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模拟试题(二)
【温馨提示】
1、本试题由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三大板块,共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务必将答题纸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所有的答案都必须填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答在本试卷上一律无效。
3、用蓝色、黑色钢笔或圆珠笔作答。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30分) 一、(共12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绚丽(xuàn) 修葺(qì ) 阔绰(chuî) 撅断(juē) .... B.萧索(xiāo) 鄙夷(yǐ) 恣睢(suī) 嗤笑(chī) .... C.告禀(bǐn) 阴霾(mái) 怡然(yí) 涟漪(yī) .... D. 干瘪(biē) 淤滩(yū) 喷薄(bï) 堤坝(dī) ....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辍学 庸俗 分道扬镳 崭露头角 B.盘缠 恻隐 睡眼惺忪 美仑美奂 C.呓语 赌咒 逢凶化吉 天打雷劈 D.诘难 汲取 锲而不舍 文采藻饰
3、选出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2分) (1)在学代会上,代表们把同学们的呼声()给了学校领导。
(2)他的作品语言幽默风趣,乡土气息浓郁,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和() (3)作者用生动逼真的细节把虚构的情景写得使人如同(),具有强烈的真实感。 A、反应 崇敬 设身处地 B、反映 崇敬 身临其境 C、反映 推崇 身临其境 D、反应 推崇 设身处地 4、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当的一项是()(2分) A、“春雨惊天清谷天”,点出了春天有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和谷雨的节气。 B、昆曲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戏曲剧种。她雍容典雅,仪态万方,她影响深广,美名远扬。 C、对联——汉语特有的文学形式,通常用毛笔竖着写,贴挂时,上联居右,下联居左。 D、古人题咏枫桥,除《枫桥夜泊》外,杜牧也写过“长洲茂苑草萧萧,暮烟秋雨过枫桥”。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六一节”,许多年轻人因为已经长大,也玩起了滚铁环等传统游戏,以此怀念童年。 B、深深眷恋家乡南京的朱先生,在网上听到歌曲《锦上南京》,留下了亲切美好的印象。 C、“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公益大型活动启动仪式在京举行,各界知名爱心人士出席仪式。 D、端午节前夕,许多厂家推出了物美价廉的节日礼盒,来满足消费者馈赠亲友的需求。 6、下列各句中,画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今天小学同学相聚,我看到了张明,真想不到当年拿起英语书就头疼的他,竟然能说出一口流流利的英语,真得刮目相看了。
B、学问是“问”出来的。遇到不懂的问题,我们一定要发扬不耻下问的精神,主动向老师请教,这样才能获取更多的知识。
C、莲有袅娜可爱的茎叶,有娇嫩雅致的花朵,有沁人心脾的清香。
D、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地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了。 二、(14分)
