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财务管理学》习题册参考答案

来源:筏尚旅游网
第一章 总论

一、单项选择题

1.C 2.A 3.B 4.D 5.C 6.B 7.C 8.B 9.D 10.C 11.B 12.C 13.A 14.C 15.D 16.C 17.A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 2.ABCD 3.ABC 4.AD 5.ABCD 6. ABCD 7.BCD 8.ABCD 9.ABC 10.BC 11.ABD 12.BCD 三、判断题

1.× 2.√ 3.√ 4.× 5.√× 13.√ × 7.× 8.× 9.√ 10.× 11.× 12.1

6.

第二章 财务估价

一、单项选择题

1.A 2.C 3.C 4.A 5.B 6.D 7.B 8.D 9.C 10.B 二、多项选择题 1.

ABCD 2.AE 3.AD 4.CD 5.AD 6.AE 7.ABCDE 8.ABD 9.ACD 10.BDE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四、简答题(答案略)

五、分析计算题

(一)

F=P(F/P, i,n)

=150000×(F/P,5% ,10)

=150000×1.629

=244350(元)

244350元大于240000元,10年后华盛制造厂能用这笔款项的本利和购买设备。

(二) F=A×(F/A ,i,n)

A=F/ (F/A ,i,n) =5000000/(F/A,6% ,5) =5000000/5.637 =886996.63(元)

每年应还款886996.63元。

(三) P=A×(P/A,i,n)

=10000×(P/A,5% ,20) =10000×12.462 =124620(元)

此人目前应存入124620元钱。 (四)P=A×[(P/A i,n-1 )+1]

2

=4000×[(P/A,4% ,9) +1] =4000×(7.435+1)

=33740(元)

P=A×(P/A ,i,n)×(1+i) =4000×(P/A,4% ,10)×(1+4%) =4000×8.111×1.04 =33741.76(元)

10年租金现值为33741.76元,小于买价,因此租用较优。 (五) P=A×(P/A,i,n)×(P/F,i,m)

=10000×(P/A,6% ,10) ×(P/F,6% ,10) =10000×7.360×0.558

=41068.8(元)

P=A×[(P/A,i,m+n)- (P/A,i,m)] = 1000×(P/A,6% ,20- P/A,6% ,10) =10000×(11.470-7.360) =41100(元)

这笔借款的现值41100元。 (六) (F/A,i,10)=F/A

=1000/130=7.692

n=10,当利率是5%时, 年金现值系数7.722; 当利率是6%时, 年金现值系数7.360; 设x为超过5%的利息率,则

利率 年金现值系数 5% 7.722 x% 0.03 ? 1% 7.692 0.362 6% 7.360 x/1=0.03/0.362

3

x=0.08 i=5%+0.08%=5.08% 这笔借款的利息率5.08%。 (七) F=P(F/P,i,n)

(F/P,i,n)=F/P

=300000/150000

=2

在4%一栏,比2小的终值系数为1.948,其期数为17年; 比2大的终值系数为2.026,其期数为18年.

期数 年金现值系数 17 1.948 x% 0.052 ? 1 2 0.078 18 2.026 x/1=0.052/0.078 x=0.67

n=17+0.67=17.67年

17.67年存款的本利和才能达到300 000元。 (八) i=4% n=10-5=5

A=10000×4%=400(元)

则目前这种债券的P=400×(P/A,3%,5) +10000× (P/F,3%,5) =400×4.580+10000×0.863

=10462(元) 这种旧式债券目前的市价应为9555.6元。 (九) 每年计息4次,则m=4 i=4% n=1 r=i/m=4%/4=1%, t=m×n=4×1=4 则:P=F×(P/F,1%,4)

=10000×0.961

4

=9610(元)

该种债券的现值是9610元。 (十) 1.计算期望报酬K =

KP

iii1n=500×0.2+200×0.6+0×0.2 =220(万元)

2.计算投资报酬额的标准离差 δ=

(Ki1niK)2Pi

2

2

2

1/2

=[(500-220)×0.2+(200-220)×0.6+(0-220)×0.2] =25600

1/2

=160(万元)

3.计算标准离差率V=δ/K%

=160/220% =72.73%

4.计算风险报酬率RR=bV

=10%×72.73%

=7.27%

5. 计算投资报酬率KRFRRRFbV

=3%+7.27% =10.27%

红星电器厂该方案的风险报酬率和投资报酬率分别是7.27%和10.27%。

(十一) 1.计算期望报酬率K =

KP

iii1n海涛公司K=0.3×40%+0.5×20%+0.2×0 =22%

大力公司K=0.3×50%+0.5×20%+0.2×(-15%)

5

=22%

爱华公司K=0.3×60%+0.5×20%+0.2×(-30%) =22%

2. 计算投资报酬额的标准离差

δ=

(Ki1niK)2Pi

海涛公司δ=14% 大力公司δ=22.6% 爱华公司δ=31.4%

3.计算标准离差率V=δ/K%

海涛公司标准离差率V=14%/22%=63.64% 大力公司标准离差率V=22.6%/22%=102.73% 爱华公司标准离差率V=31.4%/22%=142% 4.计算风险报酬率RR=bV

海涛公司风险报酬率RR=6%×63.64%

=3.8%

大力公司风险报酬率RR=8%×102.73%

=8.22%

爱华公司风险报酬率RR=10%×142%

=14.2%

总结上述情况,三家公司期望报酬率均为22%,但海涛公司风险报酬率最低,故应选海涛公司.

