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工程大学研究生课程论文报告
滏阳河污染状况及治理措施
焦 旭
摘 要:通过对滏阳河邯郸段水质不同时段和不同监测断面近几年来环境监测数据的研究,发现滏阳河污染的主要原因为:城镇工业、居民区的影响;农业非点源的影响;企业排污的影响等。针对上述影响原因,根据滏阳河自然条件和特点,提出了改善滏阳河生态环境的治理思路。
关键词:滏阳河;污染;治理
滏阳河发源于太行山东麓邯郸峰峰矿区滏山南麓,故名滏阳河。滏阳河属海河流域子牙河系,流经邯郸、邢台、衡水,在沧州地区的献县与滹沱河汇流后称子牙河。全长413公里,是一条防洪、灌溉、排涝、航运等综合利用的骨干河道。同时还是邯郸市目前唯一一条常年有水的天然河流。
滏阳河在邯郸市境内段为最上段,自东武仕水库流经磁县、邯郸县、邯山区、丛台区、永年县、曲周县、鸡泽县至邯邢边界长约119公里,流域面积2747平方公里,其中东武仕水库坝下2407平方公里。滏阳河地处邯郸市腹心地带,西部为太行山余脉的丘陵区,西高东低,地面纵坡1/400-1/1000,东部为冲积平原。
历史上,滏阳河水量充沛,曾是邯郸地区至天津的主要航运交通线,直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仍有小型货船往返。此后由于上游工农业用水急剧增加,河流水量大幅减少,河道淤积萎缩,除汛期外时有断流发生,已完全丧失航运功能。由于历史欠帐太多,河床抬高,主河槽缩窄,工程老化失修,堤防毁坏严重,水污染形势严峻,防洪标准明显偏低,综合功能己经大大萎缩,严重影响行洪安全和环境质量。为彻底改变这一窘状,对滏阳河进行全线治理势在必行。
共 6 页 第 1 页
河北工程大学研究生课程论文报告
1滏阳河的基本特征和面临的主要水资源问题
1.1研究区基本特征
邯郸市位于河北省南部,位于太行山东麓,全市多年平均降水量548.9 mm (1956-2000年),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14. 85亿m,地表水资源量6. 21亿m,地下水资源量12. 68亿m,
333(地表水、地下水重复计算量4. 04亿m)。因局部长期超采,该市已形成2500km地下水漏
3[1]2斗区。邯郸市在水资源缺乏的同时,地表水除漳河水质较好外,水质较差;平原区因苦咸水和高氟水影响,一半以上区域浅层地下水不符合G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总体而言,邯郸市水资源量小质差,属于资源型和水质型严重缺水区域。
[2]1.2 面临的主要水资源问题
滏阳河流域面临的主要水资源问题包括日益严重的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部门和上下游用水者之间竞争的加剧,地区经济结构和水资源条件的不相适应,地下水位的逐年加速下降及引致的环境问题,流域从开放向闭合的转变和十分有限的节水空间。
除了部门之间对有限水资源的竞争之外,上下游用水者在用水方面的矛盾也十分明显。位于流域最上游的滏阳河灌区,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有将近60%的地表水资源可以被下游利用,然而这一比例在90年代中后期还不到30%,甚至在个别年份,如1996和1998年,这一比例为零。由于下游得不到充足的地表水供应,不得不依靠开采地下水来满足用水者的需求。然而,随着地下水资源的大量开采,浅层地下水位在过去的20年中以年均高于1m的速度迅速下降,深层地下水位的下降速度接近或超过2m/年。地下水位的迅速下降导致地下漏斗的形成。城市化、工业化和人口的迅速增长也使得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十分严重,从而进一步恶化了滏阳河流域的水资源短缺状况。
共 6 页 第 2 页
河北工程大学研究生课程论文报告
1.3 滏阳河入河排污口及水质现状
据调查,邯郸市滏阳河主要入河排污口有33个。年排废污水为13 833万m , COD为15 516.
