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kV 高莲线原 10kV 高丹线塘敏支线 #13 杆至#20 杆修理工程
批准:编写:安全基准风险分析表
上林县盛安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2016 年 06 月
审核:
作 业 任 务 作业 步序 号 骤 风险等级分析 危害名称 危害 类别 危险 源可能导致的 风险风险 范风险 种类 后果 畴 部 位 控制措施 后 果 暴 露 建议采取的控 制执行 情责 任 风险 等级 措施(评估 况 人 可能 性 风险 值 后) 施工测量1 作业 线路 复空坠落、淹溺 措施测 不当 线路 复户外蛇虫咬伤 测 线路复测时,防 高行为 轻淹溺 坠人身 安高处复测应设专人监护,江河边复测人员应穿救 生基础 设造成3人以上 施 全 衣 落 伤 土石 方造成轻伤1— 作 业 2人 人身 安1、穿好防护鞋,扎好裤脚;2、佩带急救药物 全 1、避开炎热时间段作业;2、采取配置太阳伞、 排风扇、中暑急救药物等措施,合理安排人员休 息;3、提供足够茶水供应 土石 方造成轻伤1— 作 业 2人 土石 方造成轻伤1— 作 业 2人 土石 方造成轻伤1— 作 业 2人 15 2 1 30 低风险 持续关注 生物 中毒 15 2 3 90 中等风 险 持续关注 基础 开施工区域防暑降 温物理 挖 措施不足 基础 开户外蛇虫咬伤 挖 土石 方造成3— 9例 有作 业 影响健康 的事件 中暑 健康 15 1 2 30 低风险 持续关注 生物 中毒 人身 安1、穿好防护鞋,扎好裤脚;2、佩带急救药物 全 置人身 安设置符合要求的围栏,围栏高度为1.1m,晚上设 全 夜间警示灯,防止外人误入工作区域 人身 安根据土质情况,制定支护施工方案,采取有效支 护全 措施 15 2 3 90 中等风 险 可接受 的风险 持续关注 基础 开基坑四周无有效 的物理 挖 安全围蔽措施 基础 开基坑边坡无支护 或物理 挖 支护不足 2 基 础 开 挖 挖出的土方和使 用作 业 基础 开的材料工具摆 放在物理 挖 基坑四周 坠落 5 1 1 5 持续关注 坍塌 15 1 3 45 低风险 持续关注 土石 方造成轻伤1— 作 业 2人 坍塌 打人身 安将基坑挖岀的土方及时转运,材料工器具摆放在 离击 全 坑边2m以外的地方 15 2 1 30 低风险 持续关注 基础 开基坑内岩石开凿 没挖 有防护措施 物理 土石 方造成轻伤1— 作 业 2人 打击 人身 安作业人员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施工区域设置 有全 效的防围措施 5 3 2 30 低风险 持续关注 轻度影响到 周边基础 开挖 土方运输车辆撒 漏 环境 土石 方居民及 小范围工作 环土壤 污工地现场必须设置洗车槽,做好有效的防撒漏、 防作 业 (现 场)生态环 境 污染 染 扬尘措施,未经干净的车辆不得离开工地 境 1 3 1 3 可接受 的风险 持续关注
作 业 序 号 任 务 作业 步骤 风险等级分析 危害名称 危害 类别 危险 源可能导致的 风风险 种风险 范部 位 险后果 畴 类 控制措施 后 果 暴 露 建议采取的控 制执行 情责 任 风险 等级 措施(评估 人 可能 性 风险 值 况 后) 基础 开基坑内未放置梯 挖 子 物理 土石 方造成重伤1— 作 业 2人 坍塌 坠人身 安落 全 基坑内应放置梯子,使施工人员能安全上下基坑 15 2 3 90 中等风 险 持续关注 加工模板时,用 力模版 加过猛,推料太 快,行为 工 接料太靠近 锯片 基础 施焊机设备或电 源线能源 工 漏电 电焊作业没有 穿戴基础 施物理 劳动保护 用品 工 混凝土浇筑时, 振基础 施杆 塔 动棒或电源 线漏电 能源 基 础 工 工 程 