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湖湘学术,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湖湘学术思想是湖湘文化的灵魂,是湖湘文化对中华文化贡献最为突出的部分。 B、. 中原文化中对于宇宙天道的探索热情、崇巫习俗、勇武爱国、独立创新与兼收并蓄等特征,对湖湘学术思想的形成与特质产生了深刻影响,可以视为湖湘学术思想的文化基因。 C、.楚文化中求索天道宇宙的传统对湖湘学术精神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以说,从老子、庄子、屈原开始,中经周敦颐、胡宏、张栻、王夫之,到近现代的湖湘思想家一直保持着探讨宇宙大本大原的传统与热情。
D、.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湖南学人以上下求索、九死未悔的精神,究天地本源,思人生真谛,探历史规律,形成了具有地域特性、传承有序的学术思想、学者群体和知识传统,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篇章。
E、. 严格意义上的、体系性的湖湘学术思想是从明代才开始形成的。古老的湘楚文化,是湖湘学术思想孕育的温床。 答案:A、C、D、
2.关于贬谪文人与湖湘文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湖南在历史上被称为蛮荒之地,交通不便,地瘠民贫,清以前曾长期作为被逐官员的流放之地。
B、被贬而流寓湖南的官员,大多是人文学者。他们来到湖湘大地,一方面深受湘楚地域文化的影响,用一种特殊的心情抒写探索宇宙天道与忠君爱国的篇章,成就了他们在文化史上的地位。
C、被贬而流寓湖南的官员带来了以儒家内圣外王之道为主要内容的中原文化,成为湖湘文化学术思想的重要资源。
D、历史上贬官和流寓湖湘学者中最著名的是屈原、贾谊、柳宗元、刘禹锡等人。 答案:B、C、D、
3.关于屈原与湖湘文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A、在屈原为后世留下的大量作品中,有相当一部分,如《天问》、《招魂》、《离骚》、《九歌》等都是在流放湖南时所作。而且这些作品大多是屈原的代表作。
B、屈原的《离骚》既可视为一首想象奇特、气势恢弘的诗歌,又可视为一篇探讨宇宙天道问题的哲学奇文。这篇奇文一连串问了172个问题,从追问宇宙的起源到诘问传统的天命观,反映了屈原试图将人从天命神权的桎梏中解放出来的一种尝试。
C、屈原对宇宙天道、天人关系、人的主体精神的重视,对湖湘学术思想有着深远的影响。
D、“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所谓内美是指希望通过坚持不懈的上下求索而提高政治地位,并进而通过实现美政来拯救实已岌岌可危的楚国。
E、从西汉起湖湘学术思想特别注重内圣外王的贯通,这既有儒家思想的影响,又有屈原等楚地思想家思想的浸润。 答案:B、D、E、
4.关于贾谊与湖湘文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贾谊是唐代初年的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史记》中之所以将他与屈原合并立传,是因为在司马迁看来,贾谊与屈原有着相似的抱负、才华和遭遇。B、屈原和贾谊和湖湘大地的思想文化有着重要的渊源关系,故而湖南、长沙被称为“屈贾之乡”。C、贾谊注重历史经验的总结,注重“势”对社会历史发展的作用。D、.贾谊热衷于对宇宙本体作形而上的思考。他所言的“道”兼具了形上与形下的双重特点,而且,以“道”开其端,落脚点却是儒家的。不难看出,贾谊思想中有融合儒、道的努力。这一特点对湖湘学术特质的形成很有影响。 答案:B、C、D、
5.下列描述正确的有:
A、周敦颐的出现,在中国思想史上具有革命性意义,同时也标志着湖湘学术思想开始形成自己的传统和独特形态。B、柳宗元在刘禹锡 “天人不相预”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天人交相胜,还相用”的思想,这一思想深刻影响了后世的湖湘学者。C、刘禹锡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他被贬为朗州司马,在湖南生活了十年左右。这期间他受柳宗元《天对》的启发完成了《天论》三篇。D、柳宗元根据屈原的《天问》专门作《天对》,试图回答屈原对宇宙自然、社会人生的各种疑问,提出了宇宙是由运动着的元气构成的、“天人不相预”等一系列重要的观点。 答案:A、C、D、
6.关于周敦颐的描述与评价,正确的有:
A、从《宋史》开始就肯定周敦颐是宋明理学的开创者,到后来被推到“道学宗主”的地位。与此同时作为学术成就卓越、第一个对中国思想文化产生重大影响的湖南人,周敦颐也象征着具有独特形态的湖湘学术思想的兴起。此后湖南一跃而为理学重镇,被学者们称为理学之邦、荆蛮邹鲁、潇湘洙泗。
B、周敦颐的著作不多,今见有《太极图》、 《太极图说》、《岳阳楼记》、《通书》以及少许诗文,篇幅都很小,但影响极大。
C、周敦颐的思想学说是融合儒释道的结晶,但基调是道家。周敦颐出入释老的目的,是丰富和发展儒学的思想体系,开拓儒学的新境界,取得意识形态的主导权。
D、周敦颐的出现,在中国思想史上具有革命性意义,同时也标志着湖湘学术思想开始形成自己的传统和独特形态。 答案:A、D、
7. 周敦颐对儒学的开拓性贡献表现在:
A、以太极立人极,建立了一个太极阴阳化生人与万 物的宇宙本体论模式;
B、乾元立诚,以诚论性的性命之学;
C、提升了儒学的思辨水平。为以后的宋明理学确定了论域,而且确定了论题。 D、 融合佛学和道教理论,使儒学具有佛教色彩。 答案:A、B、C、
8.关于湖湘学派,下列描述正确的有:
A、“湖湘学派”是指南宋时期以胡安国、胡宏父子和张栻为代表的,在湖南地区产生和传承的一个主张“体用合一”、内圣与外王并重的理学学派。湖湘学派以其博洽通变的学者群体、独具特色的学术主张、鲜明的精神人格而广受关注。
B、湖湘学派中学术成就最高、并且完成了湖湘学派理论体系建构的是胡宏的学生张栻,其主要著作有《知言》、 《五峰集》、 《皇王大纪》等。
C、把湖湘学派发扬光大的是胡宏。胡宏确立了湖湘学派的学术宗旨,要求“成就人材,以传道济斯民”,使岳麓书院成为湖湘学派的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的大本营,成为全国理学思潮发展的重要基地。
D、胡安国的重要学术著作《论语解》、 《孟子说》、 《南轩易说》,丰富并发展了胡宏奠基的思想体系。 答案:A、
9.湖湘学派的学术旨趣与学术追求表现在: A、以性为宇宙本体,提出了性本论的理学体系。 B、以形而上与形而下为一体的存在论。
C、坚持“体用合一”、心性之学与经世致用结合、内圣与外王并重的学风。 D、具有偏向佛学,融合佛学的倾向 答案:A、B、C、
10.关于王夫之,以下描述正确的有
A、王夫之早年为抗清救亡而颠沛流离,中年以后,隐居治学,潜心著述,留下了一百多种、
四百余卷、八百多万字的著作。他的学问博大精深,广泛涉及哲学、史学、文学、政治、自然科学等多个方面。
B、王夫之治学的初衷在于希望总结出明王朝灭亡的教训,继而进入到全面系统批判总 结中国思想文化传统。他认为要总结教训,匡正时弊,最主要的是从根本上解决宋明以来思想文化界的崇无蹈虚倾向,使被宋明理学玄虚化的形而上之道重新回归到具体的真实的现实世界中来。由此可见,王夫之思想的最大特点在崇实黜虚。
C、 王夫之批判继承了张载的气本论的思想,明确提出“道器一体”的宇宙本体论。 D、 王夫之提出了人性“日生日成”的思想,并以此来建构他的人性论思想体系。王夫之认为,人是一种自然存在,人性是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这一见解,突破了传 统的片面以人的社会道德属性或是片面以人的自然物质属性为人性的观点。
E、 王夫之将人性视为与“习”相结合的建构过程,把人的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统一起来。这种统一不会自动发生,必须依赖于主体的“存诚”功夫。 答案:A、B、C、D、E、
1.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文化”总是与特定的地理位置、社会环境和时代条件相联系 的。
B、.文化的核心内涵是人们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所发现、创造的价值,以及在发现、创造价值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精神。
C、. 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条件下,在阻山隔水的环境中,湖湘文化独辟蹊径,得到了较充分的发展。
D、.古代湖湘盛行巫风巫术,民间存在泛神祭祀。随着文化的演进,其中体现农耕社会原始信仰和行为特征的傩文化今天已经消失了。 答案:A、B、C、
2. 以下哪些内容说明湖湘文化是一种有思想深度的文化 A、湖湘文化以深刻的思想观念和理论创见为灵魂、为指引。
B、周敦颐与胡安国、胡宏父子以孔孟伦理道德为核心,吸收佛道两家的思想养料和思辨方法,与本土文化和新的时代因素相融合,深入探索宇宙本体论、人性论、认识论和知行观等范畴,阐发心性义理,创立了理学。
C、新中国成立前后,一大批湘籍革命家、军事家、教育家、文学艺术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和方法,与深厚的国学根底相熔铸,与生动的社会实践相结合,使学术文化和经世致用
传统向更新、更高层次发展,创立并发表了很多富于远见卓识的重要思想,以此指导和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
D、毛泽东为寻求救国救民之途,博览中外经典,躬身调查研究。他在为《湘江评论》所写的《创刊宣言》中说:“在学术方面,主张彻底研究,不受一切传说和迷信的束缚,要寻着什么是真理。” 答案:A、B、C、D、
3. 能够体现“湖湘文化是一种经世济时的文化”的事例有 A、湖湘学派的创始人胡安国以“康济时艰”作为治学宗旨。
B、曾国藩的祖父曾玉屏常告诫后辈:“君子居下,则排一方之难;在上,则息万物之嚣。”这就比传统文化中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更进了一步。
C、.被称为“睁眼看世界第一人”的魏源以强烈的经世精神写下了《筹漕篇》、《筹鹾篇》、《筹河篇》等一系列针对时政急务补阙救弊的策文。
D、. 民主革命先驱陈天华为祖国积弱积贫、受人欺凌而痛彻心骨,蹈海明志,唤醒国魂。 答案:A、B、C、
4.能够体现“ 湖湘文化是一种求变趋新的文化”的事例有
A、王船山信守“道随器变”,“天地之化日新”的理念, 自立宗主,大胆提出“六经责我开生面”,“道莫盛于趋时”。B、魏源说:“小变则小革,大变则大革;小革则小治,大革则大治。”C、近现代多次社会变革,湘人往往首举大旗、首开风气、砥柱中流、引领潮流,就是这种求变趋新湖湘文化的典型体现。D、章士钊在一篇文章中说:“湖南人有特性,特性者为何?曰好持其理之所自信,而行心之所能安。势之顺逆,人之毁誉,不遑顾也。” 答案:A、B、C、
5.关于湖南的历史沿革,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湖南省现行行政区域在周朝为荆州南境。春秋战国时期湖南纳入楚国版图,当系湖南行政区划制度萌芽。可知,湖南是最早实行行政区划制度的地区之一。
B、秦朝湖南地区设置有黔中郡、长沙郡。西汉实行州、郡、县三级制,与封国并行,湖南境内设有武陵郡、桂阳郡、零陵郡和长沙国。
