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政课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政课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

来源:筏尚旅游网
2018年7月

第38卷摇第4期

JOURNALOFDAQINGNORMALUNIVERSITY摇摇摇摇摇摇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Vol.38摇No.4摇July,2018

DOI10.13356/j.cnki.jdnu.2095-0063.2018.04.030

“互联网+冶背景下高校思政课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

王摇晨,匡天资

(哈尔滨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摘摇要:“互联网+冶背景下高校思政课面临着教学观念、授课教师、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等方面的挑战,因此应当呼应“互联网+冶的时代要求,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提高信息技术技能,构建师资团队;调动互联网资源,充实教学内容;发挥互联网的渠道优势,丰富教学方式;应用信息技术,完善教学考核制度。

关键词:互联网+;思政课;高校;教育教学

作者简介:王晨(1972-),女,黑龙江大庆人,哈尔滨理工大学教授,博士,从事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研究;匡天资(1990-),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哈尔滨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哈尔滨理工大学2016年教育教学研究一般项目“互联网+冶背景下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路径研究———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爷为例冶(320160019)。

中图分类号:G641摇文献标识码:A摇文章编号:2095-0063(2018)04-0152-04摇收稿日期:2018-01-15

摇摇一、“互联网+冶的内涵及其特征

求将得到更大的尊重和满足。作为开放的互联网将带动社会诸多领域的开放,打破不必要的各式壁垒,而在这一过程中,势必会驱动创新的出现和深化,并最终实现“连接一切冶的终极目标。

今,一直备受关注。李克强总理更是从国家战略层面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冶行动计划。“互联网+冶是指基于互联网的优势与功能并利用这一技术与平台,将互联网与传统行业,如农业、商贸等结合起来,进行创造创新的一种经济发展新形态。+冶彰显了“万物万联,共同共享,跨界融合,创

[1]

“互联网+冶这一概念从2012年提出至

二、“互联网+冶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所

面临的挑战

1.教学观念面临的挑战

传统的思政课教学强调以教师为主导,学

在互联网自身特性的基础之上,“互联网

生则处于被动的从属地位。而在“互联网+冶时代,信息传播速度之快、范围之广是前所未见的,学生通过网络主动地接受了更多更新的知识,这就打破了以往教师是知识和信息的唯一来源的局面。“思政教育者丧失了对知识和信息的垄断权,教师和学生的界限也不再泾渭分明,加之当代大学生个性更独立,更乐于依赖自己拥有的知识去思考和判断问题。冶[2]教师的主导性受到撼动,学生的主动性得以彰

新驱动,重塑结构,尊重人性,开放生态,连接一切冶

的基本特征。互联网将天南地北的人

和事联系起来,真正构建起了“地球村冶。只要连网,人们就能够共同拥有、共同分享不计其数的信息资源,而信息的大量交互和关联,为广泛的跨界提供了前提,之后的有效甚至高效的跨界整合和融合更是将原有的社会结构以及社会生活规则改变,每个个体的个性化需

152

显。传统思政课上的师生主被动关系已被打破,教学基本认知以及教学观念不得不面临调整2.。

学生相对于教师而言授课教师面临的挑战

,对新事物,尤其是

互联网技术的敏感度更高,接受能力更强。而有些思政课教师年龄偏大,对信息技术、网络语言不了解、不掌握;有些思政课教师根本不关注互联网或者关注度不高,没有与时俱进,脱离了“互联网+冶的时代背景。最终导致与学生之间出现严重的沟通障碍,难免会受到学生的质疑。

此外,师生关系也面临着挑战。思想政治教育是心灵的沟通+冶则进一步加重了社会关系以及社会交往的

,是情感的交融。“互联网虚拟化现象,在拉近人们空间距离的同时,也减少了学生与老师面对面情感交流的机会。从而导致师生之间很难再有思想火花的碰撞,很难再有基于密切相处而产生的师生情谊,老师无法潜移默化地言传身教,学生无法直接感受老师的春风化雨3.。

传统的思政课教学强调教材知识的传授教学内容面临的挑战

,

要求教师严格按照书本的内容来进行教学,其教学内容的内涵及其扩展性非常有限“形背道而驰互联网+冶所带来的知识爆炸。这与,也与当代大学生对知识的渴求欲、信息爆炸的情相冲突,无法满足他们对享有更多知识的需求4.。

