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 2015年3月 财税报道 经济管理 企业纳税风险的控制与管理 余丽杰 (云南省杨林监狱,云南昆明 651700) 摘要:当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现代化建设的深入,我国企业迎来了全面繁荣与进步的“黄金时期”,为了 保障企业现代化、科学化、可持续化战略发展目标的实现,企业必须坚持不懈地推进经营模式与内部管理机制的改革与调整。 纳税是现代企业顺利运营中不可回避的重要工作之一,立足企业的发展实际、优选企业纳税管理方式既能够有效规避企业纳税 风险,同时也可以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从而从根本上促使我国企业纳税管JEy-作实现跨越式的发展与进步。 关键词:企业纳税风险;纳税风险控制;有效措施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616(2015)03一O186—0l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企业的纳税风险水平整体 较高,这对于企业的正常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能否采取有效 的措施来降低企业的纳税风险成为了企业的当务之急[1]。因此, 现代企业必须在明晰自身实际发展状况、市场的发展趋势与走 向的基础上,严格遵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限制,提高企业纳 税风险控制与管理意识,构建高效的、完善的、可操作性强的 纳税风险管理体系,切实阻断企业产生纳税风险的根源,保障 企业其他工作的顺利推行,推进企业追求可持续性盈利目标的 实现。 1纳税风险概念分析 纳税风险,也称之为涉税风险 税务风险、税收风险等等, 是指纳税人在进行的一系列涉税活动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的限 制遭受经济损失或是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能性的总称。具体来 说,企业纳税风险主要分为两种:比国家规定纳税标准多纳税 和少纳税的风险。从本质上将,企业以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为 根本目标,如果企业多纳税,必然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而 若是少纳税,则会面临税务部门处以补缴税款、缴付滞纳金与 罚款的处罚,如果情节恶劣,给予可能引发刑事犯罪。因此, 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企业要始终关注纳税风险管理与控制工 作的开展,在坚持依法纳税的前提下,科学规划企业纳税方案 与计划,尽可能减轻企业的经济负担,规避企业纳税风险,为 企业的正常运转奠定坚实的基础。 2企业纳税风险的主要成因 2.1纳税意识不高,存在侥幸心理 现阶段,纳税意识淡薄依然是引发企业纳税风险的重要原 因,企业管理层为了尽可能提高经济收益,往往会授意或者默 许税务会计人员隐瞒销售业绩、伪造账薄、利用税法空隙大打 擦边球等等,一遇到税务部门临时查账,就试图采用贿赂税务 检查人员的方式逃避职责,再加上有些税务工作人员把关不严、 监督不力、经受不住企业允诺条件的诱惑,使得纳税风险控制 与管理工作的实际效果难以发挥。 2.2税收法律法规极不稳定 当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家 税收法律法规与相关政策必然会发生某些变化,才能时刻保持 其针对性与高效性,为规范企业行为与推进市场经济的可持续 性发展提供必要的法律支持。但是这样一来,却相对加大了企 业开展纳税风险管理与控制工作的难度与工作量,既要综合考 量企业的实际情况,同时又必须根据国家税收政策作出相应的 调整与改革。 2.3内部管理机制不健全 。从本质上讲,完善、健全、科学的内部管理制度是企业防 治与规避税收风险的根本保障,也是企业顺利推行纳税风险控 制与管理工作、降低税务风险几率的基础。但是从我国企业内 部管理制度现状来看,大多数企业相关管理制度,诸如外财务 管理制度、财务审计制度等等均存在不定的缺陷,从而既限制 了我国企业纳税风险规避与管理工作实际效果的发挥,同时也 使得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极为混乱,使各种潜在税务风险长期存 在。此外,企业缺少内部监督机制,也没有制定详细的税务管 理规范与细则,致使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职责不明,可能会引发 工作遗漏或是重复性工作的现象,极易引发纳税风险。 3控制与管理企业纳税风险的有效措施 3.1全面提高企业纳税意识,及时了解国家税收法律政策的新 变化 纳税是国家规定的、企业必须执行与遵守的义务,为了从 根本上规避企业纳税风险,企业领导层必须树立正确的纳税意 识,积极主动地向国家缴纳税款,要求企业内部财会管理人员 严格按照国家税收法律法规的相关要求记录企业的账目往来, 包括运营状况、财务状况等等,全面推进企业税务筹划工作的 顺利开展。此外,积极参与国家与政府组织的一系列纳税宣传 与推广工作,比如定期举办的税务专业人员进驻企业、税务机 关开展的区域性税法普法讲座等等形式,能够及时了解国家税 收法规政策的变化,面对面向专家与工作人员咨询企业在进行 纳税筹划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有效预防纳税风险,实现企业税 收筹划的根本目标。 3.2建立健全企业纳税管理机制,强化纳税控制的实际效果 从本质上讲,企业纳税管理是一项项目众多、内容繁复的 复杂工作体系,只有建立健全系统、完善的纳税管理机制,才 能尽可能明确财会部门的工作任务、工作职责、工作程序,使 企业纳税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标准化,达到企业开展纳税滚 利工作的实际效果。具体来说,首先,企业可以尝试推行纳税 管理岗位负责人,切实将每项工作落实到人,最大限地减少工 作交叉与重复性工作,提高纳税管理工作效率。其次,推行严 格、公平、透明的办税业务考核体制,既约束与监督企业办税 工作人员的具体行为,增强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同时定期检 查企业涉税业务,尽可能降低企业发生纳税风险的几率。 3.3加强与税务机关的密切联系,最好财会核算基础工作 现阶段,我国税收政策不管是在制定上还是在执行上都存 在一定的弹性空间,为了确保企业的纳税管理方案得到税务部 门的认可,就必须加强与税务部门的密切联系,了解与掌握当 地税务部门税收管理的基本特征与主要方式,并相应地调整与 改革企业纳税管理方案与计划,切实提升企业纳税管理工作的 针对性与高效性。其次,企业要始终注重财会核算基础工作的 开展,推行科学的、合理的财务会计账册、报表、凭证处理体 系,保管企业各项财务信息、数据与资料,为企业纳税风险管 理与控制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最大限度防范企业纳税 风险。 依法纳税是企业应尽的职责和义务,同时企业也有权利在 法律限定的范围内,综合利用各种税务政策进行合理避税,降 低企业的税务负担【2]。因此,企业应该积极寻找纳税与逃税避 税之间的支点,及时了解国家税收的变化与动态,调整与优化 企业纳税方案与计划,既切实履行纳税义务,又极大降低企业 纳税负担,节省企业经济成本,规避与控制企业纳税风险,加 速企业现代化、可持续化、又好又快的战略发展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刘清科.对企业纳税风险的几点思考『J],时代金融,2013(6). [2]邓丽丽.试论企业的纳税风险控制[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