C、三国时期,湖南为蜀汉和东吴角逐之地,曾经零陵、武陵郡属蜀,长沙、桂阳郡属吴。 D、唐太宗朝设道,湖南分属山南东道、江南西道、黔中道和黔中道黔州都督府。唐广德二年置湖南观察使,湖南之名自此始。 答案:A、B、C、D、
6. 湖湘大地,从古至今就被称为“古道圣土”、 “屈贾之乡”、“潇湘洙泗”。这是因为: A、所谓“古道圣土”,是因为这里是炎帝、舜帝传播中华道德古训、培育中华伦理文明的主要地方。
B、所谓“屈贾之乡”是因为这里是屈原、贾谊忧国忧民的地方,是他们心系天下万民、求索国家前途之方的地方,同时更是他们精神得以安顿、人格臻于完善的地方。
C、所谓“潇湘洙泗”,是因为湖湘大地是光大儒家伦理精义、传承孔孟儒家学脉的地方。 D、湖湘文化是具有鲜明特色的区域文化,是经多元文化相互影响而形成的。 答案:A、B、C、
7. 以王夫之为代表的早期湖湘启蒙思想对于近代湖湘文化的的影响深远,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贺长龄、魏源、邓显鹤等人最先接受王夫之思想,并极力宣传船山学说。除邓显鹤刻《船山遗书》外,贺长龄也在贵阳刻有船山著作,
B、魏源还专门研究过王夫之的著作,其《诗古徽》即附了船山的《诗广传》。
C、以曾国藩、曾国荃、彭玉麟等为代表的理学经世派,其学术思想同样受到王夫之的影响,如曾国藩等理学经世思想就是来源于船山理学思潮中的儒家伦理内核“内广外礼”以及“明体达用”的学术思想。
D、以谭嗣同、唐才常等为代表的维新派也接受了船山学说的影响,故而极端推崇王夫之,谭嗣同甚至说:“五百年来学者,真通天人之故者,船山一人而已。”
E、辛亥革命的宣传家大多爱看《船山遗书》,辛亥志士利用他的夷夏之辨的民族意识进行革命,
民国初年,刘人熙等人在长沙设立船山学社,创办《船山学报》,鼓吹保护国粹。 答案A、B、C、D、E、
8.关于湘军与湖湘文化,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湘军的兴起出现在清朝咸丰年间,这既是该时期重大的历史现象,也是主要文化现象,对湖南百年来的历史发展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
B、湘军的兴起乃是以曾国藩为中心的一批湖南洋务派士人为挽救封建末世、中兴王朝、实现经邦治国的宏愿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C、湘军人物的这种经世致用的学术旨趣、改革政治的经世之志,正是嘉道之际以魏源、陶澍、贺长龄为代表的湖湘经世思想的自然延续,也是他们开创的湖湘学风濡染的结果。 D、湘军与湖湘文化又是相互联系和密不可分的。湘军可以说是湖湘文化的产物;湘军人物对湖湘文化传统的弘扬与光大,堪称湖湘文化重要发展阶段;
E、湘军深远的影响又成为弘扬湖湘文化的动力,构成推动湖湘文化近代转型的内在机制。
答案A、B、C、D、E、
9. 关于湖湘近代维新人士及活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中日甲午战争后,维新派逐步走上中国社会政治舞台。湖湘维新派主要代表人物有谭嗣同、唐才常等。
B、与经世派、洋务派相比,湖南维新人士主张在更高的层次上和更广阔的范围内向西方学习,在继续强调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的同时,更多地关注西方的政治体制。因此,他们更加注重引进西方的学术思想。谭嗣同的维新思想就是这种新思潮的典型代表。
C、 由湖南维新人士谭嗣同、熊希龄、唐才常等创办和主持的时务学堂是湖南创办的第一所近代新式学堂,标志着湖南的教育由旧式书院制庋转向新式学堂制度,它对湖南近代教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这也是湖南近代化教育的开端。
D、湖南人郭嵩焘被清政府任命为第一任驻英法公使,他利用出使英、法的机会,对西方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和科学技术进行了深入的考察与研究,大力传播西方文化,成为中国近代史上提倡向西方学习的先驱人物。
E、湖南人曾国藩、左宗棠率先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付诸社会实践,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通过办军械所、制造局,翻译介绍西书,派遣留学生等来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
F、维新人士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西方“平等”、“自由”思想,这种思想促使湖南维新人士对“人”的自身存在意义进行思考。 答案A、B、C、D、E、F、
10.在近代资产阶级革命运动中,湖湘士人再一次充当了急先锋。以下被认为是近代湖湘革命派人物的有
A、黄兴B、蔡锷C、陈天华D、宋教仁E、章士钊 F、秋瑾 答案A、B、C、D、E、
地域文化(湖湘文化)综合练习题(判断题部分)
1.关于文化的解释。英国学者泰勒认为:“文化是个复合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风俗习惯和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所获得的一些其他的能力和习惯。”----对 2.关于文化,我国大学问家胡适认为“文化就是赋予生命以意义的事物 ”。-------错 3.“文化”总是与特定的地理位置、社会环境和时代条件相联系的。文化的核心内涵是人们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所发现、创造的价值,以及在发现、创造价值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精神。 ----对
4.在传世文献记载中,古代湖南是“蛮荒”之地,未开化不发达,原住湘人被蔑称为“荆蛮”、“蛮虏”。而大量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揭示:早在远古时期,湖湘地区就有了较高的文明,在诸多方面都能与中原文化争妍斗艳,不少成就独步领先。----对
5. 在传世文献记载中,古代湖南是“蛮荒”之地,未开化不发达,原住湘人被蔑称为“荆蛮”、“蛮虏”。大量的考古发现和研究也揭示:直到唐宋时期,湖湘地区才有了较高的文明,在诸多方面接近中原文化的发展水平。----错
6. 长江流域文明同样是中华文明之源。湖湘文化是长江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和楚文化最为典型的代表。----对
7. 古代湖湘特别盛行建立在想象与虚拟超自然力量之上的巫风巫术,体现农耕社会原始信仰和行为特征的傩文化延续至今。----对
8. 在长期威压重逼的生存环境中,湖南人养成了剽疾顽悍、任侠尚气的性格,形成了疾恶如仇、勇于反抗的民风。----对
9.从屈原的《怀沙》到毛泽东的《中国应当向何处去》,从王夫之深奥的“太极”探索到周敦颐博大精深的古典哲学体系,都充满了求真的勇气与睿智。----错
10. 湖湘四典——《怀沙》、 《岳阳楼记》、 《桃花源记》、 《爱莲说》,从世界与自我、社会与人生、向内与向外、大我与小我、执著与超脱等多个维度,抒兼济之志,述独善之怀,充分体现了湖湘文化已经具有的深度和高度以及普世价值。----对
11.周敦颐以强烈的经世精神写下了《筹漕篇》、 《筹鹾篇》、 《筹河篇》等一系列针对时政急务补阙救弊的策文。--错
12. 魏源为了“以夷制夷”、“师夷长技以制夷”,他撰成《皇朝经世文编》一百二十卷。他还博采自清以来“切于事”、 “合于今”的文章,辑成《海国图志》。---错 13. 从湖湘文化的基本倾向和主要施为看,求变趋新是其重要精神特质和价值追求。---对 14. 在特定的厉史、地域条件下形成的湖湘文化既有独特优势和卓越品格,同时也存在一些局限和不足。---对
15. 湖南省居南部中央,位于长江中游南面。因大部分区域在洞庭湖以南,所以称湖南。又因湖南最大的河流湘江白西南向东北流贯全境,简称“湘”。---对
16. 湖南省现行行政区域在周朝为荆州南境。春秋战国时期湖南纳入楚国版图,当系湖南行政区划制度萌芽。可知,湖南是最早实行行政区划制度的地区之一。---对
17. 周朝湖南地区设置有黔中郡、长沙郡。东汉实行州、郡、县三级制,与封国并行,湖南境内设有武陵郡、桂阳郡、零陵郡和长沙国。---错
18. 秦朝实行州、郡、县三级制,与封国并行,湖南境内设有武陵郡、桂阳郡、零陵郡和长沙国。---错
19. 西晋时湖南分属荆州、广州和江州。---错 20东晋时湖南分属荆州、湘州和江州。---对
21.南朝宋、齐和梁前期,湖南分属湘州、郢州和荆州。陈朝时湖南分属荆州、沅州、湘州。---对
22. 在清朝,康熙三年置湖广按察使司,湖广行省南北分治后,湖南独立建省。---对 23. 宋太宗朝设道,湖南分属山南东道、江南西道、黔中道和黔中道黔州都督府。宋广德二年置湖南观察使,湖南之名自此始。------错
24. 湖南地处祖国内陆, 自古交通闭塞,交往不便,被称之为“四塞之省”。---对 25. 湖南东、西、南三面峰峦起伏,南部为武陵——雪峰山脉,西部为五岭(统称为“南岭”)山脉,东部为幕阜——罗霄山脉,山蛉相连,地势高峻,中部多为丘陵和盆地,起伏和缓,只有北部为洞庭湖平原,地势低平。---错
26. 魏源编成《皇朝经世文编》,并在此书中明确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错) 27. 东汉时期湖南耒阳人蔡伦改良造纸术,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三国时期零陵人黄盖是蜀国后期的杰出政治家,被诸葛亮誉为“死节之臣”、“社稷之器”。(错) 28. 18 61年,曾国藩在安庆建第一家近代军丁厂——内军械所,稍后在上海创办江南机器制造局,在江南机器制造局设立翻译馆,引进国外人才,1873年选拔第一批留学生出国。他还促进了中国近代海军的建立,堪称中国近代化和“洋务运动”的创始人。------对 29. 周敦颐的《太极图说》探索宇宙万物演化的目的是为了证明儒家道德具有终极意义,契合宇宙之道。------对
30. 唐代“三舍法”即把太学分为外舍、内舍、上舍三等,学生通过考试可以逐舍上升。湖南由此形成了“潭州三学”的升级体制。所谓“潭州三学”,即州学生月试后分高者可升人长沙湘西学院,湘西学院生徒分高者可升人岳麓书院。------错
31. 长沙岳麓书院因位于长沙城区、南岳七十二峰之一的岳麓山下而得名,是我国目前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座古代书院。书院始建于北宋开宝九年。------对
31. 距今约6500年前,湖南的新石器文化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大溪文化阶段。大溪文化遗址在湖南最集中的地区是澧水中下游和洞庭湖西北边缘地带。----对
32. 史前时期湖南主要是三苗、南蛮人活动的区域,盛行作为部族文化的苗蛮文化。苗蛮文化是湖湘文化的土壤和根基。 ----对
33. 楚文化是周代至春秋时期在长江流域兴起的一种地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
34. 楚人不仅与湖南的原住民共同创造了辉煌灿烂的物质文化,同时也创造了新兴的封建制度文化和充满着神奇色彩的精神文化。----对
35. 春秋战国时,湖南的原住民大都信奉原始宗教,呈现出多神崇拜的特点,楚人的入湘带来了楚人的宗教信仰与神话传说。湖南原住民的宗教与楚人带人的宗教、神话相互影响、融合,构成了春秋战国时独具湖南特色的宗教与神话。----对
36. 中原文化主要通过王朝的统治与教化、贬官和流寓文人、移民和战争等方面影响着湖湘文化的产生和形成。----对
37. 宋代广德二年(764),中央在衡州设立湖南都团练守捉观察处置使,简称湖南观察使,这就是“湖南”之名的由来。----错
