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10月 JOURNAL OF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0ct. 2010 V0I.11 No.5 第11卷第5期 (Social Sciences)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成熟度模型探析 陈玉和,俞其慧 (山东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山东青岛266510) 关键词: 技术创新;创新能力;成熟度模型;创新能力等级;组织创新;创新资源;创新绩效 摘要:技术创新是企业赖以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性因素。目前,对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大多基于资 源或绩效,但这只能间接反映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实际上,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最直接地通过企业创新过程中的行 为特征来表现,因此,可以借鉴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来辨识技术创新能力;而且,可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成熟度分 为从低到高的5个等级:初始级、规范级、战略级、优化级和协同级;当然,不同等级需要不同的管理,创新也具有不 同的特征.其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也不相同。 中图分类号: F27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9—4474(2010)05—0070—05 The Initial Research of Enterpris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CHEN Yu—he.YU Qi—hui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Qingdao 266510,China) Key words:technological innovation;innovation capability;innovation capability level; organization innovation;innovation resource;innovation performance Abstract:Innovation is an important factor for an enterprise’s sustainable competitive advantage. Nowadays,most of the evaluation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pability is based on resources or performances,but these can only reflect capability indirectly.Actually,enterprise innovation can be reflected in innovation process directly,SO we can use the 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software as reference to recogniz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pability.And we can divid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pability into 5 levels from low to high:initial level,established level,strategic level,optimized level and synergic leve1.Of course,different levels need different management,and possess innovation characteristics,and can solve different problems. 面对严峻的国际竞争压力和国内发展要求,我 国企业对企业创新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众多在 创新方面卓有成效的公司的发展经验表明,创新并 不代表不断地试错,创新过程是有轨可循并可以进 来说,很多企业的创新依然停留在个别人的灵感喷 发阶段,企业创新工作也缺乏系统性和可测量性, 因此,它们亟需解决的问题就是创新过程的标准化 和精确化。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对于软件开发过 程的精确把握为我们提供了思路,本文以此为基础 建立技术创新能力成熟度模型,并用该模型研究企 行系统化导出的,只要遵循系统导出原则,创新就 有可能加速,创新能力就能得到提升。对我国企业 收稿日期:2010-06—29 作者简介: 陈玉和(1956一),男,江苏如皋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企业战略管理、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及技术创新与 战略管理研究。E—mail:chenyh383@126.con。 第5期 业技术创新的改进过程。 