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河北省蛋鸡和肉鸡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现状分析

河北省蛋鸡和肉鸡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现状分析

来源:筏尚旅游网
Local overview地方纵览

河北省蛋鸡和肉鸡养殖粪污资源化

利用现状分析

李 佳 刘 双 孟君丽 韦 伟

(河北省畜牧总站)

河北省是蛋鸡和肉鸡养殖大省,禽蛋总产量383.7万t,位居全国第3位;蛋鸡和肉鸡存栏35 814.9万只、出栏49 764.8万只;蛋鸡存栏1万只以上、肉鸡年出栏5万只以上的规模养殖场3 795个。蛋鸡和肉鸡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发展加快,与之相对应的是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相对滞后,行业发展的环境约束压力日益加大。随着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性文件的相继出台,河北省也加快了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的脚步。

1 蛋鸡和肉鸡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现状

目前,河北省蛋鸡和肉鸡养殖粪污年产生量约2 400万t,年资源化利用量约1 800万t,综合利用率达到74%;建有粪污处理利用设施装备的规模养殖场3 321个,配套率达到87%;全省有以鸡粪等畜禽粪便为主要原料的有机肥生产企业320家,年生产能力达到260万t,可消纳利用畜禽粪便约800万t。进入“十三五“以来,河北省蛋鸡和肉鸡产业加快转型发展,把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作为产业提质增效

2019.10畜牧业环境

39

Local overview地方纵览

的重要任务,探索建立了众多可持续的生产模式。

1.1场户收集就近还田模式

养殖主体养殖规模小,设施装备水平低,主要采用人工或半机械清粪方式,通过自行配套或与周边种植业生产者签订协议的方式落实粪污消纳用地,定期清理出来的粪便运至储粪场经堆沤发酵后就近就地还田利用,或者以20〜40元/m3的价格卖给有机肥生产企业加工生产商品有机肥。

1.2好氧发酵种养对接模式

养殖主体养殖规模较大,设施装备水平较高,采用机械刮粪板或传送带清粪,配建好氧发酵设施装备,常用条垛式堆肥、槽式堆肥、覆膜式堆肥和反应器堆肥等工艺,好氧发酵后的产品通过与之对接的蔬菜、果树等种植基地进行肥料化利用,或者作为有机肥的初级发酵产品销售给有机肥生产企业。产生的少量污水进入贮存池腐熟后,在用肥季节灌溉周边农田。该模式通过种养对接肥料化利用,将粪污资源向种植业合理配置,实现生态消纳,发展生态循环农业。

1.3集中收储生产有机肥模式

生产经营主体综合实力强,产业链条长,集上游饲料、种禽和下游禽产品加工、销售、服务等为一体,把养殖粪便处理利用作为产业链条中的一环,构建长效运营机制。如河北万雉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依托常年存栏60万只蛋鸡的现代化养殖场,建设粪便有机肥加工厂,采用反应器堆肥工艺,生产的有机肥销售给周边的种植大户,目前正在布局发展不同蔬菜种植的专用肥料,加快万雉园肥业产品走向市场。该模式从根本上解决了区域性粪便过剩和季节性用肥矛盾的问题,在实现粪便增值利用的同时,促进企业产业链条的延伸和转型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1.4第三方集中处理模式

在养殖分布比较密集、单体规模较小的区域,依托第三方主体,建设专业化集中处理中心,对区域粪便进行统

40畜牧业环境

2019.10

一收集、集中处理,实行商业化运营。如石家庄金太阳生物有机肥有限公司,在地处晋州、藁城、无极的蛋鸡养殖密集区,分散建设6个粪便初级发酵场,与周边养殖场户签订收粪协议,将初级发酵好的有机肥原料运至总厂,加工生产具有土壤生态改良和土壤健康保育功能的复合有机肥、生物有机肥,再与无公害种植园区、绿色品牌种植基地签订供肥协议,生产高品质果蔬。该模式通过种、养、肥三产融合,打造循环农业产业链,解决区域散户治理难题。

2 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全省畜禽粪污治理工作的不断深入,蛋鸡和肉鸡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也取得积极成效,但仍然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