38.湖南的行政区域至唐代以后开始了相对稳定,湖湘文化产生和形成有了较为稳定的区域环境。----对
39.湖南行政区划的相对稳定,不仅使中原文化的制度、礼仪、风俗、习惯等直接影响着湖南的本土居民,也为湖南本土的文化保留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等地域文化特色创造了较为稳定的外部环境,使之成为中华文化中一支富有地方特色的区域文化。----对
40. 中国历代被贬到湖南地区的官员不计其数,对湖湘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有屈原、贾谊、柳宗元、刘禹锡等。此外还有李白、杜甫、韩愈、秦观、辛弃疾、朱熹、王明阳等文人曾流寓湖南,他们也促进了中原文化和湖南本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对 41. 中国历代被贬到湖南地区的官员不计其数,对湖湘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有李白、杜甫、韩愈、秦观、辛弃疾、朱熹、王阳明等。此外还有屈原、贾谊、柳宗元、刘禹锡等文人曾流寓湖南,他们也促进了中原文化和湖南本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错 42. 贾谊开创的楚辞,不仅打破了《诗经》的诗歌体例,对后来的汉赋以及五言诗、七言诗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奠定了湖湘文学的基础。----错
43. 柳宗元在湖南任内的活动和著述,政治见解及其代表作《过秦论》、《论积贮疏》、《陈政事疏》,辞赋《吊屈原赋》和《鹏鸟赋》等,对于湖湘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错 44. 贾谊辞赋在文学发展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鹏鸟赋》是汉代第一篇散体赋,对后来散体大赋的兴起产生了很大影响。----对
45. 柳宗元是唐代文学家和政治家,是贬官文化典型代表人物。他被贬湖南永州后写下的“永州八记”,不仅描绘了永州优美的山水,还把自己的忧愤心情寄情于景,真正做到了情景交融。---对
46.在永州10年间,刘禹锡创造了辉煌的文学业绩,在散文、诗歌、寓言、游记、杂文、小说、辞赋以及文学理论等方面,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共留下六百多篇作品,使之成为唐宋八大家之一。----错
47. 柳宗元在湖南期间所写的《天问》中,明确提出了“天人交相胜、还相用”的命题,不仅在天人关系观中独树一帜,也对湖湘学风与士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错
48. 在文化传播过程中,移民是古代中国最重要的文化传播载体。纵观中国历史,移民主要是因战争或国家行为产生的。中国历史上的移民,以中原汉族南迁最具规模,影响最大,对其他区域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对
49.从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五星占》与《天文气象杂占》则具体地描述了金星、木星和土星的位置、动态等情况,被认为是我国最早的天文学著作。------对
50. 在马王堆出土的《五十二病方》介绍了283个古医方和医疗方法,计有103个疾病名称、247种药物名称,内容涉及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五官科等。------对 51. 东汉后期,随着《伤寒杂病论》的问世,湖湘医学有了标志性成就。
52. 1897年,在湖南总督陈宝箴的支持下,湖南建立了时务学堂,成为湖南新政的一个核心机关。此后,谭嗣同、唐才常等人又在陈宝箴的支持下创办南学会、 《湘报》和浏阳群荫学会。------对
53. 道家在秦汉时期就已对湖南地区的文化已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以后道教在湖湘地区的传播奠定了基础。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三幅古地图,说明当时湖南天文学与地理学已发展到较高水平。------对
54. 湖南最早的一座佛教寺庙为长沙麓山寺,建于西晋初年。------对 55. 东晋罗含所著《更生论》是湖南最早的哲学著作。------对
56. 黄兴先后翻译了《日本宪法分、 《国际私法》等有关国家制度和法律的著作,是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 “中华民国”的缔造者之一,是“中华民国”初期第一位倡导内阁制的政治家。------错
57. 隋唐时期,湖南还先后出现了石鼓、岳麓两书院,是见诸记载的中国书院之始,开创了湖湘以重教育著称的先河。------对
58.南北朝时期,以湖湘学派的崛起为标志,湖湘文化走向成熟,并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错
59. 南宋时期,北方的广大疆域沦入金人之手,一直居于中国经济、政治、文化中心的北方的地位开始下降,南方在经济、文化方面逐步崛起,此时南方的经济文化发达程度已经超过了北方,湖南更是成为南宋王朝所倚重的重要地区。------对
60. 唐代是湖湘文化在全国形成自己特色并产生重大影响的时期,其标志是湖湘学派的崛起。------错
61. 与先秦儒学和汉唐儒学相比,湖湘学者们不仅是从社会政治或者生活实践的角度大量地讨论儒家伦理问题,而且是把这一切置于“性与天道”的宇宙论、世界观的哲学角度来考虑,使先秦以来的儒学发展成一种更为精深、具有系统性的学说,重新获得了生命力。------对
62. 理学奠基人王夫之的《太极图说》与《通书》奠定了宋明理学的基本体系。------错 63. 湖湘学者们在吸收和批判佛、道的宇宙论及思辨方法的基础上,通过重新诠释儒家经典,
重建儒学体系,重振儒家信仰,创立理学,形成湖湘学派,为中华传统儒家思想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对
64. “吾道南来原是濂溪一脉,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的“濂溪”是指朱熹。 ------错 65. 流寓而定居湖南成为“湖南人”(原籍福建)的朱熹,开创了以“经世致用”为核心理念、以理学为学术特征、内圣外王并重并致力于弘扬民族精神的湖湘学统,成为 “湖湘学派”的奠基者。------错
66. 名列天下四大书院的岳麓书院、石鼓书院在宋代引领着全国书院的发展,使湖湘士人获得了文化的自信,为湖湘文化和湖湘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
67. 王学(王阳明学说)在湖南传播的结果是与湖湘学融合,最终使得湖湘学和王学都得到了改造,同时,王学在湖南的传播对于后来王夫之学术思想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影响。------对
68. 明中期民间流行的“湖广熟,天下足”的谚语,到了清朝乾隆年间便一改而为“湖南熟,天下足”,说明清代湖南的农业生产发展超过了前此任何一个朝代。------对
69. 明清之际是中国早期启蒙思想产生的阶段,湖湘学人谭嗣同是这个阶段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一方面,他是湖湘理学的继承者,他承传了两宋形成的理学型文化,并对理学作了全面系统的总结和批判;另一方面,他又是促进湖湘文化近代转型的先行者。------错 70. 湖南近代维新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陶澍、魏源、贺长龄等。------错
71. 王夫之出于对鸦片战争失败的反思,编写了《海国图志》一书,详细介绍了5大洲九十多个国家的历史地理知识,为国人提供了关于世界的崭新概念,并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口号。------错
72. 1876年,湖南人曾纪泽被清政府任命为第一任驻英法公使,他利用jLI_I使英、法的机会,对西方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和科学技术进行了深入的考察与研究,大力传播西方文化,成为中国近代史上提倡向西方学习的先驱人物。------错
73. 时务学堂的创立是湖南维新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使湖南成为当时中国最富朝气的省份作出了巨大贡献,这也使得湖南的维新运动成为后来戊戌变法的前奏和实践基础。------对
74. 蔡锷是中国同盟会主要发起人之一,先后撰写的《猛回头》和《警世钟》深刻揭露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和清朝廷卖国投降的种种罪行。------错
75. 中原文化中对于宇宙天道的探索热情、崇巫习俗、勇武爱国、独立创新与兼收并蓄等特征,对湖湘学术思想的形成与特质产生了深刻影响,可以视为湖湘学术思想的文化基因。------错
76. 现今所见的中国古代神话,如女娲补天、夸父追日、羿射九日、共丁怒触不周山等脍炙入口的神话故事,主要来源于《山海经》、《淮南子》、《楚辞》等中原著作,这些传入的著作对湖湘文化影响深远。------错
77.楚文化中求索天道宇宙的传统对湖湘学术精神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以说,从老子、庄子、屈原开始,中经周敦颐、胡宏、张栻、王夫之,到近现代的湖湘思想家一直保持着探讨宇宙大本大原的传统与热情。------对
78. 严格意义上的、体系性的湖湘学术思想是从明代才开始形成的。古老的湘楚文化,是湖湘学术思想孕育的温床。------错
79. 楚文化,与以儒、墨为代表的北方文化有很大的不同。这种不同首先表现为楚人对于天道宇宙问题有着极大的热情,其次是楚人崇巫,多创造的激情和不拘礼法的独立精神,此外,勇武爱国是楚文化的另一个古老的传统。------对
80. 湖南在历史上被称为蛮荒之地,交通不便,地瘠民贫,清以前曾长期作为被逐官员的流放之地。------错
81. .屈原的《离骚》既可视为一首想象奇特、气势恢弘的诗歌,又可视为一篇探讨宇宙天道问题的哲学奇文。这篇奇文一连串问了172个问题,从追问宇宙的起源到诘问传统的天命观,反映了屈原试图将人从天命神权的桎梏中解放出来的一种尝试。------错
82.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所谓内美是指希望通过坚持不懈的上下求索而提高政治地位,并进而通过实现美政来拯救实已岌岌可危的楚国。------错
83. 西汉以后湖湘学术思想特别注重内圣外王的贯通,既有既有儒家思想的影响,又有屈原等楚地思想家思想的浸润。------错
84. 贾谊是唐代初年的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史记》中之所以将他与屈原合并立传,是因为在司马迁看来,贾谊与屈原有着相似的抱负、才华和遭遇。------错
85.屈原、陆贾和湖湘大地的思想文化有着重要的渊源关系,故而湖南、长沙被称为“屈贾之乡”。 ------错
86. 贾谊注重历史经验的总结,注重“势”对社会历史发展的作用。------对
87.贾谊热衷于对宇宙本体作形而上的思考。他所言的“道”兼具了形上与形下的双重特点,而且,以“道”开其端,落脚点却是儒家的。不难看出,贾谊思想中有融合儒、道的努力。这一特点对湖湘学术特质的形成很有影响。------对
