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领域课程: 图文处理综合训练 课程教学方案
制订时间: 制订人:张良彩 课程名称 图文处理综合训练 课程编号 课程总学时 48 学期第 5 印刷技术基础、印刷色彩、图形制作、数字印前导课程 前技术、图文排版、原稿制作与影像处理技术 职业行动能力 1. 图像输入、处理、输出设备的操作能力; 2. 印前各种应用软件的操作能力; 3. 印刷工艺技术; 4. 印品质量控制能力; 5. 基本的沟通与协作能力。 学习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达到下列基本要求: 1.了解并掌握印前工艺流程以及操作的原理和方法; 2.掌握图像扫描等图像输入的步骤和方法; 3.熟悉图像处理与调整的方法与技巧; 4.熟悉图文页面的制作,以及版面制作的各种工艺; 5.掌握拼大版、打样的工艺和技术; 6.熟悉数码印刷等输出的原理、操作步骤及方法; 后续课程 印后加工工艺、印刷企业管理、校外顶岗实习(含毕业设计) 7.掌握典型产品的印后加工工艺,并能按照各种印后加工工艺来确定印前的制作方法和制作工艺; 8.掌握印前质量控制的内容、检测标准、检测方法等。 教学内容: 1. 各种原稿的扫描及输入; 教学方法建议: 项目教学法、示范教学法 2. 图像的处理与调整; 3. 包装盒设计与印前制作、输出及后加工; 4. 图书的设计与制作、输出及后加工; 5. 台历的排版与制作、输出及后加工。 教学资源: 实训项目单卡、教案、多媒体课件、图片、软件、实物、辅具等。 场地要求:苹果机房1间,配有20210台PC或苹果电脑,多媒体教学设施,局域网。 设备要求:扫描仪、数码相机、数码印刷系统、CTP系统、数码打样系统等。 实训材料:纸张、数码打样耗材等。 学生能力要求: 1.了解印刷工艺流程; 2.熟悉印前制作的各种软件; 3.具备基本的沟通与协作能力。 教师能力要求: 1.具有印前各种设备、软件的操作能力,有高级技能等级或考评员资格; 2.具有印刷相关理论知识,符合教师要求,有教师资格证; 3.具有将专家教学理论转化到教学第一线的能力。 考核方式: (一)课程考核方式,依据考勤、课堂表现、项目实训等方面,从知识、技能、素质等层面多元评价学习成果。 (二)采用过程形成性评价,以“学习成果”为导向的考核模式。 总成绩=平时成绩(考勤课堂表现)40%项目实训成绩(实训作业综合作品)60%。 具体考核如下: 1考勤(2021:依据学校规定,对旷课、请假、迟到、早退分别计算分数; 2课堂表现(2021:反映平时学习态度、回答问题、团队协作情况; 3实训作业(2021:反映课堂与课后实训情况; 4数字印刷综合作品(40分):引入技能大赛评价模式,设计成作品评分表,将知识、技能纳入作品评分表中,对作品进行考核评价。
图文处理综合训练 课程学习情境总体方案
制订时间: 制订人:张良彩
学习情境 学习情境1 学习 图像的输入 情境 1.掌握扫描仪的工作原理; 2.掌握不同原图像的质量分析与调整 包装盒设计与印前制作、输出及后加工 1.了解生产中对2.了解不同颜色3.掌握图像校色的方法。 1.了解普通包装2.掌握包装盒的3.掌握包装盒类4.掌握数码输出方法; 5.掌握包装盒的1.掌握图书的设计、制作方法; 2.掌握图书类产品的生产工艺; 3.掌握拼版、折页4.掌握数码输出技术; 5.掌握图书的后加图书的排版与制作、输出及后加工 台历的排版与制作、输出及后加工 1.掌握台历的设计、制作方法; 2.掌握台历类产品的特殊生产工艺; 3.掌握数码输出技术; 4.掌握台历的后加工技术。 学习情境2 学习情境3 学习情境4 学习情境5 图像的质量要求; 盒的结构; 学习 稿的扫描要求; 模式的应用领域; 制作方法; 3.掌握扫描参4.掌握数码图像的输入方法。 目标 数的设定; 产品的生产工艺; 工艺方法; 后加工操作技能。 工技术。 学时 4 1.通过对印刷原稿的扫描,学习扫描技术; 4 将扫描和数码摄影完成的图像,处理成符合印刷质像,包括图像颜色模式、分辨率、颜色、层次、清晰度等 10 通过包装盒类产品的制作,掌握此类产品的设计、排2021 通过图书的制作,掌握书刊、图书类0 通过台历的制作,掌握台历类产品的设计、排版、产品的设计、排后加工流程,以及所设计的特殊制作工艺 教学 2.通过数码摄量要求的数字图版、制作、拼大版、制作、拼大版、输版、制作、输出、载体 要求 影,掌握数码图像印刷的质量要求。 