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人民医院“危急值”报告制度
“危急值”也称为\"panic valuae\" ,即当这种检验结果出现时,说明患者可能正处于危险的边缘状态,此时如果临床医生能及时得到检验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则可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失去最佳抢救机会。
我院检验科已确立的有危急值的检验指标有22项;;心电图室确立的危急值指标有13项;医放射科确立的危急值指标有25项;B超室确立的危急值指标有6项。(如项目检测数据有所变动或新增检测项目另行通知)
一、医院对医技科室部分检查项目实行“危急值”确认和紧急报告制度:
1. 医院要建立危急检验项目表与制定危急界限值,并要对危急界限值项目表进行定期总结分析,修改,删除或增加某些项目,以适合于本院患者群体的需要,特别关注来自急诊室、重症加强监护病房、手术室等危重病人集中科室的标本以及各科检查单标注“急”或特别通知检查科室为急危重症患者的标本。
2. 建立实验室(医技科室)人员处理、复核、确认和报告危急值程序,并在《危急值结果登记本》上详细记录(记录检查日期、患者姓名、病案号、科室床号、检验项目、检验结果、复查结果(必要时)、临床联系人、联系电话、联
1
系时间(精确到分钟)、报告人、备注等项目)。 3. 各临床、医技科室在实际诊疗工作,如发现所拟定“危急值”项目及“危急值”范围需要更改或增减,请及时与医务科联系,以便逐步规范“危急值”报告制度。
4. 医院医疗管理职能部门应该定期检查和总结“危急值报告”的工作,每年至少要有一次总结,重点是追踪了解患者病情的变化,或是否由于有了危急值的报告而有所改善,提出“危急值报告”的持续改进的具体措施,作为医院管理评价的重要参考。
二、“危急值”报告程序
1.医技科室工作人员发现“危急值”情况时,检查(验)者首先要确认仪器、设备和检查过程是否正常,操作是否正确;核查检验标本是否有错,检验项目质控、定标、试剂是否正常,仪器传输是否有误。在确认检查(验)过程各环节无异常的情况下,需立即电话通知临床科室人员“危急值”结果,并在《危急值报告登记本》上逐项做好“危急值”报告登记。
2.临床科室人员在接到“危急值”报告电话后,应在临床科室《危急值报告登记本》上做好记录,同时及时通知主管医生或值班医生。
3.主管医生或值班医生如果认为该结果与患者的临床病情不相符,应进一步对病人进行检查;如认为检验结果不符,应关注标本留取情况。必要时,应重新留取标本送检进
2
行复查。若该结果与临床相符,应在30分钟内结合临床情况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同时及时报告上级医师或科主任。
4.主管医生或值班医生需6小时内在病程中记录接收到的“危急值”报告结果和所采取的相关诊疗措施。
三、“危急值”报告制度的落实情况,将纳入医院绩效考核。医技科室如未按要求向临床科室报告“危急值:结果,一次扣罚100元;临床科室未及时处理一次扣罚100元,病历无记录一次扣罚50元;《危急值报告登记本》登记不及时、漏登或缺项过多,扣50元,造成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的按医院有关规定处罚。
四、xxx人民医院医技科室危急项目表与危急界限值及“危急值”报告处理流程(见附件)。
xxx人民医院医务科 二o一一年十一月三日
3
附件1:(一)检验项目危急值界限及其危险性一览表
项目序号 1 2 3 4 5 6 7 8 检验项目 血清钾 血清钠 血清氯 血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总胆红素 血肌酐 血尿素 血 糖 单位 mmol/L mmo/L mmol/L U/L μmol/L μmol/l mmol/L mmol/L 危急值界限 <2.8 >6.5 <115 >160 < 75 > 125 >1000 >340 (新生儿) >650 >36 < 2.6 >22.2 项目序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检验项目 肌酸激酶 肌酸激酶同工酶 肌红蛋白 肌钙蛋白 血淀粉酶 APTT PT 血红蛋白 白细胞计数 血小板计数 PCO2 PO2 单位 U/L U/L ng/ml ng/ml U/L s s g/L g/L 109/L 109/L 109/ L mmHg mmHg mmHg — — 胆碱酯酶 U/L 危急值界限 >1000 > 100 >110 >0.1 >1000 >100 < 5 > 40 <50 >200 <1.5 >50 < 20 < 20 > 65 < 30 pH<7.15 pH>7.58 <1200 急性心肌梗塞 危险性 低钾血症,呼吸肌麻痹
