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启动教师正高级评定
作者:
来源:《教育》2013年第25期
实事举例
7月30日,经过甘肃省试点地区中小学教师正高级职务任职资格评审会认定,甘肃省9名中小学教师获评正高级教师职称。这也是甘肃省首批“教授”级中小学教师,此举被称为是当地教师从未有过的“福利”。甘肃省中职、中小学教师可以评定和大学教授具有同等级别的正高级职称。这不同于以往中小学“特级教师”的荣誉称号,而是一种职称等级称号。以往的教师职称评定,中学教师业务评定最高级职称是副高级,而小学教师业务评定的最高级只是中级职称。2011年,教育部出台了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相关通知,此次改革打通了以往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中的限制,中小学职称评定均设正高级教师、高级教师、一级教师、二级教师、三级教师,分别对应正高、副高、中级、助理级、员级。
据了解,我国现行的中小学教师职务制度是1986年建立的,把教师的职称“界定”为:小学教师的最高职称为“小教高级”,实际上,相当于中学的“中教一级”和大学里的“讲师”,中学教师的最高职称为“中教高级”,等同于大学里的“副教授”。与高校教师的职称相比,中小学教师在职称评定上明显依次“低了一级”,小学高级教师相当于中级职称,中学高级教师相当于副高职称。一般情况下,中学教师在一级教师履职5年后可以评高级教师。对于一个本科毕业的小学教师而言,只需工作6年,条件符合就可参评最高级别职称。职称评定,还需要外语、计算机、科研论文等硬性条件达标。以前,该省中小学教师虽然也能评“特级教师”,但“特级教师”更多的是对师风师德、教学水平等软实力的考量,虽然能享受一定的待遇,但特级教师不是职称,更多的是一种荣誉。每年只有极少数人能够获此殊荣。截至目前,甘肃省中小学特级教师仅有400余名。据甘肃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设立中小学正高级职称,是提升基础教育教师专业化素质的一项重要举措,“教授”级教师这个称号,不仅具有更高的含金量,还会成为一线教师在业务上不断进步的动力。2012年,甘肃省就这一改革政策在部分学校展开试点工作,并在全省范围内推广。通过向一线教师倾斜、向农村教师倾斜,限制校领导的参评比例等措施,让更多在基层一线服务的教师获得正高级职称。
兰州市的一些中小学教师普遍认为,这对一线教师是一个很大的鼓舞。正常情况下,中小学教师评上高级教师后基本就没有动力了,对于教师的业务评定可以说是封顶了。而“教授级教师”更能鼓舞一线教师做好自己的专业。事实上,小学教师、中学教师和高校教师的区别主要是分工不同、受教育者的年龄不同,没有必要规定中小学教师职称必须低一级。兰州市城关区通渭路小学张校长表示:“前两年,教育界就已经提出这个建议,现在能够实施起来,在很大程度上能鼓舞中小学教师的积极性,使老师更精于钻研业务上。”小学教师也能参评教授级别的高级职称,不仅是对小学教师的认可,也让教师们看到了自身水平提高的前景,因为无论是教小学生还是教大学生,义务和职责是一样的。小学也设教授级老师,是给小学教师一个攀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登的机会,有助于小学老师自我提高,也可以让这些有能力的老师更好地发挥作用,满足群众对小学优质教育资源日益迫切的需求。 幸福评点
甘肃省教师职称改革试点,重点围绕拓展教师职业发展通道,完善评价机制,创新评价办法,形成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以社会和业内认可为核心,覆盖各类中小学教师评价机制,建立与事业单位岗位聘用制度相衔接的职称制度。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是中小学教师岗位聘用的重要依据和关键环节,岗位聘用是职称评审结果的主要体现。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称体系,拓宽了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发展通道,使他们首次拥有了和教授、研究员一样的职业发展空间。该省对教师职称改革和对中小学教师的表彰,充分调动了广大中小学教师的积极性,为中小学聘用教师提供基础和依据,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制度保障和人才支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