图像扫描的方输出、后加工流程 出、后加工流程 印刷图像的分辨率要求,印刷图像的颜色、层次、清晰度要求 包装类产品的制作工艺流程、产品加工过程 书刊、图书类产品的制作工艺流程、产品加工过程 台历类产品的制作工艺流程、产品加工过程 知 识 点 法;扫描参数的设定;数码图像的要求 重点推荐 教学方法 教学 电脑、扫描仪、数码资源 扫描软件、相机等 电脑、应用软件 电脑、应用软件、电脑、应用软件、数码印刷机、后加工设备 机房 数码印刷机、后加工设备 电脑、应用软件、数码印刷机、后加工设备 机房、数码印刷、印后加工 讲解、演示与实操 讲解、演示与实操 讲解、演示与实操 讲解、演示与实操 讲解、演示与实操 教学 地点
机房 机房、数码印刷、机房、数码印刷、印后加工 印后加工 图文处理综合训练 课程学习情境设计表
制订时间: 制订人:张良彩 学习情境1 所属课程名称 学习目标: 1.掌握扫描仪的工作原理; 2.掌握不同原稿的扫描要求; 3.掌握扫描参数的设定; 4.数码图像的输入。 学习内容: 1.扫描各种原稿,获取图像电子文件; 2.扫描参数; 3.数码相机的图像获取; 4.印刷图像质量参数确定。 教学方法建议: 项目教学法、示范教学法、实操。 图像的输入 图文处理综合训练 学时 学期 4 5 重点: 扫描仪的使用 难点: 印刷图像质量参数 教学载体 1.通过对原稿的扫描,学习扫描技术; 教学资源: 实训项目卡单、实训指导书、教案、多媒体课件、图片、软件、扫描仪、数码相机。 2.通过数码摄影,掌握数码图像印刷的质量要求。 学生基础要求: 1.Photoshop基本操作技能; 2.数字印前技能。 考核方式: 教师能力要求: 懂得印刷图像的质量要求和扫描方法和工艺。 (一)课程考核方式,依据考勤、课堂表现、项目实训等方面,从知识、技能、素质等层面多元评价学习成果。 (二)采用过程形成性评价,以“学习成果”为导向的考核模式。 总成绩=平时成绩(考勤课堂表现)40%项目实训成绩(实训作业综合作品)60%。 具体考核如下: 1考勤(2021:依据学校规定,对旷课、请假、迟到、早退分别计算分数; 2课堂表现(2021:反映平时学习态度、回答问题、团队协作情况; 3实训作业(2021:反映课堂与课后实训情况; 4数字印刷综合作品(40分):引入技能大赛评价模式,设计成作品评分表,将知识、技能纳入作品评分表中,对作品进行考核评价。
图文处理综合训练 课程学习情境设计表
制订时间: 制订人:张良彩 学习情境2 所属课程名称 学习目标: 1.了解生产中对图像的质量要求; 2.了解不同颜色模式的应用领域; 3.掌握图像校色的方法。 学习内容: 1.图像参数设定; 2.图像的的调整原理、方法; 3.图像的颜色、层次、清晰度调整; 4.扫描图像质量的分析与评价。 重点: 图像的颜色、层次、清晰度调整 难点: 图像的颜色、层次、清晰度调整 教学载体 扫描和数码摄影完成的图像,处理成符合印刷质量要求的数字图像,包括图像颜色模式、分辨率、颜色、层次、清晰度等。 教学方法建议: 项目教学法、示范教学法、实操。 教学资源: 实训项目卡单、实训指导书、教案、多媒体课件、图片、软件。 图像的质量分析与调整 图文处理综合训练 学时 学期 4 5 学生基础要求: 教师能力要求: 应用图像软件调整图像的软件操作基本技能。 懂得调整图像的技能和技巧,熟悉印刷对图像的质量要求。 考核方式: (一)课程考核方式,依据考勤、课堂表现、项目实训等方面,从知识、技能、素质等层面多元评价学习成果。 (二)采用过程形成性评价,以“学习成果”为导向的考核模式。 总成绩=平时成绩(考勤课堂表现)40%项目实训成绩(实训作业综合作品)60%。 具体考核如下: 1考勤(2021:依据学校规定,对旷课、请假、迟到、早退分别计算分数; 2课堂表现(2021:反映平时学习态度、回答问题、团队协作情况; 3实训作业(2021:反映课堂与课后实训情况; 4数字印刷综合作品(40分):引入技能大赛评价模式,设计成作品评分表,将知识、技能纳入作品评分表中,对作品进行考核评价。
图文处理综合训练 课程学习情境设计表