7.请填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内容(任选六题,如多做,以所做前六题为准)(8分) ①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晏殊《淀溪沙》) ②______________,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③怀旧空吟闻笛赋,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④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中最能突显使人摒弃尘俗,躬耕自食,归返自然志趣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赢得生前前后名。(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⑥《弟子规》中有句经文:“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则警。”《论语十则》中也有与之意思相近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在前不久的温州经济高峰论坛会上,一位企业家在发言结束时说到:“转危为机,信心比黄金更重要。让我们用李白《行路难》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激励自己,勇敢应对金融危机的挑战。” 8、名著阅读(6分)
(1)千百万人熟知的“雅虎”网站,原名“Yahoo”,是在《格列佛游记》的第四卷“_____________”中提到的怪物“雅虎”,现已成为因特网世界最令人熟悉的名词之一。 (2)杜牧《赤壁》诗中“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句子写的战役是____________,涉及到两个主要人物______、_________。
(3)请以新大纲推荐的初中生阅读的中外名著为材料,依照所给的语句形式,补写完整后面的句子:我来到法兰西,听到了罗曼·罗兰在叙述三位巨人的不凡历程。(或:我来到了梁山泊,听到了施耐庵在讲述108条好汉闯九州的历程。) 我来到______________,听到_____________ 三、(4分)
9.阅读下列关于“中国制造”的三则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4分)
材料一 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中国出口形势异常严峻。与此同时,一些西方国家对“中国制造”设置障碍,更加剧了中国出口面临的困境。
材料二 一些美欧企业动辄以保护知识产权为由,对中国出口企业提出诉讼。一方面抓住了部分中国企业自身存在的一些漏洞,如有的产品确实存在知识产权侵权行为,产 品缺乏科技创新,未能实现“中国创造”;另一方面是将诉讼作为手段用以阻止中国出口企业对其市场地位产生的竞争威胁。 材料三 调查表明,中日韩三国国民对本国产品和品牌的信赖度,由高至低依次为日本、韩国和中国。回答称信赖本国产品的日本人比例为90.8%,韩国人比例为87.5%,
而中国人只有50%。就“最先想到的本国企业是哪一家”一项,回答“海尔”的中国人最多,回答“三星”的韩国人最多,回答“索尼”的日本人最多。 探究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 阅读(40分) 四、(25分)
(一)请认真阅读下面的诗文,完成10-11题。(5分) 晓过鸳湖 查慎行①
晓风催我挂忱符,绿涨春芜(2)岸欲平。 长水塘(3)南三日雨,菜花香过秀州④城。
[注释]①查慎行(1650-1727),海宁人。鸳湖:嘉兴南湖。②芜:丛生的草。⑧长水搪:原嘉兴城外的一条河道,通南湖。④秀州:即嘉兴。 10.这首诗的一、二句描绘了怎样的美丽景色?(2分)
11.被认为佳句的“菜花香过秀州城”中,你认为哪个词用得最妙?请写出你的理由。(3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2-16题。(10分) 语文模拟试题(六)第3页【共8页)
【甲】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馋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壁,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 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越曰“先天下之 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选自《岳阳楼记》)