35 t,NH3N为2 606. 2 t 。
水质评价采用邯郸水环境监测中心实测资料。依据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评价方法采用单因子评价法。
评价结果显示:南留旺桥以上水质较好,符合II类水质标准;东武仕水库水质属于Ⅲ类;马头闸断面水质为Ⅲ类;河水经过马头工业城后污染物浓度急剧上升,张庄桥断面水质为V类;由于主城区生活污水的汇入,水厂路桥、刘二庄断面水质为劣V类;苏里、莲花口断面水质更差。
2滏阳河综合治理思路和对策
2.1滏阳河综合治理的思路
以围绕邯郸区域经济中心建设,按照“全面规划、综合整治,分期、分级、分区、分段治理”的原则,恢复、打造、开发并重,尊重自然规律,体现人与河流,城市与河流自然和谐的理念,以滏阳河过境段县区为责任主体,点(闸桥涵枢纽建设、污染源治理、文物保护等)、线(河道清淤疏浚、堤顶道路和河岸绿化建设及规划红线等)、面(两岸生态湿地及经济旅游开发、城乡宜居环境整治等)结合。
[3]根据滏阳河不同河段功能布局合理开发,分流建设既可供人游玩观赏又可净化水质的湿地公园,种植水生植物,养殖水生动物净化污水,通过这种方式把滏阳河开发建设成一条生态经济文化景观走廊,全面提升滏阳河综合利用效益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
共 6 页 第 3 页
河北工程大学研究生课程论文报告
2.2滏阳河退污还清对策
(1)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使之成为指导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方针。在经济建设过程中注意正确处理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坚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思想,贯彻执行“经济建设、城乡建设、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 的指导方针,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排污谁治理”“强化环境管理”等各项政策。
(2)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颁发“排污许可证”。对全市各排污单位施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浓度控制相结合的管理办法。对达到排放指标规定要求的单位发放排污许可证,对不能达到指标要求的单位,则限期治理、分期削减,发放“临时排污许可证”,在限期内仍不能达到要求的,根据不同情况分别予以罚款,直至责令停产关闭。
(3)加大治理力度,实现污水资源化。继续加强对工业废水的治理力度,大力发展污水处理技术,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实现污水资源化。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这样既节约了水资源又减少了废水排放。
(4)合理布局,优化产业结构,实现规模经营。要根治滏阳河污染,必须首先从优化产业结构入手,严格控制发展高耗水、重污染的企业,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大力发展环保产业,提高污染防治设施的治理效果。
(5)加强对农业非点源的控制。减少使用化学肥料和剧毒高残留化学农药,推广使用生物和有机肥料及可降解塑料地膜,大力推广农作物秸杆还田,以减轻农业非点源对地表水的影响。
[4]
共 6 页 第 4 页
河北工程大学研究生课程论文报告
3 结论
作为世界上水资源最短缺的国家之一,中国正面临着地下水位下降,地表径流减少,需水量不断增长的不同用水者之间对水资源的竞争,水污染等一系列问题。政府若不采取合理有效的政策解决这些问题,水资源短缺将威肋、中国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的持续发展。
有限的水资源是导致水资源供求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更加重了中国水资源的不可持续利用,特别是在华北地区。如果不重视水污染的严重性。如果不改革目前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地区和上下游用水者之间、农村水资源和城市水资源、地表水资源和地下水资源以及条条和块块管理之间的矛盾冲突就难以解决。应该创建更为可行和更有效的环境来促进全国、地区和流域范围内的水资源统一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
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仅仅依靠行政措施不能解决日益严重的水资源短缺和污染问题。应该重视市场导向的管理措施(诸如水价、水市场、水权交易和水利产权制度的创新)并将其引入地方水资源管理制度中。再施以恰当的治污方案,加大控制排污、治污力度,才能将改善滏阳河的污染现状。
参考文献
[1]邯郸市水利局.邯郸市第二次水资源评价[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8:138-139.
[2]郭凤震,胡新锁.邯郸市水功能区纳污能力及限制排污总量计算分析[c]//中国水利学会第四届青年论坛论文集,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 156-161.
[3]闫现通,韩法垚,杨瑞锋. 邯郸市滏阳河综合治理建设思路及措施[J].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10,S1:94-95.
共 6 页 第 5 页
河北工程大学研究生课程论文报告
[4]王海霞,邱万勇. 滏阳河衡水段水质污染分析及对策研究[J]. 衡水师专学报,2003,01:47-48.
共 6 页 第 6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