仿佛可以跟古人促膝而谈,读一点诗词,雅兴随之而起。如果能翻阅几则“聊斋”,或许更增加一些古奥之趣,可惜,当时年纪小,只认识李白的铁杵、王冕的荷花!
5 / 9
⑤最温暖的当然不是这摇曳昏黄的灯光,而是灯光下两个相对的人影,一老一少,祖孙两人从“人初静”,守到夜更深,守着永夜,守着灯火,守着长长的一段祖孙相牵系的深情记忆,那是祖母无怨的爱,无尽的心,所有的怀念都从这样温馨的画面进入、泛起……
⑥当灯芯烧黑了,我们用个小竹片剔亮它,挑灯夜战原来就是这样的啊!那情景仿佛剪烛西窗一般,灯芯越烧越长,就要用小剪刀剪除碳化的那小小一截,光,就更亮了!
⑦这样的煤油灯,我们家好像只有三盏,人在客厅的时候,灯随我们在客厅,夜读如果是在祖母的房间,灯就随着我们过去。有时,书读到一半,要到客厅拿东西,那得提着灯过去,脚步不能太急,免得走路的风息将灯吹熄。不知你是否记得我们家是土埆厝①?风随时可以从破落的竹篾片之间随意进出,风大的时候,我们就得一手举灯,一手遮风护火,步步为营,仿佛履薄的人,战战兢兢。
⑧那情景仿佛护着累世的家产。
⑨在那样的灯火下,一切都荡漾着温馨。
⑩虽然,煤油灯有效的亮度不过是一两尺而已,那样的光晕却是不灭的永恒之火,一直亮在童年的心中。
⑾多少风与云吹送过去了,我们长大了,家里安装电灯了,刚开始,我们只要五烛光的灯泡,五烛光的亮度刚好模拟煤油灯的古意,却免除了油烟的熏染、风动的闪烁,那样笃定而拘谨的五烛光灯泡,是我们使用“电火”的第一步。 .....
⑿此后,四十烛光、六十烛光的灯泡陪伴着我们的成长,日光灯一到,黄光从此成为白光,那又更向前跨过了一步,这时,伴读的祖母早已回到天上去了,惨白的日光灯下总觉得缺少了昔日那份盈满的温馨,总觉得身边嘘寒问暖的声音就这样沉寂了下去,我怅怅然在良好的灯光下写作。
⒀继之而来的美术灯,霓虹灯,将我们的家、我们的城装扮得更美,耀眼、闪烁的灯,增添了一些妖媚,每个家、每个众人进出的地方,都安装了无数的、千奇百怪的灯,入夜以后的都市和乡村,比白天更多了一些新奇和眩惑。
⒁有一次,我从华冈上望向台北,万家灯火里哪一盏是为我而开的?喃喃自语的我在无边的夜里迷失在灯与灯之间。
⒂四十年了,从摇曳昏黄的煤油灯下,我们来到一个全新的世界,坐在讲求
6 / 9
爱眼照明的桌前,如果祖母还在,那会是什么样的一种情境?我常有一个奇怪的想法,在一个万灯闪亮的夜晚,陪祖母静静欣赏这一些光影缤纷!
⒃我说不出喜欢煤油灯的理由,但我知道灯火在我心中的意义。
(选文有改动)
(注释)①土埆厝:的一种民居。
1.“‘生命’的意义就是它会让你想起与它共处的那段时光””,请你阅读②--⑨段,简要概括作者与灯火相伴的几段时光,并依据提示,将横线补充完整。 灯火下读书——______________——剪烛挑灯夜战——_____________ 2.品味语言,回答下面的问题。
(1)从修辞角度,赏析第⑤段画线句的妙处。
祖孙两人从“人初静”,守到夜更深,守着永夜,守着灯火,守着长长的一段祖孙相牵系的深情记忆……
(2)结合语境,谈谈你对第⑾段句子中加点词的理解。
那样笃定而拘谨的五烛光灯泡,是我们使用“电火”的第一步。 .....