88. 刘禹锡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思想家,唐贞元年间,被贬为永州司马,在湖南度过了十年的时光。刘禹锡的《天说》、《天对》等主要著作是在湖南完成的。------错
89. 柳宗元根据屈原的《天问》专门作《天对》,试图回答屈原对宇宙自然、社会人生的各种疑问,提出了宇宙是由运动着的元气构成的、“天人不相预”等一系列重要的观点。---对
90. 刘禹锡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他被贬为朗州司马,在湖南生活了十年左右。这期间他受柳宗元《天对》的启发完成了《天论》三篇。------对
91. 柳宗元在刘禹锡 “天人不相预”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天人交相胜,还相用”的
思想,这一思想深刻影响了后世的湖湘学者。------错
92. 周敦颐的出现,在中国思想史上具有革命性意义,同时也标志着湖湘学术思想开始形成自己的传统和独特形态。------对
93. 从《宋史》开始就肯定周敦颐是宋明理学的开创者,到后来被推到“道学宗主”的地位。与此同时作为学术成就卓越、第一个对中国思想文化产生重大影响的湖南人,周敦颐也象征着具有独特形态的湖湘学术思想的兴起。此后湖南一跃而为理学重镇,被学者们称为理学之邦、荆蛮邹鲁、潇湘洙泗。------对
94. 周敦颐的著作不多,今见有《太极图》、 《太极图说》、《岳阳楼记》、《通书》以及少许诗文,篇幅都很小,但影响极大。------错
95. 周敦颐的思想学说是融合儒释道的结晶,但基调是道家。周敦颐出入释老的目的,是丰富和发展儒学的思想体系,开拓儒学的新境界,取得意识形态的主导权。------错 96. 周敦颐有三个方面的开拓性贡献:一是以太极立人极,建立了一个太极阴阳化生人与万 物的宇宙本体论模式;二是乾元立诚,以诚论性的性命之学;三是提升了儒学的思辨水平。这三个方面在中国学术史上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不仅为以后的宋明理学确定了论域,而且确定了论题。------对
97. 两宋之时,中国社会与思想文化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的变化。首先是中国文化重心南移,为北方文化和南方文化的深层融合、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的有机结合提供新的契机。其次是儒学地域化的出现,为新的学术思潮的出现准备了条件。最后,中国文化发展到两宋之时,面临着来自佛道两家的严峻挑战,这些变化促成了理学的产生。------对
98. 在宋代,理学已大盛于湖南,而且形成了有独特内涵的理学型学术文化。这一独特内涵与特质在湖南学派那里得到了集中体现。------对
99.“湖湘学派”是指南宋时期以胡安国、胡宏父子和张栻为代表的,在湖南地区产生和传承的一个主张“体用合一”、内圣与外王并重的理学学派。湖湘学派以其博洽通变的学者群体、独具特色的学术主张、鲜明的精神人格而广受关注。------对
100. 湖湘学派中学术成就最高、并且完成了湖湘学派理论体系建构的是胡宏的学生张栻,其主要著作有《知言》、 《五峰集》、 《皇王大纪》等。------错
地域文化(湖湘文化)综合练习题(单选题部分)
1. 被称为“睁眼看世界第一人”的湖湘名人是 A魏源B曾国藩C王夫之D 宋教仁
2.以下作品不属于魏源撰写编辑的是
A《海国图志》B《筹漕篇》C《筹鹾篇》D《太极图说》 答案D
3.提出“在学术方面,主张彻底研究,不受一切传说和迷信的束缚,要寻着什么是真理”的湖湘伟人是
A毛泽东B魏源C曾国藩D刘少奇 答案A
4.提出“才不胜今人,不足以为才;学不胜古人,不足以为学”的是 A毛泽东B魏源C曾国藩D刘少奇 答案A
5. 湖南省现行行政区域在( )时期为荆州南境。 A周朝B夏朝C商朝D汉朝 答案A
6.湖南在()时期被纳入楚国版图,当系湖南行政区划制度萌芽。 A商周时期B元明清时期C春秋战国时期D唐宋时期 答案:C
7. 西汉实行州、郡、县三级制,与封国并行,湖南境内设有三郡,以下不属于湖南境内的是
A武陵郡B桂阳郡C零陵郡D、潭州郡
答案:D
8. 湖南独立建省是在。 A周朝B清朝C明朝D汉朝 答案 B
9.。广德二年置湖南观察使,湖南之名自此始,那么“广德”是哪一个朝代的年号之一 A周朝B唐朝C明朝D元朝 答案 B
10.从地形上看,湖南西部为
A武陵——雪峰山脉B五岭山脉C幕阜——罗霄山脉D洞庭湖平原 答案A
11. 《史记》中载: “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嶷,是为零陵”,其中所指的“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嶷”的古代圣人是 A尧B舜C大禹D秦始皇 答案 B
12. 在横亘千里的南岭山脉,在郴州境内有一座山不高却颇有名气的苏仙岭。苏仙岭的知名是因为
A苏耽B苏东坡C苏武D苏秦 答案 A
13.湖南是世界稻作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在湖南( )发现的栽培稻谷实物,是世界上目前已知最早的实例.距今为12000年至14000年,这说明湖南先民在旧石器时代晚期便实现了由食物采集向食物生产转变。
A道县玉蟾岩遗址B澧县的彭头山遗址C城头山遗址D九嶷山 答案 A
14. 湖湘文化具有鲜明特色的区域文化,是经多元文化相互影响而形成的。它有三个重要的渊源,以下不属于这三个渊源的是 A上古本土文化B楚文化C中原文化D吴文化 答案D
15. 距今约6500年前,湖南的新石器文化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A大溪文化阶段B舞水文化阶段C澧水文化阶段D屈家岭文化阶段 答案A
16. 史前时期湖南主要是三苗、南蛮人活动的区域,因此盛行作为部族文化的 A苗蛮文化B巫文化C孝道文化D儒家文化 答案A
17. 湖南的行政区域至( )代以后开始了相对稳定,湖湘文化产生 和形成有了较为稳定的区域环境。 A周朝B唐朝C明朝D元朝 答案B
18. 激昂陈词 “宇宙造成人体,原是要使人顶天立地,做出一番事业来„„堂堂七尺之躯,不是与人当奴隶,当牛马的”的湖南人是 A林则徐B谭嗣同C王夫之D魏源 答案B
19. ( )领导的自立军起义既是19世纪末改良运动的继续,又是20世纪革命运动行将高涨的征兆。
A谭嗣同B唐才常 C王夫之 D魏源 答案B
20. 在近代资产阶级革命运动中,湖湘士人再一次充当了急先锋。以下不属于近代湖湘革命派人物的是
A黄兴B蔡锷C陈天华D宋教仁E章士钊 F秋瑾 答案F
21. ( )是中国同盟会主要发起人之一,先后撰写的《猛回头》和《警世钟》深刻揭露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和清朝廷卖国投降的种种罪行。 A黄兴B蔡锷C陈天华D宋教仁E章士钊 F秋瑾 答案C
22. ( )先后翻译了《日本宪法》、 《国际私法》等有关国家制度和法律的著作,是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 “中华民国”的缔造者之一,是“中华民国”初期第一位倡导内阁制的政治家。
A黄兴B蔡锷C陈天华D宋教仁E章士钊 F秋瑾 答案D
23.下列人物中不属于湖南近代经世派的主要代表人物的是 A陶澍B魏源C贺长龄D 谭嗣同
答案:D
24. 魏源出于对鸦片战争失败的反思,编写了( ),详细介绍了5大洲九十多个国家的历史地理知识,为国人提供了关于世界的崭新概念,并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口号。 A《海国图志》B《皇朝经世文编》C 《筹鹾篇》D《筹漕篇》E《筹河篇》
25. 1876年,湖南人( )被清政府任命为第一任驻英法公使,他利用出使英、法的机会,对西方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和科学技术进行了深入的考察与研究,大力传播西方文化,成为中国近代史上提倡向西方学习的先驱人物。 A陶澍B魏源C贺长龄D 郭嵩焘 答案:D
26. 62. 理学奠基人周敦颐的( )与《通书》奠定了宋明理学的基本体系。 A《仁学》B《读通鉴论》C《皇王大纪》D《太极图说》 答案:D
27. “吾道南来原是濂溪一脉,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的“濂溪”是指 A陶澍B朱熹C曾国藩D周敦颐 答案:D
28. 流寓而定居湖南成为“湖南人”的( ),开创了以“经世致用”为核心理念、以理学为学术特征、内圣外王并重并致力于弘扬民族精神的湖湘学统,成为 “湖湘学派”的奠基者。
A陶澍B朱熹C周敦颐 D胡安国、胡宏父子 E张栻 F王阳明 答案:D
29. 名列天下四大书院的岳麓书院、石鼓书院在( )引领着全国书院的发展,使湖湘士人获得了文化的自信,为湖湘文化和湖湘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A明代B元代C唐代 D宋代 E魏晋南北朝 F清代 答案:D
30. 民间流行的“湖广熟,天下足”的谚语,到了( )便一改而为“湖南熟,天下足”,说明此时湖南的农业生产发展超过了前此任何一个朝代。 A明代B元代C唐代 D宋代 E魏晋南北朝 F清代 答案:F
31. 明清之际是中国早期启蒙思想产生的阶段,湖湘学人( )是这个阶段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一方面,他是湖湘理学的继承者,他承传了两宋形成的理学型文化,并对理学作了全面系统的总结和批判;另一方面,他又是促进湖湘文化近代转型的先行者。 A胡安国、胡宏父子B朱熹C周敦颐 D王夫之 E张栻 F王阳明 答案:D
32.严格意义上的、体系性的湖湘学术思想是从( )才开始形成的。 A宋代B唐代C明代D元代
33.( )舆榇出征,收复伊犁,被梁启超誉为“五百年来对中国贡献最大的人”。 A左宗棠B曾国藩C魏源D陶澍
34.( )在总结前人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提出了“知行相资以为用”,“并进而有功”的辩证知行统一观,对近代湖南学者的知行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A王夫之B胡宏C张栻D曾国藩
35.( )模仿西洋的军事技艺,特创设江南制造局;为了使军事技艺在中国生根,还主张派遣幼童出洋攻读学艺。 A曾国藩B魏源C左宗棠D郭嵩焘
36. 1897年,在湖南总督( )的支持下,湖南建立了时务学堂,成为湖南新政的一个核心机关。
A陈宝箴B谭嗣同C唐才常D梁启超
37. 在马王堆出土的( )介绍了283个古医方和医疗方法,计有103个疾病名称、247种药物名称,内容涉及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五官科等。 A《五十二病方》B《伤寒杂病论》C《天文气象杂占》D《黄帝内经》
38.( )是我国革命戏剧运动的奠基人和传统戏曲改革的先驱。他创办了“南国社”和“南国艺术学院”,致力于戏剧创作和戏曲改革。他的代表作有话剧《咖啡店之一夜》、 《月光曲》、 《丽人行》等,
A田汉B沈从文C丁玲D欧阳予倩
39. 电影剧本《母性之光》、《三个摩登女性》的作者是 A田汉B沈从文C丁玲D欧阳予倩
40.( )是中国话剧的奠基人之一,京剧改革的先行者。他创作的话剧有《不要忘了》、《青纱帐里》、《桃花扇》等 A欧阳予倩B田汉C丁玲D沈从文 41.土家族文学的主体形式是( ) A歌谣B故事C传说D神话
42.( ) 的小说以描写市民生活见长,如《包氏父子》, 《华威先生》。 A张天翼B叶紫C丁玲D沈从文
