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升变电站防误闭锁管理的措施与方法
摘 要:为了有效防止运行电气设备误操作引发的人身和重大设备事故,文章根据变电站现有的防误闭锁方式,并依据设备操作时需要考虑的防误功能要求阐述提高变电站防误闭锁管理的措施与方法,实现变电站设备全寿命周期内的闭环式防误闭锁管理,从源头上预防和避免变电站防误操作事故的发生,加强变电站防误装置管理工作,提升防误闭锁管理水平。
关键词:防误装置;闭锁方式;闭锁点;闭锁逻辑;安装率
在电力系统的运行与检修工作中,防误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变电站的电气误操作可能造成大面积停电,设备毁坏以及人身伤害,甚至引起电网振荡瓦解等严重后果。电气设备投运后,防误闭锁管理是日常运行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有效防止电气设备误操作引发的人身和重大设备事故,国网公司及浙江省电力公司制定了一系列防误操作管理规定及防误装置管理办法,但是在实际倒闸操作工作中,开关柜类设备因误操作引起的事故还是频频发生。
2013年4月12日,山东聊城供电公司因检修人员擅自开启线路带电的10 kV开关柜后柜门发生人身触电事故,同日,安徽繁昌供电公司因操作人员带接地线误合隔离开关发生恶性误操作事故。以上两起事故究其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开关柜装置的防误闭锁措施不完善。
事实上开关柜在出厂时本身带有一定的防误功能,常见的闭锁类型有机械闭锁、电磁闭锁以及电气闭锁。并且随着电力自动化技术和防误闭锁技术的发展,还延伸出了综自闭锁和微机闭锁,完善了防误闭锁类型,提升了开关柜设备的防误闭锁技术。
然而即使开关柜有如此多的防误闭锁形式,但在对其防误闭锁管理工作上却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闭环管理机制,导致其防误措施存在漏洞。
1 变电站防误装置的检查梳理及存在问题 根据《国网安质部关于开展防误闭锁专项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通知(安质一〔2013〕66号)》有关精神,依据《浙江省电力公司企业标准110~500 kV变电站防误操作闭锁逻辑规范》,通过如下图1所示原理的各种电压等级接线形式下的《变电站防误装置监督管理数据调查表》,可以详细地摸清变电站运行设备在防误闭锁装置上的缺失情况。
通过普查发现问题主要集中在10 kV(20 kV、35 kV)的开关柜的防误闭锁上,设备自身具有的防误功能有一定的局限,不能满足全方位闭锁的安全要求,操作与检修时易发生安全隐患,主要问题可归纳为如下几类。
1.1 母线接地小车缺少强制闭锁措施
开关柜母线接地小车上未安装微机防误锁或只安装了普通挂锁,操作时存在安全隐患。
1.2 开关柜柜门缺少强制闭锁措施
开关柜中置柜、无接地闸刀的开关柜后柜门(或前下柜门)如主变开关柜、母线压变、母分开关柜、母分闸刀柜等,部分柜没装电磁锁。即使有电磁闭锁的,由于只是取感应电,可靠性也不高,没有强制闭锁措施,检修人员在检修时存在安全隐患。
1.3 开关柜门与小车之间缺少防误闭锁
开关柜中置柜,前柜门和小车之间没有强制闭锁措施。当小车没有摇到试验位置时,门可以打开;门没有关上时,小车可以摇至工作位置均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1.4 馈线小车与母线接地小车之间缺少防误闭锁
开关柜中置柜小车与母线接地小车之间缺少强制闭锁措施,当母线接地时,除母线压变小车外,其余未安装闭锁装置的小车均能摇至工作位置,存在安全隐患。
2 设备全寿命周期的闭环式防误闭锁管理措施
根据《变电站防误装置监督管理数据调查表》和普查情况,依托《防误装置技术监督管理》信息化平台将防误闭锁点、防误装置等基础信息进行录入,以信息化手段为抓手,确保防误闭锁管理规范、到位,不留漏洞。防误装置技术监督管理平台具有如下功能特点:
①通过规范防误装置技术监督管理中各类基础数据,保证原始数据的完整性、正确性以及统计数据的有效性。
②通过检查变电所防误装置台账及安装率,提高电力设备防误装置安装率统计正确率,并根据安装率,分析防误功能的不足,为制定“安反措”计划提供依据。
③通过规范典型接线下设备应有的防误功能为新设备投产前防误装置验收提供依据。
④当防误元件发生故障时,通过查出设备缺失了哪些防误功能,为运行人员在操作时制定相应的危险点预控措施提供依据。
⑤实现防误装置技术监督各类统计报表的快速汇总与上报;防误装置各类信息的查看与浏览。
3 实施效果
通过开关柜防误闭环管理机制,对开关柜进行全寿命周期内的动态防误闭锁管理,从而实现开关柜防误管理的全方位提升。
首先在开关柜设备技术交底阶段,可以明确地向制造厂商提出开关柜的整体详细防误闭锁措施要求,从源头上保证开关柜防误性能的完善。
其次在出厂验收及竣工验收阶段,依据防误技术监督管理系统中的开关柜防误闭锁功能要求对其开展防误验收,全面检验开关柜的整体防误性能是否满足运行检修工作要求,保证开关柜防误零缺陷投运。
然后在开关柜投产后的运行阶段,通过定期的防误巡检和防误维护,及时发现开关柜防误措施上存在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并有针对性地制定危险点预控措施,保证开关柜设备的稳定运行。
最后在开关柜防误问题整改阶段,统计分析不同类型开关柜在防误闭锁装置上的缺陷率,指导下一次该类设备的技术交底谈判工作,有针对性地向厂商提出整改完善意见,逐步提高开关柜设备的整体防误性能。
通过上述一系列措施的实施,使防误闭锁装置在新改扩建变电站的基建安装阶段、竣工验收阶段、投产运行阶段、后期运维阶段及发现问题整改方面有了切实的管理依据,并得到了全面的管理;有效消除变电站防误闭锁的安全隐患和危险源;有效杜绝了各类误操作事故的发生,超前防范了安全事故的发生;使我公司所辖变电所倒闸操作、检修工作无一安全事故发生。同时规范了防误闭锁装置管理、降低了劳动强度,提升了变电站防误闭锁管理水平,使变电运行管理向规范化、精细化、方向发展,实现国网与省公司要求的防误装置“安装率、投入率、完好率”达到三个100%的目标。
4 结 语
变电站防误闭锁技术经过多年的改进和完善,已相对比较成熟。防误闭锁管理安全方面的问题更多地发生在管理及防误闭锁措施不到位所引起的安全问题。为了确保防误操作管理中人身和设备的安全,我们必须充分认识防误闭锁管理对电网运行安全的重要性,加强变电站的防误闭锁装置的技术监督管理。建立健全防误闭锁运行管理制度和运行规程,进一步规范防误装置从设计、安装、调试、验收和日常运维的全过程监督与管理,确保多重闭锁装置共存时防误闭锁功能的全面、有效,不留安全隐患,同时,加强对变电运行与检修人员的培训与考核工作,提高其对电气设备防误功能及防误装置的认识。要做好变电站防误闭锁装置的日常运维管理,对可能造成事故的危险点,应采取一种或多种闭锁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确保人身安全和电网运行安全。
参考文献:
[1] 李海翔.推动技术监督工作迈上新台阶[J].浙江电业,2010,(2).
[2] Q/GDW-11-154-2009,110~500 kV变电站防误操作闭锁逻辑规范[S].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