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古代文学试卷4及参考答案

来源:筏尚旅游网


丽水学院

学年第 学期期终考试试卷

科目: 古代文学 使用班级: 班级: 姓名: 学号: 题号 得分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一空格1分,共15分) 1.曹丕的《 》是我国第一首完整的七言诗,他的《 》是我国古代第一篇文学理论专著。

2.被刘勰称为“七子之冠冕”的是 ,其诗歌代表作是 。

3.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中的“山巨源”即 。 4.初唐作家中提倡“兴寄”与“风骨”的诗人是 。 5.唐文宗曾下诏,将 的歌诗、裴旻的剑舞和 的草书称为“三绝”,因这三者都是盛唐艺术追求浪漫个性的典型代表。 6.在“诗骨耸东野,诗涛涌退之”二句中有两位诗人字号,他们分别是 、 。 7.诗句填空:

,良苗亦怀新。 池塘生春草, 。 战士军前半死生, 。

丛菊两开他日泪, 。 霓裳一曲千峰上, 。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1.太康诗风“繁缛”的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请指出表述错误的项是( )

A.语言由朴素趋向华丽藻饰 B. 内容由单一趋向广泛 C.句式由散行趋向骈偶 D. 描写由简单趋向繁复 2.王粲《登楼赋》( )

A.描绘了登楼所见到的美景 B.抒发了去国思乡之情 C.抒发了怀才不遇之恨 D.以上都对 3.《干将莫邪》、《韩凭夫妇》、《董永》出自( ) A.王嘉的《拾遗记》 B.张华的《博物志》 C.干宝的《搜神记》 D.颜之推的《冤魂志》 4.提出“四声八病”说的诗人是( )

A.沈约 B.谢灵运 C.谢眺 D.江淹 5.被后世誉为“孤篇横绝”的七言歌行是( ) A.骆宾王的《帝京篇》 B.陈子昂的《感遇》 C.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D.卢照邻的《长安古意》 6.王维的《渭城曲》,是一首送友人赴边地从军的诗歌,脍炙人口,它有几个名称,请指出错误的名称( )

A.出塞 B.送元二使安西 C.阳关曲 D.阳关三叠 7. 杜甫一生经历过①漂泊西南;②陷贼为官;③读书游历;④十年困守长安等四个阶段,把四个阶段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④③①② D.③④②①

8.下列表述不符合韩孟诗派的是( ) A.以丑为美,以俗为美

B.主张文学创作要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 C.笔补造化 D.不平则鸣

9.对白居易的处世态度和诗歌创作产生重要影响的事件是( )

A.安史之乱 B.被贬江州 C.永贞革新 D.甘露之变 10.被王国维《人间词话》评价“虽不失五代风格,而堂庑特大”的词人是( )

A.韦庄 B.李璟 C.冯延巳 D.李煜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有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1.建安风骨:

2.古文运动:

3.花间词派: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有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 魏晋南北朝期间是“文学的自觉时代”,“文学自觉”的标志是什么?

2. 为什么说杜甫的《羌村三首》具有“诗史”的意味?

3.简述李白诗歌的艺术个性。

4.简述唐人传奇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及其代表作家、作品。

五、阅读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分) (一)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1.以上这段文字出自何处?作者是谁?(2分)

2.文中提到的左思是哪个时代的人?其代表作品是什么?(2分)

3.王子猷的这种行为被称为什么?请对这种行为进行评价。(6分)

(二)阅读骆宾王《在狱咏蝉》,回答下列问题: [原诗]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1.解释“西陆”“ 南冠”两词的意思。(2分) 西陆: 南冠:

2.“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3.请指出本诗中分别属于工对和流水对的句子。(4分)

六、论述题(本题共两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试述谢灵运和谢朓山水诗的特点,并比较二者的异同。 2.以《锦瑟》为例,分析李商隐诗歌的多义性及其成因。

答案: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一空格1分,共15分)

1.《燕歌行》、 《 典论·论文 》 2.王粲、《七哀诗》 3.山涛 4.陈子昂 5.李白、张旭 6. 孟郊、韩愈 7.平畴交远风、园柳变鸣禽、美人帐下犹歌舞、孤舟一系故园心、舞破中原始下来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题号 答案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有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1.建安风骨:建安是汉献帝刘协的年号,建安诗歌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风格慷慨悲凉。主要内涵是:政治理想的高扬,人生短暂的哀叹,强烈的个性表现和浓郁的悲剧色彩。代表作家是“三曹”和“七子”。