手推车运送混 作 业 基础 施工 凝土时撒把 行为 施工 过造成轻伤1— 2人 程 施工 过造成轻伤1— 2人 程 施工 过造成轻伤1— 2人 程 施工 过造成轻伤1— 2人 程 施工 过造成轻伤1— 2人 程 割伤 进料应紧贴靠山,不得用力过猛,遇硬节应慢 推,人身 安接料应待料出锯片15cm后进行,不得用手 硬拉,锯全 短窄料应用棍推,接料应用刨钩,超 过锯片半径的5 2 1 10 可接受 的风险 持续关注 大料、带有铁钉的木料不得上锯 触电 灼人身 安严格执行一机一闸一漏电的电源箱,使用合格 电源全 线,设备外壳直接接地 伤 灼伤 感人身 健电焊作业必须穿戴劳动保护用品 染 康 人身 安严格执行一机一闸一漏电的电源箱,使用合格 电源全 线,操作人员穿戴胶鞋胶手套及防护眼镜 人身 安禁止手推车运送混凝土时撒把 全 人身 安发现钢丝绳断股,必须更换 全 25 1 1 25 低风险 可接受 的风险 中等风 险 低风险 可接受 的风险 可接受 的风险 可接受 的风险 持续关注 5 1 1 5 持续关注 触电 25 1 3 75 持续关注 3 碰撞 碰撞 打击 5 3 2 30 持续关注 混凝土搅拌时, 搅基础 施施工 过造成轻伤1— 拌机料斗的 钢丝绳人机 工效 2人 工 程 断股 基础 施混凝土搅拌时, 料行为 工 斗提升后下 方站人 基础 施拆模时,将带钉 工 模板随意乱放 5 2 1 10 持续关注 施工 过造成轻伤1— 2人 程 施工 过造成轻伤1— 2人 程 碰撞 打人身 安混凝土搅拌时,料斗提升后,下方不准站人 全 击 刺伤 人身 安全 拆模时,不得乱扔乱放,做到工完料清 15 1 1 15 持续关注 行为 15 3 1 45 持续关注
作 业 序 号 任 务 作业 步骤 风险等级分析 危害名称 危害 类别 风险 范危险 源可能导致的 风风险 种类 部 位 险后果 畴 控制措施 后 果 暴 露 ...1 责 建议采取的控 制执行 情风险 等级 措施(评估 可能 性 风险 值 况 任 人 后) 基础 施混泥土养护不 足强物理 工 度不够 设备或财产 损施工 失在1万 元到后 10万元 之间 坍塌 设备 安混凝土养护时间应不小于 7天,有添加剂时应 不小全 于14天 25 1 2 50 低风险 持续关注 吊装10m以上混 凝立杆 土电杆时,没 有补强措施 电杆附挂过多的 横立杆 担、金具等重 物起吊 立杆 起吊混凝土杆不 设置调整绳 抱杆及锚固点布 置不合理 抱杆根开、倾角 不符合要求 物理 物理 施工 设备或财失 在1设备 破设备 安吊装18m以上混凝土电杆时,应使用钢丝绳作补 强损 全 措施,增强电杆抗弯矩力 过程 万元 施工 设备或财失 在1设备 破设备 安钢筋混凝土杆起吊时,除拉线外不应附挂过多的 横损 全 担、金具、工器具等重物 过程 万元 人身 安起吊混凝土杆时应设2根或以上调整绳,每根绳 应全 由1~2人拉住控制 1、抱杆与锚固点距离选取抱杆高度的1.2〜1.5 倍,15 0.5 1 7.5 可接受 的风险 可接受 的风险 可接受 的风险 低风险 持续关注 5 1 2 10 持续关注 人机 工施工 造成1 —2人 轻打击 效 过程 伤 物理 5 0.5 1 2.5 持续关注 立杆 钢筋混凝土杆组立 施工 造成1 —2人 重人身 安碰撞 打绞磨或卷扬机布置应合理;2、抱杆、电杆、 锚固点全 过程 伤 击 坠落 应设在同一直线上 25 2 1 50 持续关注 立杆 4 轻打击 人机 工施工 造成3人以上 碰撞 效 过程 伤 轻打击 施工 造成3人以上 碰撞 过程 伤 施工 过设备或财失 在1打击 程 万元 设备 安1、抱杆根开应选抱杆高度的0.4倍;2、抱杆倾 角全 应小于15° 15 1 2 30 低风险 持续关注 抱杆与受力钢丝 绳立杆 连接或绑扎不 牢固 物理 起吊杆没有设调 整绳 绞磨和卷扬机放 置不平稳,受力 前方有人通过或 逗留 