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7、11
学科 语文 杨晓庆 课题 《论语》十二章 黄蓉、李雪荣、 主备教师: 一、学习目标 合作教师: 张俊秀、刘吟菊 1、理解全文的思想意义。 2、概括成语、格言、积累语言。 二、学习重难点 深入研读,理解全文的思想意义。 三、学法指导 自主探究,小组讨论,教师点拨。 四、课前自学任务设计 1、背诵课文。 2、抽查翻译内容,考察句子的翻译及其重点词语的解释。 五、课堂设计 一、自学反馈 1、部分同学翻译句子不流畅。 2、文言字词掌握需继续巩固。 二、互助探究 同学们,《论语》流传2500多年,影响了世代中国人,它的经典语句,每一个中国人都耳熟能详。阅读《论语》,可以让我们少一分稚嫩,多一分坚强。今天我们举办“交流学习体会”的主题座谈会,希望大家谈谈自己对《论语》的认识和阅读体会,让更多的人受益。请大家敞开心扉,交流起来吧。 (1)王翔同学想在座谈会上用对联的形式活跃气氛,他给大家出了个对联,请你对出他的下联。 上联:时习悦,内省乐,择善喜 下联:敏学好,择贤善,交友信 (2)班上的张长林同学非常聪明,但就是平时学习不认真,不肯下功夫。在座谈会上,请你委婉地指出他的不足,并用已学过的《论语》中的语录劝勉他勤奋学习。 示例:长林,你有聪明的头脑,大家都羡慕你出众的天赋,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你能把精力全部投入到学习中,你的成绩一定会有大幅度的提高。 三、展示交流 阅读全文,完成练习。 1.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划两处)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却不生气,不也是很有才德的人吗?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温习学过的知识,可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可以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没有收获,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疑惑。 (4)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孔子在河边上感叹说:“时光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 3.摘出出自《〈论语〉十二章》中现在常用的成语。 不亦乐乎;温故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逝者如斯;择善而从;箪食瓢饮。 4.下列句子按内容分类正确的一项是(C) ①人不知而不愠 ②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⑤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⑥学而时习之 ⑦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⑧吾日三省吾身 ⑨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A.①②④/③⑤⑨/⑥⑦⑧ B.①⑤⑧⑨/②⑥/③④⑦ C.②③⑥/④⑤⑦/①⑧⑨ D.①②③/⑥⑦/④⑤⑧⑨ 5.读了本文,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示例:替别人办事要尽心竭力;跟朋友往来要诚实;老师传授的知识要复习。 四、当堂检测 拓展阅读 子曰:“由①,诲女②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不愤③不启,不悱④不发,举一隅⑤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注释】 ①由:姓仲,名由,字子路,孔子的学生。②女:通“汝”,你,你们。③愤:苦思冥想,仍领会不了的样子。④悱:想说又不能明确说出来的样子。⑤隅:角落。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什么) (2)是以谓之“文”也(因此) 2.请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每句划一处) (1)是以/谓之“文”也 (2)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3.翻译下列句子。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啊。 (2)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不到他想弄明白而又弄不能明白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而又不能明确说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 4.这三则语录哪一则是论述学习态度的?哪一则是论述学习方法的?它们表明了孔子怎样的教育思想? 第一则和第三则是论述学习态度的,第二则是论述学习方法的。第一则中,孔子认为要以老老实实的态度去对待知识,不可不懂装懂;第三则中孔子认为学习要虚心请教。这两句是很好的治学格言。第二则中,孔子认为教育学生时要适时开导启发,特别强调要举一反三,即善于类推,触类旁通。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学方法。 5.孔子从哪两个方面解释了子贡提出的问题?这样解释的目的是什么? 一是孔文子敏而好学,二是虚心求教。既肯定了孔文子取得成就的原因,又借题发挥,教育弟子要勤奋好学,虚心求教。 五、总结反馈 学习文言文的目的不在于写作,而在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增强学生的积累,提高语文素养,熏陶道德修养。学习文言文,不仅仅是将文言文译成顺畅的现代汉语,也不是对文言语句作细致的语法分析,而是一看就懂或者经过查工具书和注释会意而后懂,在今后的学习或生活中也许会在他的脑海里突然蹦出那么几句类似“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文言语句来。多读文言文,会使人无形中受到熏陶感染。 六、教学设计反思 对于文言文,是最让师生头疼的文学体裁的一种。从教这些年以来,我自己上了不少的 文言文,也听了同校不少教师上的有关文言文的优质课。尽管如此,但对于文言文的把握,我仍然觉得在这方面的教学上我做得不是很好。 1. 在教《论语》时,让学生能感觉到好像穿越时空,去阅读、去思考、去吸取,了解并深刻地认识我们的祖先,继承并发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让学生对学习文言文有兴趣,愿意去读,这几节课就没有白上。如果还能让学生乐于去读,那么课堂上所学的就不仅仅是《〈论语〉十二则》了。 3. 如何学文言文,一个字:读。相信文言文是读懂的,决不是老师讲懂的,更不是老师分析词法句法而懂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读中进行朗读指导,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做读书积累的习惯。一句话,由“学会”走向“会学”,是学好文言文的重要方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