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膑兵法·擒庞涓 孙膑兵法·擒庞涓水 【原文】 319年在位。魏国在惠王时迁都大梁(今河南 昔者,梁君将攻邯郸①,使将军庞涓带甲八万 开封1,故魏又称梁。梁,原为“粱”。下同。 至于茬丘②。齐君③闻之,使将军忌子④带甲八万 邯郸:赵国国都,即今河北邯郸。 至……境⑤。庞子攻卫⑥口口口,将军忌[子]…… ②庞涓:魏国将军。简文中又称庞子,早 口卫口口救与……救卫是失令。”田忌日:“若不救 年曾与孙膑同学兵法。带甲:披挂铠甲的将士。 卫,将何为?”孙子曰:“请南攻平陵⑦。平陵其城 此处泛指军队。茬(chI)丘:地名。一说在今 小而县大,人众甲兵盛,东阳战邑⑧,难攻也。吾 山东茌平境内,一说在今河南濮阳南。 将示之疑。吾攻平陵,南有宋⑨,北有卫,当途有 ③齐君:指田齐威王田因齐,一作“婴齐”, 市丘⑩,是吾粮途绝也。吾将示之不知⑩事0”于是 前356一前320年在位。 徙舍而走平陵。 ④忌子:指齐将田忌。 [口口]陵,忌子召孙子而问日:“事将何为?” ⑤境:原为“兢”。 孙子曰:“都大夫孰为不识事⑩?”曰:“齐城、高 ⑥卫:国名,原都朝歌(今河南淇县), 唐⑩。’’孙子曰:‘‘请取所……二大夫口以口口口臧 春秋时迁都帝丘(今河南濮阳)。 口口都横卷⑩,四达环涂⑩口横卷所口阵⑩也。环涂 ⑦平陵:地名。确切地点不详。张震泽《孙 皲⑩甲之所处也吾末甲劲,本甲不断⑩。。环涂击 膑兵法校理》(以下简称《校理》)认为其即是 枝⑩其后二大夫可杀也④,,-T-是断①齐城,。、高唐 大梁东方门户襄陵。 为两,直将蚁附@平陵。挟茬Q环涂,夹击其后,齐城、 ⑧东阳:指魏国的一个地区。 战邑:兵 高唐当术④而大败。 家必争之地。 将军忌子召孙子问日:“吾攻平陵不得而亡齐 ⑨宋:国名。原建都商丘(今河南商丘), 城、高唐,当术而蹶 。事将何为?”孙子日:“请 战国初期迁至彭城(今江苏徐州)。 遣轻车西驰梁郊④以怒其气。分卒而纵之⑤,,示 ⑩途:原为“涂”。 市丘:原为“币丘”, 之寡。”于是为之。庞子果弃其辎重,兼趣舍@而至。 地名,确切地点不详。《校理》认为其即《竹 孙-y-弗息而击之桂陵⑤而擒④庞涓,。故日:孙子 书纪年》所记“梁惠成王十六年,邯郸伐卫, 之所以为者,尽矣。 四百六⑨ 取漆、富丘,城之”中之“富丘”,属卫国地。 ⑩知:原为“智”,二字通。 【注释】 ⑩都大夫:治理大城邑的长官。这里指那 ①梁君:指魏惠王“善( ng)”,前369一前 些率领自己都邑军队随田忌出征的大夫。 不 ★此下之原文以银雀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所整理和校释、由文物出版社1985年出版的《孙膑兵法》 为底本,并参校张震泽《孙膑兵法校理》、邓泽宗《孙膑兵法注译》等整理而成。原文中凡整理小组所补 文字(含篇题)均加[]以示区别,因残断而缺失者均以口或“……”表示;释义时为贯通文义所增加的文字, 则加()并采用不同字体以区别之。 ·l21· 2018年第1期 总第19期 圜 GeneNrMo .N1 o.19 识事:与上文“不知事”同,均是不懂用兵之 ⑨四百六:此是竹简在篇末所标字数。下 道的意思。 ⑩齐城、高唐:齐国的两个都邑。齐城, 疑即齐都临淄,在今山东临淄。高唐,在今山 东高唐、禹城之间。 ⑩二大夫:原为“二夫=”。原简“夫” 字下之“=”为合文符号,因“夫”包含“大” 字义,故读为“大夫”。 横卷:疑指魏国的两 个都邑。一说,横指遮断、威胁,卷通“圈”, 故可理解为封锁、包围之意。 ⑩环涂:一说,疑是魏军驻地之一;一说, 疑即魏国将军“钻荼”;一说,为古道路之称。 ⑩阵:原为“陈”,下同。 ⑥被:疑即“被”或“彼”。 ⑩末甲:前锋部队。本甲:后续部队。 ⑩击:原为“彀”。枝:疑通“破”。《校理》 认为宜解作“披”,现在或写作“劈”,或写作 “批”,其义为“分”。 ①二大夫可杀也:《校理》认为自此以上 为庞涓语。 ⑨断:原作“段”。 ②蚁附:原作“蚁傅”。古时攻城,士卒 凭借云梯如蚂蚁般攀援而上,故有是称。 ②挟茁0ia di6):疑系魏军驻地或将领之 名。一说借为浃渫,形容部队连续不断。 ③术:道路。一说指谋略计划。 ③蹶0u 6):原作“厥”,失败。 ③梁郊:原作“粱郊”,即魏都大梁之郊。 ⑤纵:原作“从”。此句指放纵一些分散 的士卒迷惑敌人。 ②兼趣舍:昼夜兼程急行军。趣,原为“取”, 趋也。 ◎弗息:不停顿。桂陵:地名。一说在今 河南长垣西北,一说在今山东菏泽东北。 ④擒:原作“禽”,二字通,篇题同此。“擒” 有擒获、制服之义。 ·122· 同。 【释义】 从前,魏惠王准备前往攻打赵国都城邯 郸,遂派将军庞涓率兵八万,前进至茬丘驻 扎。齐威王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派将军田忌带 兵八万,抵达齐魏边境(,准备救赵)。庞涓 攻打卫国国都。将军田忌(想领兵直趋赵国, 援救赵、卫,孙膑不同意,说:)“救卫是违 背军令。(要想解开杂乱纠缠的绳索不能握起 拳头乱砸,解劝搏斗的人不能直接去夺取他们 手中的武器,而应当避实击虚,攻打其必救之 处。这样,他们就会由于形势的妨碍和阻隔, 自行解围了。)”田忌又问:“如果不救赵、卫, 那又该怎么办呢?”孙膑说:“请向南进攻平陵。 平陵城池虽小,但其所辖县境却很大,人口又 多,兵力又强,是东阳一带兵家必争的城邑, 很不容易攻取。我们要显示出让他们迷惑的态 势。我军攻打平陵,南面有宋国,北面有卫国, 途中有市丘,这样我们的粮食补给线肯定会被 切断。我们就是要装出不知道这件事利害的样 子(以迷惑庞涓)。”于是,齐军拔营直奔平陵 而去。 (齐军即将到达)平陵(的时候),田忌 召见孙膑问道:“下一步该怎么办呢?”孙膑 说:“我们的都大夫里,有谁不懂得用兵打仗 呢?”田忌回答说:“要数齐城、高唐二位都 大夫。”孙膑说:“那就请赶快派(齐城、高 唐二位大夫率部攻打平陵。他们前去攻打平 陵的时候,必须经过魏国的横、卷二个城邑,) 横、卷二邑城外是四通八达的平坦大道,是 魏军车甲聚集之地,也是他们布列阵势的好 地方。我们的前锋部队要保持强大的战斗力, 主力部队不要分散。而齐城、高唐二位大夫 的部队(前有平陵坚城之阻),后有环涂敌军 孙膑兵法·擒庞涓 的截击冲杀,必然会被彻底击败。”于是,田 忌遂将齐城、高唐二位大夫的部队分为两路, 破梁军。 比较《史记·孙子列传》的记载,《擒庞 涓》具有非常重要的史料价值。在《史记》中, 司马迁并未言及庞涓参加桂陵之战,亦无齐魏 让他们直接前去攻打平陵。(最后,事情果然 不出孙膑所料,)齐城、高唐二大夫的部队不 仅没有能攻下平陵,反而遭到魏国环涂和挟 苍驻军从后面的夹击,在半路上就被打得大 败而回。 双方投入兵力多寡的记载,但《擒庞涓》则明 确记载庞涓是魏军统帅,田忌与庞涓各率兵 八万。所以,本篇实可与《史记》《战国策》 将军田忌召见孙膑问道:“我军进攻平陵 的有关记载互为补充。不过,从《擒庞涓》中 没有得手,又丧失了齐城、高唐二位大夫,(他 行文语气和篇末对孙膑的赞美来看,其应当是 们的部队)在半路上就溃败了。下一步该怎么 由孙膑的弟子辑录成文,而并非孙膑自己所亲 办呢?”孙膑说:“请派遣轻捷战车迅速西进, 著。 直抵魏国都城大梁郊外,以激怒庞涓(,迫其 综合《孙膑兵法》和《史记》的记载, 从邯郸回军援救)。同时以少量士卒分散行动, 在桂陵之战中,孙膑建议齐将田忌采取了如 以显示我兵力单薄(,而把主力隐蔽在桂陵附 下措施:一是避敌锋芒,“批亢捣虚”,即不 近,以逸待劳)。”于是,田忌按孙膑的谋划作 与敌人正面交战,而是打击其空虚且又关键 了部署。