1、钢丝绳与抱杆、桩锚连接应牢固可靠;2、按 安设备 安全系数选取钢丝绳及卸扣;3、桩锚必须设专 人看管 15 全 设备 安起吊杆时应设2根或以上调整绳,每根绳应由 1~2全 人拉住控制 15 2 1 30 低风险 可接受 的风险 可接受 的风险 可接受 的风险 可接受 的风险 持续关注 立杆 机械 0.5 1 7.5 持续关注 立杆 1、绞磨和卷扬机放置应平稳,锚固必须可靠有 防轻打击 夹人身 安滑措施,受力前方不得有人通过或逗留;2、 施工 造成3人以上 卷筒应物理 全 与牵引钢丝绳垂直,导向滑车应与卷筒垂 直,滑车过程 伤 伤 与卷筒的距离大于卷筒长度的20倍 人机 工施工 造成1 —2人 轻夹伤 打人身 安受力点应使用钢质滑轮 过程 效 击 全 伤 1、电杆起吊至离地0.5〜1m时,应停止起吊;2、 检施工 设备或财失 在1设备 安机械 查各桩锚的受力情况;3、检查电杆的弯曲度 及焊接夹伤 打全 过程 万元 口情况 击 碰撞 15 1 1 15 持续关注 受力点采用铝材 质立杆 滑轮 电杆起吊离地没 有立杆 停止起吊,检 查各桩锚的受力
5 2 0.5 5 持续关注 5 1 2 10 持续关注
5 杆 拉线 手动葫芦防脱钩 人机 导线 造成1—2人 「坠落 :人身 1、使用前应检查手动葫芦的吊钩、链条、转动 25 2 1 50 低风险 持续关注
作 业 任 务 作业 步序 号 骤 风险等级分析 危害名称 危害 类别 工效 风险 范危险 源可能导致的 风风险 种类 部 位 险后果 畴 部分 重伤 碰撞 打击 控制措施 后 果 暴 露 建议采取的控 制执行 情责 任 风险 等级 措施(评估 人 可能 性 风险 值 况 后) 塔 拉 紧线 施装置失效 线 安 工 装 作 业 安全 装置及刹车装置;2、手动葫芦防脱钩装置应齐 全有效;3、手拉链或者扳手的拉动方向应与链 槽方向一致,不得斜拉硬搬,操作人员不得站在 葫芦正下方;4、带负荷停留较长时间或过夜时, 应将手拉链或扳手绑扎在起重链上,并采取保险 措施 6 拉线割线时没有 做断线 施好防导、地线 回弹机械 工 措施 横 担、 横担 金用绳索传递横 担、金 具 具 安装 金具、绝缘 子时绑物理 /、 扎不牢固 及 绝 横担 金工器具、材料在 杆缘 子 具 安装 物理 塔上随意放置 安 装 横担 金横担、金具安装 垂直下方站人 具 安装 在感应电压较高 的导线 展放 地段展放导、 地线时,牵引机 具没有临时接地 措施 物理 导线 造成1—2人 连接 过轻伤 程 打击 人身 安切割导、地线时线头应用铁丝扎牢,并防止线头 回全 弹伤人 人身 安1、使用绳索传递横担、金具、绝缘子;2、绳结 绑全 扎要牢固可靠 1、金具、材料、工器具在杆塔上不能随意放置 并人身 安应绑扎牢固;2、小件物品或材料应用工具袋 装好 全 5 3 1 15 可接受 的风险 可接受 的风险 持续关注 作业 造成1 —2人 轻碰撞 打击 区域 伤 作业 造成1 —2人 轻碰撞 打击 区域 伤 5 2 1 10 持续关注 5 2 2 20 低风险 持续关注 作业 造成1 —2人 轻打击 物理 碰撞 区域 伤 人身 安全 横担、金具安装时垂直下方不得站人 5 2 2 20 低风险 持续关注 导线 造成1 —2人 重部分 伤 触电 人身 安全 1、在感应电压较高的地段展放时,导、地线及 牵引机具应挂临时接地线;2、接地棒埋深不得 少于0.6m 25 0.5 1 12.5 可接受 的风险 持续关注 7 导、地线被卡挂 时,轻导线 展人员用手推、 拉或导线 造成3人以上 人身 安物理 打击 放 站在导、地 线的下全 部分 导、 伤 方 地 夹伤 碰在没有采取足够 的线 造成1 — 2人 死撞 打击 人身 安导线 展 导线 展安全措施时, 三相物理 亡;或重 伤3 — 放 导、地线展 放 全 部分 坠落 放 9人 作 业 交通 意造成3人以上 导线 导线 展跨越设施没有设 专人身 安人机 工效 