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我国企业负债融资问题的研究

来源:筏尚旅游网


我国企业负债融资问题的研究

摘要:随着现代企业的规模化发展,企业对资金需求量日益增加,负债融资成为企业的一种常见融资方式。企业的发展壮大需要大量的资金,而这种资金不可能完全依赖于投资人投入的资金,负债融资现象就应运而生。负债融资使得许多企业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展壮大,但也同样给企业带来了问题和危机。我国企业在负债融资中存在两种极端现象:一种极端是由于负债融资的种种风险,使得相当多的企业忽视负债融资或是小规模使用负债融资;另一种极端则是大规模使用负债融资,使得企业负债负担过重,竞争能力下降,甚至导致企业陷入财务破产危机。笔者就结合负债融资的内涵,利弊比较,针对我国企业在负债融资中存在的两种极端现象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负债融资;风险因素;股权融资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1-0-01 一、负债融资的内涵

(一)负债融资的含义。负债融资是一种必须偿还的融资方式,是指企业在一定量的自由资金基础上,为了扩大再生产,通过向外融资,来保证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需要。具体方式是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借款或采用发行债券的方式融资。

(二)负债融资的客观必然性。负债融资是工业化阶段一个最重要市场化资金积聚与集中方式。债市是资本市场不可缺少的组成

部分。简单的说,股权融资和负债融资的区别在于风险配置方式的不同。资本市场的参与者都可以理解的是,股权融资时作为社会微观经济主体的企业的财务风险小而出资人的风险大。当然,对出资人来说,股权融资的预期收益大而债权融资小。这个区别最清晰的显示出债权融资和债市发展的客观必要性。因为全社会主体的风险承受能力是不一样的,同一个人也需要把不同的资产分配在不同的风险组合中。特别值得说明的是,在债券融资中,由于企业债信、债权期限、利率方式等多方面的不同,债市上交易品种的风险实际上也是千差万别的。例如国债和企业债、传统产业里的大企业与高科技技术领域的企业、普通债券与可转换债券、单一的企业债券与采用债券方式“打包上市”的银行债权之间的风险差别就很明显。长短国债的风险也有很大差别。正由此而来,负债融资方式和债市的发展为社会化、公众化、市场化的资源集中过程在风险最小的银行储蓄到风险最大的普通股票以至“创业版市场上的股票之间形成了一条连续的投资组合机会,使不同的投资者有充足的机会找到适合自己的投资品种以及优化自己的投资组合。 二、负债融资的优劣分析

负债是一把双刃剑,它带来财务杠杆利益的同时,也会引起经营风险。在资本结构一定的条件下,企业从息税前利润中支付的债务利息是相对固定的,当息税前利润增多时,每一元息税前利润所负担的债务利息就会相应地降低,扣除所得税后可分配给企业所有者的利润就会增加,从而给企业所有者带来额外的收益。对企业来

说,采用负债融资必须衡量由其带来的收益风险损失。因此,研究负债融资的利弊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负债融资的“利”

1.负债融资有利于扩大企业的经营规模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竞争是当今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企业的资金规模大小是决定竞争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举债是企业筹集资金扩大规模的最迅速和有效的方法。

2.负债融资是降低综合资本成本,提高企业价值的手段 (1)现实中,由于债务资本的利息率通常低于股权资本的股利率(债权资本的成本低于股权资本的成本)采用举债筹资有利于降低综合资本成本。(2)负债融资除偿还本息外,不再承担任何经济责任;不像发行股票那样,还要支付一笔不小的股利。(3)采用负债方式,企业支付的利息是在成本中列支的,即税前抵税;而股利是税后支付的。

3.负债融资可使企业得到财务杠杆效益,提高企业股东的收益 在投资利润率大于债务利息率的情况下,由于企业支付的债务利息是相对固定的,当息税前利润增加时,每一元息税前利润所负担的债务利息就会相应降低,从而给企业带来额外收益。 4.负债融资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减少货币贬值的损失

在通货膨胀情况下,利用举债扩大生产比自我积累资本更有利,因为货币贬值借款与还款的利率差,使债务人偿还资金的实际价值比没发生通货膨胀时的价值要小,实际上,债务人将货币贬值的风

险转嫁到债权人身上,减少了由于通货膨胀造成的损失。 (二)负债融资的“弊”

1.负债融资影响企业资金周转。企业负债必须按期支付本息,在增加企业的经营成本之外,影响了企业资金的周转和使用,突出表现在还款期限比较集中,短期内要求企业拿出巨额资金还债时。 2.负债融资增加了企业的财务风险。过度的高额负债,使得筹资风险增大,不仅需要支付巨额的利息,同时降低了企业的安全性和竞争能力,危及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终极的财务风险表现为企业破产清算后的剩余财产不足以支付债务。

