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系列德育活动的重要性
摘要:开展系列德育活动更好的克服了理论性德育课程中教育的不利因素,更好地贯彻了教育方针,可以促进班主任德育工作能力的不断提高,能够培养学生丰富的思想情感和多方面能力,有利于后进生的转化,因此一定要重视德育活动的开展。
关键词:活动 益处 实践 研究
从2007年8月份起止今,我担任学校德育管理工作。起初,我只是为完成领导布置的工作而已,但随着德育活动的不断深入开展,师生受益颇深,我品尝到了德育活动的甜头,变被动接受为自觉自愿的行动。于是我们开展系列德育活动的收获,在“双高普九”验收中迎得好评,我校被评为“双高普九”工作先进学校。同时加大开展系列德育活动力度,来获取更大的效益,下面就开展系列德育活动感受谈一点粗浅看法。
一、展系列德育活动的界定
开展系列德育活动一般是指学校(班级)根据国家教育方针和德育目标,给学生提供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的德育活动。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中对学科和活动课程的界定:即活动或活动课程(相对学科课程),设置早操(升旗、周结等)、班团队会活动、体育活动、科技艺术节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和学校传统活动等。
二、开展系列德育活动的益处
1、开展系列德育活动克服了理论性德育课程中教育的不利因素,更好地贯彻了教育方
针。
理论性德育课程,包括思想品德课、历史课、美术课、体育课、科技课、政治课等,这些课的内容经常变化,缺乏稳定性、逻辑性和科学性,有些理论大而空,脱离学生实际,使学生很难接受,自然也就削弱了这类课程的教育功能,教师往往花费时间和精力很多,却收效甚微。尽管有些学校也在学生紧张的学习之余,见缝插针开展一些德育活动,但多半是由学校、教师、家长与社会提出要求,学生被动参加,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因而使德育活动失去了应有的生机和活力。开展系列德育活动克服了理论性德育课程中这些教育的不利因素,形式、结构、内容设置符合教育对象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活动突出了如下特点:
第一,具有教育性。整个活动内容设置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体,并与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人生观及传统美德教育等相结合,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符合《德育大纲》对中学生德育目标的要求。
第二,具有层次性。开展活动依据《中小学校贯彻(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细则(试行)》中对不同年级教育目标的要求而活动,每级水平的目标既相互交叉,又循序递进,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活动体系。
第三,具有可读性。活动选取的内容观点鲜明,据理充分;知识丰富,通俗易懂;生动有趣。
第四,具有可操作性,设置的活动形式灵活多样,不拘一格;说,唱、竞、辩,动,贴近生活;安排较易,便于操作。寓活于思,寓活于做,寓活于乐。避免了单一的空洞说教,深受中学生的欢迎。学生由原来的被动参加为主动参与,自觉自愿地接受教育,潜在
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通过活动培养了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这种教育效果是理论性德育课程所达不到的。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正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需要。我校所有班级都积极参加活动,师生反映良好。
2、开展“系列德育活动教育”的实践与研究,可以促进班主任德育工作能力的不断提高。
提起学科课,班主任都会教,而且有人教得很出色。说到开展系列德育活动,班主任们一愁莫展,其原因:无计划、无教材、无时间,班主任们也就不愿去找路子,搞尝试。开展系列德育活动避免了活动的盲目性;按计划活动,班会课按时进行,避免了活动的随意性。根据计划安排的内容班主任与学生一起动口、动脑、动手,学会说,学会想,学会做,在实践中总结经验,积累材料,扩大思路,创造新意,班主任的德育能力在活动中逐步提高,我们在活动的过程中感觉到,班主任指导组织班会一次比一次严密、富有条理。班主任高老师在完成第三次《以史为鉴,奋发图强》主题班会后,深有感触他说,“我当了几年的班主任,还从没有上过这么成功的班会课。”还有班主任孙老师在今年迎世园庆“五.一”小型运动会中扩大思路,创造新意班级取得了好成绩。
3、开展“系列德育活动教育”的实践与研究,能够培养学生丰富的思想情感和多方面能力
一个人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需要多种情感的渗透,而系统开展德育活动正是产生多种情感的重要途径。系列德育活动由明理、知事、激情、导行四个环节构成,遵循了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科学性强。知事部分的材料都来自不同时代、不同行业优秀人物的感人事迹,学生愿意读,班主任再有针对性地引导和点拨,使学生透过优秀人物的事迹去理解、领悟他们身上所具有的品质和精神,缘事而明理,然后利用班会围绕知事材
料开展活动,激发学生的情感,在丰富多样的德育活动中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爱集体。 爱劳动、爱家乡、爱人民、爱祖国、爱科学等多种情感,进而班主任引导学生把这种情感转化为努力学习的行动。每一次活动,都激起学生的一次感情波澜,学生的良好思想品德就在情感的一次次激荡中逐渐形成。
由于活动课形式丰富多样,学生喜欢,乐于参与,所以学生始终是在愉快中接受教育,这也正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活动中,既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综合评价问题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们书法绘画能力、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和创造能力。
4、开展“系列德育活动教育”的实践与研究,有利于后进生的转化
后进生往往因为学习差导致行为差,因而产生强烈的自卑心理,但他们渴望尊重,渴望进步,渴望成功。实践表明:后进生不仅具有潜在的智力,而且非智力因素常常表现突出,系列德育活动的开展为发挥后进生潜在的能力提供了良好机会。我校班主任抓住时机鼓励指导后进生参与活动,或创作或表演或主持,让他们品尝成功的喜悦,引起内心的震动,激起他们对更大成功的追求,从而改良有性循环,后进生觉得“我也行“,班主任及时把这份成功迁移到学习方面,这样后进生转化就会获得成效。我校有6个后进生在活动中表现突出,受到赞誉和鼓励之后,学习劲头倍增,成绩明显提高。
总之,开展系列德育活动是德育工作的主导,做好每一次系列德育活动安排,对于班主任德育能力的提高、对于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和个性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