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2014年2月(上) 试论现代生物技术在农业种植领域的意义和发展 王成群 (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老鹰山镇农业务服中心,贵州六盘水553000) 摘要:农业生物技术是高新技术中应用最广、最直接,最具现实意义的领域。本文分析了发展农业生物技术的意义,介绍了生物技术在现代农业种植中得应用, 并对将来在农业种植领域更好的运用生物技术做出了展望,希望能够引起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进一步重视,能够对农业种植领域更好的运用生物技术提供借鉴和指导。 关键词:农业种植;生物技术;应用;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相关研究工作 的进一步深人,生物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和 进步。并在农业种植领域得到推广和运用。 所谓生物技术,就是针对生物机体或生物部 分器官、组织以及细胞利用先进的生物工程 原理,对生物体进行改造,从而促进人类所 需产品的生产。生物技术是--I'-J对生物体进 行改造和利用的技术,生物技术涉及到生物 学、生物化学、遗传学、细胞学等学科知识, 对于人类发展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生物技 术在农业种植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农作 物产量,促进农作物产品质量的改善,对于 我国农业发展具有非常大的帮助作用。 一、发展农业生物技术的意义 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人们的粮食问题 一直是我国的大问题,当生物技术在农业中 应用后,解决了我国居民的粮食问题,且没 有使得自然环境遭到破坏,实现了可持续发 展。生物技术产业是知识密集型产业,它具 有投资少、产量高、回报率高等特点;它可 以利用自然界的再生能源,实现可持续发 展。它的发展对于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所 面临的人13中、资源、环境等问题具有重大 作用。大力发展农业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对 于改变农业生产现状,大幅度提高农产品的 产量和质量,加快高产、优质、高效、可持 续农业的发展,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减少 环境污染,保护良性生态平衡都A-4-if重要意 义。 二、生物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运用 (一)生物农药的制作 生物农药也是伴随着生物技术的运用 而出现的,它是利用生物新陈代谢的产物, 作为农药制品的有效成分,改变传统的通过 化学手段制作农药的方法,既能够达到杀虫 保护农作物的目的,还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 损害,有利于环境保护。此外,生物农药的 运用。还具有良好的使用效果。能够提高植 株的耐药性。因此,在农药的制作上,采用 生物技术具有良好的效果,对农业种植的影 响也是深远的在基因工程药品当中,许多药 品是从生物组织中提取材料生产的。但是材 料提取困难,因而药品的价格也比较昂贵。 而微生物能够迅速生长,并且容易控制,适 用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因此,在生物制药 实践中,可以将生物合成相应药物成分的基 因导人到微生物细胞当中,使其产生相应的 药物,这样不仅能够解决材料来源困难的问 题,还能够进行大规模生产,有利于降低生 产成本。 (二)组织培养技术 组织培养技术的运用,主要是建立在细 胞全能性的基础上,通过人工诱导的方式, 使植物组织在无菌状态下能够良好发育,最 终发育成为完整的植株。在农业种植中,通 过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 显著特点,它不仅能够使得植物繁殖的速度 加快,还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培育出更多 的优良植物品种。还能够有效的防止病毒对 作物幼苗的侵害,保证种苗无病毒。进而有 利于推广良种经济作物的种植。所以,今后 在农业种植中值得进一步推广和运用,为了 达到更好的运用效果,在农业种植的时候, 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在植物组织培育 中,要保证适宜的温度、光照、温度等条件, 培养基组成、PH值、渗透压等化学条件也 应该满足条件,为组织培养创造良好的条 件,另外。在进行初代培养外植体的时候。 要做好褐变处理工作。有时候外植体接种 后,表面会出现褐变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 会影响整个外植体的培养,因此,必须做好 处理工作,保证组织培养的质量。 (三)促进了我国农作物的抗虫性和抗 病性 病虫害影响农作物产量的重要因素是 病虫害问题,造成了农作物产量的快速下 降,造成了农作物的大量死亡,因此,提高 我国农业作物产量,促进我国农业产业发展 的重要工作便是对病虫害问题的解决。通过 先进的生物技术,我国部分转基因作物已经 成功具有良好抗虫性和抗药性,确保了我国 农作物产量的稳步提升。如新型转基因马铃 薯的成功研制,使得马铃薯作物在受到克伦 那多马铃薯甲虫的侵害时,能够自身分泌水 晶蛋白这一物质,从而对克伦那多甲虫进行 毒害,避免病虫害问题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同时。农作物抗虫性和抗药性的提升,有效 的降低了农药及杀虫剂的用量,降低了农药 和杀虫剂残留物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降低 了农药和杀虫剂对水资源的污染,提高农产 品产量的同时,确保了环境保护工作的有效 开展。 (四)促进了农作物对土壤养分的利用 效率 农作物的生产离不开养分的有效供给, 作物缺少必要的生长元素,就会造成作物生 长效率的降低,导致农作物产量的降低。为 确保农作物产量,氮、磷、钾肥的使用在农 业生产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就相关数据显 示,农作物种植过程中作物能源的来源5O 147 %依靠肥料。由于肥料的过度使用,导致温 度气体的大量排放,加剧了地球温室效应。 同时,农业生产过程中肥料的大肆应用,是 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罪魁祸首。生物技术的 应用,有效提升了农作物对土壤养分的利用 效率,降低了农作物对肥料的依赖,从而有 效降低了种植过程中肥料的使用,降低了肥 料对环境的危害。如部分转基因作物,能够 通过根部相关结果加强对营养元素的固定 和收集,提高了对土壤养分的应用,促进了 植物的快速生长。同时,通过对特定真菌的 研究和应用,加速了种植区域内土壤养分的 生成,提高了土壤中养分含量,有效减少了 对人造肥料的应用,减少了人造肥料对环境 的破坏。 三、生物技术在农业种植中运用的展 望 在农业种植领域,运用生物技术的优势 是十分明显的。但其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容 忽视,其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为生物技术存在 潜在的安全危险性。由于受到科研水平和人 类认识能力的限制,目前人类还没有完全掌 握基因技术,将生物技术运用到农业种植存 在着一定的危险陛,转基因技术可能会对环 境造成破坏,可能会影响到生物物种的多样 性。此外,转基因还可能会影响到食品安全, 对人类的健康潜在一定的危害。今后在生物 技术的研究中,应该进一步加强技术攻关, 例如,进行光合作用的应用研究,加强生物 固氮技术、植物的生物反应器等技术的研 究,突破现阶段生物技术发展存在的制约因 素,促进生物技术在农业种植当中得到更好 的运用。 四、结语 农业种植中生物技术的应用有效地提 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对我国农作物的 抗虫性和抗病性具有促进作用,另外生物农 药的推广也丰富了农业的种类,保护了环 境,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助力,因此, 应该加强生物技术的研究力度,加快生物技 术产业化发展,以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 发展速度,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改革。 参考文献: [1】王登波.探讨农业种植中生物技术的推广及 应用【J】.吉林农业.2012(6). 【2]张仰峰.生物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运用初探 fJ1.科技信息.2013(23). [3 国生.浅谈农业种植中生物技术的应用[J]. 农业与技术.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