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关于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污许可制度衔接研究

来源:筏尚旅游网
dB何文君《资源节约与环保》2020年第2期关于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污许可制度衔接研究(镇江市句容生态环境局江苏镇江212400)摘 要:在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倡导绿色环保理

念背景下,对环境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进一步加大了对

排污的监管力度。而环境影响评价以及排污许可制度作为

环境管理的重要保障制度,两者的有机衔接对环境污染源 的治理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将针对环境影响评价

以及排污许可制度的衔接进行相应的研究分析,针对现阶 段两者的衔接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从而进一步加强我国

环境污染管理工作制度。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排污许可制度;研究引言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污许可制度作为现阶段环境管理的重要

组成部分,对整体污染源的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中环境影响

评价主要是针对我国规划以及建设工程项目等在选址、设计、施

工等过程,尤其是运行和生产阶段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进行科 学、客观的分析、评估等,并针对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提出

预防以及控制方案,为项目的环境管理提出科学依据。而排污许

可制度主要是具有污染源建设的项目亦或是运行单位、企业等

向有关政府部门进行申请,通过标准、合法的审核后准许排污的 制度。因此,两者的有机衔接对污染源环境管理有着重要意义。1现阶段两者衔接发展瓶颈环境影响评价主要是在建设项目实施前期进行评价以及预

防,对实施后的排污情况的预测,同时还对项目在实施阶段进行

管理,为排污许可证的申请审核提供相应的内容⑴。而排污许可

主要是在项目实施后的监管,能有效证明污染源的合理排放以

及控制,是有关执法部门执法的重要依据。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污

许可制度作为重要的管理标准,在现阶段的实际衔接发展过程

中还存在着部分不足。1.1制度的缺失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污许可制度间在衔接方面还存在着部分

不足,其尚未有科学、有效的制度进行有效地安排以及管理。环

境影响评价主要是事前预防,是环境污染的“防火墙”,而排污许

可侧重于事中事后监管,这就需要统一的制度将这两种制度进

行无缝衔接。很多时候,排污许可证中并没有能够将环境影响评 价文件中提出的污染源种类、产排污环节、排放量、污染防治措 施和风险管理、环境监测与管理等应用其中,环境影响评价内容

不能纳入排污许可证,其评估、预测的意义将失去有效性。与此

同时,这对日常的监督检查工作也会带来各种各样的影响,不利 于制度功能的有效发挥,对其细化管理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1.2管理规定未能有效应用现阶段的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污许可制度的衔接管理中,其

各项管理规定未能得到有效的应用以及实施,主要表现在:有关

的建设项目在实施阶段以及实施结束后,有关的管理人员监管

意识不足,未能进一步落实排污许可监管工作;此外,有关的环

境监察与执法人与及部门等在监管主要以标准的排污管理为依

据,对实际的情况不够重视,进一步影响环境影响评价根据项目

实际情况提出的管理规定未能得到有效落实。13技术规范缺乏统一性两者在针对污染源相关数据的核算方面,存在着相应的差

异,其中,排污许可证所应用到的计算方式较多,其中有的来源

于环统数据、污染源普查数据等,有的根据现有的污染排放情况

进行计算,有的利用监测数据进行计算,但是缺乏系统性。而环

评主要是用物料平衡法或者类比法对污染源强进行核算。因为

两者核算的方式不同,两者计算结果有着较大的差异,未能形成

有效依据,缺乏一定的整体性以及连贯性,对污染源的实际管理 具有严重的影响,两者未能实现衔接管理的有效性。2两者衔接的可行性方案2.1技术系统化针对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污许可制度间技术衔接问题,可进

一步加快技术标准统一的工作速度。两者间的排放量计算可有 多种方式应用,譬如:监测法、类比法等,通过相应的计算方式对 两者的许可证发放、排污收费等都能得出较好的结果。将计算方

式进行有效的统一,可实现两者间的合理衔接,譬如:将排污许

可证的数据校核对环评的类比法以及平衡法进行结合应用。此

外,有关政府部门以及管理人员针对环境影响评价的要素导则、

技术方法等进行合理、科学的修订和调整,将环境影响评价的技

术要求进行相应的简化,使其更加精简,保证环境影响评价与排

污许可制度在技术方面能有效衔接囚。2.2制度体制、平台的建立两者的有机衔接从其根本的角度而言,可考虑其管理制度 的思想、方法、对象等方面。两者在设计的思路上存在着相应的

差异,因此,其结合的难度加大,在实现两者的融合中可将其纳

入,进一步实现思想、方法等的有机衔接,从而促进两者更好地

开展污染治理管理工作。在实际的污染源管理工作中,应进一步 加强新建设项目污染源的环境影响评价,以此为排污许可证审 批通过的重要依据,如若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未能得到有

效实施,将不予发放排污许可证。对建设项目的辅助企业或是单

位提出系统的污染预防治理工作要求,要严格落实,其中也包含 项目前期实施建设以及完成后的生产应用等。在实际的建设阶

段,相关的企业或是单位要进一步落实环评提出的具体要求,如 若项目在无许可证亦或是超标排污情况下实施,有关验收部门

不予出具相关的验收通过的意见,在整体的实施过程中,企业或

是单位要加大监测工作力度,根据相关要求向有关部门提供污 染源监测报告。81dB2.3污染排放物的管理《资源节约与环保》2020年第2期况,进一步实现两者间的有机衔接,实现精细化管理。在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污许可制度的衔接管理方面,应进一