制订时间: 制订人:张良彩 学习情境3 所属课程名称 学习目标: 1.了解普通包装盒的结构; 2.掌握包装盒的制作方法; 3.掌握包装盒类产品的生产工艺; 4.掌握数码输出方法; 5.包装盒的后加工。 学习内容: 1.包装盒类产品的设计制作; 2.拼版工艺; 3.输出; 4.包装盒后加工。 重点: 包装盒类产品的设计制作 难点: 特殊工艺、拼版工艺 教学载体 通过包装盒类产品的制作,掌握此类产品的设计、排版、制作、拼大版、输出、后加工流程。 学生基础要求: 设计、排版的基本技能。 教师能力要求: 懂得包装类产品制作的生产工艺。 教学方法建议: 项目教学法、示范教学法、实操。 教学资源: 实训项目卡单、实训指导书、教案、多媒体课件、图片、软件。 包装盒设计与印前制作、输出及后加工 图文处理综合训练 学时 学期 10 5 考核方式: (一)课程考核方式,依据考勤、课堂表现、项目实训等方面,从知识、技能、素质等层面多元评价学习成果。 (二)采用过程形成性评价,以“学习成果”为导向的考核模式。 总成绩=平时成绩(考勤课堂表现)40%项目实训成绩(实训作业综合作品)60%。 具体考核如下: 1考勤(2021:依据学校规定,对旷课、请假、迟到、早退分别计算分数; 2课堂表现(2021:反映平时学习态度、回答问题、团队协作情况; 3实训作业(2021:反映课堂与课后实训情况; 4数字印刷综合作品(40分):引入技能大赛评价模式,设计成作品评分表,将知识、技能纳入作品评分表中,对作品进行考核评价。
图文处理综合训练 课程学习情境设计表
制订时间: 制订人:张良彩 学习情境4 属课程名称 学习目标: 1.图书的设计、制作方法; 2.掌握图书类产品的生产工艺; 3.拼版、折页工艺; 4.掌握数码输出方法; 5.图书的后加工。 学习内容: 1.图书的设计、制作; 2.拼大版工艺; 3.折页、拼版方式; 4.不同装订方式相应的不同拼版方式; 5.输出和后加工。 重点: 拼大版工艺 难点: 折页、拼版方式 教学载体 通过图书的制作,掌握书刊、图书类产品的设计、排版、制作、拼大版、输出、后加工流程。 教学方法建议: 项目教学法、示范教学法、实操。 教学资源: 实训项目卡单、实训指导书、教案、多媒体课件、图片、软件。 图书的排版与制作、输出及后加工 图文处理综合训练 学时 学期 2021 5 学生基础要求: 软件的使用、图书所涉及的各种印刷质量要求。 考核方式: 教师能力要求: 懂得图书类、书刊类印刷品产品形成的整个过程。 (一)课程考核方式,依据考勤、课堂表现、项目实训等方面,从知识、技能、素质等层面多元评价学习成果。 (二)采用过程形成性评价,以“学习成果”为导向的考核模式。 总成绩=平时成绩(考勤课堂表现)40%项目实训成绩(实训作业综合作品)60%。 具体考核如下: 1考勤(2021:依据学校规定,对旷课、请假、迟到、早退分别计算分数; 2课堂表现(2021:反映平时学习态度、回答问题、团队协作情况; 3实训作业(2021:反映课堂与课后实训情况; 4数字印刷综合作品(40分):引入技能大赛评价模式,设计成作品评分表,将知识、技能纳入作品评分表中,对作品进行考核评价。
图文处理综合训练 课程学习情境设计表
制订时间: 制订人:张良彩 学习情境5 所属课程名称 学习目标: 1.台历的设计、制作方法 2.掌握台历类产品的特殊生产工艺 3.数码输出 4.台历的后加工 学习内容: 1.台历的设计、制作; 2.台历类产品的特殊生产工艺; 3.拼板工艺; 4.特殊装订方式; 5.输出和后加工。 重点: 特殊装订方式 难点: 台历类产品的特殊生产工艺 教学载体 通过台历的制作,掌握台历类产品的设计、排版、制作、输出、后加工流程,以及所设计的特殊制作工艺。 教学方法建议: 项目教学法、示范教学法、实操。 教学资源: 实训项目卡单、实训指导书、教案、多媒体课件、图片、软件。 台历的排版与制作、输出及后加工 图文处理综合训练 学时 学期 10 5 学生基础要求: 软件的使用、台历页面所涉及的各种印刷质量要求。 考核方式: 教师能力要求: 懂得台历类特殊印刷品产品加工的整个过程。 (一)课程考核方式,依据考勤、课堂表现、项目实训等方面,从知识、技能、素质等层面多元评价学习成果。 (二)采用过程形成性评价,以“学习成果”为导向的考核模式。 总成绩=平时成绩(考勤课堂表现)40%项目实训成绩(实训作业综合作品)60%。 具体考核如下: 1考勤(2021:依据学校规定,对旷课、请假、迟到、早退分别计算分数; 2课堂表现(2021:反映平时学习态度、回答问题、团队协作情况; 3实训作业(2021:反映课堂与课后实训情况; 4数字印刷综合作品(40分):引入技能大赛评价模式,设计成作品评分表,将知识、技能纳入作品评分表中,对作品进行考核评价。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2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