外 碰撞 放 人看管 全 部分 轻伤 打击 触电 导线 展径不匹配,滑 轮没机械 放 关门保险 1、牵引绳与导、地线连接应用旋转连接器及连 接网套;2、牵引绳与导、地线连接要可靠,连 接口应缠胶布 15 2 1 30 低风险 持续关注 在没有采取足够的安全措施时,三相导、地线不 得同时展放 50 2 1 100 中等风 险 持续关注 1、跨越路口派专人看管;2、施工人员要穿反光 衣并应协助疏导交通;3、跨越棚架应设安全警 示标志 15 2 1 30 低风险 持续关注 导、地线与滑轮 线导线 造成重伤1 部分 —2人
1、杆塔使用的滑轮应与导、地线相匹配,滑轮 直打击 坠人身 安径比导线直径不少于10倍,并设专人看管;2、 重全 落 要跨越应设双重保护,滑轮要有专门保险 25 1 1 25 低风险 持续关注
作 业 序 号 任 务 作业 步骤 风险等级分析 危害名称 危害 类别 风险 范危险 源可能导致的 风风险 种类 部 位 险后果 畴 控制措施 后 果 暴 露 ...1 责 建议采取的控 制执行 情风险 等级 措施(评估 可能 性 风险 值 况 任 人 后) 在运行中的线路 下方展放导、地 线时,导线 展防止过牵 引跳动或物理 放 反弹与 带电设备触碰的 措施不足 跨越低压或通信 线导线 展路时,没有做 磨破物理 放 低压导线外 皮措施 压接机具不合 格,导线 连压接模具与 导、地物理 接 线连接不 匹配 导、 导、地线割线时 没地 线 导线 连有做好防导、 地线机械 连 接 接 回弹措施 作 业 在感应电压较高 的导线 连地段压接导、 地线物理 接 时,没有加 挂临时接地线 紧线 施有检查受力点 的受物理 工 力情况 紧线时角铁横担 滑紧线 施轮挂点没有加 软垫物理 工 保护 导、地线紧线前 没1、在运行中的线路下方展放导、地线时,要有 防造成死亡1 — 2止导线过牵引跳动或反弹与带电设备触碰的 措施;触电 坠人身 安导线 2、邻近带电线路施工,导、地线及牵引 绳索与带电人,或重伤3 —9部分 落 打击 全 线路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3、导、 地线及牵引机具人。 应挂临时接地线 50 2 1 100 中等风 险 持续关注 导线 造成重伤1 部分 —2人 触电 坠人身 安1、搭设临时跨越架或挂滑轮,设专人监护;2、 必全 要时对低压线路停电 落 25 1 1 25 低风险 持续关注 导线 连接 过程 造成1—2人 重轻 1、压接工应持证上岗;2、压接机具应合格有效; 触电 打人身 安3、导、地线与压接模具、连接管规格应匹配;4、 按全 击 压接工艺施工 人身 安切割导、地线时线头应用铁丝扎牢,并防止线头 回全 弹伤人 1、在感应电压较高的地段压接时,应挂临时接 地25 2 0.5 25 低风险 持续关注 8 导线 造成1—2人 连接 过轻伤 程 导线 造成1—2人 连接 过重轻 程 导线 造成3人以上 部分 轻伤 导线 造成1—2人 部分 轻伤 打击 5 3 1 15 可接受 的风险 持续关注 坠落 人身 安线;2、在潮湿的地面上应加绝缘垫,防止感 应电压全 伤人 25 1 1 25 低风险 持续关注 坠落 打1、紧线前应检查各桩锚、临锚、拉线、临时 拉线人身 安击 碰撞 或撑杆的受力情况;2、及时调校杆塔的 临时拉线,15 全 并设专人监护 坠落 打1、紧线时角铁横担滑轮挂点应加软垫保护; 2、 人身 安5 击 碰撞 杆塔紧线时应加装转角滑轮减轻横担的下压 力 全 1、牵引钢丝绳应从卷筒下方卷入,排列整齐缠 绕 2 0.5 15 可接受 的风险 可接受 的风险 持续关注 2 1 10 持续关注 紧线 施紧线时绞磨受力 钢机械 工 丝绳卸荷 导线 造成1—2人 部分 轻伤 不得少于5圈;2、要由有经验的人拉磨尾绳, 且站坠落 碰人身 安位于锚桩后面,不得站在绳圈内;3、绞磨 受力时,5 全 撞 