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比亚危机深度分析
摘要:当前的“茉莉花”已经蔓延至北非多个国家。在国际局势还没有来得及对突尼斯做出更多反应前,利比亚的内战爆发吸引了国际社会的众多眼球。从利比亚爆发大规模到西方联军对利比亚进行六轮军事打击不过短短40多天,利比亚当前局势变幻莫测、难以预计。
关键词:卡扎菲 ;1973号决议;军事打击 一、 利比亚危机的起因 (一) 利比亚的历史问题
1912年,利比亚成为意大利的殖民地。1951年,利比亚。1969年,卡扎菲发动军事政变、夺取政权,后建立了大阿拉伯利比亚人民社会主义民众国。由于西方列强对非洲的殖民统治和以经纬线无情划分领地,使得非洲后来后的各个国家的部落和民族成分混合,为日后各国的管理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利比亚东西部地区之间,卡扎菲注重东部部落的发展(东部部落有石油)而忽视了瓦尔法拉部落的发展,更加深了部落之间的矛盾。由于这样深刻的社会矛盾,再加上全球经济危机对利比亚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使得利比亚2月15日爆发的迅速蔓延至全国。 (二) 卡扎菲的统治下的利比亚
由于利比亚的主要产业就是石油,因此近年来的失业率攀升,一度高达30%,而社会最底层的人民生活相当困苦。卡扎菲的9名
子女涉足几乎利比亚所有高额利润产业从而累计大量财富,每年约有数百亿美元流入卡扎菲家族。卡扎菲的贪污也是文明世界。而卡扎菲在处理他的政治对手是绝不留情。基于种种原因,利比亚内部矛盾重重,人民怨声载道,终于在死亡犯人的家属(1996年利比亚阿布萨利姆监狱发生,开打死了上百名犯人)与谈判赔偿问题破裂后,引发大规模。
二、 联合理会第1973号决议与西方联军对利比亚的军事打击
(一)西方联军的对利比亚军事打击 1、 实行军事打击原因 (1) 表面原因
在1973号决议中第4条规定,会员国可“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保护利比亚境内可能遭受袭击的平民或平民住宅区。而卡扎菲在1973号决议后并没有真正实现停火,反而派发武器给志愿者,西方多国,尤其是法国以此为借口,开始了对利比亚的军事打击。显然的,“人道主义救援”已成为西方国家发动对他国武装侵略的先决口号。
(2) 各方军事打击的实质原因
美国在前期作为“奥德赛黎明”行动的领导者,是迫于西方国际社会的压力,不得不投入战场。实际上,美国现在已经处在一个内忧外患的阶段。深陷阿富汗和伊拉克两个战场已经使美国的
和国防支出筋疲力尽,而美国的财政紧张已经达到捉襟见肘的程度,此外,美国也并不希望再与阿拉伯其他国家交恶,引起阿拉伯世界的更大不满。
而北约的介入最大的原因就是欧盟在利比亚的石油利益。这次军事行动如果打掉了卡扎菲,扶植起新的亲西方的政权,那么欧洲各个国家在利比亚可得的石油利益就不言而喻了。同时,利比亚作为最靠近欧洲的北非国家之一,利比亚局势的动荡直接影响到欧洲的安全。卡扎菲一直是的支持者,他几乎资助了所有反西方的。打掉了卡扎菲,就打掉了一个举足轻重的纳赛尔主义者。同时,若利比亚升级,聚集在利比亚的近150万的非法移民很有可能涌入欧洲各国,扰乱各国秩序。另一方面,英国评论认为,军事打击利比亚将转变在阿拉伯世界以暴力解决问题的主流方式。【1】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法国在这次军事行动中的表现得十分积极,甚至萨科齐在3月11日率先承认了利比亚反正武装的政治合法性。萨科齐在此前的突尼斯“茉莉花”和埃及中,表现迟钝、大失水准,完全失去了法国在它的固有地方上的主导作用,使得法国在这次的利比亚危机中,必须显示出它在北非的主导权和存在感。有报道显示,萨科齐在空袭之后,民调支持率直线上升。看来参与这次军事打击也是萨科齐为其明年的总统竞选在拉票。 2、军事打击计划及其成果