2.1环保意识不足 资源化利用任务繁重

养殖主体在新《环保法》、《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水化利用的意见》等法规文件的严格要求面前,主观认识有了明显增强。但由于粪污处理设施装备一次性投入大且有一定运行费用,对于市场风险高、比较效益低、环境成本承受能力差的养殖业,在利益趋导意识下,很多养殖场户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即使规模

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也仅达到87%,但配建水平低、不规范等问题突出,更不要说数量众多的小规模养殖场户,高质量实现粪污资源化利用任务繁重。

2.2种养结合不紧密 肥料化利用通道不畅

专业化分工的发展,养殖和种植相对独立,粪便肥料化利用存在肥效缓慢、劳动力投入大、运输施用不方便等问题,加之种养主体间成本合理分担机制及政策支持体系还未形成,种植业生产者使用粪肥积极性不高,一些地区有机肥生产企业闲置,商品有机肥滞销,粪污还田利用“最后一公里”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而另一方面,化肥不合理使用带来面源污染、土壤板结、地力下降等问题日益严重,农牧结合、种养循环的相融模式缺乏。

2.3长效运行机制缺乏 小规模养殖场户是难点

目前,规模养殖场粪污资源化利用得到行业管理部门充分重视,大部分养殖场都基本配建了粪污处理设施装备,污染问题得到有效缓解。相比之下,小规模养殖场户粪污资源化利用尚缺乏有效手段。虽然依托国家和省级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的实施,建设了一批第三方集中处理中心开展社会化服务,但收储运体系市场化运行机制尚未形成,且小规模养殖场户普遍缺乏符合“三防”要求的暂存设施,污染风险较大。夏季由于鸡粪含水率高,专人收购减少,粪便乱堆放现象较为严重,遇到雨季随着地表径流,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3 建议及对策

畜禽养殖废弃物资化利用制度框架体系已经建立,任务目标已经明确。针对调研存在的问题,为推进蛋鸡和肉鸡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着力补齐绿色发展的环境短板,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3.1加快种养循环

从长远来说,实施大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按照以地定养、以养促种思路,统筹种养业发展,精准规划,逐步建立起种养平衡一体化农业生产系统。在现阶段,主要在强化粪污处理和利用两端协同发力上下功夫,引导养殖企业与种植业生产者建立互利互惠的合作方式,构建新型种养关系,探索农牧循环发展模式,推动转型发展。要严格

Local overview地方纵览

畜禽规模养殖环境准入,必须满足配套的粪污消纳条件,落实资源化利用措施,促进粪污资源就地就近循环。同时,加快高效适用还田利用机械装备推广应用,培育社会化服务组织,降低有机肥施用劳动强度和施肥成本。

3.2加强扶持引导

用好现有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扶持政策,积极争取中央和各级财政资金支持,加快粪污处理设施装备建设。要创新投入机制,通过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参与粪污资源化利用,建立可持续的长效运行机制。落实相关农机补贴、农业用电、税收优惠等政策,协调保障必要的粪污资源化利用用地。积极推动地方出台有机肥补贴政策,引导种植业生产者加大有机肥使用量。探索建立受益者合理付费,粪便置换有机肥等机制,保障收储运体系长期稳定运行。

3.3强化执法监管

加大畜禽养殖环境执法监管力度,明确粪污规范处理处置的要求,通过环保执法倒逼机制,督促养殖企业落实环保主体责任,将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作为生产经营的重要环节来对待。推进环保执法监管和农业技术指导、执法监督等有效衔接,加大对违法排污养殖企业的处罚,确保偷排漏排养殖企业得到严厉查处,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提高粪污资源化利用水平。加快排污许可证核发工作,依法征收环境保护税,倒促规模养殖场开展粪污综合利用。实施兽用抗菌药减量化行动,严厉打击违法行为。

3.4加强科技支撑

凝聚各方科技力量,组织开展饲料高效利用、养殖节水减排、综合除臭、粪便好氧发酵等关键技术攻关,加大技术集成配套应用力度。加快建立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标准体系,推广《蛋鸡肉鸡配合饲料》环保日粮新标准,从源头减少氮、磷排放;推广堆肥和粪水无害化处理还田利用技术标准,确保养殖粪污科学合理还田利用。组织开展典型模式示范推广,因地制宜树立一批标杆,示范带动粪污资源化利用水平的提升,引领整个行业转方式、调结构、增效益。

2019.10畜牧业环境

4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