(十二) 1.确定证券组合的β系数

Pxii

i1n =40%×3+40%×1.5+20%×0.5 =1.9

2.计算证券组合的风险报酬率

Rp=βp(Km-RF)

6

=1.9×(10%-4%) =11.4%

这种证券组合的风险报酬率为11.4%。

7

第三章 所有权融资

一、单项选择题

1.D 2.C 3.D 4.A 5.A 6.C 7.D 8.D 9.B 10.B 11.C 12.C 13.D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 2.AB 3.ABC 4.AD 5.ABC 6.ACD 7.BC 8.ABCD 9.ACD 10.ABC 11.CD 12.ABCD 13.ABD 14.ABCD 15.ABC 16.ABCD 17.ABCD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四、简答题(答案略) 五、计算分析题

1.(1)预测销售额增长率

预测销售额增长率=

4000032000×100% = 25% 32000 (2)确定随销售额变动而变动的资产和负债项目

飞龙公司各项资产和负债项目占销售收入的百分比

占销售收资产 入% 现 金 应收账款 存 货 固定资产净值 合计 44.125 3.125 15.625 25.375 不变动 应付费用 应付账款 短期借款 长期借款 实收资本 资本公积 留存收益 合计 0.375 6.25 不变动 不变动 不变动 不变动 不变动 6.625 负债与所有者权益 占销售收入% 8

(3) 确定需要增加的资金。

销售收入从32 000万元增加到40 000万元,增加了8 000万元, 按照37.5%的比率可预测将增加3000万元的资金需求。

(4) 根据有关财务指标的约束条件,确定对外界资金需求的数额。

该公司2007年净利润为4 000万元 (40 000×10%), 公司股利支付率为 40%, 则将有60%的净利润被留存下来:4 000×60% = 2 400万元 ( 即留存收益率为60%)

资金必须向外界融通资金 = 3 000 -2 400 = 600万元 根据上述资料可求得 2007年该公司对外界资金的需求量为: 8 000×44.125%—6.625%×8 000—10%×60%×40 000 =600(万元)

2. 资金需要量预测表 年度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合计n=6 a =

xiyixixiyinxi2(xi)22产销量 Xi (万件) 100 1lO 120 110 130 140 资金占用量Yi (万元)) 900 1 000 1 100 1 000 1 200 1 100 XiYi 90 000 110 000 132 000 110 000 156 000 154 000 Xi2 10 000 12 100 14 400 14 400 16 900 19 600 xi=710 yi=6 300 XiYi=752 000 Xi2=87400

874006300710752000 = 822.66(万元)

6874007102nxiyixiyi b =

nxi2(xi)2 =

=

67520007106300 = 1.92 ( 万元 )

6874007102(3) 把 a =822.66 、 b =1.92 代入y =a +bx 得 : y=822.66+1.92x

9

(4) 把 2007 年预计销售量 150万件代入上式 , 得出 2007 年资金需要量为: 822.66+1.92× 150=1110.66( 万元 )

10

第四章 负债筹资

一、单项选择题: 1、C 2、B 3、C 4、B 6、A 7、D 8、D 9、D 11、C 12、D 13、A 14、D 16、C 17、C

18、D

19、B

二、多项选择题: 1、BC 2、BCE 3、ADE 4、BCDE 6、ACD 7、ACE 8、ABCD 9、ABCDE 11、CDE 12、BCE

三、判断题: 1、× 2、× 3、√ 4、× 6、× 7、√ 8、× 9、× 11、√ 12、√ 13、× 14、√ 16、× 17、√ 18、√ 19、√ 21、× 22、√

23、×

四、思考题:(略)

五、计算题:

1、解:各期利息=100000×8%=8000(元)

到期返还本金=100000(元) 期数=10×2=20(期)

以市场利率为贴现率=10%÷2=5%

债券发行价格=100000×(P/F,10%,10)+8000×(P/A,5%,20) =100000×0.386+8000×12.462=38600+99690 =138296 2、解:(1)若发行时市场利率为10%,

11

5、A 10、B 15、A 20、D

5、ABD 10、ABC

5、× 10、× 15、√ 20、×

n票面金额票面金额票面利率 债券发行价格 nt(1市场利率)t1(1市场利率) =1000×20000(P/F,10%,5)+(1000×20000)×8%×(P/A,10%,5)

=18485600

一张发行价=18485600/20000=924.28

(2)1041=1000×(P/F,i,5)+1000×8%×(P/A,i,5)

1041>1000,债券采取溢价发行,则票面利率>市场利率,即8%>i 采用试算法,若i=6%

则:1000×(P/F,6%,5)+1000×8%×(P/A,6%,5)=1083.96 1041<1084.29,则r>6%

若i=7%,则:1000×(P/F,7%,5)+1000×8%×(P/A,7%,5)=1041 故债券发行价格为1041元时的市场利率为7% 3、解:(1)债券发行价格的下限应是按12%计算的债券价值 债券价值=1000×(P/F,12%,5)+1000×10%×(P/A,12%,5) =1000×0.567+100×3.605 =927.5(元)

即发行价格低于927.5元时,公司可能取消发行计划。 (2)债券发行价格的上限应是按8%计算的债券价值

债券价值=1000×(P/F,8%,5)+1000×10%÷2×(P/A,4%,10) =1000×0.681+50×8.111 =1086.55(元)

即发行价格高于1086.55元时,将不再愿意购买。 4、解:A=P5050==13.53(万元)

P/A,i,nP/A,11%,53.696租金摊销计划表编制如下:

日期 (年 月 日) 2001-01-01 2001-12-31 135280 支付租金 (1) 应计租金 本金减少 应还本金 (4) 500000 80280 419720 (2)=(4)×11% (3)=(1)-(2) 55000 12