严重高钾血症,可有心律失常、呼吸麻痹 低钠血症,应采取治疗措施 高钠血症,应检查其他试验项目 严重代谢性碱中毒 严重代谢性酸中毒 严重肝细胞损害,可能有急性肝坏死。 新生儿溶血病 急性肾功能衰竭 急性肾衰 缺糖性神经症状,低血糖性昏迷 高血糖性昏迷、渗透性多尿伴严重脱水和酮中毒 危险性 急性心肌梗塞,较严重的心肌细胞坏死或受损 心绞痛病人应怀疑心肌梗塞 预示心肌梗塞或不规则心绞痛 可能有较严重的急性或坏死性胰腺炎的情况 严重的出血倾向 高凝状态 严重的出血倾向 急性大量失血或严重贫血 RBC增多,红白血病?肺心病? 有引发致命性感染的可能 急性白血病可能 可能有严重的出血倾向 极限值 危险水平 严重缺氧,可致死亡 极限值 极限值 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 pH
4
(二)心电图室“危急值”报告范围: 1.心脏停搏
2.急性心肌缺血(不适宜平板) 3.急性心肌损伤 4.急性心肌梗死 5.致命性心率失常 (1)心室扑动、颤动 (2)室性心动过速
(3)多源性、Ront特矮型室性早搏 (4)频发室性早搏并Q-T间期延长 (5)预激伴快速心房颤动
(6)心室率大于180次/分的心动过速 (7)二度Ⅱ型及高度、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8)心室率小于45次/分的心动过缓 (9)大于2秒的心室停搏 (三)放射科“危急值”报告范围: 1.中枢神经系统:
(1)严重的脑内血肿、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急性期; (2)硬膜下/外血肿急性期; (3)脑疝、急性脑积水;
(4)颅脑CT或MRI扫描诊断为颅内急性大面积脑梗死(范围达到一个脑叶或全脑干范围或以上);
(5)脑出血或脑梗塞复查CT或MRI,出血或梗塞程度加重,
5
与近期片对比超过15%以上。 (6)严重骨关节创伤:
①脊柱骨折伴脊柱长轴成角畸形; ②多发肋骨骨折伴肺挫裂伤及或液气胸; ③骨盆环骨折。
④锥体粉碎性骨折压迫硬膜囊。 2.呼吸系统:
(1)气管、支气管异物;
(2)液气胸,尤其是张力性气胸; (3)肺栓塞、肺梗死 (4)一侧肺不张 (5)急性肺水肿 3、循环系统: (1)纵隔摆动;
(2)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4、消化系统: (1)食道异物;
(2)消化道穿孔、急性肠梗阻; (3)急性胆道梗阻;
(4)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 (5)肝脾胰肾等腹腔脏器出血 (6)外伤性膈疝 5、颌面五官急症:
6
(1)眼眶内异物;
(2)眼眶及内容物破裂、骨折; (3)颌面部、颅底骨折
(四)B超室“危急值”报告范围:
1、急诊外伤见腹腔积液,疑似肝脏、脾脏或肾脏等内脏器官破裂出血的危重病人
2、大量心包积液,前壁前厚度大于等于3cm,合并心包填塞 3、怀疑宫外孕破裂并腹腔内出血
4、晚期妊娠出现羊水过少、心率过快(>160次/分)或过慢(<100次/分)。
5.怀疑急性胰腺炎合并胰周积液。 6.怀疑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7
附件2
“危急值”报告处理流程
检查科室口头或电话通知患者科室 “危急值”的检查结果
↓
科室医护人员接通知后完整记录检查结果和报告者的姓名
↓
接电话者必须复述一遍“危急值”的结果
↓
准确无误后
↓
告知相关人员及主管(值班)医生
↓
双方均详细登记好危急值报告记录本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