贮存物品:液氨 最大贮存量:90吨
危险性类别:第2.3类有毒气体
1、贮存物品:液氨(NH3)
2、理化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恶臭的气体。
相对密度:气体0.6;熔点:-77.7℃;沸点:-33.35℃;自燃点651.22℃;蒸汽压:1013KPa(25.7℃);爆炸极限:下限16%,上限25%;溶解性:易溶于水,在醇中溶解度中等。
3、危险特性:氨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
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氟、氯等能发生剧烈化学反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剧增,有开裂和爆炸危险。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有害燃烧产物:氨、氮氧化物。
4、健康危害:低浓度氨对粘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可造成组
织溶解坏死。
急性中毒:轻度者出现流泪、咽痛、声音嘶哑、咳嗽、咯痰等;眼结膜、鼻粘膜、咽部充血、水肿;胸部力线征象符合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周围炎。中度中毒上述症状加剧,出现呼吸困难,紫绀;胸部力线征象符合肺炎或间质性肺炎。严重者可发生中毒性肺水肿,或有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剧烈咳嗽,咯大量粉红色沫痰,呼吸窘迫、谵妄、昏逐、休克等。可发生喉头水肿或支气管粘膜坏死脱落窒息。高浓度氨可引起反射性呼吸停止。液氨或高浓度氨可致眼灼伤、皮肤灼伤。
1
5、争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皮肤或用2%硼酸溶液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将患者移至空气新鲜处,维持呼吸循环功能,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如呼吸及心跳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挤压术。就医。
6、防护措施: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或氧气呼吸器,分清风向,抢占上风口。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毒防滲透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它防护:工作现场严禁烟火,进食和饮水。工作后,淋浴更衣。进行就业前和定期体检。
7、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安全地带),并严格隔离限制出入。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穿防化服,尽快切断泄漏源。現场雾状水中和、稀释、溶解,用事故池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修后使用。
8、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
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
2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灭火器。 9、事故应急电话:
调度室8820 合成车间8826 安技部8816 生产部8818 设备部8055 公司办5633364
10、安全负责人:白军平
安全监察人:岳怀仓
操作人员:赵彦智 刘建宏3
黄永宏孙建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