2002-12-31 2003-12-31 2004-12-31 2005-12-31 合计 135280 135280 135280 135280 46170 36370 25490 13370 176400 89110 98910 109790 121910 500000 330610 231700 121910 0 5、解:放弃折扣的成本=6、解:(1)立即付款:

2%36018.37%

12%50101000096303.7%

100003.7%36015.37% 放弃现金折扣成本=

13.7%900 折扣率=(2)30天付款:

1000097502.5%

100002.5%36015.38% 放弃现金折扣成本=

12.5%9030折扣率=

(3)60天付款:

1000098701.3%

100001.3%36015.81% 放弃现金折扣成本=

11.3%9060折扣率=

(4)最有利的是第60天付款9870元。

放弃现金折扣的成本率,也是利用现金折扣的收益率,应选择大于贷款利率且利用现金折扣收益率较高的付款期。 7、解:(1)不应该。

如果不对甲公司进行10天内付款,则放弃现金折扣成本为:

3%36055.67%

13%20但10—30天内运用该笔款项可得60%的回报率,故企业应放弃现金折扣。 (2)甲公司。

放弃甲公司现金折扣的成本为56%。 放弃乙公司现金折扣的成本为:故应选择甲公司。

8、解:实际利率=(100000×10%)÷[100000×(1-10%)]=11.11%

2%36073.47%

12%3020 13

9、解:收款法:实际利率=名义利率=8%

贴现法:实际利率=

利息支出×100%

借款总额-利息支出8% =名义利率×100%=×100%=8.70%

18%1名义利率加息法:实际利率=

2000008%100%=16%

200000210、解:应采取加息法。

通过比较三种方法的借款实际利率得出此结论。

采取收款法实际利率为14%。

采取贴现法实际利率为(10000×12%)÷[10000×(1-12%)]=13.6% 采取加息法实际利率为(10000×6%)÷(10000÷2)=12%

14

第五章 资本成本和资本结构

一、单项选择:

1、B 2、A 3、C 4、D 5、C 6、C 7、A 8、B 9、D 10、A 11、B 12、C 13、A 14、A 15、D 16、B 17、C 18、D 19、A 20、C 21、B 22、C 23、C 24、A 25、D 26、C 27、C 28、D 29、B 30、C 31、D 32、C 33、C 34、D 35、B 36、C 37、D 二、多项选择:

1、ABDE 2、ABD 3、AD 4、ABC 5、ACD 6、AD 7、AB 8、AB 9、BCD 10、AB 11、ABC 12、ACD 13、AC 14、ABC 15、BD 16、ABCD 17、ABCD 18、BCD 19、ABCD 20、ABCD 21、ABD 22、AB 23、ABC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四、思考题: (略)

五、计算题: 1、KD=7.42%

2、①20%;②22%,有利

3、K甲=17%,K乙=15.17%,K丙=15.67%,选乙方案。

4、KEA=15.075%,KEB=16.97%,无差异点EBIT=132万元,KE=9.38%. 5、EPS甲=0.30375元/股,EPS乙=0.36(元/股) 6、P=1079.87元,KD=5.79%

7、①EBIT=140万元,②EPS=5.36元/股 当预计EBIT>140万元,选用负债方案; 当预计EBIT<140万元,选用普通股方案; 当预计EBIT=140万元,两方案无差别. 8、KWA=12.86%,KWB=13.68%,选A方案. 9、(1)KL=8.93%×(1-40%)=5.36%

(2)KD=1×8%(1-40%)/0.85×(1-4%)=5.88%

(3)股利增长模型KC=0.35×(1+7%)/5.5+7%=13.81% 预期报酬率KC=5.5%+1.1×(13.5%-5.5%)=14.3% 普通股平均成本KC=(13.81%+14.30%)/2=14.06% (4)留存收益数额:

明年EPS=(0.35÷25%)×(1+7%)=1.498(元/股)

留存收益数额=1.498×400×(1-25%)+420=869.4(万元) 计算加权平均成本

KW=150/2609.4×5.36%+650/2609.4×5.88%+400/2609.4×14.06%+869.4/2609.4×14.06%=10.87%

15

10、 ①税前利润=600÷(1-40%)=1000(万元)

②利息总额DFL=EBIT/(EBIT-I)=(100+I)/(1000+I-I)=1.5,I=500(万元) ③EBIT=1500(万元)

④利息保障倍数=1500/500=3 ⑤DOL=1+α/EBIT=1+1500/1500=2

⑥KD=500×20%(1-40%)/1050×(1-2%)=60/1029=5.83% 11、DOL=〔280-280×60%〕/〔280-280×60%-32〕=1.4

DFL=[280×(1-60%)-32] / [280×(1-60%)-32-200×45%×12%]=1.156 DCL=1.4×1.156=1.62

12、长期借款筹资突破点=60万/0.4=150万 筹资突破点=120万/0.6=200万 则: 0~150万 MCC=0.4×8%+0.6×14%=11.6% 150~200万 MCC=0.4×10%+0.6×14%=12.4% 200万以上 MCC=0.4×10%+0.6×16%=13.6% 13、(1)财务杠杆系数的计算:

项目 息税前利润 利息 税前利润 所得税 税后利润 股票股数 每股盈余 甲企业 10 0 10 3 7 1万股 7元 乙企业 10 4 6 1.8 4.2 5000股 8.4元 甲企业 20 0 20 6 14 1万股 14元 乙企业 20 4 16 4.8 11.2 5000股 22.4元 DFL甲=〔(14-7)÷7〕/〔(20-10)÷10〕=1 DFL乙=〔(22.4-8.4)÷8.4〕/〔(20-10)÷10〕=1.67 (2)无差别点息税前利润为: (EBIT-4)(1-30%)/10000=(EBIT-10)(1-30%)/5 000 EBIT=16(万元)

