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9《那一定会很好》教案1 新人教版

来源:筏尚旅游网


9* 那一定会很好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读本课的生字,培养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故事给我们的启示。

3.学习通过心理描写来表现故事中的人物的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在了解故事情节的基础上,联系实际生活,理解故事给我们的启发。

难点:学习通过心理活动的描写来表现故事中的人物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1 / 4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觉得什么时候最舒服?

2.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童话,看看故事的主人公觉得什么时候是最舒服的。这篇童话的题目是《那一定会很好》。

二、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1.(板书课题)看到这个题目,同学们心中会产生哪些疑问?

学生自由发言:谁觉得很好?它觉得怎样很好?它为什么觉得很好?……

2.带着问题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不明白的字、词可查字典、词典,字典、词典解决不了的问题可做上记号。读完课文在小组内相互交流。

3.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三、深入学习,交流解疑。

1.指名读课文,教师正音。(课件展示)

2.结合句子,理解词语。

3.小组讨论交流。

2 / 4

(1)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课件展示)

(这篇童话故事讲述了一粒种子按照内心愿望的变化最后变成阳台上的木地板所走过的历程。)

(2)画出含有“很好”这个词语的句子,说一说,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它走过了怎样的历程?

4.集体交流阅读心得。

5.质疑、解疑。(课件展示)

(1)从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它的心理活动有何变化?

(2)每次变化,它感受怎样?为什么它历经多次变化仍然觉得很好?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四、归纳总结。(课件展示)

1.联系实际生活,想一想这个故事给了我们怎样的启发。

启发我们:要做一个有用的人,就会觉得很舒服、快乐。

2.比较这篇课文和《去年的树》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3 / 4

五、布置作业。

将这个童话故事讲给家人听。(课件展示)

板书设计

9* 那一定会很好

种子 大树 手推车 椅子 木地板 又变成了一棵树

乐于奉献 服务他人

很好

教学反思

本文以“那一定会很好”为线索,通过童话故事的主人公内心不断发展变化的愿望来展开情节,环环相扣,故事情节衔接紧凑。教学时应抓住种子的心理活动并结合实际生活领悟:只有精神上感到轻松愉快才能真正让人感到舒服。针对学生将贪图享乐、讲求个人物质生活的极大满足当成最“舒服”的思想,要给予正面地引导,从而让学生懂得做一个有用的人,只有这样,才会永远觉得很舒服、快乐。

(本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4 /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