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测试题分为基础部分和提高部分两部分测试时间90分钟,满120
分)
基础部分 (共100分)
一、(24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寰环(huán) 债券(juàn) 端睨(nì) 百舸争流(gě)B.黏着(nián) 干瘪(biě) 阜盛(fù) 面面相觑(xù)C.天堑(qiàn) 兀立(wù) 忖度(dù) 摧山坼地(chè)D.亵渎(xiè) 抚恤(xù) 倩影(qiàn) 蓊蓊郁郁(wěng)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沉湎 立竿见影 入不付出 生死攸关 B.感慨 耸峙云霄 黯然失色 婷婷玉立C.打烊 兴高采烈 艳闻轶事 历历在目 D.优长 名声大振 提心吊胆 匠心独运
3.依次填入下文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是满月,天上 有一层淡淡的云, 不能朗照; 我认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 别有风味的 A.虽然 却 因而 所以 也 B.虽然 却 所以 但 也 C.只有 才 因而 但 仍 D.只有 才 所以 所以 仍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经过父母的劝导、调解,他们兄弟俩又重归于好,相濡以沫了
B.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愚昧”图片展,将伪科学揭露的淋漓尽致,使群众深受教育
C.一项社会调查显示,如果丈夫的收入低于妻子,一部分男性难免会感到自惭形秽,甚至无端地对自己进行心理折磨
D.在轻轻荡漾的溪流的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五彩缤纷5.填入下文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折回的和遇险的都为探明三峡航道尽了力,但也给后来者增加了精神负担,
A.遇险的会说:“还想冒险,不要命吗?”折回的要说:“我试过了,是通不过的”
B.折回的要说:“我试过了,是通不过的”遇险的要说:“还想冒险,不要命了吗?”
C.折回的要说:“我试过了,是通不过的”遇险的自己不会说,别人却
要说:“还想冒险,不要命了吗?”
D.遇险的自己不会说,别人却要说:“不要命了吗?还想冒险?”折回的要说:“我试过了,是通不过的”
6.对下面的句子主要信息的提炼,最恰当的一项是( )
细菌虽然小到肉眼看不到,但它们在分解枯枝败叶的过程中却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它们能将吸收的二氧化碳和其它养分而长成的树干与树叶再分解成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若没有细菌的存在,那么地球上的二氧化碳只能维持植物利用40年,因为碳素将被锁定在植物体内不能参与到物质循环中由于细菌的这种作用,维持了整片森林甚至整个地球盎然的绿意
A.细菌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枯枝败叶的分解上
B.细菌能分解树木,释放二氧化碳,维持了整个地球盎然的绿意C.若没有细菌的存在,那么地球上的二氧化碳,只能维持很短的时间D.地球上的二氧化碳的来源主要是被分解的树枝和树叶
7.下面对李白《行路难(其一)》一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歧路”是指政治上的不正确的道路
B.诗以“行路难”比喻世道险阻,抒写了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时,产生的不可抑制的激愤情绪
C.诗人虽遭遇困难,但并未放弃远大的政治理想,仍盼着总有一天会施展自己的抱负,表现了他对人生前途乐观豪迈的气概,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的情调
D.这首诗利用比兴的手法描写了人世间的坎坷,抒发了诗人的人生追求,表现了诗人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
8. 下列作品、作家、文体、时代(国别)的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A.《劝学》——荀子——议论文——春秋 B.《荷塘月色》——闻一多——散文——现代
C.《过万重山漫想》——刘征——说明文——当代 D.《一碗清汤荞麦面》——栗良平——小说——日本二、(6分,每空2分)
9.补写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①不积小流,
② ,直挂云帆济沧海
③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 三、(15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日:“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10.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适,到……去,往 B.徐而察之 徐,慢慢C.或日:“此鹳鹤也” 或,或者 D.如乐作焉 作,演奏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用法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余固笑而不信也 ③而大声发于水上
②徐而察之 ④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B.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C.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12.“古之人不余欺也”的句式是
A.判断句 B.被动句 C.宾语前置句<, SPAN lang=ENUS> D.定语后置句
13.下列不是“余心动欲还”的原因的一项是( ) A.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B.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C.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中者
D.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
14.下列对这段文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探究石钟山命名的原因是表现探访的艰难B.到绝壁下,作者看到和听到的景象令人可怖