由于预计增资后的息税前利润将达到40万元,大于无差别点的息税前利润16万元,所以以负债筹资更为有利。 14、(1)计划年初综合资本成本:

WD=(500÷1500)×100%=33.33% KD=9%×(1-33%)=6.03% Wp=(200÷1500) ×100%=13.33% Kp=8%

Ws=(800÷1500) ×100%=53.34% Ks=2/20+5%=15% Kw=33.33%×6.03%+13.33%×8%+53.34%×15%=11.08% (2)甲方案综合资本成本:

WD1=(500÷1900)×100%=26.32% KD=9%×(1-33%)=6.03% WD2=(400÷1900)×100%=21.05% KD=14%×(1-33%)=9.38% Wp=(200÷1900) ×100%=10.53% Kp=8%

Ws=(800÷1900) ×100%=42.10% Ks=2.25/18+5%=17.5%

Kw=26.32%×6.03%+21.05%×9.38%+10.53%×8%+42.10%×17.5%=11.77% (3)乙方案综合资本成本:

WD1=(500÷1900)×100%=26.32% KD=9%×(1-33%)=6.03% WD2=(200÷1900)×100%=10.53% KD=10%×(1-33%)=6.7% Wp=(200÷1900) ×100%=10.53% Kp=8%

16

Ws=(1000÷1900) ×100%=52.60% Ks=2/20+5%=15%

Kw=26.32%×6.03%+10.53%×6.7%+10.53%×8%+52.62%×15%=11.03%

经计算可知,乙方案的kw不仅低于甲方案的kw,而且还低于年初的kw,因此乙筹资方案最优。

17

第六章 项目投资

一、单项选择题

1-5 D C C D C 6-10 A B C C A 11-15 B B D C D 16-20 B A C B A 21—25 C D B D B 26—30 C D B C C 31-35 C C C B A 36-38 C D A 二、多项选择题

1.BCD 2.BD 3. ACD 4. BCD 5. BCD 6. BCDE 7. ABCD 8. BD 9. BCD 10. AB 11.ABC 12.ABD 13.ABC 14.ABD 15.AB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四,简答题 (略) 五、计算分析题

1.解:(1)该设备各年净现金流量测算: NCF(0)=-100(万元)

NCF(1-4)=20+(100-5)/5=39(万元) NCF(5)=20+(100-5)/5+5=44(万元)

(2)静态投资回收期=100/39=2.56(年)

(3)该投资项目的净现值=39×3.7908+100×5%×0.6209-100

=147.8412+3.1045-100=50.95(万元)

2.(1)计算设备每年折旧额

每年折旧额=1500÷3=500(万元) (2)预测公司未来三年增加的净利润 2001年:(1200-400-500-1500×8%)×(1-33%)=120.6(万元) 2002年:(2000-1000-500-1500×8%)×(1-33%)=254.6(万元) 2003年:(1500-600-500-1500×8%)×(1-33%)=187.6(万元) (3)预测该项目各年经营净现金流量

2001年净现金流量=120.6+500+1500×8%=740.6(万元) 2002年净现金流量=254.6+500+1500×8%=874.6(万元) 2003年净现金流量=187.6+500+1500×8%=807.6(万元) (4)计算该项目的净现值

净现值=-1500+740.6×O.9091+874.6×0.8264+807.6×0.7513

=502.80(万元)

3. 净现值=8×0.9091+12×(3.7908-0.9091)-32=9.856﹥0 , 方案可行 现值指数=〔8×0.9091+12×(3.7908-0.9091)〕/32=1.308﹥1 , 方案可行 4. 甲方案净现值=(100 +100)× (6.1446-0.9091)+100×0.3855-500-500×0.9091

= 131.1 万元;

乙方案净现值=(200+162.5)×5.3349×0.8264+200×0.3855-700-500×0.9091

-300×0.8264= 272.81 万元

可见,乙方案优

5.(1)投资方案A的净现值=100 000×(1+14%×5) ×0.6209 –100 000=5 553元

(2)投资方案B

初始投资= -100 000元

18

设备折旧额=100 000×(1-10%)/5=18 000元 税后净利润=12 000×(1-30%)=8 400元

营业过程现金流量(第1到5年)=18 000 + 8 400=26 400元 终结现金流量=100 000×10%=10 000元

该投资方案的净现值=26 400× 3.7908 + 10 000 ×0.6209 -100,000=6 286.12元 (3)选择B 6.(1)每年的折旧费=400 000÷10=40 000元(允许全额折旧) (2)每年预计的净收益

增加的年收入 300 000元 增加的年现金费用 165 000 增加的年折旧费 40 000 增加的年税前收益 95 000 增加的年所得税 38 000 每年的净收益 57 000元 (3)每年的净现金流量

初始净现金流量=400 000(元)

经营净现金流量=57 000+40 000=97 000(元) 终结净现金流量=50 000×(1-40%)=30 000(元) (4)投资回收期=400 000÷97 000=4.12(年) 平均报酬率=57 000÷400 000=14.25%

(5) NPV= -400 000+

197000+30 000× 10t(114%)t1(114%)10 = -400 000+97 000×5.2161+30 000×0.2697

= 114 053(元)

采用逐步测试法:

i=20%时,NPV= -400 000+97 000×4.1925+30 000×0.1615=11 518(元) i=24%时,NPV= -400 000+97 000×3.6819+30 000×0.1164= -39 364(元)

