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协同创新视域下英语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研究

协同创新视域下英语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研究

来源:筏尚旅游网
第16卷第10期 2017年 10月 软件导刊•教育技术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Vol.16No.10Oct. 2017

协同创新视域下英语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研究

斯琴图亚

(内蒙古赤峰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内蒙古赤峰024001)

摘要

: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质量是影响网络学习平台应用实效性重要因素。

从高校英语平台资源

建设问题出发,探讨数字化教学资源设计、开发、管理与评价的对策及方法,以期为网络学习平台环境的 有效开发与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协同创新;数字化教学资源;英语网络学习平台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672-7800(2017)10-0035-02

或学生提问、教师回复的简单形式,缺乏意义建构及以学习

引言

协同创新理念主张,为了发挥系统整体价值与应用效 果,要对系统内部各要素进行合理分析,通过有序架构来促 进其协同发展与创新[1]。用协同创新理念来指导英语学习 平台教学资源建设问题,有利于深层次地剖析影响网络教 学资源质量与利用率的各种因素,探索合理改进与完善教 学资源建设的方法,提升教学平台应用的实效性。1

英语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现状

我国大部分高校都建立了英语网络学习平台,但实际 应用效果并不是很理想。主要问题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1资源缺乏结构优化、更新与有效整合

大部分高校网络学习平台资源突出以教材为核心的内 容建设,教学资源的整体架构围绕教材或英语四、六级考试 相关内容,缺乏专业英语、国外文化等资源的统筹设计与开 发,不利于知识综合应用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虽然平 台资源种类丰富,但更新速度相对滞后,不同内容之间相对 独立,缺乏合理衔接与整合,不利于语言知识与技能的系统 化学习。

1.2学习活动与过程缺乏有效支持

课程资源组织形式缺乏信息化教学设计与统筹规划, 没有统一的资源设计标准,缺乏课前预习、课中交流,课后 辅导及扩展等不同环节所需资源的优化设计,特别是忽略 了课内课外、线上线下学习的无缝衔接与有效统合。平台 资源中诸如“答疑”、“讨论区”等学习过程支持模块与资源 模块互为不同功能区,导致交流呈现老师提问、学生回答,

鉴于英语网络学习平台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笔者 提出以协同创新理念为指导的数字化教学平台从资源型平 台转向学习型平台,从知识共享平台转向知识协作与共创 平台,从资源承载的媒介转化为对学习过程支持的学习环 境平台建设的改进思路。具体实施策略如下:2#教学资源结构协同优化设计

数字化资源建设应具备开放gn共创共享特征,即教学 资源不仅要对外开放,支持校内外用户的资源消费共 享,还要支持教师及学生对教学资源的协同共建,使学习者 的角色由原来资源的消费者与共享者成为资源的生产者与 共创者。教师在对语言学习材料和学习者的学习风格进行 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用系统化的教学设计思路来架构平台 资源体系及结构,选择适宜的资源表现形式来设计与制作

各 教学 。改进为目标的深度交流与互动。1#平台资源缺乏有效管理与应用支持

大部分学校将平台作为英语资源共享与知识传递的媒 介,忽略了学生在教学资源开发、知识管理以及个性化组织 和应用中的主体创造作用,无法满足学生英语学习的多元 化学习需求,不能很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平台中 的资源大多采取线性组织形式,不利于学生对资源的自主 选择、整合、加工、应用。此外,平台资源导航形式过于单 一,不支持学生在平台不同模块功能应用过程中的资源检 索实时需要。2

英语网络学习平台资源协同优化策略

收稿日期!017-05-31

基金项目:内蒙古自治区社科规划项目(2016ZWY017);内蒙古赤峰学院深化“双改”工作研究项目(JGXM201620)作者简介:斯琴图亚(1974-),女,内蒙古赤峰人,博士,赤峰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 36 •斯琴图亚:协同创新视域下英语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研究第1〇期

英语平台教学资源的建设中,应宏观考虑综合英语、西 方语言文化及专业英语等不同课程体系的架构[2],要围绕 语言技能与应用内容建立不同的学习目标,再根据不同层 次的目标设计不同难度系数的资源,以满足因材施教、开展 英语分层教学及分类指导的实际需要。微观上,英语数字 化资源建设要突出建构主义语言学习环境的创设,即围绕 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4个要素来进行立体化资源的 协同设计[\"],对不同学习目标进行系统化分析的基础上,针 对听、说、读、写、译等不同的英语语言技能建立不同的资源 形式及结构。2.2