庞涓果然(被激怒,)丢下辎重车辆, 的必救之地——魏都大梁;二是“示形”欺敌, 昼夜兼程回援大梁。孙膑(与田忌)也丝毫不 “致人而不致于人”,争取战场主动,调动敌 敢停留,(率齐军迅速前往桂陵设伏,)并在桂 人按己方的意图行动;三是预选战场,设下 陵大破魏军,擒获庞涓。所以说,孙膑关于这 埋伏,以逸待劳,迎敌于归途,趁其疲惫不 一仗的谋划,真是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了。 堪毫无防备之时歼灭之。为赢得此役的胜利, 【解析】 孙膑采用了“示之疑”“示之不知事”“示之寡” 本篇以叙事的方式,记述孙膑在桂陵之战 等多种“示形”手段,与田忌率军首先南攻 中运用“围魏救赵”的策略,“避实击虚”,“攻 平陵,并派“不识事”的齐城、高唐二大夫 其必救”,大败庞涓的著名战例。关于此战,《史 前往攻打平陵,且致“当术大败”,然后“遣 记·孙子列传》有较为具体的记载: 轻车西驰梁郊,以怒其气”,再“分卒而纵之”, 其后魏伐赵,赵急,请救于齐。齐 从而诱使庞涓“弃其辎重,兼趋舍而至”,使 威王欲将孙膑,膑辞谢日:“刑余之人不 齐军可以“以逸待劳,乘其弊而击之”,最后 可。”于是乃以田忌为将,而孙膑为师, 终获大胜。所以,在桂陵之战的筹划与指挥上, 居辎车中,坐为计谋。田忌欲引兵之赵, 充分显示了孙膑对《孙子兵法》的深刻理解 孙子曰:“夫解杂乱纠纷者不控卷,救斗 和独到运用。 者不搏撤,批亢捣虚,形格势禁,则自 经过桂陵之战,“围魏救赵”之法从此 为解耳。今梁赵相攻,轻兵锐卒必竭于 成为一个固定的策略模式。成书年代不详的 外,老弱疲于内。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 《三十六计》甚至将其列为第二计,并为之撰 据其街路。冲其方虚,彼必释赵而自救。 写了如下解语:“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 是我一举解赵之围而收弊于魏也。”田忌 阴。”意思是说:使敌人兵力集中不如使其分 从之,魏果去邯郸,与齐战于桂陵,大 散,从明处打击敌人不如从暗处打击敌人。其 ·123· 2018年第1期 总第19期 圈 GeneNr ̄o.N1 o.19 实,这一解释并不准确。因为,这里并不是“共 敌”与“分敌”的问题,而是如何调动敌人(“致 妙处。当代最伟大的革命军事家毛泽东同志在 《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中论述反围攻作 人”),以达避敌锋芒和以逸待劳、陷敌于“无备” 战方法时曾说: 和“不意”,并最后歼灭之的问题。从军事谋 如果敌在根据地内久踞不去,我可 略学的角度讲,“围魏救赵”之计的本质是避 以倒置地使用上述方法,即以一部留在 实击虚。所以,《孙子兵法·虚实篇》有云:“夫 根据地内围困该敌,而用主力进攻敌所 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 从来之一带地方,在那里大肆活动,引 击虚。” 致久踞之敌撤退出去打我主力;这就是 “避实击虚”是古今用兵作战的基本法则 “围魏救赵”的办法。 之一,向为兵家所重视。《管子·制分》云: 由以上阐述不难看出,“围魏救赵”的策 “攻坚则轫(阻碍),乘瑕则神。”明代兵书《兵 略对后世的影响是多么巨大和深远。 经·顺》则说:“大凡逆之欲坚者,不如顺之 以导瑕。”这些话,准确地指出了避实击虚的 (李兴斌整理并解析) Sun Bin’S Art of War·Catching Pang Juan ·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