采用内插法计算:IRR=20%+(24%-20%)×11 518/(11 518+39 364)=20.91%

7. (1)投资回收期PP=54 200÷20 600=2.63(年)

(2) 净现值NPV=-54 200+∑20 600/(1+15%)+3 200/(1+25%) =-54 200+20 600×3.3522+3 200×0.4972 =16 446(元)

(3) 内部报酬率IRR的计算,采用逐步测试法:

i=24%时,NPV=-54 200+20 600×2.7454+3 200×0.3411 =3 447(元)

i=28%时,NPV=-54 200+20 600×2.5320+3 200×0.2910 =-1 110(元) 采用内插法计算:

IRR=24%+3 447/(3 447+1 110) ×(28%-24%) =27%

(4) 获利指数PVI=(20 600×3.3522+3 200×0.4972) ÷54 200

=70 646÷54 200

55 19

=1.3

从以上指标的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公司可以采纳这有投资项目。

8.(1)投资总现值V=200000+40000+40000×1/(1+10%)2.5+20000=291519(元)

(2)营业现金流量 单位:万元 项目 收入 成本 付现费用 折旧 摊销 利润 所得税 净利 非付现费用 收回流动资金 现金净流量 第1年 3×6+4×6=42 42×60%=25.5 0.8×12=9.6 20×90%/4=4.5 4/2.5=1.6 1.1 0.33 0.77 6.1 6.87 第2至4年 4×12=48 48×60%=28.8 0.8×12=9.6 4.5 1.6 3.5 1.05 2.45 6.1 8.55 第5年 48 28.8 9.6 2 1.6 6 1.8 4.2 3.6 2 9.8 (3)净现值:

NPV=68700×0.9091+85500×2.4869×0.9091+98000×0.6209-291519 =62455+193302+60848-291519

=25086(元)

因为净现值大于零,所以项目可行. 9. (1)用英文字母表示的项目的数值:

A=1000+(-1900)=-900 B=900-(-900)=1800 (2)计算或确定下列指标: ① 静态投资回收期

包括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3+900/1800=3.5年 不包括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3.5-1=2.5 ②净现值=1863.3(万元)

③原始投资现值=-1000-943.4=-1943.4(万元) ④获利指数=1+95.88%=1.9588≈1.96

(3)评价该项目的财务可行性:因为该项目净现值大于零,净现值率大于零,获利指数 大于1,所以该投资项目可行。 六、案例分析题

1.计算每个项目的NPV和IRR:

项目A年折旧费=5 000 000÷10=500 000(元) 项目B年折旧费=4 000 000÷10=400 000(元) 项目C年折旧费=2 000 000÷8=250 000(元) 项目B年折旧费=1 000 000÷5=200 000(元)

项目 A B C 税前折旧前利润 1 300 000 1 000 000 600 000 折旧费 500 000 400 000 250 000 税前利润 800 000 600 000 350 000 所得税 240 000 180 000 105 000

20

净利润 560 000 420 000 245 000 加:折旧费 500 000 400 000 250 000 营业净现金流量 1 060 000元 820 000元 495 000元 NPV计算:

NPVA=-5 000 000+1 060 000×6.1446=1 513 276(元) NPVB=-4 000 000+820 000×6.1446=1 038 572(元) NPVC=-2 000 000+495 000×5.3349=640 776(元) IRR计算:

项目A年金现值系数=5 000 000÷1 060 000=4.7170

查年金现值系数表,找出两个相邻系数4.8332和4.4941,对应贴现率为16%和18%,采用内插法计算:

IRRA=16%+(4.8332-4.7170)/(4.8332-4.4941)×(18%-16%) =17.3%

项目B年金现值系数=4 000 000÷820 000=4.8780

查年金现值系数表,找出两个相邻系数5.0188和4.8332,对应贴现率为15%和16%,采用内插法计算:

IRRB=15%+(5.0188-4.8780)/(5.0188 -4.8332)×(16%-15%) =15.8%

项目C年金现值系数=2 000 000÷495 000=4.0404

查年金现值系数表,找出两个相邻系数4.0776和3.8372,对应贴现率为18%和20%,采用内插法计算:

IRRC=18%+(4.0776-4.0404)/(4.0776-3.8372)×(20%-18%) =18.3%

项目D的计算(单位:元):

年 1 2 3 4 5 税前折旧前利润 300 000 400 000 700 000 500 000 300 000 折旧费 200 000 200 000 200 000 200 000 200 000 税前利润 100 000 200 000 500 000 300 000 100 000 所得税 30 000 60 000 150 000 90 000 30 000 净利润 70 000 140 000 350 000 210 000 70 000 加:折旧费 200 000 200 000 200 000 200 000 200 000 营业净现金流量 270 000 340 000 550 000 410 000 270 000 复利现值系数 0.9091 0.8264 0.7513 0.6830 0.6209 NPVD=-1 00 000+270 000×0.9091+340 000×0.8264+550 000×0.7513

+410 000×0.6830+270 000×0.6209 =387 321(元)

采用逐步测试法计算D项目的内部报酬率IRR,得:

IRRD=19.7%

2.当资本限制为700万元时,按项目内部报酬率大小排序

项目 投资额(万元) 内部报酬率 净现值(元) D 100 19.7% 387 321 C 200 18.3% 640 776 A 500 17.3% 1 513 276 B 400 15.8% 1 038 572

21

可见,当资本限制为700万元时,应投资C和A两个项目,从而使企业的净现值最大。 3.采用NPV和IRR,排序不一致,因为IRR法假设现金流量按照IRR进行再投资,而NPV方法假设现金流量按照预定贴现率进行再投资。