陈玉和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成熟度模型探析 71 和消除引发质量低下和生产率不高的因素 j。 结合技术创新能力的内涵,我们可以确定技术 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提升也就是组织开拓性地进行研究开发 的过程的不断改进。组织技术创新能力在创新实 创新能力是从事创新工作的每一位研究人员 所关注的问题之一,但据我们目前所阅读和掌握的 资料看,真正从基础性工作开始对创新能力进行研 究仍是不足的。 践中从不成熟走向成熟,这个过程是自组织发展 的。随着创新实践的深化发展,人们对创新的绩效 不会满足于低效、低产出,以及大量无谓的失败,会 在创新实践中进行有意无意的改进。而商业化的 (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概念 要把握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概念,我们有必要 先探讨一下能力的内涵。以往研究中对能力的定 义一般都是针对个体的,是一种个体人的心理特 征。把能力的内涵扩展到企业,我们会发现企业能 力是多个人的能力在更为复杂的条件下的集体涌 现,是一系列能力非线性组合而成的特征体系。一 个有能力的企业应该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怎么做, 以及找寻最优化解决问题的方法;企业能力也就是 把做什么、怎么做以及怎么做最好内化为一种稳定 的默契,直接体现在其一系列行为特征中。 结合对能力的解释,本研究认为对技术创新能 力内涵的理解应更注重组织在进行技术创新时表 现出来的行为特征,技术创新能力高低则具体表现 在创新过程中,看组织是怎么进行创新实践的,实 践的特征是什么,通过这些特征来反映其是否具备 能力,能力是否成熟。3M公司关于创新力的定义 跟本研究的观点相似,创新等于新思想加上能够带 来改进或利润的行动,技术发明和创造力并不等于 创新力,创新的关键在于行动。3M公司所说的创 新行动也就相当于我们前面所说的创新实践,创新 能力关键看其行为、其实践价值。因此,在这里我 们提出了本研究对技术创新能力内涵的概括:就广 义而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组织及时识别并 能够有效利用机会,使之增加其利润和社会福利活 动的一类组织特征;狭义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指 根据设定的产品或服务的功能和性能目标,开发关 键技术的资源配置、过程组织、运作控制的行为特 征 ~引。 (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过程改进特性 过程改进的概念和理论是从戴明、克劳斯比和 朱兰等人的质量管理工作中派生而来的,其目的是 增强组织工作过程能力。从本质上讲,过程能力是 指一个过程产生预计结果的固有能力。通过加强 过程能力,组织就可以预测和度量过程,并且控制 创新活动会加速这种提升改进的发展,并主动探索 创新的发展规律,积极借鉴相关管理研究成果,提 升创新能力,以使创新过程成为较可控与确定。 基于对事物发展演化的逻辑过程的认知,我们 深信组织创新能力的发展需要一个持续改进的过 程,需要经过不同的阶段,而且在不同的阶段,具有 不同的特征。从自发的逻辑来讲它们各阶段之间 不能逾越,或者说,组织的创新工作在某个阶段标 准没有达到之前不会出现直接跃迁到下一阶段的 可能。也就是说,企业组织的创新能力发展是受到 企业创新系统成长机制约束的。 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辨识和改 进方法 (一)现有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方法的间 接性 目前,对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研究很多都侧 重于能力的评价,而且大多数学者对能力的评价都 是基于资源或者绩效(成果)的。当然,创新资源或 绩效确实可以间接反映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但是创 新绩效和创新资源都不是创新能力本身。创新资 源是指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各种投入,包括人力、 物力、财力各方面的投入要素,这些既是需要流动 的商品,也是需要加以保护的重要资源 J。绩效是 一个组织或个人在一定时期内的投入产出情况。 企业创新绩效也就是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企业转 化其创新资源的结果。而通过前文对技术创新能 力内涵的把握我们可以看出创新能力是需要通过 行为特征来表现的,拥有创新资源和成果(绩效) 并不能证明组织创新能力的水平,诊断企业创新 能力水平的高低的关键还是要看创新主体在创新 过程中的行为表现。因此,我们需要寻找一种能 够直接从创新活动和表现来测定创新能力水平的 具 72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11卷 (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直接辨识的可能性 并能长期、始终地关注创新过程。对于成熟的创新 组织,需要机构的基础设施和机构文化支持研发中 使用的方法、实践和规程,这样在最初定义它的人 卡普兰和诺顿在其最新的关于战略地图的研 究中通过更多战略细节的把握,尤其是增加了“颗 粒”层用以改善战略的清晰性和把握战略的重点, 将各层次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明晰化和可测量 员离开之后,仍能持续进行 。本文认为,要想找 到一种方法或模型反映一个企业持续的创新进化 化 J。