C.石钟山命名的原因是因为微波冲击石洞和风浪冲击大石的小孔而发出似钟的声音
D. 文中加点的两个“笑”,前一个表示“嘲笑”,后一个表示“微笑四、(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
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黛玉连忙起身接见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 ……
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象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拭泪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一面又问婆子们:“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早打扫两间下房,让他们去歇歇”
15.对王熙凤出场的描写方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用语言描写表现人物的方法 B.未见其人,先闻声的“先声夺人”的方法
C.间接描写侧面烘托的方法 D.用语言、行动直接描写的方法 16.贾母戏谑地称王熙凤是“泼皮破落户儿”和“凤辣子”,对此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既说明王熙凤的泼辣性格,又表明贾母对她的婉转批评B.既说明王熙凤的厉害,又表明贾母对她的亲近C.既说明王熙凤的泼辣性格,又表明贾母对她的宠爱
D.既说明王熙凤的泼辣的性格,又表明贾母对她的戏谑嘲讽17.“气派”一词在文中的意思是( )
A.指人的相当稳定的个性特点 B.指人的态度仪表 C.指人做事的魄力 D.指人的精神与面色
18.王熙凤是个八面玲珑极会说话的聪明人,文中最能显示她的这一特点的是哪句话?这句话主要迎合哪些人的心理?答:
五、(40分)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桥,是绝处逢生的一条通道,不只是江河沟渠,就是在生活的其它领域,当你要摆脱困境,跨过厄运时,你一定期望有一座能使你峰回路转的“桥”。
请以“桥”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提高部分 (共20分)
六、(7分)
20.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日:“此鹳鹤也。
21.仿照下面句子,另写两句富有意蕴的句子(4分)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 故乡的歌是 , 故乡的歌是 , 七、(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2—25题。
人生,是一个存在的过程。
人生,是一个不以生为始,不以死为终的过程。
曾几何时,我也觉得迷惘,也觉得无助面对时光的飞逝,面对世事的纷芸,面对壮志的难酬,思绪万千,“实迷涂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问天地之苍茫,叹人世之多变然而,人生亦就是在这理想与现实中辗转,在这入世与出世中徘徊,在这有缘与无缘间飘泊活着的时候因为精神的富足才具有生命,逝去了之后灵魂的永驻才能延续生命人活着累一点、苦一点并不是问题,但一个人活着没有劲就大大的有问题了无论生活怎样平凡与苦闷,无论人生怎样失意与压抑,都不要轻言没有了希望,都不要轻易放弃了努力没有了一生的执著,没有了一生的激情,纵然是活着,活着又有何滋味?
醉过方知酒浓,爱过方知情重,尝试过方知个中的酸甜苦痛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也许我们应当感激上苍给我们的种种不平,种种磨练它使我们更加成熟,更加理性,更加清醒,更加坚韧对我们来说,一时的不平与压抑又算得了什么?没有文凭就努力去拿,没有经验就努力去学,只要你心中还有梦,只要你还有对生活的激情
有蓝天的呼唤,就不能让奋飞的翅膀在安逸中 ;有大海的呼
唤,就不能让搏击的勇气在风浪前 ;有远方的呼唤,就不能让寻觅的信念在走不出的苦闷中
既然不相信宿命的发生,就要用实际行动去回答宿命;既然不相信命运的安排,就要敢于把命运发来的险球给它扣将回去;既然不相信自己注定就是平庸,就要试着把自己投入到铸就辉煌的惊心动魄之中。
把不满表达成上进,把委屈升华为不屈,把失意改写成冷峻从一时的压抑中酝酿出一生的执著,从一时的失意中迸发出一生的激情。2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3分)A.折断 退缩 消沉 B.折断 却步 消失C.退化 却步 消沉 D.退化 退缩 消失
2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人生亦就是在这理想与现实中辗转,在这入世与出世中徘徊”,“入世”指人降生到这世上,“出世”则指人的逝去
B.“醉过方知酒浓,爱过方知情重,尝试过方知个中的酸甜苦痛”,“个中””是其中的意思
C.“既然不相信宿命的发生,就要用实际行动去回答宿命”,“宿命”指人的生死、荣辱、贫富和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由命运来决定
D.“逝去了之后灵魂的永驻才能延续生命”,“永驻”的意思是长久存在24.理解下面句子的深刻含义(4分)
人生,是一个不以生为始,不以死为终的过程
25.从文中看,“活着“与“生活”有什么不同?(4分)
期末测试题答案
一、
1.D 2.C 3.B 4.A 5.C 6.B 7.A 8.D 二、
9.①无以成江海 ②长风破浪会有时 ③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三、
10.C 11.B 12.C 13.D 14.A
四、
15.B 16.C 17.B
18.“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象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主要迎合贾母五、
19.(略)六、
20.又有一种声音,好像老人又咳又笑,从山谷中发出,有人说这是鹳鹤的声音21.示例:
故乡的歌是一只轻盈的风筝,总在异乡的天空上飞翔; 故乡的歌是一声亲切的呼唤,总在游子的心头回响; 故乡的歌是一泓清凉的泉,总在酷热的荒漠中涌出; 故乡的歌是一片灿烂的云霞,总在风雨之后的天空中出现七、22.C23.A
24.因为精神富足,活着才具有生命,如果没有追求和激情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命;逝去了之后灵魂永驻、精神长存能够延续生命。
25.“活着”是生命的存在,“生活”是必须是有追求、有激情的,没有激情缺乏追求的“活着”不能算“生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