22

第七章 流动资产管理

一、 单项选择题

1.A 2.D 3.C 4.B 5.D 6.D 7.B 8.B 9.C 10.B 11.B 12.D 13.B 一、 多项选择题

1.ACDE 2.ABCDE 3.ABDE 4.BDE 5.CDE 6.ACE 7.ABCDE 8.CDE 9.ABD 10.ABDE 11.ABC 12.ABCDE 13.ABCE 14.BCDE 15.ABC 16.AC 17.BCDE 18.ABCDE

二、 判断题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三、 思考题

(略)

四、 计算分析题 (一)解:

该企业的最佳现金余额为5060元。 (二)解:

该企业的净现金流量为:

净现金流量=现金收入-现金支出

=(100+50)-(80+20) =50(万元)

因此,该企业的净现金流量为50万元。 (三)解:

现金周转期=90+50-30=110

第12月末的现金余额=300+100-80=320万元 现金余缺额=330-320=10万元

该企业的现金周转期为110天,最佳现金余额为330万元,现金余缺额为10万元。 (四)解:

最佳现金余额为:

(2000-120)×(1+12%)=2105.6万元

该企业1999年最佳现金余额为2105.6万元。 (五)解:

企业从节约资金中获得的收益是: 110×10%=11万元

该收益大于增加的支出10万元,所以该企业应采用集中银行制。 (六)解:

1998年度该公司应收账款平均占用额为720万元。 (七)解:

存货资金数额为:

80×30=2400万元

该企业存货资金占用额为2400万元。 (八)解:

存货资金占用额为:

(200-20)×(1+20%)×(1-10%)=194.4万元

23

该企业1999年度的存货资金数额为194.4万元。 (九)解: 最佳定货次数=

3600=8.5次 424 24

第八章 股利分配管理

一、单项选择:

1.B 2.A 9.B 4.C 5.A 6.C 7.D 8.B 9.C 10.B 11.C 12.D 13.D 14.B 15.A 16.B 17.C 18.B 二、多项选择:

1.CD 2.ABCD 3.ABC 4.ABCD 5.ABCD 6.ABCD 7.ABCD 8.ABC 9.BD 10.ABC 11.BD 12.ABCD 13.ABC 14.ABCD 15.AD 三、判断题:

1. √ 2. × 3.× 4.× 5. √ 6.× 7. √ 8.√9.×10.× 11.×12.√13.×14.× 15.√16.√ 17. × 18.√ 19.× 20.× 21.× 22. × 23. × 四、思考题:(略) 五、计算题:

1.(1)来年所需的权益资本:1 200×50%=600(万元)

(2)从当年的税后利润中应补增的权益资本:600-250=350(万元) (3)当年的股利支付率:(500-350)÷500×100%=30% 2. 375万元

3. (1)该公司去年每股盈余=500/100=5(元)

股利支付率=3/5×100%=60%

今年每股盈余=475/100=4.75(元) 今年每股股利=4.75×60%=2.85(元)

(2)依据剩余股利政策,公司先以保留盈余满足扩充所需权益资金后,有剩余的再分配股利。

扩充所需权益资金=400×40%=160(万元) 可分配盈余=475-160=315(万元) 每股股利=315/100=3.15(万元)

4.(1)发放投票股利后、股东权益各项目的变化为:

未分配利润减少:500 000×20%×25=2 500 000(元) 股本(普通股)增加:500 000×20%×10=1 000 000(元) 资本公积增加;500 000×20%×(25—l0)=1 500 000(元) 所以,发放股票股利后,股东权益各项目的金额为: 股本=5 000 000+1000 000=6 000 000(元)

资本公积=3 000 000+1 500 000=4 500 000(元) 盈余公积=2 500 000(元)

未分配利润=3 800 000—2 500 000=1 300 000(元)

股东权益总额=6 000 000+4 500 000十2 500 000十1 300 000=14 300 000(元) (与发放股票股利前的股东权益总额相等)

(2)发放股票股利前股票市场价值总额=25×500 000=12 500 000(元) 发放股票股利后股票市场价值总额=25÷(1+20%)=20.83(元)

发放股票股利后股票市场价值总额=600 000×20.83=12 500 000 (元) 与发放股票股利前股票市场价值总额相等

25

第九章 财务分析

一、单项选择题

1.B 2.D 3.D 4.A 5.C 6.B 7.B 8.D 9.A 10.D 11.A 12.D 13.A 14.A 15.D

16.A 17.B 18.A 19.A 20.C 21.D 22.A 23.D 24.B 25.B 26.D 27.C 28.B 29.D 30.A

31.C 32.A 33.D 34.C 35.D 36.B 37.D 38.A 39.A 40.D 41.C 42.C 43.C 44.D

45.D 46.D 47.C 48.C 49. B C C B C 二、多项选择

1.ABC 2.ABCDE 3.ABE 4.ABCDE 5.ABD 6.BCDE 7.ABDE 8.ABCD

9.CD 10.ABCDE 11.ACD 12.AC 13. AE 14.BD 15.BCE 16.ACD 17.ACDE 18.AD 19.BCD 20.AB 21.AD 22.ABCE 23.ABCD 24.BCDE 25.ABC 26.BCD 27.ABC 28.BCD

29.ABCD 30.ACD 31.ABCD 32.BC 33.BC 34. BCD 35. BC 36. ABC 三、 判断题

1.√ 2. х 3. х 4. х 5.√ 6.х 7.х 8.√ 9.√ 10.х 11. х 12. х 13.√ 14.√ 15. х 16. х 17х 18 √ 19. х 20.х 21. √ 22. х 23. √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 32.× 33.× 34√ 35× 四、计算分析题 1.解答