结语总而言之,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污许可制度的有效衔接,对我

步加强对固定污染源从预防到管理控制的整体监管工作。环评

的主要工作内容是注重在项目规划中地址的选择以及整体布

局,注重项目会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注重污染源的防治方法国。污 染物的排放要与环境影响评价进行有效的衔接,首先,在有关企

国污染源管理工作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对此,各有关部门以及

管理人员应进一步完善管理措施,加大污染源防治与监控工作 力度,从而保证社会合理、健康的发展。业或是单位在项目实施污染物排放前要向相关的政府部门申请

排污许可证;对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文件中和污染物排放

参考文献有关联的一切内容都要归入许可证中;在环境监管方面,对项目

进行实施后的环境评价,要与排污许可证的具体执行状况为主

[1] 刘瑞兵,王洪娟.在环评技术评估中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与排污 许可制有效衔接对策[耳节能,2019,38(07):141-142.[2] 曹亚首.排污许可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整合中的问题及解决措

施[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7,08(24):09-10.要依据⑷。2.4优化管理方案⑶李文佳,吴晓冰.环境影响评价和排污许可制度衔接存在的现

在实施管理过程中,其管理方案要进一步改进、优化,首先,

实问题及对策研究[J].环境与发展,2019,31(06):16+18.在排污许可证方面的及时调整以及更新,如若企业的建设项目 在实施过程中,其内容出现较大的变动,还有排放物的排放标准

出现较大差异等情况下,要根据实际的情况对许可证中的内容 进行相应的调整。其次,在管理目标方面要对等、均衡,要以项目

[4] 陈昉炜.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污许可制度的差异与整合[几环境

与发展,2019,31(04):8+10.[5] 林家睿.浅析如何实现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与排污许可制度的有 效衔接[J].法制与社会,2018(16):25-26.作者简介的环境管理制度为重要的依据,促进许可证发放与环境影响评 估审批的均衡叫主要是通过一个管理部门对整体结构进行系统

化的管理,这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地改善现阶段混乱的管理情

何文君(1985.12-),女,汉,江苏句容,工程硕士,研究方向: 环境工程。(上接第61页)业污水,其中含Cu、Cr、Pb、As、Cd污水的采矿、电子以及电镀和 冶炼等行业和领域。减量明显,减容量可大于90%,焚烧后的污泥可以根据其重金属

含量选择是否使用重金属螯合剂处理后进入填埋场,也可用作

(2) 污泥中重金属的存在形态。对于污泥重金属来讲,其通

常会有可交换态、结合态以及残渣态等几种类型,不同的化学形

建筑材料或铺路等。(3)近几年来,植物修复技术成为了治理重金属污染的新兴

技术。通过宜接利用植物把受污染土地或地下水中的重金属移

态对处理的难度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3) 污水处理能力。污泥中的重金属影响因素较多,其中较 重要的影响因素是处理厂的规模、处理效能以及污水占比等。除、分解或围堵,可以有效地清除重金属的污染,选用生长快速、 根系能深植土壤、容易收割、能够容忍并累积多样化重金属的植

此外,不同的城市污水处理厂所采用的污水处理工艺不同, 运行方式不同,都会影响到污泥中重金属质量分数。传统的活性

污泥法、A2/O法等对污泥中不同的重金属去除情况都有所不同。 同时,在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运行过程中,pH值和温度都会对去

物,吸收利用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同时花费低、适应性广、不 破坏生态、不影响二次污染。结语通过对污泥样品的分析发现,我国污泥中的重金属含量仍

除过程产生影响,如影响金属的吸附、离子交换等。然较高,对周围的环境已经造成了污染、影响到了人类的健康。

4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方法探讨更好地对污水进行处理,降低重金属含量,改善水环境,需

因此,我们需要继续加强对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重金属污染状

况及特征的研究与分析,建立健全污泥处理处置体系,制定出污

泥处理的标准化方案,积极在污泥处理方面进行创新研究,学习

要加强城市污水处理厂对污泥重金属的处理工作。在处理之前,

需要了解各种污泥中Cu、Cr、Pb、As和Cd的特性,尤其是对于水

源来自采矿、冶炼、电子、电镀、化工、制革和机械加工的污水更

国外先进的污泥处置技术,促进我国对污泥处理工作的发展,实

现对生态环境的改善。參考文献应该进行细致处理。针对污泥的特性提出以下几点处理方法:(1) 根据污泥的酸碱性使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处置,酸性污泥

在经过处理后可混合填埋至碱性土壤中改善土壤环境或用来制

[1] 陈韶勇.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重金属污染状况及特征分析[J].资

源节约与环保,2015(06):64.作建筑用砖;对于碱性污泥可以考虑用来进行农业生产使用、园

林绿化使用和土地改良使用,同时也可用于水泥熟料的生产。[2] 张丽丽,苏德纯,李花粉.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中重金属分 布特征及变化规律[J].环境科学研究,2013(03):313-319.作者简介(2) 污泥焚烧是一种高温热处理技术,利用高温氧化燃烧反

应,在过量空气的条件下,使污泥在850°C~1100°C下氧化、热解 并被彻底破坏。污泥焚烧的优点是占地小、处理快速、处理量大、

成末红(1981.5-),女,山西阳城,工程师,现从事环境监测质

量管理工作。8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