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本文主要对踝关节骨折诊治策略以及诊治方法效果进行课题研究。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1年7月收录的68例踝关节骨折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入选所有患者均开展科学诊治,回顾性研究患者的资料数据,总结最终的诊治策略与诊治效果。结果 68例患者经过有效的诊治,66例患者的骨折症状得到改善,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诊治有效率高达97.06%。结论 将临床诊治策略应用于踝关节骨折患者,可以在明确患者骨折病变情况的基础上,通过有
效治疗的来促进骨折部位快速愈合。
关键词:踝关节骨折;诊治策略;诊治效果
踝关节骨折在骨科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发病因素主要集中在间接暴力损伤、踝部扭伤两方面,作为身体负重的关节,若不能得到及时处理,不仅会出现骨折部位疼痛、肿胀、畸形、行动受限等症状表现,同时还会增加关节炎、骨折愈合不良等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以及生存质量,所以临床应该加强踝关节骨折诊治。现阶段诊治踝关节骨折的策略有很多,本文总结一些常用的踝关节诊治方法,以供相关人士参考,报道整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样本数据来源于我院近年来接受诊治的68例踝关节骨折患者,入选患者均符合疾病适应症,且主动于知情同意书签字。排除中途脱落实验、资料残缺、不
[1]
配合此次研究的患者数据。68例患者一般资料如表1所示,此次研究是在伦理委员会批准下进行的。
表1患者一般资料分析
项目 数值
男/女 38/30
年龄分布(岁) 11-48
平均年龄(岁) 32.16±2.13
1.2方法 1.2.1诊断方法
在踝关节骨折患者入院后,首先需要开展医生查体工作,在患者受伤部位进行观察,了解骨折部位的肿胀程度,有无畸形、皮肤瘀斑的情况出现,并且需要在疼痛位置处进行轻轻按压,分析患者的压痛情况,与此同时,应该依据患者情况开展活动度的检查。其次,临床需要利用X线、CT等影像学检查方案进行踝关节骨折的诊断,X线属于踝关节骨折的必要诊断策略,具体应在踝关节内旋20°正位以及正侧位进行拍片,一些麻醉充分的患者需要进行应力位摄片处理,并将其与对侧相进行对比。多数踝关节骨折患者不需要开展CT影像学检查,但是作为关节骨折,一些患者骨折部位较为复杂,为了后续治疗时进行良好的复位,应该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CT检查。最后,在踝关节骨折诊断时,需要将其与踝韧带扭伤、拓骨骨折加以鉴别。
1.2.2治疗方法
[2]
在治疗踝关节骨折疾病时,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属于主要的治疗方案,临床通常需要开展骨折AO或者Lange-Hansen分类处理,依据最终的分类结果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过程中,应该注意要依据骨折类型判断是否采用该治疗方案,若患者踝关节损伤出现移位情况,几乎都需要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处理,以此来确保解剖复位的精准性。除此之外,需要科学选择手术时机,具体提倡在骨折局部水肿、水疱出现前进行手术治疗,若在手术的过程中发现水肿、水疱情况,需要适当推迟手术时机。在实施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处理时,应该确保内固定的坚固性,以便术后可以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并且在手术的过程中需要将关节内骨、软骨碎片彻底清除,并且在患者符合手术适应症时,应该及早进行手术,以免患者病情发展。另外,在手术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手术时机、手术切口、内固定策略等多种因素,一般情况下,在踝关节骨折手术中需要准备张力钢丝带、手术器械等备用物品。术后叮嘱患者早期进行足趾活动,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术后24h就可开展踝关节的主动训练,并且外部用于固定的石膏,在6-8周左右就可以将其去除,之后依据患者的病情恢复情况,逐渐增加运动量以及运动时间,直到患者完全恢复至健康状态。踝关节骨折患者除了手术治疗之外,在急性期也要采用对症支持疗法,即给予患者一定剂量的止痛、消肿药物,并且在骨折端也要进行外固定,以免出现移位的情况。若踝关节骨折患者伴发剧烈的疼痛感,可以酌情患者应用止痛药来降低患者的疼痛感,并且需要在围术期内应用抗感染药物来降低感染发生风险。
1.3观察指标
分析患者诊治有效率,患者骨折部位愈合效果佳,踝关节功能恢复正常,在行动时无踝关节肿胀与疼痛情况为显效;患者骨折部位愈合效果良好,踝关节功能恢复尚可,在行动时出现轻微踝关节肿胀与疼痛情况为有效;未达到上述指标为无效;诊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X100%。
1.4统计学方法
SPSS.23统计学软件进行本文资料数据处理,诊治有效率为计数资料,开展卡方检验,结果表现为百分比。
[3]
1. 结果
本文课题研究结论显示,经过有效诊治后患者诊治有效率较高,数据详情见表2。
表2患者诊治有效率分析
项目 例数 占比
显效 38 55.88%
有效 28 41.17%
无效 2 2.94%
有效率 66 97.06%
1. 讨论
踝关节属于青壮年最常出现的关节内骨折,在全身骨折中占比约为3.9%,患者在出现踝关节骨折病变后,在踝关节处会伴发剧烈疼痛、部位肿胀、压痛、青紫等症状体征,降低患者的生活水平,所以在患者出现踝关节骨折后,需要于第一时间进行医生查体以及影像学诊断,在掌握患者骨折病变情况后,科学落实药物保守以及手术复位内固定疗法,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加快患者的病情康复。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采用科学有效的踝关节诊治策略后,诊治有效率较高,表明对踝关节骨折患者落实科学踝关节诊治策略至关重要,值得进一步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袁永勋,田超,曾照峥. 可吸收螺钉治疗不稳定型踝关节骨折的效果及对患者踝关节功能的影响[J]. 临床医学,2020,40(08):16-18.
[2]马岗,姜宏,张志刚,刘锦涛,马智佳. Maisonneuve骨折的临床诊治特点及15例手术疗效分析[J]. 中国骨伤,2020,33(07):667-671.
[3]张琪明,顾敏岚,姚朗. 螺旋CT重建在踝关节骨折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医学食疗与健康,2019,(17):195+218.
[4]张伟,陆春,李金柏,韩冬,沈家泰.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疗效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93):53.
[5]李荣强. 3D打印技术在儿童复杂踝关节骨折中的应用[J]. 中国医学工程,2019,27(10):92-9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