图示说明 --恭喜,答对了! --抱歉,答错了! --您选择了此项 [第1题](单选题)( )模仿西洋的军事技艺,特创设江南制造局;为了使军事技艺在中国生根,还主张派遣幼童出洋攻读学艺。
A.曾国藩B.魏源 C.左宗棠 D.郭嵩焘 [第2题](单选题)( )舆榇出征,收复伊犁,被梁启超誉为“五百年来对中国贡献最大的人”。
A.左宗棠B.曾国藩 C.魏源 D.陶澍 [第3题](单选题) 在马王堆出土的( )介绍了283个古医方和医疗方法,计有103个疾病名称、247种药物名称,内容涉及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五官科等。
A.《五十二病方》B.《伤寒杂病论》 C.《天文气象杂占》 D.《黄帝内经》 [第4题](单选题)( )是近代最重要的今文经学大师之一,有《皇朝经世文编》、 《海国图志》、 《老子本义》等大量著作传世。
A.魏源B.曾国藩 C.谭嗣同 D.陈天华 [第5题](单选题)( )贬谪长沙期间,写下了《吊屈原赋》和《鵩鸟赋》等名篇。ABCD
A.贾谊B.柳宗元 C.颜真卿 D.秦观 [第6题](单选题)对湖湘文化品格有绝大影响的三篇雄文都出现在宋代。一篇是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一篇是周敦颐的《爱莲说》,一篇是( )的《重修岳麓书院记》。
A.张栻B.胡宏 C.胡安国 D.王夫之 [第7题](单选题)1897年,在湖南总督( )的支持下,湖南建立了时务学堂,成为湖南新政的一个核心机关。
A.陈宝箴B.谭嗣同 C.C唐才常 D.梁启超 [第8题](单选题)( )在总结前人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提出了“知行相资以为用”,“并进而有功”的辩证知行统一观,对近代湖南学者的知行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A.王夫之B.胡宏 C.张栻 D.曾国藩 [第9题](单选题)( )对宇宙自然、社会人生的各种疑问,提出了宇宙是由运动着的元气构成的、“天人不相预”等一系列重要的观点的著作是
A.《天对》B.《天问》 C.《南轩易说》 D.《皇朝经世文编》 [第10题](单选题)( )从20世纪20年代后期开始创作,以《孟轲》、《莎菲女士的日记》轰动文坛。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深刻而生动地反映了中国农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巨大变革,奠定了叶紫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A.丁玲B.张天翼 C.叶紫 D.沈从文 [第11题](多选题)关于贬谪文人与湖湘文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被贬而流寓湖南的官员,大多是人文学者。他们来到湖湘大地,一方面深受湘楚地域文化的影响,用一种特殊的心情抒写探索宇宙天道与忠君爱国的篇章,成就了他们在文化史上的地位。 B.被贬而流寓湖南的官员带来了以儒家内圣外王之道为主要内容的中原文化,成为湖湘文化学术思想的重要资源。
C.历史上贬官和流寓湖湘学者中最著名的是屈原、贾谊、柳宗元、刘禹锡等人。D.湖南在历史上被称为蛮荒之地,交通不便,地瘠民贫,清以前曾长期作为被逐官员的流放之地。 [第12题](多选题)关于湖湘学派,下列描述正确的有: A.“湖湘学派”是指南宋时期以胡安国、胡宏父子和张栻为代表的,在湖南地区产生和传承的一个主张“体用合一”、内圣与外王并重的理学学派。湖湘学派以其博洽通变的学者群体、独具特色的学术主张、鲜明的精神人格而广受关注。
B.湖湘学派中学术成就最高、并且完成了湖湘学派理论体系建构的是胡宏的学生张栻,其主要著作有《知言》、 《五峰集》、 《皇王大纪》等。 C.把湖湘学派发扬光大的是胡宏。胡宏确立了湖湘学派的学术宗旨,要求“成就人材,以传道济斯民”,使岳麓书院成为湖湘学派的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的大本营,成为全国理学思潮发展的重要基地。 D.胡安国的重要学术著作《论语解》、 《孟子说》、 《南轩易说》,丰富并发展了胡宏奠基的思想体系。 [第13题](多选题)关于湖湘文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周立波的《暴风骤雨》、柯蓝的《我的两家房东》、康濯的《洋铁桶的故事》等都是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的名作。
B.叶紫的小说以描写大革命时期洞庭湖畔的生活见长,如《丰收》。 C.张天翼的小说以描写市民生活见长,如《包氏父子》,《华威先生》。D.丁玲从20世纪20年代后期开始创作,以《孟轲》、《莎菲女士的日记》轰动文坛。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深刻而生动地反映了中国农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巨大变革,奠定了丁玲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第14题](多选题)周敦颐对儒学的开拓性贡献表现在:
A.以太极立人极,建立了一个太极阴阳化生人与万物的宇宙本体论模式;B.乾元立诚,以诚论性的性命之学; C.提升了儒学的思辨水平。为以后的宋明理学确定了论域,而且确定了论题。D.融合佛学和道教理论,使儒学具有佛教色彩。 [第15题](多选题)关于湖湘教育,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从远古到春秋战国时代的楚国时期,湖南教育都处于原始状态,发展水平十分低下,尚未从生产劳动和生活活动的实践过程中分化出来,没有专门的教育机构、施教人员和固定的施教场所。 B.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就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王室教育和贵族教育制度,庶民的“分业而教”也比较兴盛,并出现了申叔时、屈宜臼、屈固、屈原等教育家。 C.东汉时期,桂阳郡(今郴州)是湖南地区教育最为发达之地,出了不少儒学人才。如桂阳人刘常,被称为“当世名儒”。 D.唐代“三舍法”即把太学分为外舍、内舍、上舍三等,学生通过考试可以逐舍上升。湖南由此形成了“潭州三学”的升级体制。所谓“潭州三学”,即州学生月试后分高者可升人长沙湘西学院,湘西学院生徒分高者可升人岳麓书院。 [第16题](多选题)湖湘学派的学术旨趣与学术追求表现在:
A.具有偏向佛学,融合佛学的倾向 B.坚持“体用合一”、心性之学与经世致用结合、内圣与外王并重的学风。C.以形而上与形而下为一体的存在论。 D.以性为宇宙本体,提出了性本论的理学体系。 [第17题](判断题) 谭嗣同的《新学伪经考》一方面继承中国传统儒家仁学的优秀成分,一方面借用西方资产的自由、平等、博爱的观念和近代自然科学成果对它进行改造创新,使之具有近代内涵。 A.正确 B.错误 [第18题](判断题)周敦颐有三个方面的开拓性贡献:一是以太极立人极,建立了一个太极阴阳化生人与万物的宇宙本体论模式;二是乾元立诚,以诚论性的性命之学;三是提升了儒学的思辨水平。这三个方面在中国学术史上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不仅为以后的宋明理学确定了论域,而且确定了论题。
A.正确B.错误 [第19题](判断题)周敦颐的著作不多,今见有《太极图》、 《太极图说》、《岳阳楼记》、《通书》以及少许诗文,篇幅都很小,但影响极大。
A.正确 B.错误 [第20题](判断题)从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五星占》与《天文气象杂占》则具体地描述了金星、木星和土星的位置、动态等情况,被认为是我国最早的天文学著作。
A.正确B.错误 [第21题](判断题) 西汉以后湖湘学术思想特别注重内圣外王的贯通,既有既有儒家思想的影响,又有屈原等楚地思想家思想的浸润。
A.正确 B.错误 [第22题](判断题)土家族神话往往是神话、传说、故事融为一体,而且通常以歌谣的形式出现。因此,土家族文学的主体形式是歌谣。
A.正确B.错误 [第23题](判断题)欧阳予倩是中国话剧的奠基人之一,京剧改革的先行者。他创作的话剧《不要忘了》、 《青纱帐里》、《桃花扇》等,京剧《孔雀东南飞》、 《渔夫恨》等,桂剧《木兰从军》、《梁红玉》等在中国现代戏剧史上都很有影响。
A.正确B.错误 [第24题](判断题)周立波的《暴风骤雨》、柯蓝的《我的两家房东》、康濯的《洋铁桶的故事》等都是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的名作。
A.正确 B.错误 [第25题](判断题)从《宋史》开始就肯定周敦颐是宋明理学的开创者,到后来被推到“道学宗主”的地位。与此同时作为学术成就卓越、第一个对中国思想文化产生重大影响的湖南人,周敦颐也象征着具有独特形态的湖湘学术思想的兴起。此后湖南一跃而为理学重镇,被学者们称为理学之邦、荆蛮邹鲁、潇湘洙泗。
A.正确B.错误 [第26题](判断题)王夫之使湖湘学术传统向着更有哲理深度和更加务实的方向发展,对近代湖湘学术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湖南近代出现的理学经世派、湘军儒将集团、维新派、革命派等人才群体,大都十分推崇王夫之,并深受其思想的影响。
A.正确B.错误 [第27题](判断题) 刘禹锡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思想家,唐贞元年间,被贬为永州司马,在湖南度过了十年的时光。刘禹锡的《天说》、《天对》等主要著作是在湖南完成的。
A.正确 B.错误 [第28题](判断题)湖南在历史上被称为蛮荒之地,交通不便,地瘠民贫,清以前曾长期作为被逐官员的流放之地。
A.正确 B.错误 [第29题](判断题) 到目前为止,毛泽东传世的诗词共90首,其中正式公开发表的67首。这些经他亲自审定发表的作品,无一不是精品力作,臻于炉火纯青的境界,把中华传统诗词推向了新的境界,不少作品达到了前无古人的高度,堪称湖湘文化中具有特殊价值的文学珍品。
A.正确B.错误 [第30题](判断题)柳宗元对天人关系的追根溯源,包含着对天人之道的更加理性的认识。这种认识对宋代思想家构建新的理性主义天人观具有积极意义,尤其是对湖湘思想家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A.正确B.错误 [第31题](判断题)王夫之对湖湘文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注重春秋大义,严格夷夏、人禽之防和君子小人之辩,力主经世致用的政治社会思想,弘扬湖湘学术中深厚久远的民族主义精神;二是传承和弘扬以“体用一如”、“心性互释”为特点的湖湘学术精神;三是强调兼容并蓄、博采众长与浩然独往、不囿于陈见的创新精神相结合的学风。
A.正确B.错误 [第32题](判断题)湖湘书院教育具有自身鲜明的特色,对湖南的教育发展和湖湘思想文化的发展曾起过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种书院传承的模式:一是倡导“经世致用”,知行合一。二是主张自由开放,兼容并包。三是讲学结合,以学为主。
A.正确B.错误 [第33题](判断题)柳宗元贬谪长沙期间,写下了《吊屈原赋》和《鵩鸟赋》等名篇。前者借对屈原不幸遭遇的悲悼抒发个人郁积,颇有《离骚》的神韵;后者排遗作者心中忧愁,成为汉代散体赋的先声。