【乙】初,范文正公贬饶州①,朝廷方治朋党②,士大夫莫敢往别,王侍制质③独扶病钱于国门,大臣责之日:“君,长者,何自陷朋党?”王日:“范公天下贤者,顾质何敢 望之;若得为范公党人,公之赐质厚矣!”闻者为之缩颈④。 (选自《渑水燕谈录》)
【注】①范文正公贬饶州:范仲淹谥号文正,因上书主张革新与宰相发生冲突,遭诬告,贬官饶州。②朋党:同类的人为私利而结成的小集团。③王侍制质:即王质,侍制是官名。为人谨厚博学,正直敢言。④缩颈:缩头,表示吃惊害怕。 12、《岳阳楼记》中有很多脍炙人口的成语,其中,形容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是_________; 形容心境开阔、精神愉快的是____________.(2分)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王侍制质独扶病钱于国门。
14、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A、或异二者之为 若得为范公党人 B.不以物喜 扶苏以数谏故(《陈涉世家》) c.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大臣责之曰
D.若得为范公党人 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世家》) 15、【甲】文中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2分) 作用是:
16、王质说“范公天下贤者”,从【甲】文来看范公之“贤”表现在哪些方面?在【乙】文中,范公之“贤”又是如何表现出来的?(2分)
五、(25分)
(一)阅读下面现代文,完成第17-21题。(12分)
远去的乡村 李汉荣
①“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你们只听见辛弃疾先生在宋朝这样说,我可是踏着蛙歌一路走过来的。我童年的摇篮,少说也被几百万只青蛙摇动过。我妈说:一到夏天外婆就不摇你了,远远近近的青蛙们都卖力地晃悠你,他们的摇篮歌,比你外婆唱的还好听哩,听看听着,你咧起嘴傻笑着,就睡着了。
②时候刚学会走路,在泥土的田埂上摔了多少跤?我趴在地上,哭着,等大人来扶,却看见一些虫儿排着队赶来参观我,有的还趁热研究我掉在地上的眼泪的化学成分。我扑哧一笑,被他们逗乐了。我有那么好玩,值得他们研究吗?于是我静静地趴在地上研究他们。当我爬起来时,我已经有了我最初始的昆虫学。摔饺,原来是我和土地举行的见面礼:你必须恭敬地贴紧地面,才能接受土地最好的生命启蒙。
③现在,在钢筋水泥浇铸的日子里,你摔一跤试试?你跌得再惨,把身子趴得再低,也绝然看不见任何可爱的生灵,唯一的收获是疼痛。
④稻田与荷田,只隔着一条田埂,他们是一对上千年的老邻居,是芳邻。稻与荷,各自站在各自的水里,猜测着对方的冷暖和心事。他们也暗中喜欢着对方,经常互相交换些小礼物:这边把多出的荷香捧过去,那边就把宽裕的月光沿沟渠送过来。喜欢串门的青蛙也善意地丈量一下双方的水深水浅,重复一些古老的忠告。秋收后,就有细心的婶子说:这两块田里长的东西就是不一样嘛,稻米里有一股荷的香,莲藕里藏着稻米的香。
⑤菜地里的葱一行一行的,排列得很整齐很好看。到了夜晚,他们就把月光排列成一行一行,到了早晨,他们就把露珠排列成一行一行;到了冬天,他们就把雪排列成一行一行。那些爱写田园诗的秀才看见了,就学着把文字排列成一行一行。种地的父亲看见书上一行二行的,问我:这写的是什么?为啥不连在一起写?多费纸啊!我说:这是诗,诗就是一行一行的。父亲说:原来,你们在纸上学我栽葱哩,一行一行的。 ⑥你听见豆荚炸裂的声音吗?我多次听过,那是世上最饱满、最幸福、最美好的炸裂声。所以,我从来不放什么鞭炮和礼花,那真有点儿虚张声势,一串剧烈爆响之后,除了丢下一地碎纸屑,更无丝毫诗意。那么我怎么庆祝我觉得只得我庆祝的时刻呢?我的秘诀是,来到一个向阳的山坡,安静地面对着一片为着灵魂的丰盈和喜悦而缄默着天真嘴唇的大豆啦,绿豆啦,小豆啦,豌豆啦 红豆啦 听他们那被太阳的一句笑话逗得突然炸响的“辟辟啪啪”的笑声,那狂喜的、幸福的炸裂;美好的灵感,炸得满地都是。诗,还用得着你去苦思冥想吗?面朝土地,谦恭地低下头来,拾进篮手里的,全是好诗。你即使在田野里追赶一只老鼠,也能到达一首诗的附近,离老鼠洞不远,是野草掩护的蛐蛐的琴房,正在演奏《诗经》里的某个曲调。