宣示性的语言教学方式面临的挑战

、说教式的表达方式、“填

鸭冶式的授课方法以及枯燥乏味的课堂氛围似乎已然成为传统思政课的标签。尽管思政课教师们一直在努力进行着教学方式改革、教学模式转变,但相应的实际效果以及思政课整体的感召力和吸引力仍然是差强人意。尤其是面对着多种多样、生动形象、引人入胜的互联网技术手段,面对着学生对于思政课教学方式变革的期待,传统思政课的教学方式与之的距离更大5.。

考核方式面临的挑战

传统的思政课往往采取期末笔试的形式来对学生进行考核。近年来很多高校纷纷进行了思政课考核方式的改革,比如不再局限于期末的“一张卷冶,而是更加注重平时学习情况的考察。将平时学习表现和期末卷面成绩以一定的比例相加,有的学校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在总成绩中的占比为3:7或者4:6,有的为5:5,更有甚者占比达到6:4。可见,很多高校都已经开始格外注重学生在思政课上的平时表现,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但具体来说,平时成绩主要取决于作业和出勤以及听课情况,再细致的东西就很难考核了。而在“互联网+冶时代,我们很容易利用网络技术和网络平台对学生平时的、真正的学习情况予以全方位掌握。因此,应运而生的、深化改革考核方式的呼声日益强烈。

三、“互联网+冶背景下高校思政课应对挑战的措施

新教学观念

(一)呼应“互联网+冶的时代要求,不断更著名学者托夫勒认为:“谁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网络,谁就拥有了整个世界。冶[3]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到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CNNIC)已完成的第2016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已达》称,39次7.截止31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3.2%,较2015年底提升了2.9个百分点。[4]其中大学生网民的比重更高,网络已成为大学生群体信息的主要来源。而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高校思政课,如果不能与时俱进,不断调整教学观念,引入先进教学理念,必将被时代落下,无法实现“引领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冶的宗旨。

面对如今的“互联网+冶时代,顺势而为是最好的选择。就思政课的教学观念而言,首先,要尊重并接受“互联网+冶的时代特性和时代要求,切忌保守态度以及进行无意义的消减和“抵抗冶;要主动地走近“互联网+冶,去了解它,接纳它,学习它,利用它。其次,正确认识并合理利用互联网优势,主动将互联网与思想

153

政治教育有机结合,把握时代脉博,遵循时代规律,恪守时代要求,运用时代技术,赋予高校思政课以新内容和新形式,从而唤发高校思政课的新活力。最后,自觉抵制并克服互联网的自身不足,配合网络监管部门,确保网络监管制度的实施效果,并在此过程中,引导大学生明辨是非,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成熟度。

1.(二提供免费的信息技术培训

)提高信息技术技能,构建师资团队思政课教师必须具备三种能力:“网络舆

情的引导力、网络文化新产品的研发力、网络正面舆论的影响力。冶[5]推出各种各样的信息技术“互联网,要求思政课教师不+冶时代不断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网络技能。为此,学校和社会应该为思政课教师提供相应的免费培训,将最新的信息技术传授给思政课教师,使他们拥有较高的信息技术水准,这样才能在思政课的教学过程中得心应手搭建技能互补、优势互补的课程建设。团队

2.个教师的“在线教育“独角戏冶是一个系统工程冶。即便对思政课教师进行,不是一两

全员培训,每个思政课教师的领悟力、学习力是不一样的,无法保证每个思政课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都达到较高的水准。思政课教师专攻的是在思想道德修养方面对学生的引领,而不是信息技术。因此,优秀的、利用互联网技术的思政课建设往往需要一个团队,其中包括专业的信息技术人才的支撑,所以有必要构建一个精英团队,包括教学设计师、主讲教师、辅导教师、IT技术专员、摄影师和布景师等,大家精心准备1.(三),调动互联网资源共同努力,打造品牌。

对于那些已经过时去芜存菁,剔除陈旧过时的知识和观念

,充实教学内容

、不符合当今时代气质

的观念和知识少讲或者干脆不讲,把有限的教学时间用在与时代结合紧密的、最新最前沿的研究成果上,去旧存新。同时,调整教学内容的体系和框架,适用教材而不完全依赖教材,根据时代特征,选取新的事例或者案例,融入

154

到教学内容中2.合理。

EducationalResources)

利用开放教育资源(Open自2001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启动“开放

课件冶项目以来,世界上的很多学校都将本校的课程教学资料借助互联网向全世界免费开放。例如清华大学开设的慕课《马克思主义原理《》,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先后开设的慕课世界哪个角落的人们都可以通过互联网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使得无论身处,跟随大师,学习相关知识。思政课教师完全可以有针对性地、有选择地利用开放教育资源,丰富、补充、发展和拓宽课堂教学内容,开阔学生视野3.。