(1)流动比率=3930/1980=1.98 (2)资产负债率=3519/5685=61.90%

(3)已获利息倍数=420/147=2.86 (4)存货周转率=8355/12495=6.69(次) (5)存货周转期=360×1249.5=54(天)(6)固定资产周转率=9645/1755 =5.50 (7)总资产周转率=9645/5685=1.70 (8)销售净利率=165/9645=1.71%

(9)总资产报酬率=420/5685=7.39% (10)自有资金利润率=165/2166= 7.62% 2.解答

销货成本87000元; 期末应收账款40500元; 应收账款周转次数9.5次; 营业周期128天。 3. 解答 资产 金额 负债与所有者权益 金额 货币资金 3000 流动负债 4000 短期投资 1000 长期负债 4000 应收账款 4000 负债合计 8000 存货 8000 实收资本 8000 流动资产合计 16000 未分配利润 4000 固定资产 4000 所有者权益合计 12000 合计 20000 合计 4. 解答:(1)流动比率2.4;速动比率1.4;存货周转率5(次);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27(天);资产负债率59%; 已获利息倍数10; 销售净利率1.8%,净资产收益率6%。

(2)略

5.解答:⑴上年全部资产周转率2.5次;本年全部资产周转率2.7次;上年流动资产周转率6.25次;本年流动资产周转率6次;上年资产结构40%;本年资产结构45%。 ⑵运用差额分析法计算流动资产周转率于资产结构变动对全部资产周转率的影响。 6. 解答:

(1)销售收入/存货= 16 销售成本/存货 =11.5 (销售收入-销售成本)/存货=4.5

26

销售收入-销售成本= 销售毛利 =31500元 故:存货 31500/4.5= 7000元

(2)应收账款净额=45200-2500-7000-29400-2000 =4300元 流动负债 =流动资产/流动比率 =(2500+4300+7000)/1.5=9200元 应付账款余额=流动负债-应交税金=9200-2500=6700元 (3)产权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 =0.6

资产总额 =负债+所有者权益 =45200

所有者权益总数=45,200-0.6*所有者权益总额 所有者权益总额=28,250(元) 未分配利润=28,250-25,000=3,250(元)

(4)有形资产负债率= (45200-28250)/(45200-2000) =0.39 (5)有形净值负债率=(45200-28250)=0.65 7. 解答:

(1) 销售利润率=75/1500 ×100%=5% (2)总资产周转率=1,500/500=3

(3)权益乘数=1/(1- 190/500)=1.6129 (4)自有资金利润率= (45200-28250)/(28250-2000) =24.19% 或 =75/(250+60)=24.19% 8. 解答: (1)期末流动负债=27,000/3=9,000(元) 期末存货=27,000-9,000*1.3=15,3000 (元)

平均存货=(15,300+15,000)/2=15,150 (元) 销售成本=15,150*4=60,600(元) (2) 期末应收账款=27000-15300=11700(元) 平均应收账款=(11700+12700)/2=12200(元)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12200*360)/96000=45.75(天)

9.解答: (1)资产各项目金额依次是:40000元、 200000元、 200000元、 280000元;总计为 720000元; (2)负债及所有者权益项目金额依次是200000元,120000元、,400000元.总计为720000元. 10解答:(1)期初流动资产=期初速动资产+期初存货=期初速动比率×期初流动负债 +期初存货=0.8×2,000+2,400=4,000(万元)

期末流动资产数=期末流动比率×期末流动负债=1.8×3,000=5,400(万元) (2)本期销售收入=总资产周转次数×总资产平均数=1.5×12,000=18,000(万元) (3)流动资产平均余额=(4,000+5,400)÷2=4,700(万元) (4)流动资产周转次数=18,000÷4,700=3.83(次) 11. 解答:(1)2004年 主权资本利润率=20%×(1-30%)=14% 主权资本总额=1,200,000÷14%=857.14(万元) 负债总额=857.14×80%=685.71(万元) 资金总额=857.14+685.71=1542.85(万元) 资金周转次数=3600÷1542.85=2.33(次)

(2)2005年资金总额=1542.85×(1+10%)=1697.14(万元)

资金周转次数=4158÷1697.14=2.45(次)

2005年比2004年资金周转次数快=(2,45-2.33)=0.12(次)

12. 解答:负债总额=120000×1/2=60000(万元) 销货净额=86400÷20%=432000(万元)

应收账款=432000×26(2/3)×2÷360-30000=34000(万元) 销货成本=432000-86400=345600(万元) 存货=345600÷3×2-163000=67400(万元) 营业费用=432000×10%=43200(万元)

利息费用=(432000-345600-43200)÷18=2400(万元) 利润总额=86400-43200-2400=40800(万元) 所得税=40800×50%=20400(万元) 净利润=40800-20400=20400(万元)

27

长期负债=2400÷6%=40000(万元) 流动负债=60000-40000=20000(万元) 现金=20000×2.24-5000-34000=5800(万元)

流动资产合计=5800+5000+34000+67400=112200(万元) 资产合计=60000+120000=180000(万元)

固定资产净值=180000-112200=67800(万元)。

五、综合题 1.解答

项目 流动资产: 速动资产 存货 流动资产合计 固定资产净额 资产总计 负债: 流动负债 长期负债 所有者权益: 实收资本 公积金 未分配利润 2004年 2005 3000 5000 8000 6200 9000 2005年比2004年增减 差额 1200 1000 -6.67 24.00 12.50 14.29 13.64 15.00 25.00 - 50.00 83.33 11.88 13.64 百分比% 2800 -200 14000 16000 2000 22000 25000 3000 4000 2000 1800 1200 4600 2500 2700 2200 600 500 - 900 1000 13000 13000 所有者权益合计 16000 17900 1900 负债及权益总计 22000 25000 3000 分析:从资产变动来看:企业总资产有较快增长;总资产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固定资产增长较快,说明企业生产能力增加;存货有较大增长,可能是固定资产增长带来相关存货增加,应进一步分析;速动资产下降,说明企业购买固定资产和增加存货等使企业货币资金和有价证券减少,是否会引起企业短期债务的偿还应予以关注。

