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桐城派咏物赋研究

来源:筏尚旅游网
桐城派咏物赋研究

咏物赋是赋家将客观事物作为情感的载体,通过借物抒情、托物言志、以物言理等方式传达自己的主观感受,以辞赋作品的形式借助外界事物表现自己的感情。桐城派赋家将生活中常见的器物、饮食、动植物、自然气象等纳入咏物赋的创作范围内,扩展了辞赋的表现范围,使得辞赋与日常生活相关联,也使得咏物赋更为俗化,增强了辞赋的趣味性和接受度。

其题材的选择是受到特定时代背景下所产生的文化政策、学术流变和文坛思想这类共性因素的影响,也是其学派的赋学主张、所处地理位置及辞赋创作家个人境遇影响的结果。桐城派咏物赋其主题主要指向歌功颂德、托物咏怀、针砭讽刺三大方面。

用以歌功颂德的辞赋从天人合一的角度论述吟咏之物的神圣与庄严,将带有美德君权寓意的物体作为对君王的贤德与仁政的实施进行歌颂的载体。托物言志的咏物赋体现了桐城派赋家的人生理想与追求,希望通过自己品德的自律来改善环境,积极入世,谋求天下的福祉,也展现了桐城派赋家在失意时对于品德的坚守、自我的宽慰、初心的警示,透露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讽刺针砭之赋中,桐城派人士将大我的意识投注于小我的文章之中,辞赋中所透露出的犀利讽刺与无奈暗嘲都是对社会的一种责任意识。从这类主题辞赋可见桐城派人士在面对社会阴暗面时将文学之用与社会实践相联系,在辞赋中所显露出来的强烈个人风格,也更能显示他们的学识与品性。

桐城派作家虽以古文著称,但在辞赋创作上借咏物赋表达了对于自身现状的认识、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对人生理想的抒发,展现了桐城派群体的共同诉求与社会理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