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名言警句
1、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译文: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图强,到了一头白发的时候,悲伤也没用了。提醒我们应该珍惜时间,不应浪费时间。
2、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明《增广贤文》
译文:光阴就像射出去的箭一样快,日月就像纺织机上的梭的速度一样快。比喻时间流逝得非常快。
3、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
译文:年轻时学习效果好,年纪大了学习就困难多了,所以要十分珍惜时光。
4、 亡羊补牢,犹未为晚。——《战国策》
译文:比喻事情出了差错,有了损失,如果及时补救,还能够弥补,吸取教训。
5、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傅玄
译文: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变好,接近坏人可以使人变坏。
6、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
译文:他送给我桃儿,我以李子回赠他,比喻友好往来或互相赠送东西。
7、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译文:走一千里路,是从迈第一步开始的。比喻事情是从头做起,逐步进行的。
8、 最严重的浪费就是时间的浪费。
9、 天才就是百分之二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八的汗水。
10、 学问是光明,无知是黑暗。
11、知识是精神的粮食。
12、许多赛跑人的失败,都是失败在最后几步。
1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译文: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就忧愁,在天下人享福之后才享福。体现了一种为天下人谋福利,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
14、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译文:天下大事的兴盛、灭亡,每一个老百姓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1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译文:自己不愿意做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
16、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
译文:德才兼备人的品行,是依靠内心安静精力集中来修养身心的,是依靠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品德的。
17、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元曲 争报恩
译文:路途遥远才能知道马的力气大小,日子长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坏。
18、千里送鹅毛,礼轻人意重。——徐渭《路史》
译文:后用以比喻礼物微薄而情意深重。
19、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
译文:用绳子不停地锯木头就可以锯断木头,水滴不断地滴石头,也能滴穿,人只要有毅力,“勤”字当头,就能把事情做成功。
20、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译文:每个人只要生下来就必有用处,黄金千两一挥而尽还能够再来。
二年级名言警句
1、只要有志气,不怕起点低。
2、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是会有的。
3、抛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抛弃他。
4、今日事,今日为,太阳绝不为你而再升。
5、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译文:玉石不经过琢磨,就不能用来做器物。人不通过学习,就不懂得道理。
6、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
译文:人如果没有长远的谋划,就会有即将到来的忧患。
7、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道德经》
译文:能够了解他人的人是有智慧的,能够了解自己的人是高明的,能够战胜他人的人是有力量的,能够战胜自我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
8、至乐莫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增广贤文》
译文:最快乐的事莫过于读书,最重要的事莫过于教育孩子。
9、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荀子·儒效》
译文:一点点累积土石,就可以堆成高山;一点点累积水滴,就可以汇成大海。
10、业精于勤,荒于嬉。—— 韩 愈《进学解》
译文:学业的精深在于勤奋,而荒废在于贪玩。
11、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传》
译文:只要有坚定的意志和决心,事情最终能成功。
12、好学不倦,必成大才。——林肯
译文:喜欢(爱好)读书的人并且不厌倦的人,一定会成为一有用之才。
13、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张衡《应闲》
译文:人一辈子要勤奋努力,倘不积极地探索研究,哪会有收获或成就呢?
14、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张载
译文:要想成就大器,必须经过艰难困苦的磨练。
15、愁人苦夜长,志士惜日短。——民间名言
译文:无所事事的人抱怨夜晚太长,有理想有抱负的人为日子太短而可惜。
16、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译文: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做任何事都要持之以恒,最终要想认识事物或事理的本质,还必须依靠亲身的实践。
17、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韩愈
译文:书山有路,但是只有在书海中勤快的奔波的人,才是真正的找到路,不然就一点也学不到。学海中没有边,只有用自己辛勤劳动用辛苦作舟才能达到彼岸。
18、无知比贫穷更可怕。
19、心灵中的黑暗必须用知识驱除。
20、最困难之时,就是离成功不远之日。
三年级名言警句
1、除了通过黑夜的道路,人们不会达到黎明。
2、当太阳西沉时,星星就闪烁了。
3、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任何一座高峰。
4、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荀子·劝学》
译文: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但它的颜色比蓝草更青;冰是水凝成的,但它比水更冷。
5、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论语》
译文:不埋怨上天给的命运,不要遇到挫折就怨恨别人,通过学习平常的知识,理解其中的哲理,获得人生的真谛。
6、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增广贤文》
译文:一寸长的黄金却难以买到一寸光阴。比喻时间十分宝贵。
7、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论语》
译文:学习了知识然后时常地复习它,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
8、言必信,行必果.。——《论语》
译文:说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办到。
9、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孟子》
译文:人们互相认识,贵在能够相互了解。而人们相互了解,贵在能够了解到对方的心灵深处。
10、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译文:只要是“恶”,即使是小恶也不做;只要是善,即使是小善也要做。
1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译文: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的态度。
12、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中庸》
译文:中庸之道是离人不远的,假使有人遵行中庸之道而远离人群,那就不可以称之为道了。
13、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孔子》
译文:君子用心求道而不费心思去求衣食。君子只担忧学不到道,不担忧贫穷。
1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译文:在战场上,天气好还不如地理形势好。而地理形势好还不如作战中人们齐心合力,团结一致。
15、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中庸》
译文:别人学一次就会了,我还不会!就学他一百次;别人学十次就会了,我还不会!就学他一千次。如果真能照这样子去做,虽然再笨,也会变得聪明,即使再柔弱的人也会变得坚强。
16、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中庸》
译文:『诚』,是自然的道理,万事万物的本末终始都离不开它,没有『诚』,就没有万事万物了。所以,君子把『诚』看得特别宝贵,『诚』,并不仅仅是为了成就自己而已,而是要拿他来成就万事万物。
17、君子之道,譬如行远,必自迩,譬如登高,必自卑。——《中庸》
译文:君子实行中庸之道,好比走远路,一定要从近处开始,好比登高处,一定要从低处开始。
1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译文:即便是三个人在一起也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 ,选择好的学,按照好的做。 取长补短 吸取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 也泛指在同类事物中吸取这个的长处来弥补那个的短处。
19、一个不注意小事情的人,永远不会成就大事业。——卡耐基
20、要迎着晨光实干,不要面对晚霞幻想。——卡莱尔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2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