多形态教学资源协同开发

应以知识点为单位开发英语“微资源”[],建立统一的 标准与规范,使其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与可扩展性。在非正 式学习中,学习者可随时随地开展泛在的、碎片化的学习活 动,并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对“微”资源进行重组、更新与扩 展,生成符合自身需求的个性化资源库与学习路径;而在课 堂正式学习中,微资源可作为知识点的抛锚,支持问题探究 与任务驱动的自主协作语言学习活动与翻转课堂活动的开 展与实 。

要通过教师与学生的集体智慧与协同合作来建立结构 化与非结构化英语教学资源的协同开发机制。结构化教学 资源具有线性、树状的结构特征,便于呈现知识点间的逻辑 关系,对语言知识内容进行系统化的组织与层次化的教学 设计;非结构化教学资源支持不同形态资源之间的链接与 动态组织,便于对零散的资源内容进行更新与进化,形成立 体化的知识网络结构,利于学生灵活地围绕不同的内容随 时切换与建立不同的学习路径。英语教学资源还要包含动 态资源与静态资源两部分。静态教学资源是教师预先按照 教学目标设计开发的,内容相对稳定、结构系统化的能够满 足课程教学的各类资源;动态教学资源指学习者在参与学 习过程中所生成的包括错误、讨论、学习反思等反映学生真 实语言学习需求的各种资源。这些资源的建设可以主题 树、超媒体、标注等不同方式进行动态组织,通过定期筛选 和整理,作为原有静态资源的合理补充、扩充与再创造。2.3支持英语教学资源协同管理

《大学英语课程要求》提出,要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的培养,提高大学生语言知识技能与综合文化素养$。因 此,平台中不仅要包含大量的多元化、多形态的英语教学资 源,要提供良好的信息检索与分类服务,还要为学习者的资 源有效利用提供学习过程的认知工具支持以及管理服务, 为各种自主、协作、个性化的学习活动的开展创造有利条 件。

系统可借助博客、思维导图等社交工具与软件促进学 生参与到资源管理活动中,加强学习者与教学资源间的互 动, 学生在学 时 学的知识与进行过滤、归类与提炼,生成个性化的学习路径。例如,学 生将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训练与英语听说能力与交际能力训 练中的心得、学习总结等记录保存在个人学习档案中,生成

个性化的知识资源库;利用RSS工具自主订阅感兴趣的英 语教学资源;借助Bl〇g记录英语学习笔记,围绕主题对知识 进行分类、过滤和整理;在网站平台中运用思维导图等工 具,将头脑中的知识结构可视化地呈现及管理。

2#建立教学资源检索、筛选与更新机制

英语网络学习平台需要提供便利的、多种资源检索渠 道与功能,使学习者可通过主题词、知识点、语言技能、难度 系数等不同形式检索到所需资源。系统还可借助语义分析 功能自动记录及推送高质量的教学资源,自动保存学生搜 索资源的历史记录,并提供具有相同或相似主题的资源链 接,呈现平台中所搜索到的知识与相关知识点的链接信息 等。

网络学习平台要提供资源评价功能[],鼓励教师与学 生在应用教学资源的同时对资源给出定性反馈或定量的等 级性评定,平台还要具备资源利用率分析功能,自动记录每 个教学资源的点击使用率等信息,以便教师定期更新或更 换访问量低或者评价低的资源内容。同时,平台应具备对 学生讨论区中学习内容进行数据挖掘与分析的功能,捕捉 学生在学习、测验过程中生成的有价值的资源信息。例如, 系统可借助抽取关键词或语义分析等技术来分析学生所关 注的高频知识点,借助网络书签(Socwl Bookmark)帮助学习 者筛选平台的教学资源,以便支持学生与教师动态直观地 观察与分析教学资源利用情况,为教学资源库内容的选择, 更新与扩充提供参考依据。3

结语

英语网络学习平台中教学资源的建设应充分考虑到影 响应用实效性的多方面因素,充分发挥教师与学生在资源 设计、开发、管理和评价中的主观能动性,整合相关因素,协 同创设优质、高质量的教学资源,提高平台利用实效性,为 推进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创造有利的学习环 境与条件。参考文献:

[1] 唐阳.关于高校开展协同创新的思考[J].中国高校科技,2012

(7) :16-18,

&

]

王守仁.《大学英语教学指南》要点解读&].外语界,2016(3): 5-13.

&

]

范琳,张其云.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与英语教学改革的契合&].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4) :3135.

&] 邵华.大学英语精品课程泛在学3资源建设研究&]

.现代教

育技术,2014(8) :56-63.

&]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外语

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

马秀麟,岳超群,蒋珊珊.大数据时代网络学3资源组织策略 的探索&].现代教育技术,2015(7) :84-87.

(编辑:戴皓)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