3.第⑩段中“那样的光晕却是不灭的永恒之火,一直亮在童年的心中”富有内涵,谈谈你的理解。
4.本文在构思和写作手法方面富有特色,结合文章内容,就其中一点写出你的...........发现和见解
四、写作题(40分)
走进自然,心头一亮,发现了自然的美好;亲近他人,心头一亮,欣赏了他人的美德;反思自我,心头一亮,改正缺点提升了自己;遇到挫折,心头一亮,找到办法克服了困难……心头一亮,就是提升,就是成长! 请以《最美心头一亮时》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写成记叙文,不少于600字。 ②内容具体,有真实情感。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信息。 ④标点正确,要求规范整洁。
7 / 9
参:
一 C C C A B
(1)攀条折其荣 (2)志在千里 (3)谁家新燕啄春泥 (4)山山唯落晖 (5)日暮乡关何处是 (6)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7)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8)仍怜故乡水, 万里送行舟。 二
1. (1)通“座”,座位。 (2)于是,就。 2. 折 节 下 贤 人/厚 遇 宾 客/与 百 姓 同 其 劳
3. 每天坐下休息、躺下睡觉之前都要看苦胆,吃饭喝水之前也要先尝尝苦胆。
4. 卧薪尝胆; 劳其筋骨。
5. 时刻保持忧患意识,对于一个人来说,能磨练人、激励人不断进步,助人成长,进而取得成就;对于一个国家而言,能使国家兴旺发达。 三
1. 写中考失利后,“我”没有放弃,继续为梦想拼尽全力,终获成功的故事。(或:写“我”在中考栽过跟头后,重拾信心,继续努力,最终赢得高考的故事。)
2. (1) “偷偷”是瞒着别人的意思。用神态描写的方法刻画出“我”不能进入实验班的委屈和不甘,同时也写出了“我”对实验班既渴望羡慕又害怕别人知道的复杂心理。(2) “割开”一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经过努力取得优异成绩后,信心骤增的心理。
3. 示例:A.运用环境描写的方法,衬托出“我”中考失利后伤心、失落、沮丧 的心境。B.运用心理描写的方法,刻画出“我”高考成功后喜悦、激动、兴奋的心情。
8 / 9
4. 不能。因为这一情节运用了细节描写(侧面描写)的方法,侧面衬托出“我” 的勤奋刻苦。如果删去,就不能突出“我”为梦想而拼尽全力的执着。 5. 运气往往是为那些努力付出的人做准备的,越是努力,运气越好。 1. 灯火下祖孙相守相依 提灯护火
2. (1)这句话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渲染了童年生活中祖孙两人在灯火下相守相依互相陪伴画面的温馨,突出表达了作者对祖母的深深怀念,句式整齐,富有感染力。
(2)笃定而拘谨,本义是稳定而拘束,这里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了五烛光灯泡光芒稳定,与煤油灯火的风动闪烁不同,表达了作者对使用“电火”后,生活中的诗意减弱淡淡的惋惜。
3. 与煤油灯相伴的那些温馨时光是我生命中永远不会忘记的美好记忆,它带给我的温馨、诗意一直温暖着我的童年。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童年温馨诗意时光的留恋和深切怀念。
4. 示例一:本文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将童年时煤油灯下的温馨生活与长大后灯光耀眼反而迷失的生活进行对比,突出表达了作者对童年温馨诗意生活的深切留念与怀念和时代发展,温馨不在的怅惘遗憾。
示例二:本文运用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灯火”触发了作者对儿时灯火下几个生活片段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对儿时温馨美好时光的留念,对祖母的深切怀念。 示例三:本文以“灯”为线索,叙写了童年时煤油灯相伴的时光和电灯相伴的生活,突出表达了作者对童年温馨诗意生活的深切留念与怀念和时代发展,温馨不在的怅惘遗憾。文章以“灯”为线索,贯穿全文,使文章浑然一体。 四
9 /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2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