第一阶段:在利比亚建立起禁飞区、组织利比亚对班加西的军事行动。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迈克尔马伦20日说,对利比亚进行军事打击的第一阶段国际行动“已经取得成功”。【2】 第二阶段:切断利比亚军的“后勤支持”,对利比亚的军事行动将由军事打击转为提供情报支持、信号干扰、空中加油以及人道主义救援等。此前联合一直以打击利比亚防空目标为主,而3月24日以后,针对利比亚的打击目标已经转向地面。24日当天,就有目击者表示,联军对利比亚南部卡扎菲的一个根据地塞卜哈实施了密集空袭,【3】使得卡扎菲的毫无还手之力,并且多名卡扎菲亲信和人员已经开始寻求停火和安全逃离通道。同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发表每周广播讲话,称在利比亚的军事行动目标清晰,并正在取得成功,利比亚的防空系统被摧毁,卡扎菲的不再在利比亚各地推进。【4】种种迹象表明,联军的第二阶段任务已经开始走向正轨。
第三阶段:使卡扎菲下台,扶植亲西方。
虽然并没有明确的报道指出,接下来西方联军已经达成对卡扎菲采取“斩首行动”的共识,但英国方面则把卡扎菲最为“合法攻击目标”,此前甚至有专家认为,3月21日100多名被派到利比亚的英国特种兵就是为了“斩首行动”而来。
尽管美国并没有把卡扎菲列为打击目标,但“整体目标就是为了让卡扎菲下台”,3月20日是美国事务副助理多尼隆表
示。【5】西方国家需要再利比亚扶植起一个新的亲西方的,一方面可以化解利比亚对西方的仇视情绪,另一方面还可获得更大的石油利益, 第三还可抵制的渗透。 3、是否超越了1973号决议内容
3月25日开始,联合开了对利比亚地面的空袭。如果说此前对利比亚的空袭是为了严禁利比亚的任何飞机起飞或降落是联合理会授权进行的,那么对利比亚地面的打击则完全不在安理会授权的范围之内了。最近几日,关于针对利比亚的军事行动也引起了世界各国的质疑。 (二)国际社会的态度 1、 赞成方
以英、美、法为首的北约国家,坚持认为自己是“为保护利比亚平民”而实行军事打击利比亚。 2、 反对方
目前国际社会上对军事打击利比亚的发对呼声已经越来越高,甚至北约内部也对这场军事行动有分歧意见。而主要的反对呼声是来自俄罗斯、中国、阿拉伯国家联盟、非洲联盟、韩国、德国、印度等。这里仅介绍其中几个。 (1)
3月26日,俄罗斯驻北约特使发表警告,认为北约有可能在利比亚陷入一场全面战争。【6】此前,普京还称空袭利比亚
是又一场十字军东征。俄罗斯国家杜马3月23日通过《关于利比亚局势》的声明,要求多国联军立即停火。声明指出,使用武力表明一些国家想利用联合国的授权来达到其他的目的,而不是所声称的保护平民。俄罗斯在关于通过第1973号决议是就投了弃权票,并在接下来联合空袭利比亚的数日,一直发表声明,批评联军的武断军事行动。 (2)中国
中国作为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在关于通过第1973号决议的投票上,同样投了弃权票。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李保东17日说,中国支持安理会采取适当和必要的行动尽快稳定利比亚局势,但由于中国对支持安理会第1973号决议部分内容有严重困难,因此投了弃权票。外交部发言人姜瑜称,“我们反对滥用武力造成更多平民伤亡和更大的人道主义灾难”,“再次呼吁有关各方立即停火,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利问题。我们支持联合国秘书长利比亚问题特使以及非盟、阿盟继续为和平解决利比亚当前危机开展外交努力”。【7】同时,中国希望能在军事打击后尽快重建利比亚。【8】