从权益部分来看,实收资本未变化,企业扩充生产能力,投资人未追加投资;公积金和未分配利润增加,表明企业有较大盈余,实现了资本增殖;从资产增长中公积金和未分配利润所占比例来看,说明留存收益增加是企业筹集资金的主要来源;长期债务增加是企业筹集资金的另一个来源;流动负债增加、速动资产下降,会使企业短期偿还债务能力下降。

总之,该企业2005年比2004年资产有较大的扩大,筹集资金主要来源是留存收益,辅以长期债务,情况较好。 2.解答: 项目 资产总额 流动资产 固定资产 负债总额 流动负债 2004年 7000 4000 7000 40%=2800(万元) 2005年 差异 7000+1000=8000(万元) 1000 4000 0 7000-4000=3000(万元) 8000-4000=4000(万元) 1000 8000 ×50%=4000(万元) 1200 -520 所有者权益 7000-2800=4200(万元) 8000-4000=4000(万元) -200 4200 ×0.6=2520(万元) 4000 05=2000(万元) 28

长期负责 2800-2520=280(万元) 4000-2000=2000(万元) 1720 ⑴分析: ①2005年比2004年总资产增加1000万元,主要是流动资产增加所致(4000-3000);②2005年比2004年负债总额增加1200万元,其原因是长期负债增加1720万元,流动负债减少520万元,两者相抵后负债净增1200万元。 ⑵流动比率分析: 项目 流动比率 存货 销货成本 存货周转率 2004年 2005年 差异 1.2 1236 10200 8.25 2 2400 11808 4.92 7.2 0.8 1164 1608 -3.33 1.2 应收账款周转率 6 分析:2005年比2004年流动比率增加0.8,但通过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存货周转率减少所致,虽然应收账款周转率增加1.2,但是应收账款周转率提高的幅度远小于存货周转率降低幅度。

⑶资产净利率分析 项目 资产周转率 流动资产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 应收账款周转率 固定资产周转率 销售净利率 资产净利率 2001年 2002年 差异 17.1 4 8.25 6 3 1.8 3.6 7.2 3.6 0.09 -0.4 +1.2 +0.6 0.42% 1.62% 4.92 -3.33 10% 10.42% 17.14% 18.76% 分析:2005年比2004年资产净利率增加提高1.62%。其原因是:销售净利率2005年比2004年提高0.42%,资产周转率2005难比2004年提高0.09次(主要是固定资产与应收账款周转率增加所致)

⑷权益净利率分析:

权益乘数:2004年为1/(1-40%)=1.67;

2005年为1/(1-50%)=2;

2005年比2004年增加=2-1.67=0.33

所有者权益净利率:2004年为10%×1.71×1.67=28.56%;

2005年为10.42%×1.8×2=37.51%;

2005年比2004年增加=37.51%-28.56%=8.95%

销售净利率增加对权益净利率的影响程度:(10.42-10%)×1.71×1.67=1.20%; 资产周转率增加对权益净利率的影响程度:10.42%×(1.8-1.71)×1.67=1.57%; 权益乘数扩大对权益净利率的影响程度:10.42%×1.8×(2-1.67)=6.18%。

分析:所有者权益净利率2005年比2004年增加8.95%,其原因是销售净利润率增加0.42%、资产周转率增加0.09次(主要是固定资产与应收账款周转率提高)、权益乘数扩大0.33(主要是长期负债增加)所致。 3.解答:

⑴2004年年初的所有者权益总额=4000×1.5=6000(万元) ⑵2004年年初的资产负债率=4000/(4000+6000)=40%

⑶2004年年末的所有者权益总额=6000×(1+150%)=15000万元

29

2004年年末的负债总额=0.25×15000/(1-025)=5000万元 ⑷2004年年末的产权比率=5000/15000=0.33

⑸2004年所有者权益平均余额=(6000+15000)/2=10500万元 2004年负债平均余额=(4000+5000)/2=4500万元

⑹2004年息税前利润=1005/(1-33%)+4500×10%=1950万元 ⑺2004年权益净利率=1005/10500=9.57%

⑻2004年已获利息倍数=1950/(4500×10%)=4.33 4. (1)2002年与同业平均比较:

本公司净资产收益率=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7.2%×1.11×[1÷(1-50%)]=15.98%

行业平均净资产收益率=6.27%×1.14×[1÷(1-58%)]=17.01%

①销售净利率高于同业水平0.93%,其原因是:销售成本率低(2%),或毛利率高(2%),销售利息率(2.4%)较同业(3.73%)低(1.33%)。②资产周转率略低于同业水平(0.03次),主要原因是应收账款回收较慢。③权益乘数低于同业水平,因其负债较少。

(2)2003年与2002年比较:

2002年净资产收益率=7.2%×1.11×2=15.98%

2003年净资产收益率=6.81%×1.07×[1÷(1-61.3%)]=18.80%

①销售净利率低于2002年(0.39%),主要原因是销售利息率上升(1.4%)。 ②资产周转率下降,主要原因是固定资产和存货周转率下降。 ③权益乘数增加,原因是负债增加。

3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