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画(一)》说课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江西教育出版社小学四年级美术第十课《水墨画》。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范畴,是创造活动的一部分。通过学习了解水墨画的相关知识,并利用宣纸吸水性强的特点进行色彩创造活动。是学生掌握染纸的方法,让学生在创造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重点: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浸染与点染的变化韵味。
难点:折纸浸染和点染的制作方法和步骤。
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关注与理解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思维发展和生活经验也有相应的提高,同时对本课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接受兴趣和理解基础。
三、教学目标
遵循新课标理念,基于我对教材的理解,确定的目标为:
知识与技能:了解宣纸的特性,并利用这一特性制作染纸
过程也方法:掌握染纸制作的步骤和点染、浸染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
本课采用启发引导法直观演示法。
五、教学程序
(一)导入
师:(举起双手)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双手,那我们的双手都能做什么呢?
答:写字,看书,洗衣服,画画。。。
师:我们的双手能做很多事情,老师的这双手啊除了画画之外,还有一个神奇的能力,就是能在很短的时间里能把这张纸变出一幅美丽的图案来,同学们信不信?(不信)制作完成展示,引出课题。(板书)
【设计意图】:激趣法导入,设悬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引出课题。
(二)新授
其实,神奇的并不是老师的这双手,而是这张纸的问题,
1、师:同学们拿起桌上的纸看一看,摸一摸,这种纸和我们平时用的纸有什么不同吗?
答:软,还有纹路,不光滑。。
师:大家观察的很细心,这种纸叫做宣纸,(介绍宣纸,染印工艺的出现)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习惯,让学生认识宣纸,知道其特性及用途,讲述印染工艺出现的故事。
2、欣赏图片:现在染印工艺在我们的生活中运用的很广泛,比如围巾,衣服,等等(染印图片,围巾,衣服),
师:展示教师作品,你觉得怎样,评价一下吧。
答:漂亮,有规律,很整齐,颜色搭配的好。。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会发现的审美能力。
3、问:染纸可以做些什么呢
欣赏图片答:剪窗花,做装饰画,做笔筒,做灯笼。。
【设计意图】:知道染纸的装饰作用。
4、问:为了让我们的染纸漂亮整齐,第一步就是折纸,(板书),都可以怎样折?
答: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
问:折完纸后我们该怎么做?
答:染!(板书)
问:那么最后一步是什么?
答:展开!(板书)
【设计意图】:引导法引导学生探究染纸制作的步骤,符合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5、提议:你也能制作一幅美丽的染纸,试试吧。
【设计意图】:增强学生信息,培养其设计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创造力。
6、巡回指导,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师生相互交流,增进友谊,提高学习兴趣。
(三)、收拾与整理
1、小组展示,学生互评
2、教师总评
【设计意图】:学生互评鼓励发现别人的长处,同时锻炼了表达能力,教师多鼓励不批评,保护了学生的创作热情和自信心。
(四)、拓展延伸
提议:利用染纸作品进行创意装饰创作。
要求:利用课余时间思考设计,同学间相互交流讨论制作。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养成好的生活习惯,更加热爱生活。
五、总结
我们用印染的方法制作出了美丽的图案,还可以用染纸制作简单的装饰,美化我们的生活。其实啊,美就在我们身边,需要我们用眼睛去发现,用心灵去感受,用双手去创造。希望同学们能用自己的双手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