A.正确 B.错误 [第34题](判断题)贾谊热衷于对宇宙本体作形而上的思考。他所言的“道”兼具了形上与形下的双重特点,而且,以“道”开其端,落脚点却是儒家的。不难看出,贾谊思想中有融合儒、道的努力。这一特点对湖湘学术特质的形成很有影响。
A.正确B.错误 [第35题](判断题)湖南诗歌史上的最灿烂的篇章是由流寓学者们带来的,包括屈原、贾谊、李白、杜甫、韩愈、刘禹锡、柳宗元、李商隐、元结、刘长卿、黄庭坚、秦观、张孝祥、辛弃疾等大诗人。
A.正确B.错误 [第36题](判断题)19世纪末叶,湖南一改过去闭塞守旧的面目,成为维新运 动时期最活跃的省份之一,涌现了曾国藩、唐才常、左宗棠等一大批朝气勃发的维新志士。
A.正确 B.错误 图示说明 --恭喜,答对了! --抱歉,答错了! --您选择了此项 图示说明 --恭喜,答对了! --抱歉,答错了! --您选择了此项 [第1题](单选题)( )模仿西洋的军事技艺,特创设江南制造局;为了使军事技艺在中国生根,还主张派遣幼童出洋攻读学艺。
A.曾国藩B.魏源 C.左宗棠 D.郭嵩焘 [第2题](单选题)( )舆榇出征,收复伊犁,被梁启超誉为“五百年来对中国贡献最大的人”。
A.左宗棠B.曾国藩 C.魏源 D.陶澍 [第3题](单选题) 在马王堆出土的( )介绍了283个古医方和医疗方法,计有103个疾病名称、247种药物名称,内容涉及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五官科等。
A.《五十二病方》B.《伤寒杂病论》 C.《天文气象杂占》 D.《黄帝内经》 [第4题](单选题)( )是近代最重要的今文经学大师之一,有《皇朝经世文编》、 《海国图志》、 《老子本义》等大量著作传世。
A.魏源B.曾国藩 C.谭嗣同 D.陈天华 [第5题](单选题)( )贬谪长沙期间,写下了《吊屈原赋》和《鵩鸟赋》等名篇。ABCD
A.贾谊B.柳宗元 C.颜真卿 D.秦观 [第6题](单选题)对湖湘文化品格有绝大影响的三篇雄文都出现在宋代。一篇是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一篇是周敦颐的《爱莲说》,一篇是( )的《重修岳麓书院记》。
A.张栻B.胡宏 C.胡安国 D.王夫之 [第7题](单选题)1897年,在湖南总督( )的支持下,湖南建立了时务学堂,成为湖南新政的一个核心机关。
A.陈宝箴B.谭嗣同 C.C唐才常 D.梁启超 [第8题](单选题)( )在总结前人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提出了“知行相资以为用”,“并进而有功”的辩证知行统一观,对近代湖南学者的知行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A.王夫之B.胡宏 C.张栻 D.曾国藩 [第9题](单选题)( )对宇宙自然、社会人生的各种疑问,提出了宇宙是由运动着的元气构成的、“天人不相预”等一系列重要的观点的著作是
A.《天对》B.《天问》 C.《南轩易说》 D.《皇朝经世文编》 [第10题](单选题)( )从20世纪20年代后期开始创作,以《孟轲》、《莎菲女士的日记》轰动文坛。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深刻而生动地反映了中国农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巨大变革,奠定了叶紫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A.丁玲B.张天翼 C.叶紫 D.沈从文 [第11题](多选题)关于贬谪文人与湖湘文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被贬而流寓湖南的官员,大多是人文学者。他们来到湖湘大地,一方面深受湘楚地域文化的影响,用一种特殊的心情抒写探索宇宙天道与忠君爱国的篇章,成就了他们在文化史上的地位。 B.被贬而流寓湖南的官员带来了以儒家内圣外王之道为主要内容的中原文化,成为湖湘文化学术思想的重要资源。
C.历史上贬官和流寓湖湘学者中最著名的是屈原、贾谊、柳宗元、刘禹锡等人。D.湖南在历史上被称为蛮荒之地,交通不便,地瘠民贫,清以前曾长期作为被逐官员的流放之地。 [第12题](多选题)关于湖湘学派,下列描述正确的有: A.“湖湘学派”是指南宋时期以胡安国、胡宏父子和张栻为代表的,在湖南地区产生和传承的一个主张“体用合一”、内圣与外王并重的理学学派。湖湘学派以其博洽通变的学者群体、独具特色的学术主张、鲜明的精神人格而广受关注。
B.湖湘学派中学术成就最高、并且完成了湖湘学派理论体系建构的是胡宏的学生张栻,其主要著作有《知言》、 《五峰集》、 《皇王大纪》等。 C.把湖湘学派发扬光大的是胡宏。胡宏确立了湖湘学派的学术宗旨,要求“成就人材,以传道济斯民”,使岳麓书院成为湖湘学派的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的大本营,成为全国理学思潮发展的重要基地。 D.胡安国的重要学术著作《论语解》、 《孟子说》、 《南轩易说》,丰富并发展了胡宏奠基的思想体系。 [第13题](多选题)关于湖湘文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周立波的《暴风骤雨》、柯蓝的《我的两家房东》、康濯的《洋铁桶的故事》等都是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的名作。
B.叶紫的小说以描写大革命时期洞庭湖畔的生活见长,如《丰收》。 C.张天翼的小说以描写市民生活见长,如《包氏父子》,《华威先生》。D.丁玲从20世纪20年代后期开始创作,以《孟轲》、《莎菲女士的日记》轰动文坛。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深刻而生动地反映了中国农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巨大变革,奠定了丁玲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第14题](多选题)周敦颐对儒学的开拓性贡献表现在:
A.以太极立人极,建立了一个太极阴阳化生人与万物的宇宙本体论模式;B.乾元立诚,以诚论性的性命之学; C.提升了儒学的思辨水平。为以后的宋明理学确定了论域,而且确定了论题。D.融合佛学和道教理论,使儒学具有佛教色彩。 [第15题](多选题)关于湖湘教育,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从远古到春秋战国时代的楚国时期,湖南教育都处于原始状态,发展水平十分低下,尚未从生产劳动和生活活动的实践过程中分化出来,没有专门的教育机构、施教人员和固定的施教场所。 B.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就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王室教育和贵族教育制度,庶民的“分业而教”也比较兴盛,并出现了申叔时、屈宜臼、屈固、屈原等教育家。 C.东汉时期,桂阳郡(今郴州)是湖南地区教育最为发达之地,出了不少儒学人才。如桂阳人刘常,被称为“当世名儒”。 D.唐代“三舍法”即把太学分为外舍、内舍、上舍三等,学生通过考试可以逐舍上升。湖南由此形成了“潭州三学”的升级体制。所谓“潭州三学”,即州学生月试后分高者可升人长沙湘西学院,湘西学院生徒分高者可升人岳麓书院。 [第16题](多选题)湖湘学派的学术旨趣与学术追求表现在:
A.具有偏向佛学,融合佛学的倾向 B.坚持“体用合一”、心性之学与经世致用结合、内圣与外王并重的学风。C.以形而上与形而下为一体的存在论。 D.以性为宇宙本体,提出了性本论的理学体系。 [第17题](判断题) 谭嗣同的《新学伪经考》一方面继承中国传统儒家仁学的优秀成分,一方面借用西方资产的自由、平等、博爱的观念和近代自然科学成果对它进行改造创新,使之具有近代内涵。
A.正确 B.错误 [第18题](判断题)周敦颐有三个方面的开拓性贡献:一是以太极立人极,建立了一个太极阴阳化生人与万物的宇宙本体论模式;二是乾元立诚,以诚论性的性命之学;三是提升了儒学的思辨水平。这三个方面在中国学术史上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不仅为以后的宋明理学确定了论域,而且确定了论题。
A.正确B.错误 [第19题](判断题)周敦颐的著作不多,今见有《太极图》、 《太极图说》、《岳阳楼记》、《通书》以及少许诗文,篇幅都很小,但影响极大。
A.正确 B.错误 [第20题](判断题)从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五星占》与《天文气象杂占》则具体地描述了金星、木星和土星的位置、动态等情况,被认为是我国最早的天文学著作。
A.正确B.错误 [第21题](判断题) 西汉以后湖湘学术思想特别注重内圣外王的贯通,既有既有儒家思想的影响,又有屈原等楚地思想家思想的浸润。
A.正确 B.错误 [第22题](判断题)土家族神话往往是神话、传说、故事融为一体,而且通常以歌谣的形式出现。因此,土家族文学的主体形式是歌谣。
A.正确B.错误 [第23题](判断题)欧阳予倩是中国话剧的奠基人之一,京剧改革的先行者。他创作的话剧《不要忘了》、 《青纱帐里》、《桃花扇》等,京剧《孔雀东南飞》、 《渔夫恨》等,桂剧《木兰从军》、《梁红玉》等在中国现代戏剧史上都很有影响。
A.正确B.错误 [第24题](判断题)周立波的《暴风骤雨》、柯蓝的《我的两家房东》、康濯的《洋铁桶的故事》等都是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的名作。
A.正确 B.错误 [第25题](判断题)从《宋史》开始就肯定周敦颐是宋明理学的开创者,到后来被推到“道学宗主”的地位。与此同时作为学术成就卓越、第一个对中国思想文化产生重大影响的湖南人,周敦颐也象征着具有独特形态的湖湘学术思想的兴起。此后湖南一跃而为理学重镇,被学者们称为理学之邦、荆蛮邹鲁、潇湘洙泗。
A.正确B.错误 [第26题](判断题)王夫之使湖湘学术传统向着更有哲理深度和更加务实的方向发展,对近代湖湘学术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湖南近代出现的理学经世派、湘军儒将集团、维新派、革命派等人才群体,大都十分推崇王夫之,并深受其思想的影响。
A.正确B.错误 [第27题](判断题) 刘禹锡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思想家,唐贞元年间,被贬为永州司马,在湖南度过了十年的时光。刘禹锡的《天说》、《天对》等主要著作是在湖南完成的。
A.正确 B.错误 [第28题](判断题)湖南在历史上被称为蛮荒之地,交通不便,地瘠民贫,清以前曾长期作为被逐官员的流放之地。
A.正确 B.错误 [第29题](判断题) 到目前为止,毛泽东传世的诗词共90首,其中正式公开发表的67首。这些经他亲自审定发表的作品,无一不是精品力作,臻于炉火纯青的境界,把中华传统诗词推向了新的境界,不少作品达到了前无古人的高度,堪称湖湘文化中具有特殊价值的文学珍品。
A.正确B.错误 [第30题](判断题)柳宗元对天人关系的追根溯源,包含着对天人之道的更加理性的认识。这种认识对宋代思想家构建新的理性主义天人观具有积极意义,尤其是对湖湘思想家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A.正确B.错误 [第31题](判断题)王夫之对湖湘文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注重春秋大义,严格夷夏、人禽之防和君子小人之辩,力主经世致用的政治社会思想,弘扬湖湘学术中深厚久远的民族主义精神;二是传承和弘扬以“体用一如”、“心性互释”为特点的湖湘学术精神;三是强调兼容并蓄、博采众长与浩然独往、不囿于陈见的创新精神相结合的学风。