中国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外交的基本准则,一直以来奉行不干涉他国内政的信条。在这次联合国闭门会议上,中国投了弃权票也正是对这一信条的体现。如果中国投了赞同票,那么中国也会是助长军事打击士气的伪正义国家之一,甚至将成为日后人道主义灾
难的幕后推手之一。中国一再表示不会干涉他国内政,这次投票更加显示了中国的决心。 (3)阿拉伯国家联盟
阿拉伯国家联盟在1973号决议行使支出,是赞成在利比亚建立禁飞区的。但随着联合对利比亚的军事打击的范围的扩大、程度的加深,阿盟秘书长穆萨20日批评西方联军说:“利比亚正在发生的事情与实施禁飞区的目的不符,我们希望保护平民而不是轰炸更多的平民。” (4)非洲联盟
非洲联盟19日美国、英国、法国发动代号为“奥德赛黎明”的军事行动,要求立即停止轰炸利比亚地面目标。同时,非盟呼吁利比亚当局确保向民众提供人道主义援助,保护居住在利比亚的外国人。【9】非盟做此考虑,一方面是为了维护非洲的稳定,另一方面是为了维护非洲的经济利益不落入西防守中。 (四)西方联军对利比亚军事打击的影响 1、 对利比亚的影响
刚刚结束北非之行的潘基文在24日表示,尚无证据显示利比亚当局会停火,国际社会应继续采取行动。【10】此番讲话表明,联合对利比亚的军事打击短时间内不会停止。而伊朗则警告利比亚,有可能成为西方国家的新殖民地,并被掠夺石油资源。【11】 笔者认为,卡扎菲的下台已经是可以预见性的了。卡扎菲的可
控地区不断变化,大中城市时而会落到反对派手中。而亲信的离心叛逃也给卡扎菲的控制能力大打折扣。尽管卡扎菲不断声称将与西方抗争到底,但其终究已经大势已去。
西方发起联合对利比亚实行军事打击的目的之一就是扶植起一个新的亲西方,至于到底是不是现在的武装成立的临时先另当别论,但在军事打击完结之后,将要成立的新,无疑会被西方所操控。而假设卡扎菲抵抗住了西方的军事打击,在残酷的炮火之中继续生存下来了,带给利比亚将会是无穷尽的战事,因为西方国家并不会容许卡扎菲的继续存在。而利比亚平民的伤亡也会进一步增多,国内局势的混乱会导致更多声音出现。
2、 对国际格局的影响
利比亚作为北非最富裕的国家,其主要产业是石油。但究其政治影响力,实在有限。尽管卡扎菲一心想建立阿拉伯联合国家,但在伊拉克战争中已经可以看出,阿拉伯国家内部并不团结并且矛盾重重,根本无法抱在一起解决西方国家对阿拉伯国家的侵略问题。尽管在发现无力促进阿拉伯世界的团结后,卡扎菲又致力于非洲联盟的建立。但碍于非洲的实力有限、自身问题都无法解决,非盟在国际社会上的地位也不足以影响大国决策。
21世纪以来,西方国家发动的三次战争都是在阿拉伯国家。尽管这种局面造成了阿拉伯世界对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的极度不
满,但由于自身存在着待解决的问题太多,阿拉伯世界里的大多数国家无暇用过多力量来反抗西方国家。反而是的极端组织在反抗西方的行为中,花了大手笔。和利比亚相关的组织阿拉伯国家联盟和非洲联盟在针对军事打击的立场是尽管是一再反对,但终究没有对实际情况起到太大的改善作用。因此西方联合的这番军事行动,实质上并没有动摇西方国家的根基,也无法改变今后美国、欧盟对大中东地区的走向,更无从谈起会改变现行的国际格局。
根据联合国宪章,以目前的利比亚状况而言,应该更着重使用谈判、调停、和解、司法解决等办法,而西方联合应立即停止对利比亚的军事行动,国际社会应共同帮助利比亚的重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2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