基于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内涵的把握,我们 认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主要通过企业创新中的行 过程是非常困难的,但是我们可以借鉴组织的技术 创新活动与软件的开发过程的相似性,建立一个类 为特征体现出来,这就表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可以 直接从企业的创新行为特征或者说创新过程中加 以辨识。因此,我们发现,只要我们找出一种类似 于战略地图一样能够清晰描述代表企业创新能力 的细节化的行为特征或者活动,也就是寻找出直接 反映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细微“颗粒”,我们就可能 通过细致的活动来辨识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三)利用成熟度模型辨识和改进企业技术创 新能力的可行性 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For Software,英文缩写为SW—CMM,简称 CMM),是由卡耐基・梅隆大学(Carnegie Mellon) 软件工程研究所开发的用于软件开发过程的工具, 是对于软件组织在定义、实施、度量、控制和改善其 软件过程的实践中各个发展阶段的描述。CMM的 核心是把软件开发视为一个过程,并根据这一原则 对软件开发和维护进行过程监控和研究,以使其更 加科学化、标准化,使企业能够更好地实现商业目 标。CMM为软件企业的过程能力提供了一个阶梯 式的进化框架,它是基于过去所有软件工程成果的 过程改善的框架。CMM反映了渐进改善的过程, 采用的是过程分析的思想,且能够比较全面地辨识 出现有软件开发的优势和问题。 组织的技术创新活动与软件的开发过程有着 一定的相似性,软件开发与技术创新都是研究与发 展的过程。组织在不同阶段的技术创新活动有着 不同的特征,即开发、实施技术创新项目的过程被 明确地定义、测量、控制的有效程度存在差异,其构 成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不同等级。因此技术创 新过程的进一步明确和完善也体现了它的成熟度 等级的不断提高 。创新过程成熟度指针对具 体的创新过程进行明确定义、管理、测量、控制以及 有效的程度。成熟度表明创新能力增长的潜力,表 明组织创新过程的丰富性及其应用于项目的一致 性。创新过程成熟度的提升意味着必须改进创新 过程能力。改进创新过程要求组织加强管理机制, 似于CMM的技术创新能力成熟度模型为企业的创 新过程能力提供一个阶梯式进化框架。 三、技术创新能力成熟度模型构成 技术创新能力成熟度模型(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简称TICMM) 是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辨识的一种工具,用以 衡量组织按照预定目标实现技术创新的确定性程 度;其同时还兼具有诊断功能,可以确定企业创新 所具备的优势和面临的问题,并能依此确定企业能 力提升的改进顺序。TICMM构建的基础工作就是 要先行划分技术创新能力成熟度等级。 (一)技术创新能力成熟度等级的划分原理 成熟度等级的划分需要遵循一定的原理,借鉴 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和CMM,判断一个组织能力 成不成熟的关键就是看其管理或开发过程的可控 性,这代表了过程的标准化和结果的可预测性,因 此我们把创新过程的可控性看成是划分技术创新 能力的关键标准。此外,一个具有创新活力的企 业,其创新活动的全员参与性和创新文化的繁荣性 程度往往较高,因此,我们把创新活动的全员参与 性与创新文化的繁荣性作为划分成熟度等级的辅 助标准。 (二)技术创新能力成熟度的5个等级 根据前面技术创新能力等级的划分原理,我们 把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成熟度分为以下5个等级(企 业技术创新能力成熟度的整体概念描述详见 图1)。 1.初始级 创新的产生是偶发的,随机的,不可控制的。 组织还没有正式的创新过程。产品创新来自于机 会或者是特定的方式,没有具体的实施规划和资源 配置。 2.规范级 企业已经有了明确的创新意识,创新的产生有 第5期 陈玉和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成熟度模型探析 73 知识和经验不断 增值的创新 图1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一般过程 了一定的可控性;创新工作也开始有计划的展开, 创新有了一些基本的规范。 3.战略级 创新的过程是系统的,并成为组织内的一个标 准。该公司员工有共同的愿景,有了明确的创新战 略规划,创新是公司成功的核心,是公司的主要经 营策略。创新活动资源是足够的,并且经过了妥善 的规划。而创新意识开始在整个企业渗透,企业员 工开始积极参与创新活动。 4.优化级 优化使创新过程和其他的与创新有关的活动 达到更高的效率和有效性,创新基本可以测量。在 这个阶段组织与外部机构之间(如供应商、经销商 和客户)的关系必须改善。此外,组织要从创新经 验中获得明白易懂的信息和知识,并对这些知识加 以管理。在这个阶段,明确的创新文化基本形成, 无论是企业内部员工还是外部的利益相关者都明 确创新对企业的重要性并积极参与创新。 5.协同级 系统地收集并导出从创新经验获得的信息和 知识,使其在创新过程中发挥作用,并为组织增加 价值。整个企业具有高度繁荣的创新文化,类似于 学习型组织的文化在企业形成,创新的整个过程高 度协同,对内能及时调整、对外能全面适应。 (三)能力成熟度各个等级的特征描述 前面我们已经对技术创新能力的5个等级进 行了初步的描述,当然,不同的等级的管理是具有 差异的,创新也具有不同的特征,其要解决的主要 问题也并不相同,表1就此进行了详细的比较。 根据技术创新能力成熟度各个等级不同特征 的描述,企业就可以初步辨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所 处的可能层次,并初步了解自己接下来有可能要解 决的主要问题。