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关于区域资源共建共享的读者需求调查分析 ——以福州大学城高校图书馆为例

关于区域资源共建共享的读者需求调查分析 ——以福州大学城高校图书馆为例

来源:筏尚旅游网


关于区域资源共建共享的读者需求调查分析 ——以

福州大学城高校图书馆为例

赵昆昆

(福建师范大学 福州 350007)

摘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分析了福州大学城地区高校师生对于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的认知、需求的建议,以及目前存在的困难等,提出区域资源共享的可行性建议。该调查对进一步探索福州大学城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策略具有一定作用。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区域资源共享 福州大学城 问卷调查

资源共享是当今世界图书馆发展的方向,大学城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更是一个重要课题。在福州大学城的建设中,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也始终都在不断探索中前行。本文旨在从读者出发,通过对读者的需求进行收集分析,以便积极推动福州大学城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的实现

1 调查情况

1.1调查时间:2012年3月至2012年5月;

1.2调查对象:福州大学城中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医科大学、福建工程学院、江夏学院和闽江学院这7所院校在校师生。

1.3调查方法:一方面通过在图书馆阅览室、学生宿舍、教师办公室发放纸质问卷,另一方面通过e-mail和QQ发放电子问卷,完成后回收。共计发放1052份,回收有效问卷962份,有效回收率91.44%,其中纸质问卷544份,电子问卷418份。受访读者分布:福州大学25.1%、福建师范大学28.4%、福建中医药大学8.2%、福建医科大学9.3%、福建工程学院7.3%、江夏学院9.1%和闽江学院12.6%;学科专业涉及文、理、工、医、艺术五大类16个学科;学历职称分布:本科生86.1%、研究生0.5% 、教授级4.6%、讲师助教8.8%。

2 调查结果

2.1 读者的认知度

针对目前福州大学城图书馆资源共享建设的状况,在接受调查的读者中,有62.7%认为基本没有共享,24.90%认为已经部分共享,12.1%明确表示并不清楚目前有资源共享,只0.3%认为完全有共享。可见读者对于刚刚起步的资源共享建设的认知程度不高,了解不深。

表1 读者认知度

2.2 读者的需求度

76%的读者表示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非常需要利用大学城区域资源共享;另有19%表示目前无法确定是否需要;只有5%表示肯定不需要。 671位读者(占69.8%)填写了理由(表2)。一方面持“十分需要”

态度的读者主要是因为拓展知识面;本馆资源无法完全满足;希望有更多选择。另一方面持“不需要”态度的读者认为本校资源已经足够,同时各校资源独立且差异大;持“不确定”态度的读者认为对目前共享状况不甚了解,无从下手,且交通不便费时费力。这些想法都不免有些狭隘、保守,缺乏探索创新,与时俱进的精神。

表2 读者需求度

态度 十分需要 510 (76%) 读者数量 (比例) 扩大知识面,增长见识,206 丰富学习生活本校资源 有限,不能完全满足需172 要各校藏书各有特色, 选择更多提高资源利用96 率,节省开销,减少浪 费信息时代、区域经济27 的大势所趋, 不需要 34 (5%) 不确定 127 (19%) 10 本校资源已经足够各校资15 源独立,专业有差别各校11 距离远,交通不便,浪费8 时间 对目前资源共享情况不了83 解费时费力,麻烦 44 65 35 12.3 5.2 理由 人次 占同类意见比占填写意见比例% 40.3 33.7 18.9 5.2 1.9 43 32.6 24.4 例% 30.7 25.6 14.3 4 1.44 2.2 1.6 1.1 2.3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共有810位读者(占84.2%)指出目前大学城图书馆资源共享中存在的问题(表3)。管理问题和资源建设最受关注,其次交通、借还问题也很突出,再次是各校组织协调,资金投入、网络技术和传统观念上的问题。

表3 主要困难与问题

主题 管理问题 资源问题 交通问题 借还问题 组织问题 技术问题 资金问题 观念问题 观点 各校制度不同,读者分布不均 资源分布不均,热门资源紧缺,有些馆无人问津 各校间无专车,降低查找资料的效率 校外读者如何借还书,能否“一卡通” 各校意见难统一,需达成共识 上网技术设备不完善 各校经费投入不同,收费与分配问题 115 112 75 44 37 14.2 13.8 9.2 5.4 4.6 3.7 人次 254 143 31.4 17.6 比例% 各校存在自我保护主义,不愿共享珍贵资源 30