A.正确B.错误 [第32题](判断题)湖湘书院教育具有自身鲜明的特色,对湖南的教育发展和湖湘思想文化的发展曾起过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种书院传承的模式:一是倡导“经世致用”,知行合一。二是主张自由开放,兼容并包。三是讲学结合,以学为主。
A.正确B.错误 [第33题](判断题)柳宗元贬谪长沙期间,写下了《吊屈原赋》和《鵩鸟赋》等名篇。前者借对屈原不幸遭遇的悲悼抒发个人郁积,颇有《离骚》的神韵;后者排遗作者心中忧愁,成为汉代散体赋的先声。
A.正确 B.错误 [第34题](判断题)贾谊热衷于对宇宙本体作形而上的思考。他所言的“道”兼具了形上与形下的双重特点,而且,以“道”开其端,落脚点却是儒家的。不难看出,贾谊思想中有融合儒、道的努力。这一特点对湖湘学术特质的形成很有影响。
A.正确B.错误 [第35题](判断题)湖南诗歌史上的最灿烂的篇章是由流寓学者们带来的,包括屈原、贾谊、李白、杜甫、韩愈、刘禹锡、柳宗元、李商隐、元结、刘长卿、黄庭坚、秦观、张孝祥、辛弃疾等大诗人。
A.正确B.错误 [第36题](判断题)19世纪末叶,湖南一改过去闭塞守旧的面目,成为维新运 动时期最活跃的省份之一,涌现了曾国藩、唐才常、左宗棠等一大批朝气勃发的维新志士。
A.正确 B.错误 图示说明 --恭喜,答对了! --抱歉,答错了! --您选择了此项 图示说明 --恭喜,答对了! --抱歉,答错了! --您选择了此项 [第1题](单选题)( )模仿西洋的军事技艺,特创设江南制造局;为了使军事技艺在中国生根,还主张派遣幼童出洋攻读学艺。
A.曾国藩B.魏源 C.左宗棠 D.郭嵩焘 [第2题](单选题)( )是近代最重要的今文经学大师之一,有《皇朝经世文编》、 《海国图志》、 《老子本义》等大量著作传世。
A.魏源B.曾国藩 C.谭嗣同 D.陈天华 [第3题](单选题) 1897年,在湖南总督( )的支持下,湖南建立了时务学堂,成为湖南新政的一个核心机关。
A.陈宝箴B.谭嗣同 C.唐才常 D.梁启超 [第4题](单选题)严格意义上的、体系性的湖湘学术思想是从( )才开始形成的。
A.宋代B.唐代 C.明代 D.元代 [第5题](单选题)1902年,清政府管学大臣、长沙人( )拟定了《钦定学堂章程》。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全国统一的近代学制,史称“壬寅学制”。
A.张百熙B.魏源 C.谭嗣同 D.陈天华 [第6题](单选题)( )的《仁学》一方面继承中国传统儒家仁学的优秀成分,一方面借用西方资产的自由、平等、博爱的观念和近代自然科学成果对它进行改造创新,使之具有近代内涵。
A.谭嗣同B.魏源 C.曾国藩 D.陈天华 [第7题](单选题)1897年,在湖南总督( )的支持下,湖南建立了时务学堂,成为湖南新政的一个核心机关。
A.陈宝箴B.谭嗣同 C.C唐才常 D.梁启超 [第8题](单选题)( )是我国革命戏剧运动的奠基人和传统戏曲改革的先驱。他创办了“南国社”和“南国艺术学院”,致力于戏剧创作和戏曲改革。他的代表作有话剧《咖啡店之一夜》、 《月光曲》、 《丽人行》等,
A.田汉B.沈从文 C.丁玲 D.欧阳予倩 [第9题](单选题)( )是中国话剧的奠基人之一,京剧改革的先行者。他创作的话剧有《不要忘了》、《青纱帐里》、《桃花扇》等
A.欧阳予倩B.田汉 C.丁玲 D.沈从文 [第10题](单选题) ( )的重要学术著作《论语解》、 《孟子说》、 《南轩易说》,丰富并发展了胡宏奠基的思想体系。
A.张栻B.周敦颐 C.王夫之 D.胡宏 [第11题](单选题)明清之际是中国早期启蒙思想产生的阶段,湖湘学人( )是这个阶段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一方面,他是湖湘理学的继承者,他承传了两宋形成的理学型文化,并对理学作了全面系统的总结和批判;另一方面,他又是促进湖湘文化近代转型的先行者。
A.王夫之B.王阳明 C.胡安国、胡宏父子 D.张栻 E.周敦颐 F.朱熹 [第12题](单选题)流寓而定居湖南成为“湖南人”的( ),开创了以“经世致用”为核心理念、以理学为学术特征、内圣外王并重并致力于弘扬民族精神的湖湘学统,成为 “湖湘学派”的奠基者。
A.胡安国、胡宏父子B.王阳明 C.朱熹 D.周敦颐 E.陶澍 F.张栻 [第13题](单选题)在马王堆出土的( )介绍了283个古医方和医疗方法,计有103个疾病名称、247种药物名称,内容涉及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五官科等。
A.《五十二病方》B.《伤寒杂病论》 C.《天文气象杂占》 D.《黄帝内经》 [第14题](单选题)严格意义上的、体系性的湖湘学术思想是从( )才开始形成的。 A.宋代
B.唐代 C.明代 D.元代 [第15题](单选题)湖南省现行行政区域在( )时期为荆州南境。
A.周朝B.夏朝 C.商朝 D.汉朝 E.南北朝 [第16题](单选题)( )领导的自立军起义既是19世纪末改良运动的继续,又是20世纪革命运动行将高涨的征兆。
A.谭嗣同 B.唐才常C.王夫之 D.魏源 [第17题](单选题)湖南在( )时期被纳入楚国版图,当系湖南行政区划制度萌芽。
A.商周时期 B.元明清时期 C.春秋战国时期D.唐宋时期 [第18题](单选题)( )为了在知行观上突出人道之诚,提出了“行先知后”、 “知行相资以为用”等重要命题,强调了“行”在人性形成方面的重要作用和突出地位。
A.王夫之B.周敦颐
C.张栻 D.胡宏 [第19题](单选题)距今约6500年前,湖南的新石器文化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A.大溪文化阶段B.舞水文化阶段 C.澧水文化阶段 D.屈家岭文化阶段 [第20题](单选题)提出“才不胜今人,不足以为才;学不胜古人,不足以为学”的是
A.毛泽东B.魏源 C.曾国藩 D.刘少奇 E.杨昌济 [第21题](判断题)流寓而定居湖南成为“湖南人”(原籍福建)的胡安国、胡宏父子,开创了以“经世致用”为核心理念、以理学为学术特征、内圣外王并重并致力于弘扬民族精神的湖湘学统,成为 “湖湘学派”的奠基者。
A.正确B.错误 [第22题](判断题)湖南的行政区域至唐代以后开始了相对稳定,湖湘文化产生和形成有了较为稳定的区域环境。
A.正确B.错误 [第23题](判断题)田汉是中国话剧的奠基人之一,京剧改革的先行者。他创作的话剧《不要忘了》、 《青纱帐里》、《桃花扇》等,京剧《孔雀东南飞》、 《渔夫恨》等,桂剧《木兰从军》、《梁红玉》等在中国现代戏剧史上都很有影响。
A.正确 B.错误 [第24题](判断题)史前时期湖南主要是三苗、南蛮人活动的区域,盛行作为部族文化的苗蛮文化。苗蛮文化是湖湘文化的土壤和根基。
A.正确B.错误 [第25题](判断题)早期共产党人邓中夏于20世纪20年代初发表过《游丁人之窟》、《过洞庭》等革命诗歌,并在《贡献于新诗人之前》一文中提出“做革命诗歌”的主张。
A.正确B.错误 [第26题](判断题)春秋战国时,湖南的原住民大都信奉原始宗教,呈现出多神崇拜的特点,楚人的入湘带来了楚人的宗教信仰与神话传说。湖南原住民的宗教与楚人带人的宗教、神话相互影响、融合,构成了春秋战国时独具湖南特色的宗教与神话。
A.正确B.错误 [第27题](判断题) 湖湘学派“体用合一”思想,要求把内圣追求与外王事功有机结合起来。这既是以性为宇宙的本体,坚持道器一体的理论主张的逻辑结果,又对湖湘士风与学风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A.正确B.错误 [第28题](判断题)王学(王阳明学说)在湖南传播的结果是与湖湘学融合,最终使得湖湘学和王学都得到了改造,同时,王学在湖南的传播对于后来王夫之学术思想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影响。
A.正确B.错误 [第29题](判断题)湖南本土文化与楚文化、中原支化的浸润和交流,为湖湘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至秦汉隋唐时期,湖湘文化有了基本的轮廓和雏形。秦汉隋唐大一统多民族国家的巩固、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发展,使得湖湘文化初步形成。
A.正确B.错误 [第30题](判断题)土地神是汉族民间自然信仰神之一,湖湘各地均信仰此神。在湖湘民间,特别是农村的老百姓心目中,土地神是惩恶扬善的正义之神。
A.正确 B.错误 [第31题](判断题)长江流域文明同样是中华文明之源。湖湘文化是长江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和楚文化最为典型的代表。
A.正确B.错误 [第32题](判断题)陈天华是中国同盟会主要发起人之一,先后撰写的《猛回头》和《警世钟》深刻揭露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和清朝廷卖国投降的种种罪行。
A.正确B.错误 [第33题](判断题)王夫之反对君主制度和传统伦理纲常。他说: “原于天之广,则不可无父子;原于天之义,则不可无君臣。”认为君臣父子,天经地义。
A.正确 B.错误 [第34题](判断题)关于文化,我国大学问家胡适认为“文化就是赋予生命以意义的事物 ”。
A.正确 B.错误 [第35题](判断题)大文豪柳宗元谪居永州,所作《永州八记》和《捕蛇者说》等散文是中国散文史上的名篇。
A.正确B.错误 [第36题](判断题) 在沈从文的几十种小说中,有《萧萧》、 《边城》、《长河》等取材于湘西现实生活的作品,有《龙朱》、 《神巫之爱》等取材于湘西少数民族民俗的作品,有《顾问官》、 《会明》等写湘西土著军队的作品。
A.正确B.错误 [第37题](判断题)周敦颐的著作不多,今见有《太极图》、 《太极图说》、《岳阳楼记》、《通书》以及少许诗文,篇幅都很小,但影响极大。
A.正确 B.错误 [第38题](判断题)贾谊热衷于对宇宙本体作形而上的思考。他所言的“道”兼具了形上与形下的双重特点,而且,以“道”开其端,落脚点却是儒家的。不难看出,贾谊思想中有融合儒、道的努力。这一特点对湖湘学术特质的形成很有影响。
A.正确B.错误 [第39题](判断题)传说中华民族始祖之一炎帝南徙,居于湖南,发明耒、耜等农具,传播农耕技术,被奉为农业创始者,所以湖南郴州有嘉禾县,衡阳有耒山、耒水,耒水之阳则有耒阳市。
A.正确B.错误 [第40题](判断题) 严格意义上的、体系性的湖湘学术思想是从明代才开始形成的。古老的湘楚文化,是湖湘学术思想孕育的温床。
A.正确 B.错误
图示说明 --恭喜,答对了! --抱歉,答错了! --您选择了此项 [第1题](单选题)广德二年置湖南观察使,湖南之名自此始,那么“广德”是哪一个朝代的年号之一
A.周朝 B.唐朝C.明朝 D.元朝 [第2题](单选题)理学奠基人周敦颐的( )与《通书》奠定了宋明理学的基本体系。
A.《读通鉴论》 B.《皇王大纪 》 C.《太极图说》D.《仁学》 [第3题](单选题)激昂陈词 “宇宙造成人体,原是要使人顶天立地,做出一番事业来……堂堂七尺之躯,不是与人当奴隶,当牛马的”的湖南人是
A.林则徐 B.谭嗣同C.王夫之 D.魏源 [第4题](单选题)湖南省现行行政区域在( )时期为荆州南境。
A.周朝B.夏朝 C.商朝 D.汉朝 E.南北朝 [第5题](单选题)《史记》中载: “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嶷,是为零陵”,其中所指的“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嶷”的古代圣人是
A.尧 B.舜C.大禹 D.秦始皇 [第6题](单选题)( )是中国同盟会主要发起人之一,先后撰写的《猛回头》和《警世钟》深刻揭露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和清朝廷卖国投降的种种罪行。
