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南北跨纬度广,气候差异不大 B.位于太平洋的东岸
C.西部深人亚欧大陆腹地,便于发展海洋事业
D.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南部部分地区位于热带,没有地区位于寒带,光热条件好 2.我国濒临的海洋中,由北向南依次是( ) A.渤海、东海、黄海、南海 C.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B.南海、东海、黄海、渤海 D.南海、黄海、东海、渤海
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远方的家》栏目推出的电视专题片《边疆行》,以新闻纪实的手法,从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出发,终点是辽宁省丹东市,顺时针勾勒出中国版图。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3~5题。
3.我国的疆域辽阔,陆上邻国众多,下列国家中,属于我国陆上邻国的是( ) A.吉尔吉斯斯坦
B.韩国
C.伊朗
D.孟加拉国
4.本次活动起点所在省级行政区域的轮廓是( )
A
B
C
D
5.本次活动终点所在省级行政区域的简称是( ) A.桂
B.青
C.辽
D.宁
6.“天山南北乌鲁木齐,雪域春秋扎西德勒”描述的省级行政区域分别是( ) A.安徽、河南
B.海南、新疆
C.新疆、西藏
D.北京、上海
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在中国深圳举办,中国夺75金创造新纪录。据此回答7~8题。 7.本届大运会举办地位于下列哪个省级行政区域( )
A
B
C
D
8.下列各组省级行政区域都与大运会举办地所在省级行政区域相邻的是( ) A.鲁、桂、闽
B.鄂、闽、云
C.浙、桂、闽
D.湘、桂、闽
9.生活中处处有地理知识。有关下列地理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20元人民币上的景观所在地区的主要少数民族为壮族 ②信封上收件人地址中级别最低的行政区是桃溪镇 ③图中汽车牌照的属地为青岛
④电视节目中播放的画面为内蒙古草原景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下列有关我国人口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口分布相对均匀
B.人口密度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域是西藏自治区
C.人口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 D.黑河——腾冲一线是重要的人口地理分界线
读中国人口的分布图,回答11~12题。
11.我国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是( ) A.山区人口稠密,平原人口稀疏 B.内陆人口稠密,沿海人口稀疏 C.农村人口稠密,城市人口稀疏 D.东部人口稠密,西部人口稀疏
12.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人口密度总体上在10人/千米2以下的省级行政区域是( ) A.福建、台湾
B.北京、上海
C.湖北、湖南
D.西藏、青海
13.全国青少年地理夏令营开营的第一项活动是介绍自己的家乡,请根据四位同学的描述,选出正确的选项( )
A.小丽来自内蒙古自治区 C.小明来自海南省
B.阿里来自台湾省 D.小玲来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4.图中展示了某民族的传统节日,该节日源于( )
A.维吾尔族聚居地 C.蒙古族聚居地
B.回族聚居地
D.高山族聚居地
15.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下列有关我国民族分布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汉族人口遍布全国各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中部地区 B.云南省是我国少数民族集中分布的省份之一
C.我国民族分布具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 D.我国少数民族人口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南地区
16.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是“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少数民族人口集中分布的地区不包括( ) A.西北地区
B.东北地区
C.东南沿海地区
D.西南地区
读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域的轮廓及其各自的人口(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面积数据图,回答17~18题。
17.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其中蒙古族集中聚居的省级行政区域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8.下列关于省级行政区域人口密度的叙述,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①省级行政区域人口密度最大 B.④省级行政区域人口密度最小
C.①④两省级行政区域人口稠密,人口密度都超过600人/千米2 D.②③两省级行政区域地广人稀,人口密度都不超过50人/千米2
我国是世界上的人口大国,解决好人口问题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重要任务。据此回答19~20题。 19.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人口总数为13.40亿(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人口数),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 A.国防兵源不足 C.耕地闲置
B.劳动力短缺
D.交通拥挤、住房紧张
20.这次人口普查显示,少数民族人口大约占8.49%。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 A.汉族
B.回族
C.壮族
D.傣族
二、综合题(共60分)
21.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7分)
(1)图中M是__________省,简称__________。 (2)M省周边的省级行政区域分别是
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⑤__________,⑥__________。
(3)图中①省级行政区域的行政中心是__________,②省级行政区域简称__________,③省级行政区域的行政中心是__________,④省级行政区域简称__________;⑤省级行政区域简称__________行政中心是__________;⑥省级行政区域简称__________。
(4)图中有北回归线穿过的省级行政区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省级行政区域名称) 22.读我国各省级行政区域人口密度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我国人口密度超过500人/千米2的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口密度最小的直辖市是__________。 (3)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名:
A__________,B__________,并用直线连接。
(4)AB线东南部面积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43%,人口却占全国总人口的94%,其主要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社会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读我国人口增长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从图中可以看出,新中国成立前,在较长的历史时期内,由于战争、疫病等原因,人口增长__________。 (2)新中国成立后,人口增长呈__________趋势。(填“上升”或“下降”)
(3)人既是生产者,又是__________者,人口数量的增长应与__________的发展和__________、__________条件相适应,为此我国政府把实行__________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控制人口__________,提高人口__________。
具体要求是__________晚育、少生__________。 24.读中国民族的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我国回族集中分布的省级行政区域有哪些?
(2)哪一省级行政区域的民族构成最为复杂?
(3)据图分析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
(4)上述民族分布特点有何积极意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