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压旋喷桩作业指导书

高压旋喷桩作业指导书

来源:筏尚旅游网
高压旋喷桩施工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2.作业准备 2.1内业技术准备

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全面熟悉核对设计文件、规范和技术标准,充分了解设计意图,核对地形及地质资料,完成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安全质量保证措施、应急预案的编制。对现场领工员、作业班组进行安全质量、相关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2外业技术准备

(1)场地准备: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电源、水源及通讯线路,引至施工现场。

(2)施工现场临时用水用电准备:根据施工平面布置及现场施工机械使用情况,进行用水用电准备。

(3)安全防护准备:工程开工时,对施工安全有影响的设施进行防护,确保施工安全。

(4)临时设施准备:根据现场场地情况设置办公室、工具间、材料堆场及仓库。在出入口处设值班室,负责现场的安全保卫工作,并与当地门联系,成立安保体系,并在关键部位设消防器材,确保万无一失。 3.技术要求

3.1为了克服盲目性,确定高压旋喷桩加固施工参数,确保地基

1

加固收到预期的效果,在正式施工前,先做一组试验桩,试验桩为四根。

3.2高压旋喷桩施工中保持搅拌机底盘的水平和导向架的竖直,旋喷桩的垂直偏差不得超过1%;桩位的偏差不得大于50mm;成桩直径和桩长不得小于设计值。

3.4严格按照设计桩位、桩长、桩数、喷浆量以及试验确定的参数施工。桩体搅拌均匀、连续,全桩长须复搅一次。机具下沉搅拌中遇有土阻力较大时,增加搅拌机自重,然后启动加压装置加压,边输入浆液边搅拌钻进。

3.5.成桩过程中,因故停止,恢复供浆时在断浆面上下重复搭接0.5m喷浆搅拌施工。因故停机超过3小时,拆卸管道清洗,并在原桩位旁边补桩。

3.6.喷浆量及搅拌深度必须采用经国家计量部门认证的检测仪器进行自动记录,且处于检定有效期内。

3.7.高压旋喷桩的施工顺序从中间向外围进行,或由一边推向另一边推进的方式施工。 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4.1施工程序

清表、平整场地(使钻机就位时平衡、不下沉)→桩位测量定位→桩机就位→旋转下沉成孔→高压喷浆成桩→重复旋转下沉→复喷提升→下一根桩施工。 4.2施工工艺流程

2

高压旋喷桩施工工艺流程图

场地平整桩位放样测量放线钻机就位水泥复验标高测量对中垂直旋转下沉成孔高压喷浆成桩清水扩孔喷浆提升注入水泥浆至桩顶向下注入水泥浆重复旋转下沉复喷提升喷浆提升成桩移架

5.施工要求 5.1施工准备

施工前进行工艺性试桩,确定工艺参数,水泥、粉煤灰等原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 5.2施工工艺

5.2.1施工准备

根据现场情况,进行场地平整;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及有关规范规定,进行图纸的技术交底工作,作好施工前安全文明教育;经业主及监理单位认可,选择合适的位置,进行试桩,以期确定以下技术参数:①实际地质情况;②喷嘴型号及规格;③进尺及提升速度;④注浆压力;⑤注浆流量;⑥水灰比值及水泥掺入量;⑦成桩直径;⑧成桩强

3

度;熟悉图纸,作好图纸会审前期工作;按现场平面布置图选好地点挖水泥浆池及铺水泥堆放台;按顺序对旋喷桩进行编号。

5.2.2测量放样

施工前,进行现场测量放样,根据设计图纸用全站仪和水准仪测放出钻桩范围和桩位及标高,标识桩位,编写桩号和桩长,并将布置孔位情况向钻机操作手交底。布桩要先横向从线路中心向两侧进行,纵向从两端向中间进行。