A.陈天华B.章士钊 C.秋瑾 D.宋教仁 E.蔡锷 F.黄兴 [第7题](单选题)( )领导的自立军起义既是19世纪末改良运动的继续,又是20世纪革命运动行将高涨的征兆。
A.谭嗣同 B.唐才常C.王夫之 D.魏源 [第8题](单选题) 湖南的行政区域至( )代以后开始了相对稳定,湖湘文化产生和形成有了较为稳定的区域环境。
A.周朝 B.唐朝C.明朝 D.元朝 [第9题](单选题)从地形上看,湖南西部为
A.武陵——雪峰山脉B.五岭山脉 C.幕阜——罗霄山脉 D.洞庭湖平原 [第10题](单选题)“吾道南来原是濂溪一脉,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的“濂溪”是指
A.陶澍 B.朱熹 C.曾国藩 D.周敦颐 [第11题](多选题)关于湘军与湖湘文化,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湘军的兴起出现在清朝咸丰年间,这既是该时期重大的历史现象,也是主要文化现象,对湖南百年来的历史发展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 B.湘军的兴起乃是以曾国藩为中心的一批湖南洋务派士人为挽救封建末世、中兴王朝、实现经邦治国的宏愿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C.湘军人物的这种经世致用的学术旨趣、改革政治的经世之志,正是嘉道之际以魏源、陶澍、贺长龄为代表的湖湘经世思想的自然延续,也是他们开创的湖湘学风濡染的结果。 D.湘军与湖湘文化又是相互联系和密不可分的。湘军可以说是湖湘文化的产物;湘军人物对湖湘文化传统的弘扬与光大,堪称湖湘文化重要发展阶段; E.湘军深远的影响又成为弘扬湖湘文化的动力,构成推动湖湘文化近代转型的内在机制。 [第12题](多选题)关于湖湘近代维新人士及活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中日甲午战争后,维新派逐步走上中国社会政治舞台。湖湘维新派主要代表人物有谭嗣同、唐才常等。 B.与经世派、洋务派相比,湖南维新人士主张在更高的层次上和更广阔的范围内向西方学习,在继续强调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的同时,更多地关注西方的政治体制。因此,他们更加注重引进西方的学术思想。谭嗣同的维新思想就是这种新思潮的典型代表。 C.由湖南维新人士谭嗣同、熊希龄、唐才常等创办和主持的时务学堂是湖南创办的第一所近代新式学堂,标志着湖南的教育由旧式书院制庋转向新式学堂制度,它对湖南近代教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这也是湖南近代化教育的开端。 D.湖南人郭嵩焘被清政府任命为第一任驻英法公使,他利用出使英、法的机会,对西方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和科学技术进行了深入的考察与研究,大力传播西方文化,成为中国近代史上提倡向西方学习的先驱人物。 E.湖南人曾国藩、左宗棠率先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付诸社会实践,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通过办军械所、制造局,翻译介绍西书,派遣留学生等来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 F.维新人士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西方“平等”、“自由”思想,这种思想促使湖南维新人士对“人”的自身存在意义进行思考。 [第13题](多选题)关于湖南的历史沿革,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湖南省现行行政区域在周朝为荆州南境。春秋战国时期湖南纳入楚国版图,当系湖南行政区划制度萌芽。可知,湖南是最早实行行政区划制度的地区之一。 B.秦朝湖南地区设置有黔中郡、长沙郡。西汉实行州、郡、县三级制,与封国并行,湖南境内设有武陵郡、桂阳郡、零陵郡和长沙国。
C.三国时期,湖南为蜀汉和东吴角逐之地,曾经零陵、武陵郡属蜀,长沙、桂阳郡属吴。D.唐太宗朝设道,湖南分属山南东道、江南西道、黔中道和黔中道黔州都督府。唐广德二年置湖南观察使,湖南之名自此始。 [第14题](多选题)以王夫之为代表的早期湖湘启蒙思想对于近代湖湘文化的的影响深远,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辛亥革命的宣传家大多爱看《船山遗书》,辛亥志士利用他的夷夏之辨的民族意识进行革命,
民国初年,刘人熙等人在长沙设立船山学社,创办《船山学报》,鼓吹保护国粹。 B.以谭嗣同、唐才常等为代表的维新派也接受了船山学说的影响,故而极端推崇王夫之,谭嗣同甚至说:“五百年来学者,真通天人之故者,船山一人而已。” C.以曾国藩、曾国荃、彭玉麟等为代表的理学经世派,其学术思想同样受到王夫之的影响,如曾国藩等理学经世思想就是来源于船山理学思潮中的儒家伦理内核“内广外礼”以及“明体达用”的学术思想。
D.魏源还专门研究过王夫之的著作,其《诗古徽》即附了船山的《诗广传》。 E.贺长龄、魏源、邓显鹤等人最先接受王夫之思想,并极力宣传船山学说。除邓显鹤刻《船山遗书》外,贺长龄也在贵阳刻有船山著作, [第15题](多选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文化”总是与特定的地理位置、社会环境和时代条件相联系的 B.文化的核心内涵是人们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所发现、创造的价值,以及在发现、创造价值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精神。
展。C.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条件下,在阻山隔水的环境中,湖湘文化独辟蹊径,得到了较充分的发 D.古代湖湘盛行巫风巫术,民间存在泛神祭祀。随着文化的演进,其中体现农耕社会原始信仰和行为特征的傩文化今天已经消失了。
[第16题](多选题)能够体现“湖湘文化是一种经世济时的文化”的事例有 A.被称为“睁眼看世界第一人”的魏源以强烈的经世精神写下了《筹漕篇》、《筹鹾篇》、《筹河篇》等一系列针对时政急务补阙救弊的策文。 B.曾国藩的祖父曾玉屏常告诫后辈:“君子居下,则排一方之难;在上,则息万物之嚣。”这就比传统文化中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更进了一步。
C.湖湘学派的创始人胡安国以“康济时艰”作为治学宗旨。D.民主革命先驱陈天华为祖国积弱积贫、受人欺凌而痛彻心骨,蹈海明志,唤醒国魂。 [第17题](判断题) 柳宗元在湖南期间所写的《天问》中,明确提出了“天人交相胜、还相用”的命题,不仅在天人关系观中独树一帜,也对湖湘学风与士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A.正确 B.错误 [第18题](判断题)湖湘文化是具有鲜明特色的区域文化,是经多元文化相互影响而形成的。它有三个重要的渊源:上古本土文化、楚文化和巫文化。
A.正确 B.错误 [第19题](判断题)湖湘四典——《怀沙》、 《岳阳楼记》、 《桃花源记》、 《爱莲说》,从世界与自我、社会与人生、向内与向外、大我与小我、执著与超脱等多个维度,抒兼济之志,述独善之怀,充分体现了湖湘文化已经具有的深度和高度以及普世价值。
A.正确B.错误 [第20题](判断题)湖湘文化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它是在与其他文化交流融汇过程中发生的,是一个多源性的文化。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其产生的渊源,湖湘文化也不例外。
A.正确B.错误 [第21题](判断题)距今约6500年前,湖南的新石器文化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大溪文化阶段。大溪文化遗址在湖南最集中的地区是澧水中下游和洞庭湖西北边缘地带。 A.正确 B.错误 [第22题](判断题)中国的经济重心南移和北方的一些游牧民族不断骚扰,迫使中原人士纷纷南下,文化也随之南移。于是,一直居于中国经济、政治、文化中心的北方的地位开始下降,南方在经济、文化方面逐步崛起,到了两宋之时,南方的经济、文化已经十分发达,超过了北方。
A.正确B.错误 [第23题](判断题)明清之际是中国早期启蒙思想产生的阶段,湖湘学人王夫之是这个阶段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一方面,他是湖湘理学的继承者,他承传了两宋形成的理学型文化,并对理学作了全面系统的总结和批判;另一方面,他又是促进湖湘文化近代转型的先行者。
A.正确B.错误 [第24题](判断题)“吾道南来原是濂溪一脉,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的“濂溪”是指周敦颐。
A.正确B.错误 [第25题](判断题)唐太宗朝设道,湖南分属山南东道、江南西道、黔中道和黔中道黔州都督府。唐广德二年置湖南观察使,湖南之名自此始。
A.正确B.错误 [第26题](判断题)两宋时期是湖湘文化在全国形成自己特色并产生重大影响的时期,其标志是湖湘学派的崛起。
A.正确B.错误 [第27题](判断题)西晋时湖南分属荆州、广州和江州。
A.正确B.错误 [第28题](判断题)关于文化的解释。英国学者泰勒认为:“文化是个复合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风俗习惯和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所获得的一些其他的能力和习惯。”
A.正确B.错误 [第29题](判断题)湖湘学者们在吸收和批判佛、道的宇宙论及思辨方法的基础上,通过重新诠释儒家经典,重建儒学体系,重振儒家信仰,创立理学,形成湖湘学派,为中华传统儒家思想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A.正确B.错误 [第30题](判断题)贾谊在长沙王太傅任内的活动和著述,政治见解及其代表作《过秦论》、《论积贮疏》、《陈政事疏》,辞赋《吊屈原赋》和《鹏鸟赋》等,对于湖湘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A.正确B.错误 [第31题](判断题)东晋时湖南分属荆州、湘州和江州。
A.正确B.错误 [第32题](判断题)在清朝,康熙三年置湖广按察使司,湖广行省南北分治后,湖南独立建省。
A.正确B.错误 [第33题](判断题)楚人不仅与湖南的原住民共同创造了辉煌灿烂的物质文化,同时也创造了新兴的封建制度文化和充满着神奇色彩的精神文化。
A.正确B.错误 [第34题](判断题)东晋罗含所著《更生论》是湖南最早的哲学著作。
A.正确B.错误 [第35题](判断题)史前时期湖南主要是三苗、南蛮人活动的区域,盛行作为部族文化的苗蛮文化。苗蛮文化是湖湘文化的土壤和根基。
A.正确B.错误 [第36题](判断题)魏源为了“以夷制夷”、“师夷长技以制夷”,他撰成《皇朝经世文编》一百二十卷。他还博采自清以来“切于事”、 “合于今”的文章,辑成《海国图志》。
A.正确 B.错误 图示说明
--恭喜,答对了! --抱歉,答错了! --您选择了此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