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教学设计

《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教学设计

来源:筏尚旅游网


第三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第二节 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调查认识动物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现代生物科学技术──生物反应器、仿生在人类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能力目标:

1、通过调查、资料搜集、分析等活动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通过讨论交流提高学生归纳总结和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调查过程中的分工合作,培养学生研究中的团队精神、探索精神以及求实精神。 2、引导学生关注动物与生物圈中其它生物及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用辩证的观点来看待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看待生物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培养爱护动物的情感和热爱科学的态度。

依据教学内容体系,学生的认知规律、认知水平,已有的生活经验等,确定了如下的重难点:

1、重点:全面了解动物与人类的关系,自觉形成保护动物的情感,并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2、难点:调查活动的组织,以及交流表达的过程;生物反应器和仿生的概念及其应用的理解。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虽有一定的了解,但这种了解往往是肤浅的和片面的。因此教师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从学生熟知的话题出发,通过引导学生调查、交流、讨论,全面分析总结动物与人类关系的方方面面,使之贴近生活实际,符合认知规律,以此提高学生对问题的认识深度。既达到突破重点、解决难点的目的,又适时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

关于调查活动的开展,学生在初一上学期时曾进行过《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的活动,应该有一定的基础,但本节调查的内容和形式应该是开放性的,要引导学生不但要了解动物

在人类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用处,还要认识动物对人类生活、生产和国民经济发展中等多方面的重要作用。应提前一周对各小组的调查方案进行适当的指导,给与充分的调查时间,并且要求准备图片或录像资料以备交流展示,从而真正起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避免流于形式。 课时:1课时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驱动性问题]在自然界中,动物成为自然美景中的一部分,与生物圈形成和谐统一的整体,在我们人类的生活中,动物有着怎样的作用呢?试想如果没有动物我们的生活该是什么样子?

设计意图:以上节课学习的内容自然而然过渡到本节,然后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干脆利落,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去把握知识,有力于诱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探究新知

1、动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

课前我们各个小组对动物在生活中的作用进行了调查,下面哪个小组展示一下。 (1)各小组学生全员交流展示调查目的、方案和调查结果,形式自选,可以是录像、照片或图片文字等。根据生活经验、已有知识和展示的内容,全面、辨证地总结动物在人类生活中发挥的作用。

(2)为保证交流的高效性,其他小组只补充前面小组没有交流的内容,或者有异议的内容,补充前要适当客观的评价他人的调查。

教师总结:畜牧业和渔业产值在农业产值中的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程度的标志之一,我国畜牧业和渔业发展很快,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同学一定要有骨气、有志气,努力学习,增长知识技能,赶超发达国家,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浓厚的交流共享氛围,让学生在自己的活动和体验中全面获取有关动物与人类关系的知识,使学生学会思考、学会表达、获得自信,更主要的是进一步掌握了调查的科学探究方法和与人合作、与人沟通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精神和科学探索精神。通过教师的总结激发了学生努力完善自己,报效祖国的爱国热情。 2、动物与生物反应器

过渡: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离不开奶及奶制品,你们听说过每升6000美元的羊奶吗?天价羊奶的背后有什么奥秘?

指导学生带着下列问题阅读课本50页动物与生物反应器和资料分析: (1) 什么是生物反应器?

(2) 最理想的生物反应器是什么?这种生物反应器利用的原理是什么?

(3) 利用生物反应器可以生产哪些物质?与工厂化生产相比,利用生物反应器来生产这些物质有哪些优越性?

(4) 你对生物反应器在未来社会中的应用有何展望和想象?

组织小组进行问题讨论,主要交流后两个问题,鼓励、引导学生畅所欲言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思考、对比、讨论从而突破难点,提高学生的阅读教材和分析教材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探究精神。让学生在感受到现代生物科技的同时,体会到知识与社会生产的紧密联系,让他感到科学不是那么遥远高深,科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树立远大志向,并立志在生物科学研究方面有所作为。 3、动物与仿生

过渡: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受动物的启发,人类也能上天下海了,这是利用的什么知识?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建立仿生的概念。

问题:1、你知道哪些仪器设备是利用仿生原理制成的? 2、进行仿生研究需要哪些方面的科学知识和技能。

学生结合阅读课本并根据生活经验畅所欲言,教师在学生发言完毕展示一些仿生图片及仿生技术的发展前景进一步调动学生兴趣。

教师总结:仿生研究不但需要生物学,还需要数学、物理学、数学、工程设计和美工等方面的知识,所以任何一项科学研究都不是的学科研究,而是需要全面的知识,需要其他学科的辅助,这就要求我们现在打基础的时候要做到各学科均衡发展。

设计意图:仿生是学生易于理解、较感兴趣的内容,通过上述设计能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并让学生形成学科均衡发展的基本学习观点。 四、小结

一、在人类活动中的作用 1. 提供衣、食等生活用品

2.发展畜牧养殖业、渔业,带动经济发展 3.药用价值及其丰厚利润

4.文学、造型艺术、娱乐等方面 二、在科学方面的应用(一)、生物反应器

1、概念:利用生物(如动物)做“生产车间”,生产人类所需的某些物质,这就是生物反应器。

2、例如:乳房生物反应器

人类通过对某种动物(如牛、羊)的遗传基因进行改造,使这些动物的乳房可以产生和分泌出人们所需要的某些物质。 (二)、仿生

1、概念:模仿动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来发明创造各种仪器设备。 2、例如:抗荷服、冷光、雷达、薄壳建筑等 五、课堂练习: 课后反思:

对本节教学我有如下思考。

成功之处:本节内容因为紧扣生活实际,主干知识比较清晰简单,重点是在引导学生了解动物在生活中的作用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及情感态度价值观。所以每个环节都有关于情感态度教育内容的设置,实践证明效果是非常不错的。

关于动物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学生的调查结果非常精彩,学生总结的很全面,积极性非常高,这与调查之前的充分准备有很大关系。只有让学生去亲自尝试和体验,才会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需要提高之处:

小组合作参与度还有待提高,仍有个别人没有动起来,尤其是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存在吃等食的现象。需要调动组长的积极性,使之对组内的弱势群体进行帮助,并经常给他们提供表现自己的机会,树立自信。

课堂细节问题,比如教师的评价性语言较少,对学生的回答进行不必要的重复,应将这种简单重复变成激励性、引导性、概括性的评价。教师尽量少说,主要是引导、点拨、、评价,实实在在从学生的发展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把自己放在次要的位置上。问题的设置,还需要下功夫,语言要明确、具体、规范,需要字斟句酌,要考虑整体布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2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