5.2.3注浆

高压旋喷桩注浆固结体的质量因素较多,当确定采用一定形式的高压旋喷注浆管法之后,注浆工艺是影响固结体的重要因素之一。

⑴ 旋喷

旋喷桩采用P.C32.5复合硅酸盐水泥,水灰比1:1。高压旋喷注浆,均是自下而上,连续进行,若施工中出现了停机故障,待修好后,需向下搭接不小于0.5m的长度,以保证固结体的整体性。由于本段地质情况比较复杂,沿着深度变化大,有多种土层,其密实度、含水量、土粒组成和地下水状态等,有很大差异和不同,若采用单一的技术参数来旋喷注浆,则会形成直径大小极不匀称的固结体,导致旋喷直径不一致,影响承载力。因此,针对不同地质土层的特征,要采取相对的措施来注浆完成。特别对粘土部位,深部土层要适当放慢提升速度和旋转速度或提高旋喷压力等。

⑵复喷

在不改变旋喷技术参数的条件下,对同一土层作重复注浆(喷到

4

顶再下钻重喷该部位),能增加土体破坏有效长度,从而加大固结体的直径或长度并提高固结体强度,复喷时全部喷浆,复喷的次数愈多固结体直径加长的效果愈好。

5.2.4水泥用量的控制

在喷浆提升过程中,控制水泥用量是关键。水泥的用量与喷浆压力、喷嘴直径、提升速度及水灰比等有直接关系,具体控制方法:

⑴若水泥量剩余措施如下: ① 适当增加喷浆压力; ② 加大喷嘴直径; ③ 减慢提升速度; ⑵若水泥量不够措施如下: ①保证桩径的情况下适当减少压力; ②喷嘴直径适当减少;

③保证桩体强度的情况下适当加快提升速度; ④加大水灰比值;

针对本工程具体情况,每根桩分次进行搅拌,施工用水精确量取,确保定量的水和水泥比例进行拌制水泥浆,通过调整以上参数可保证水泥量满足设计要求;针对水泥浆下沉现象(水泥浆液密度较大),采取自桩顶向下3.0m 进行复喷,可保证桩体上部水泥土强度。

5.2.5冒浆处理

在旋喷过程中,往往有一定数量的土颗粒,随着一部分浆液沿着注浆管管壁冒出地面,通过对冒浆的观察,可以及时了解土层状况,

5

判断旋喷的大致效果和断定参数合理性等,根据经验,冒浆(内有土粒、水及浆液)量小于注浆量20%为正常现象,超过20%或完全不冒浆时,应查明原因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⑴流量不变而压力突然下降时,应检查部位的泄漏情况,必要时拨出注浆管,检查其封密性能;

⑵出现不冒浆或断续冒浆时,或系土质松软则视为正常现象,可适当进行复喷;必要时采用速凝浆液,便于浆液在注浆管附近凝固;

⑶减少冒浆的措施

冒浆量过大的主要原因,一般是有效喷射范围与注浆不相适应,注浆量大大超过旋喷固结所需的浆量所致;

①提高旋喷压力(喷浆量不变); ②适当缩小喷嘴直径(旋喷压力不变); ③加快提升和旋转速度;

对于冒出地面的浆液,可经过选择和调整浓度后进行前一根桩返浆回灌,以防止空穴现象。

5.2.6固结体控形

固结体的形状,可以通过调节旋喷压力和注浆量,改变喷嘴移动方向和提升速度,予以控制。由于本工程设计固结体的形状为圆柱形,在施工中采用边提升边旋转注浆,考虑到深层部位的成形,在底部喷射时,加大喷射压力,做重复旋喷或降低喷嘴的旋转提升速度,而且针对不同土层可适当加大压力和降低喷嘴的旋转提升速度,使固结体达到匀称,保证桩径差别不大。

6

5.2.7确保桩顶强度

当采用水泥浆液进行喷射时,在浆液与土粒搅拌混合后的凝固过程中,由于浆液析水作用,一般均有不同程度的收缩,造成固结体顶部出现一个凹穴,凹穴的深度随地层性质、浆液的析水性、固结体的直径和成孔深度因素不同而不同。单管旋喷的凹穴深度一般为设计桩径的1-1.5 倍。这种凹穴现象,对于地基加固是极不利的,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清除。