2.古文运动:唐代韩愈、柳宗元等人发起的一场以恢复先秦和汉代散文传统,反对骈文的文学革新运动。自内容言,是明道载道;自形式言,是由骈体而散体。这是一次有目的、有理论主张、有广泛参与者并且有深远影响的文学革新。 3.花间词派:花间词派是晚唐五代奉温庭筠为鼻祖而进行词的创作的一个文人词派,产生于西蜀,得名于赵崇祚编辑的《花间集》。主要的词人还有韦庄、皇甫松等。这一词派题材狭窄、情致单调,大都以婉约的表达手法,写女性的美貌和服饰以及他们的离愁别恨,词风缛采轻艳,充溢着脂香腻粉的气味。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有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 魏晋南北朝期间是“文学的自觉时代”,“文学自觉”标志是什么? (1)文学从广义的学术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一个门类;

1 B 2 D 3 C 4 A 5 C 6 A 7 D 8 B 9 B 10 C

(2)对文学的各种体裁有了比较细致的区分,更重要的是对各种体裁的体制和风格特点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

(3)对文学的审美特性有了自觉的追求。 2. 简述谢灵运山水诗的艺术特色。 (1)善于细致入微的描摹山水景物;

(2)讲究语言的艺术技巧,善于锤炼字句,重辞采,讲对偶,求新奇; (3)山水诗往往是先叙事,次写景,最后说理,形成了模式化的结构。 3.为什么说杜甫的《羌村三首》具有“诗史”的意味?

《羌村三首》通过作者回家省亲时的一些闻见感受,从一个侧面深刻地反映出在安史之乱爆发之后,人们饥寒交迫、妻离子散、朝不保夕的生存境况和苦海余生。以小见大,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时的社会现实,展现了长期动乱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具有“诗史”的意味。 4.简述唐人传奇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及其代表作家、作品。

(1)初盛唐时代为唐传奇发展初期,代表作品:王度《古镜记》、无名氏《补江总白猿传》等。

(2)中唐时代是唐传奇发展的兴盛期,代表作品:沈既济《枕中记》及《任氏传》,李公佐《南柯太守传》、元稹《莺莺传》,蒋防《霍小玉传》,李朝威《柳毅传》,白行简《李娃传》等。

(3)晚唐时代为唐传奇衰退期,代表作品:皇甫枚《三水小牍》,杜光庭《虬髯客传》、裴铏的小说集《传奇》等。

五、阅读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2分) (一)1.《世说新语》、刘义庆 (2分)

2.西晋 、《咏史诗》八首(或《三都赋》)(2分) 3.魏晋风度(魏晋风流)(2分)

魏晋风流是当时的士族意识形态的一种人格表现,并成为当时的审美理想。风流名士们崇尚自然、超然物外,率真任诞而风流自赏,追求艺术化的人生。(4分)

(二)1.西陆:秋天 南冠:囚犯 (2分)

2.比喻(2分)。借蝉难以奋飞、有声不扬的遭际比喻自己有志难酬,有冤难申。诗歌巧用比兴,以物喻人,既写蝉,又写己,既咏物,又抒怀。(4分)

3.工对: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2分) 流水对:哪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2分)

六、论述题(本题共1小题,共15分)

以《锦瑟》为例,分析李商隐诗歌的多义性及其成因。(每一要点3分,结合作品6分)

(1)李商隐诗歌的朦胧多义性在于把心灵世界作为表现对象,《锦瑟》开头“锦瑟无端五十弦”意绪纷纭,并非一时一事。

(2)李商隐所用意象多富非现实的色彩,均难以指实,形成雾里看花的朦胧诗境。如《锦瑟》诗中所呈现的一个个意象:庄生梦蝶、杜鹃啼血、良玉生烟、沧海珠泪,令人难以猜测,喻体本身不同程度带有朦胧的性质,而本体又未出现,诗就自然构成多层次的朦胧境界,难以确解。

(3)李商隐诗歌大量用典,在有限的字句中,包含丰富的、多层次的内容。李又擅长对典故的内涵加以改造,往往不用原典的事理,而是着眼于原典所传达或所喻示的情思韵味。如《锦瑟》中“庄生晓梦迷蝴蝶”,原典不过是借以阐发万物原无差别的齐物我的思想而已,李商隐却抛开原典的哲理思索,由原典生发的人生如梦引入一层浓重的迷惘感伤情思。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