当然,单凭成熟度等级管理差异和 特征描述无法准确地判断企业所处的成熟度等级, 实用的创新能力评定技术文本,还有赖于模型后续 研究工作的进一步细化。 表1 能力成熟度各个等级的特征描述 等级 管理差异 特征 要解决的 主要问题 初始级蟊模式管随机、偶发创新 规范创新过程 创新意识开始产生、 规范级翟嚣范 强化创新意识, 创新的产生有了一定 进一步规范创新 的可控性 过程 创新意识强化、创新 加强创新文化建 战略级战略管理 过程明确定义、创新 设, 战略规划明确、创新 加大创新参与广 参与度提升 度和深度 创新可以测量、创新 优化级 嬲 活动更有效率、初步 知识管理系统 进行知识管理、创新 化, 文化开始形成 学习型组织建设 创新过程高度协同、 协同级协同管理 创新可系统化导出、 保持不断优化 创新文化高度繁荣 四、TICMM后续研究方向探索 TICMM是一个系统的模型,每一个成熟度级 别表示了创新过程能力的水平。因为创新过程能 力描述了企业通过遵循某过程可能达到的期望结 果的范围,所以企业的创新过程能力可作为预计该 企业承担下一个创新项目时最可能出现结果的一 种手段。但是,TICMM作为一种辨识工具必须进 行分解,对成熟度等级必须要细化为具体的实现目 标和活动标准。 除了成熟度级别1,每个成熟度级别都包含了 几个关键过程域,它确定了实现一个成熟度级别所 必须解决的问题。处于级别3的机构,必须解决级 别2和级别3的所有关键过程域中的问题。在模 型的后续研究中,我们需要确定与各个等级相关的 关键过程域。 此外,每个关键过程域中都需要明晰相应的关 键活动,关键活动相当于关键过程域的细化分解和 具体执行,它们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最直接的体 现。完成了这些活动,就达到对改进过程能力非常 74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11卷 重要的一组目标。 当然,TICMM非常重要的作用就在于诊断或 者说辨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成熟度等级。本文后 续的研究将着重于建立一套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成 熟度水平自测表,在这个自测表中除了初始级,其 他等级都会有基于关键过程域和关键活动一系列 问题清单,对于每个问题被评组织的回答被限定为 “是”、“否”、“不适用”或者“不知道”;而且只有当 被评组织的回答是“是”的时候才允许组织通过该 问题,也只有当被评组织在某一级所有问题都通过 时才能上升到下一级。 辨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成熟度等级的最终目 标是提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改进的方向。通过用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成熟度自测表进行自测,企业可 以发现自身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不足,有针对性地改 进技术创新过程的各项活动,从而提升企业的技术 创新能力。 五、结论 TICMM的核心是把握企业创新活动渐进的过 程改进,从而促进企业持续的创新能力改进。在这 里,过程指为实现给定目标所执行的一系列操作步 骤。一般来说,在一个过程不良的组织中,计划不 周,或跟踪不够,或不能定期评价其性能,则过程的 可预见性一般很低,企业实际上无法知道将来会走 到哪里。企业的管理层一天总是忙于处理现状,而 无暇关注未来的步骤。而TICMM的建立有利于企 业把创新的过程不断细化和精确化,从而提高其可 预见性。 当然,需要承认的是,本文对TICMM还只是一 个非常初步的探索,后续的工作还非常多。比如 TICMM关键过程域以及关键活动的确定,尤其是 建立一套可以明确测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成熟度 水平的简单可行的方法,也就是前文提到的企业技 术创新能力成熟度水平自测表。 参考文献: [1]陈玉和.创新的概念、创新的发生与创新教育模式[J]. 煤炭高等教育,200l,(2):36—39. [2]陈玉和,白俊红,尚芳.煤炭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 究[J].煤炭工程,2006,(9):97—99. [3]龚波.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及其应用[M].北京:中国 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1—6. [4]唐华平,王萍,茆辰.创新资源:企业自主技术创新 的关键[J].商场现代化,2009,(1):98—99. [5]罗伯特・卡普兰,大卫・诺顿.战略地图——化无形资 产为有形成果[M].刘俊勇,孙薇,译.广东:广东经济 出版社,2oo5:1—8. [6]王 斌.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成熟度模型研究 [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经济学院,2009:25. [7]赵林捷,汤书昆.一种新的技术创新管理工具——创新 管理成熟度模型研究(IMMM)[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 管理,2007:81—82. [8]卡耐基梅隆大学软件工程研究所.能力成熟度模型 (CMM):软件过程改进指南[M].刘盂仁,等 译,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5. (责任编辑:叶光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