大量无法统计的文字理性甄别网络信息,、融入教学内容之中

图片、音频、视频等

素材,充斥网络。而大学生正处于“三观冶形成的重要时期,面对着大量庸俗化、市场化、利益化的诱惑,大学生的免疫力并不高,抵抗力并不强。[6]因此,思政课教师要发挥自身政治立场坚定、辨别力强的优势,帮助学生弥补“社会经验匮乏、认知能力弱冶的不足,将正确的、客观的、有益的网络信息介绍给学生,力避虚假的、负面的网络信息对学生的侵蚀和影响。同时,可以将网络上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融入到思政课的教学内容中,提高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和时代性,也避免了教学内容的单一和陈旧(四)发挥互联网的渠道优势。方式

,丰富教学

通过1.QQ强化线上线下的互动群、微信群、微博、在线游戏以及线上。具体来说,可以

论坛等多种形式增强师生的互动交流。在最近几年的思政课教学实践中,笔者给每一届学生都专门建立了QQ群。教师通过QQ群在课后向学生发送有益的资讯,格外注意在日常生活中对学生进行正能量的引导;布置并检查课前预习以及相关作业情况,保证课堂教学的效果;提示气候冷暖变化,传达老师对学生日常起居的关心,建立“心贴心冶的良好师生关系。学生则可以通过QQ群在课后随时找到老师,

有任何问题,比如情感困惑、学业问题、前途问题,都可以向老师请教。这样就在师生之间搭起了一个“桥梁冶,老师可以在第一时间为学生提供及时的帮助,有效避免了问题的严重性和扩大化。笔者在近几年的上述实践中,及时避免了十余位学生上当受骗,及时化解了多起学生的感情纠纷,甚至挽救了欲轻生的女学生。同时,在此过程中,笔者也得到了学生们的广泛信任,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冶,很好地引导学生们树立正确的等崭新的教学模式2.采取混合式教学,重构教学过程、翻转课堂“三观冶。

、。慕课在“、微课

互联网+冶这一大环境的影响下,思政课教育主体互动模式呈现“民主平等的交流方式、交互影响的互动形式、多元化的传播方式冶等新特征。[7]教师不再是获取知识的唯一来源,学生作为认知主体的角色也将得到充分体现;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知识的输出者,也可以是知识的输入者。教学相长、教学互动,尤为突出。格外需要借助一些新型的教学模式,发挥翻转课堂、慕课等教学模式的优势,开放教学过程,重构教学关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冶变为“主动学习冶,发挥学生“自我教育冶的作用。另外,目前有一些所谓的慕课或者微课,仅仅是上传授课录像,配上极其简单的PPT,这种形式化的现象应予警惕(俗话说的好五)。

应用信息技术,“编筐编篓,完善考核制度

,重在收口冶。思政课的教学实效到底如何直接决定了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成败,而考核制度则是思政课教学实效的重要评价指标之一。因此,如何利用互联网技术全方位、客观地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具体而言,仍然应该继续

坚持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相结合的做法。但是期末成绩并不一定是通过笔试来取得,平时成绩也不应该局限于作业和出勤。还可以针对学生网上收看、收听相关内容的情况、学生利用网络技术创新完成作业情况予以考核。例如,在笔者的教学实践中,有的学生自学相应的信息技术,制作微视频、甚至微电影来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以实际行动来进行自我培养、自我教育,收到了感动自己、感动老师、感动全班的良好效果。像这样“用心冶的学生,其考核成绩自然是理想的。

[参考文献]

[1]马化腾李克强总理互联网,等.互联网++国家战略行动路线图国家战略腾讯官方解读———

[2][M].刘丁慧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干思考.[“J互联网].特区+冶实视域下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若

践与理论,2015(6):112[3]-114.

李媛媛略[J]..教学与管理“互联网+冶,2015(11):109-111.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应对策

[4]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第/OL39].次中国互联网络

中国网信网http://www.cac.gov.cn/2017-01/22/c[5]1120352022.李金路径选择.“互联网htm.

_[J].+冶学术论坛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

,2016(2):159-163.[6]路径探究汪先苹郾“[J].互联网商业经济+冶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2016(7):159-163.[7]刘晓慧主体互动模式建构,韩升.“互联网[J].+冶理论建设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

,2016(6):83-88.

[责任编辑:刘爱玲]

15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