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豪斯
第一所为发展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
创始人:格罗佩斯
办学思想和设计理念
1)具有鲜明的民主主义色彩和社会主义特征,为大众服务。
2)主张艺术家、手工业和技术人员的合作关系,以改善大工业化的非人格化,提高设计水平
3)强调“团体”和“集体”的重要性。
4)主张加强学生与企业之间的联系,是学生的作业同时也成为企业的项目和产品
1919,4,1包豪斯宣言
1)强调建筑家、画家、雕塑家的协作,共同建立艺术殿堂
2)纯艺术转向应用艺术
3)艺术与技术的统一,艺术家与工程师合作
基本原则
1) 主张艺术与设计的新统一
2) 强调设计的目的是为人而不是产品
3) 认为设计应该遵循自然与客观的法则来进行
美学主张
1)树立整体意识——认为艺术的各种门类都是一个整体,要以整体的观念对待,艺术家与工艺匠人并无区别
2)吸收东方哲学——认为西方科技发展是物质与精神失去了平衡,需要东方哲学来填补西方人精神空虚,儒家的仁爱、道家“无中生有”的辩证思想,成为抽象艺术的理论依据之一
3)提倡国际风格——反对单纯强调艺术之民族风格,强调实用、功能,集德国表现主题、俄国构成主义、荷兰风格派于一体的多元艺术、主张艺术的国际化
4)主张教学合一—反对以往的教学分离情况,主张把课堂变成作坊式的工作室,让学生在与教师共同完成艺术作品的过程中,即艺术实践中学到本领和知识。
受到格罗佩斯、迈耶、米斯的影响具有理想主义的浪漫和乌托邦精神,共产主义政治目的,建筑设计的实用主义方向和严谨的工作方法特征。
三任校长:
格罗佩斯:1919——1927
汉斯*迈耶:1927——1930
米斯:1931——1933
三个阶段
魏玛时期1919——1925
前身是,范德威尔德的魏玛美术与工艺学校
马科斯、费宁格、伊顿
康定斯基、保罗*克利等
1923年“包豪斯大展”
德绍时期1925——1932
完善课程体系
1) 必修基础课
2) 辅助基础课
3) 工艺技术基础课(金属、陶瓷、玻璃、家具、木工等)
4) 专门课题(产品、舞台、展示、建筑、平面设计)
5) 理论课(艺术学、哲学、设计理论)
6) 建筑专业相关课程
康定斯基、《平面上的电与线》;保罗*克利《教育的速写》、
莫霍利*纳吉《建筑材料》、埃尔伯斯、马歇尔*布鲁尔;格罗佩斯《国际性建筑》
包豪斯的成果以及影响
1) 奠定了现代设计教育的结构基础,目前世界上各个设计教育单位,乃至艺术教育院校通行的“基础课”为包豪斯首创
2) 开始了采用现代材料的、以批量生产为目的、具有现代主义特征的工业产品设计教育,奠定了现代主义的工业设计的基本面貌,迄今依然对工业产品设计有深刻的影响
3) 对平面设计的功能化探索和现代主义设计面貌的教育、也依然成为现代平面设计的一个主要的和重要的起源
4) 广泛才起工作室体制进行教学,让学生参与动手的制作过程,完全改变了以往那种只绘画,不动手制作的陈旧教育方式
5) 开始建立了与企业界,工业界的联系,使学生能够体验工业生产与设计的关联,开始迈出了现代设计与工业生产密切联系的第一步
6) 建立了一整套的设计艺术教学方法和教学体系,为后来的工业设计科学体系的建立、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7) 包豪斯从事的设计实践真正的实现了技术与艺术的统一,形成了真正的理性主义设计原则,开创了面向现代工业的设计方法,填补了现代艺术与技术、手工业与工业之间的鸿沟。
影响:
一直被称为20世纪最具有影响力也最具争议的艺术院校,在当时他是乌托邦思想和精神的中心。它创建了现代设计的理念,取得了在艺术教育理论和实践中无可辩驳的卓越成就。包豪斯的历程就是现代设计诞生的历程,也是艺术和机械技术这两个结合的历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