3.负债融资降低了企业的再筹资能力。企业债务到期,如不能按期足额的偿付本息,就会影响企业的信誉,众所周知,信誉不好的企业很难筹集到资金,筹资能力也就随之降低了。

4.负债融资对股票价格会产生影响。尤其是对股份制企业而言,负债产生的财务风险不仅影响了企业的所有者权益,而且还会影响到企业的股票市场价格。原因是当负债超出了某个特定的范围,负债比率越高,股票风险越大,其市场价格也必然随之下降。 三、我国企业负债融资存在的问题 (一)标准融资理论-优序融资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黄迪利亚尼和米勒于1958年提出了mm定理及修正理论,以后经过权衡理论,激励理论、不对称信息理论及控制权理论的补充与完善形成了优序融资理论。优序融子理论的主要观点是:债务融资是一个积极的信号,它表明经营者对企业未来的收益

有较高的期望,传递着经营者对企业的信心并激励经营者努力工作,从而使外部投资者对企业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由此可以提高企业的市场价值,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而股权融资则是一个不被看好的消极的市场信号。同时,债务融资带来的控制权损失最小,比股权融资更能有效地防止企业被兼并,但债务的增加会使企业陷入财务危机。所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优序融资理论的模式先是内部融资,其次是债权融资,最后才是股权融资。因此,除内部融资外,债权融资要比股权融资有优势。 (二)我国企业负债融资的两种极端现象

1.负债融资过度。近几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一些上市公司的债权性融资比例逐渐增大,数据显示,九龙电力的资产负债率由2001年底的24%大幅增加到2002年底的44%,增幅高达83%,其2002年底的长期负债为35498万元,而2001年年底则仅为1098万元,增长幅度3132.97%。 同样还能说明问题的是双汇发展,其负债合计由2001年底的58473.55万元增加到2002年底的92527.27万元,增幅也达到58.24%,负债的增加额是2002年底资产总额的13%。负债的大幅上升,给企业带来了负面影响。财务杠杆过高使得企业竞争能力下降,财务危机日益突出。 2.忽视负债融资或负债融资比例过小。虽然一些大型上市公司开始重视债权融资,但是目前我国大多企业仍普遍存在重股权融资轻负债融资的现象。从现实情况来看,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存在着结构失衡现象。一方面,在国债市场迅速发展和规模急剧扩张的同

时,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甚至徘徊不前,而且企业债券发行市场的计划管理色彩过浓,发行规模过小,导致企业缺乏发行债券的动力和积极性,也使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受到了相当程度的限制。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商业银行的功能尚未完善,而长期贷款的风险又较大,使得金融机构并不偏好长期贷款。这两个因素导致负债融资的渠道不畅,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上只有选择配股的方式进行融资活动,从而影响其融资能力的发挥和资本结构的优化。

四、面对我国企业负债融资问题应采取的措施 (一)合理利用资本结构的信号激励效应

资本结构可以作为传递内部人私有信息的信号,企业管理层可以通过改变资本结构,来传递企业有关获利能力和风险的信息。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企业的外部投资人可能会将较高的债务水平看作企业高质量或较好前景的信号。但这并不能说明企业负债越多越好,负债过高会给企业财务带来沉重的压力,从而影响企业的发展速度。

(二)企业应慎重考虑自身的资本结构

企业所拥有的全部资产中,假若无形资产的比重较大,其破产成本较高。因为企业的无形资产价值具有极大的不稳定性,是难以变现并用以偿债的。所以,该类企业结构中的负债比率应相对降低,以保持较强的偿债能力。而对资产总额中无形资产比重较低的企业,由于其破产成本较低,企业可在其资本结构中保持较高的负债

比率。

调整融资结构,加大债权融资比重通过向银行贷款间接筹集资金。在市场经济发展不太成熟的阶段,从银行贷款成为企业外源融资的最主要来源。因为从银行贷款,一方面可以顺利地筹集到资金,扩大生产,并且这种融资方式下的筹资成本较低;另一方面银行为企业提供贷款,要承担清偿风险和破产风险,银行考虑的是该企业经营产生的收益大小,在银行严格的监管和激励的约束下,只需要加强对贷款的审核,因此企业从银行贷款成为融资的一条捷径。 参考文献:

[1]张先治.财务分析[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2]孙茂竹.财务管理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财务成本管理[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4]谢华伟.浅谈杠杆收购[j].经济师,2006(1).

作者简介:娄 鹤(1989-),女,辽宁绥中县人,渤海大学管理学院 2009级财务管理专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