为防止因浆液凝固收缩而产生的凹穴现象,便于地基加固达到理想的效果,可采取超高旋喷(旋喷处理地基的顶面超过路基基础底面,本工程设计能满足要求)、返浆回灌等措施。

5.2.8防止串孔的措施

⑴在施工过程中,各机组采取隔桩跳打的施工方法; ⑵在高压缩土层适当减小喷浆压力。 ⑶加快提升速度和旋转速度。 6.劳动组织

管段内所有高压旋喷桩施工组织两个具有丰富经验的作业班组施工,劳动力组织情况见下表:

劳动力组织表

序号 1 2 3 4 工种 工班长 桩机操作司机 木工 电工 人数 2 10 3 5 序号 工种 5 6 7 8 测量定位 电焊工 安全检查 普工 人数 6 2 2 30 7

7.材料要求

水泥采用P.0 32.5 级复合硅酸盐水泥,要求每批水泥有出厂合格证、化验单,并且对每批号水泥做进场抽样复验,袋装每200 吨复验一次,合格后方可使用。粉煤灰等外加剂应满足设计要求,严格控制好原材料质量。 8.设备机具配置

主要机械设备表

序 号 1 2 3 4 5 6 机械名称 旋喷钻机 高压泵 泥浆泵 搅浆机 交流电焊机 气焊机 型号规格 PH-5C 数量 10 12 12 12 5 20 引孔 压浆 输送泥浆 制备泥浆 焊接 焊接 用 途 BWT100/30 GPB3NL-9 JB01 BX-315 9.质量控制及检验

9.1高压旋喷桩质量控制主要指标

施工技术措施的允许偏差

项次 1 2 3 4 5 6 检查项目 桩距 桩长 桩径 竖直度 单桩喷浆量 强度 单位 mm m mm % Kg kpa 允许偏差 ±100 不小于设计 不小于设计 1.5 符合设计要求 不小于设计 检查频率 抽查2% 抽查2% 查施工记录 查施工记录 查施工记录 抽查5% 9.2质量保证措施

8

9.2.1确保桩位准确性

桩位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放样,并经监理人员复验合格;施工时,钻机就位必须在定位员的指挥下准确对准桩位,由质检员复核,监理工程师认可后,钻机方可开钻;施工完毕,及时做好施工记录,并在施工图上做标记;

9.2.2确保桩身垂直度

钻机开钻前必须调平,依机架两边所吊线锤平行机架为准;钻进过程中,若因故钻机下陷倾斜,需及时调整;

9.2.3确保桩顶标高

各桩位点放出后,按施工现场平整度划分若干个区,每个区用水准仪准确测出标高,算出其钻孔深度和空喷深度;每开钻前,应将深度盘指针对零,确保钻深准确性;钻头离桩端1m 时,提前喷浆,防止桩底部因送浆距离较远不能准确到达,而缩短桩长;

9.2.4提高桩强度

为保证旋喷桩端、桩顶及桩身质量,第一次提钻喷浆时应在桩底部停留30秒,进行磨桩端,余浆上提过程中全部喷入桩体,且在桩顶部位进行磨桩头,停留时间为30秒。

9.2.5防止缩径及夹泥

针对密实度较高的土层,采用慢档高压提升和下沉;加适当的搅拌叶片;增大喷嘴作业半径;

9.2.6针对淤泥质粉质粘土层防患措施

采取隔桩跳打的施工方法;减小旋喷压力;加快提升速度等;添

9

加适量粉煤灰。

9.2.7确保桩体连续性

喷浆时必须连续,不能间断;施工中一旦出现故障,待修好后,必须再向下搭接长度不小于50cm;

9.2.8材料质量控制

水泥采用32.5 级复合硅酸盐水泥,要求每批水泥有出厂合格证、化验单,并且对每批号水泥做进场抽样复验,袋装每200 吨复验一次,合格后方可使用。禁止使用过期、雨淋、受潮、结块水泥;粉煤灰的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进场时必须按批对减水率、凝结时间差、抗压强度比进行试验,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和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水泥浆液必须搅拌均匀,对超过初凝时间4 小时的水泥浆液严禁使用。