打击 不得采用松尾绳的方法卸荷;4、绞磨 未完全停稳时不得换挡或改变转动方向;5、不 得在转动的卷筒上调整牵引绳位置 1、使用前应检查手动葫芦的吊钩、链条、转动 装置及刹车装置;2、手动葫芦防脱钩装置应齐 全有效;坠落 碰人身 安3、手拉链或者扳手的拉动方向应与链 槽方向一致,25 撞 打击 全 不得斜拉硬搬,操作人员不得站在 葫芦正下方;4、带负荷停留较长时间或过夜时, 应将手拉链或扳手绑扎在起重链上,并采取保险 措施 2 1 10 可接受 的风险 持续关注 导线 造成1—2人 紧线 施手动葫芦防脱钩 装人机 工效 工 置失效 部分 重伤 紧 线 作 业 2 1 50 低风险 持续关注 9
作 业 序 号 任 务 作业 步骤 风险等级分析 危害名称 危害 类别 风险 范危险 源可能导致的 风风险 种类 部 位 险后果 畴 控制措施 后 果 暴 露 2 丨责 建议采取的控 制执行 情风险 等级 措施(评估 可能 性 风险 值 况 任 人 后) 导线 部造成1—2人 紧线 施挂线后没有检查 杆人机 工效 工 塔变化情况 轻伤 分 导线提升时,双 钩金具 安紧线器或链条 葫芦物理 装 没有挂在横 担施工孔上 悬垂线夹和防振 锤金具 安的安装人员没 有使行为 装 用双保险安 全带 金具及附件连接安装 设备 损设备 安1、挂线后应缓慢回松牵引绳;2、设专人监护, 在耗 全 调整拉线的同时应观察杆塔受受力变形情况 坠落 打人身 安1、导、地线提升时,双钩紧线器或链条葫芦应 挂击 全 在横担施工孔上,无施工孔时,承力点 5 2 20 低风险 持续关注 施工 过造成1—2人 重伤 程 25 1 1 25 低风险 持续关注 施工 过造成1—2人 程 重伤 1、安装悬垂线夹和防振锤时人员应系好双保险 安全带或使用差速器,安全绳应拴在横担主材 上; 2、坠落 打人身 安使用飞车或绳梯安装时安全系数不得小 于10倍,对25 击 全 带电线路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3、 作业点垂直下方不得有人 交通 意外 坠落 人身 安1、相邻杆塔不得同事在同相位安装附件;2、作 业打击 触全 点垂直下方不得有人 电 1 2 50 低风险 持续关注 10 金具 安相位安装附 件,作物理 装 业点垂直 下方站人 相邻杆塔同时在 同施工 过造成1—2人 轻伤 程 15 1 2 30 低风险 持续关注 附件 安取防止导、地 线坠物理 装 落的措施 附件安装时没有 采造成死亡1— 施工 过2人,或重伤 程 3 —9人 交通 意1、在跨越电力线、铁路、公路或通航河流等杆 塔外 坠落 人身 安线路上安装附件时,必须采取防止导、地线坠 落的打击 触全 措施;2、重要跨越应设双重保护 电 50 1 2 100 中等风 险 持续关注 安装 作不按规定使用或 选行为 业 用不合格登高 工具 安装 作高空作业不按规 定行为 业 佩戴安全带 户 外 不用绳索传递工 具、隔 离 安装 作物料及不使 用工具物理 业 12 开 关 袋 安 装 安装 作不戴绝缘手套即 进物理 作 业 业 行倒闸操作 安装 作施工人员误入带 电物理 业 间隔
— 2人 死杆上 作造成1 坠落 业 亡 — 2人 死杆上 作造成1 坠落 亡 业 杆上 作造成1—2人 业 轻伤 杆上 作造成重伤1— 业 2人 打击 人身 安全 按规定使用安全、合格的登高用具 50 1 2 100 中等风 险 中等风 险 可接受 的风险 低风险 持续关注 人身 安使用双保险安全带 全 人身 安用绳索传递工器具、材料,现场人员必须戴安全 帽 全 人身 安全 必须戴绝缘手套来进行倒闸操作 50 2 1 100 持续关注 5 2 0.5 1 持续关注 触电 25 1 1 25 持续关注 — 2人 死杆上 作造成1 触电 业 亡 人身 安1、施工前确认工作区域并做好隔离措施并悬挂 警50 足够安全 示标志牌;2、设专人监护,与带电设备保持 全距离;3、作业前,对施工人员进行专 项技术交底 2 1 100 中等风 险 持续关注