2.4 读者的建议

共有757位读者(占78.7%)对目前大学城资源共建共享提出建议(表4),读者建议主要集中在资源建设完善性、网络共享、建立统一组织管理和简化借还手续,实行“一卡通”上,其次在延长开放时间,设立免费交通专线,宣传力度等方面也提出建议。

表4 读者的建议

主题 资源 网络 组织管理 借还 服务 交通 宣传 观点 资源尽可能完善,各校加强特色资源建设 网络共享,资源数字化 各校沟通协调,设立一个统一组织管理 简化借还手续,实行“一卡通” 延长开放时间,降低收费 各校馆际之间设立免费交通专线 在各校间大力宣传,使读者充分了解资源共享建设 人次 215 182 142 78 66 50 24 比例% 28.4 24.1 18.7 10.3 8.7 6.6 3.2

3分析和讨论

3.1 加大建设投入,规范协调共享机制

目前福州大学城地区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程度较低,一方面是资金、设备和人才的不足,另一方面是缺乏明确统一的发展规划和规章制度。因此,地方政府需要加大对大学城资源建设的资金投入、设备引进和人才培养;建立一个大学城图书馆资源共享协调委员会制定相关措施,组织协调规范各校图书馆的行为,根据各校的学科特点与水平,合理分配和协调各馆资源。这样通过规范的协调机制和共享机制,统筹安排,分工协作,长期规划,促进大学城图书馆资源共同建设与开发利用。

3.3 转变传统观念,强化共建共享意识

在信息时代的大环境下,读者的信息需求日趋增长,高校图书馆传统的办馆理念和文献的自我保障模式显然已经无法满足。大学城区域资源共建共享是大势所趋,在这种环境下,应该树立这种观念:“每个图书馆都是面向城内师生的学术资源供应链中的节点,建设面向各校的学术资源保障体系”。①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大学城各馆资源的利用率。

3.3 充实资源、完善网络、构建共享策略

大学城中各高校图书馆在建设过程中虽然形成各自的专业特色、规模和类型,建立了各具特色的专业馆藏,但是图书馆各自为政,意见不统一,自我资源保护主义,文献资源重复性建设严重。因此各馆特色资源要有效分类整合建设,实现真正的资源共享,就必须一方面建立大学城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实现网上预约、联合目录和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等。另一方面建立联合书目数据库,实现地区性图书馆联合采购和联机共享编目,②既节省经费,又优化资源。随着网络技术的日臻完善,大学城图书馆资源共建日趋合理,共享日渐便利。

3.4 加强宣传,增进交流,更新服务观念

各校应积极采取措施,大力宣传区域资源共建共享的理念,引导读者尽可能多的使用共享体系中的资源,使资源利用最大化。各图书馆以读者需求为中心,更新服务观念,走出封闭模式,克服保守主义和本位主义,对来自各校的读者一视同仁。在共建过程中逐步实现大学城图书馆的“一卡通”,从而最终实现通借通换。③包括纸质文献和电子文献在内的资源都能在共享体系范围内公平使用,实现真正的资源共享。

读者需求是图书馆开展服务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福州大学城地区高校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是符合广大读者和高校的自身利益,顺应当下时代发展方向,实现图书馆资源优化配置,体现大学城的本质特点,积极促进大学城各高校发展。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应强化意识,规范体制,加强投入,完善资源,拓展服务,争取早日实现全方位的区域资源共建共享。④

参考文献

[1]吴志强。 广州大学城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读者意见调查分析 [J]. 图书馆论坛,2007,(8) [2]黄友均,黎泽伦. 重庆大学城图书馆资源共享初探 [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9,(10)

[3]夏咏梅. 关于区域资源共享的读者意见调查分析——以连云港地区高校图书馆为例 [J].淮海工学院学报,2011,(5)

[4]江新. 浅谈常州大学城数字图书馆的共建模式 [J]. 国家图书馆学刊,2005,(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