9.2.9施工时应严格控制喷浆时间和停浆时间。每根桩开钻后应连续作业,不得中断喷浆。严禁在尚未喷浆的情况下进行钻杆提升作业。

9.2.10现场施工人员认真填写施工原始记录,记录内容应包括:a施工桩号、施工日期、天气情况;b喷浆深度、停浆标高;c灰浆泵压力、管道压力;d钻机转速;f钻进速度、提升速度;g浆液流量;h每米喷浆量和外掺剂用量;i复搅深度。 10.安全及环保要求 10.1施工安全要求

(1)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佩戴安全帽,增强自我保护意

10

识,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

(2)现场施工人员穿戴要整齐,禁止赤身光背、穿拖鞋上岗。 (3)设备操作者应熟悉设备性能及操作规程,并经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

(4)机械设备应定期检修,非操作人员不得擅动设备。 (5)工作中若发现机器异常,应立即停机检修。 10.2临时用电

(1)施工现场的电气设备、线路、设施必须进行定期检查,线路要求按规范架设。

(2)配电系统的安装和内部设置须符合有关规定。

(3)各种电气、电动机械及电焊机的安装和使用必须符合相应的用电规定并实行安全保护,各类专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4)现场各级施工安全员对现场施工安全必须认真地定期做安全检查,及时地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和《临时用电安全防护》、《施工机械安全防护》、《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规定》的规定执行,总公司将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将根据规定严肃处理。 10.3地下、地上管线和周围建筑物及文物保护措施

⑴施工前, 先对施工区域及其周围的地下管线和建筑物进行调查,会同其产权、维护单位共同确认地下管线位置、走向,并划定需要施工防护的范围,需要拆迁的地下管线及建筑物,及时与产权单位签订拆迁协议,并尽早拆迁。需保留的地下管线和建筑物,与产权单位商定加固防护方案,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保证施工中正常使用及

11

以后的使用维修。

⑵开挖施工前,在已查明的地下管线路径上设立标志或洒灰线,并向施工人员技术交底。地下管线路径两侧各2.0米范围内不用机械开挖,人工作业时,禁止使用铁镐和齿类尖耙,做到逐层轻插浅挖,同时请产权单位或维护单位人员到现场监护,一旦发生损坏,及时组织抢修。挖出的电缆、管线按监护人员的要求进行保护或迁移,保证既有设备的正常使用。

⑶对地上各种管线、建筑物采取措施加强防护,保证其安全使用。管线及建筑物附近严禁爆破作业,施工必须爆破时采用松动爆破。

⑷开展学习和教育, 贯彻执行《文物保》。在施工中发现文物或有考古、地质研究价值的物品时,立即停工封闭现场,在派专人保护现场的同时,派人迅速通知建设单位和当地文物部门。经过文物部门处理后,再进行施工,确保祖国文化遗产不受侵害。严禁对发现文物私自占有或非法转卖。 10.4环境保护要求

(1)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并且要系好安全帽的下颌带。

(2)进入施工现场内的人员不准光脚、穿拖鞋、穿高跟鞋。 (3)施工现场应遵守《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规定的噪声限值,尽量采用低噪声机具并设专人定期测定噪声值,发现超

12

标及时采取降噪措施。

(4)非本工种职工严禁乱摸、乱动各种机械、电器设备。 (5)进入现场禁止打闹,严禁酒后作业,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6)未经培训的人员,严禁进入现场操作,特殊工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7)施工现场要严格执行分片包干和个人岗位责任制,做到整个现场清洁、整齐、文明施工。

(8)施工现场道路和场地必须平整、坚实,并有排水措施,道路要畅通,不得尘土飞扬。

(9)各种材料及构配件按要求分规格码放整齐,合理保管,方便使用。

(10)工人操作地点和周围必须清洁整齐,活完料净脚下清。施工垃圾和剩余水泥浆要及时清理。

(11)建筑物内外,禁止随地大小便,经常保持清洁卫生。

1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2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