作 业 任 务 作业 步序 号 骤 风险等级分析 危害名称 危害 类别 风险 范危险 源可能导致的 风风险 种类 部 位 险后果 畴 控制措施 后 果 暴 露 ...1 责 建议采取的控 制执行 情风险 等级 措施(评估 可能 性 风险 值 况 任 人 后) 安装 作用不合格登高 工具 行为 业 安装 作高空作业不按规 定行为 业 佩戴安全带 户 外 不用绳索传递工 具、避 雷 安装 作物料及不使 用工具物理 13 器 安 业 袋 装 作 业 安装 作施工人员误入带 电物理 业 间隔 安装 作连接安装不牢固 业 不按规定使用或 选不按规定使用或 选— 2人 死杆上 作造成1 坠落 业 亡 杆上 作造成1 — 2人 死坠落 业 亡 杆上 作造成1—2人 业 轻伤 打击 人身 安按规定使用安全、合格的登高用具 全 人身 安全 使用双保险安全带 50 1 2 100 中等风 险 中等风 险 可接受 的风险 持续关注 50 2 1 100 持续关注 人身 安用绳索传递工器具、材料,现场人员必须戴安全 帽 全 5 2 0.5 5 持续关注 — 2人 死杆上 作造成1 触电 业 亡 1、施工前确认工作区域并做好隔离措施并悬挂 警足够安人身 安示标志牌;2、设专人监护,与带电设备保持 50 全 全距离;3、作业前,对施工人员进行专 项技术交底 人身 安将避雷器安装在支架上,并用热镀锌或不锈钢螺 丝全 固定 人身 安按规定使用安全、合格的登高用具 全 人身 安全 使用双保险安全带 2 1 100 中等风 险 可接受 的风险 中等风 险 中等风 险 可接受 的风险 持续关注 杆上 作造成1—2人 人机 工效 业 轻伤 打击 1 3 2 6 持续关注 安装 作用不合格登高 工具 行为 业 安装 作高空作业不按规 定线 路 行为 业 故 障 佩戴安全带 指 示 不用绳索传递工 具、14 安装 作器 安 物料及不使 用工具物理 业 装 作 袋 业 用绝缘棒安装线 路安装 作故障指示器 时,不物理 业 戴绝缘手 套 户 外 避 雷 器 试 验 作 避雷 器避雷器试验未放 15 业 试 验 电 — 2人 死杆上 作造成1 坠落 业 亡 杆上 作造成1 — 2人 死坠落 业 亡 杆上 作造成1—2人 业 轻伤 打击 50 1 2 100 持续关注 50 2 1 100 持续关注 人身 安用绳索传递工器具、材料,现场人员必须戴安全 帽 全 5 2 0.5 5 持续关注 杆上 作造成1—2人 业 轻伤 触电 人身 安全 使用合格的绝缘工器具进行带电安装 5 2 1 10 可接受 的风险 持续关注 物理 试验 设造成1—2人 轻伤 备 触电 人身 安试验前和试验后都应对试品可靠放电 全 15 2 1 30 低风险 持续关注 16 设备或财产 损未弄清地下管线 分试验 过失在10万 接地 网布情况就打入 地极人机 工效 元到100万 试 验 程 针 元之间 设备 破人身 安打地极针前,应现场查明地下管线情况,确认打 入损 全 点 50 2 1 100 中等风 险 持续关注
作 序 号 业 任 作业 步务 验 骤 作 业 风险等级分析 危害名称 危害 类别 危险 源可能导致的 风风险 种风险 范部 位 险后果 畴 类 控制措施 后 果 暴 露 建议采取的控 制执行 情责 任 风险 等级 措施(评估 人 可能 性 风险 值 况 后) 人机 工试验 造成轻伤1— 效 过程 2人 试 验 业人员站位不 正确 接地 网打入垂直地极针 作1、 打锤人应站在辅助人员侧面,并不得戴手套; 打击 人身 安2、 打入垂直接地体前要做好锤头紧固措施; 全 3、 打锤正前方不可有人 15 2 1 30 可接受 的风险 持续关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