⑦纵着走过来,横着走过去,我不识字的父亲,披一身稻花麦香,在阡陌上走了几十年,我以为他只是在琢磨农事。可是,当他的田亩和更广裹的田亩,被房地产商一夜之间全部收购,种植了茂密的钢筋水泥,然后无限期地转租给再也不分泌露水,不生长蛙歌,仅仅隶属于机械和水泥的永恒荒芜时,我才突然明自:我那不识字的父亲,他纵着走过来,横着走过去,他一生都固执地走在一首诗里,他一直都在挽救那首可能真的要失传的田园诗。 17.据文中④⑤⑥段的内容,请仿照下面划线的短语,完成填空。(2分)乡村的诗意在哪里?让我来轻轻告诉你:她在童年的蛙声中,她在稻田的荷香里,
她在 中,她在 里, 她在 中,她在 里。
解析:她在菜地的葱行中,她在秀才的诗行里,她在豆荚的笑声中,她在蛐蛐的琴音里。 18.第②段写在田埂上摔饺,第⑥段写听豆荚炸裂声,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悟?请用原文中的话回答。(4分) (1)在田埂上摔跤后的感悟: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听豆荚炸裂声后的感悟:____________________。 19.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⑤段中画线的句子。(3分)
20.结合语境,品味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内涵。(2分)
我那不识字的父亲,他纵着走过来,横着走过去,他一生都固执地走在一首诗里,他一直都在挽救那首可能真的要失传的田园诗。
21、结合全文,说说你对题目《远去的乡村》的理解。(3分)
(二)、阅读文段,完成22-26题(13分)
重拾阅读精神
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定,将每年的4月23日,定为“世界图书和版权日”.意在鼓励人们发掘读书的乐趣,并纪念那些为推动人类文明前进而做出不懈努力的先辈。 中华民族无疑是一个有着良好阅读传统的民族,有关名人与书的趣事不胜枚举:大思想家王夫之一生著书数百卷,连给女儿嫁妆时,亦是用满满一箱书;《资本论》首位翻译者、经济学家王亚南,在乘船遭遇风浪、海轮颠簸不止时,要求服务员将其绑在椅子上以聚精会神地读书;诗人闻一多在结婚当日的早上不见踪影,后被友人发现在书房中如痴如醉地读书„„ 然而,近些年来,我们更多地听到这样的故事:2008年,上海一家早教中心率先开设幼儿经典诵读班,由专家带领10岁以下的小朋友诵读《三宇经》、《论语》等经典作品。
结果在短短三个月中,学员由原先的20人减至两人。有记者采访退班的家长,得到的回答竞出奇一致:“以后入学时又不看这些,还是把时间花在学英语、电脑、钢琴上更为实在,这些可都是升学加分的。”
从什么时候开始,书籍已经不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而沦为“耽误孩子升学的滑梯”?家长对于经典阅读先入为主的拒绝态度,不仅没收了孩子享受人类丰盛文化大餐的入场券,还间接导致了这些孩子长大后偏于功利的阅读习惯。在许多书店里,你看那“最畅销图书排行榜”上,显眼位置处净是些炒股、基金、管理类的书籍;若有关注社会现实的书刊,也多是用来解当下人之心灵困惑的——如何应对办公室政治?如何成为完善男人/女人?如何把孩子从小送入常青藤?等等。
书店里的人头攒动,正和当代人填补不了的心灵饥荒形成反差——讽刺的是,往往我们功利书读得愈多,便发现这种饥荒愈加厉害。捧着教辅书、“快餐”书太久,我们的视野变得狭窄,只局限在自己的生活圈子里;进而造成精神上的乏力,思考社会、思考人性的乏力。很难想象,一个精神乏力的民族,会有着什么样的未来。当人们津津乐道“世界读书日”——4月23日,也正是英国文豪莎士比亚、塞万提斯的辞世纪念日时,往往夸大了“巧合色彩”,而忽视了这些文豪们对于启迪思想、丰富文明的重要作用,若你想说,莎士比亚们离我们太远。无论怎样读书,我也达到不了他们的境界,那么就看看卡耐基吧,在你的书架上,是不
是正有一本他所写的《人性的弱点》,供你陷入人际纠纷、遭到解雇、甚至失恋时寻找“速效冲剂”?但卡耐基在座右铭中这样写道:“人活着不只需要面包,我亲眼看见有些百万富翁因缺乏人文精神的滋养面临人性的饥饿;相反,有些穷人却在精神上十分富有,远非百万富翁所及——是一个人的精神令他的身体富有。”还记得清清吗,那位在地震后的废墟里打着手电筒看书的女孩。在被救出后,她说:“下面一片漆黑,我怕。我又冷又饿,只能靠看书缓解心中的害怕!”
读书能缓解我们内G的恐惧,丰富我们的心灵,给我们精神的力量。就从今天开始想一想我们为何设立“世界读书日”,重拾真止的阅读精神吧。 22.在作者看来“真正的阅读精神”是什么?(2分)
23.本文采用多种论证方法,请选择其中的一种,举例并说明其作用。(3分)
24.请写出两句有关“热爱读书”的名言。(2分)
25.谈到阅读,有位家长说:“我儿子现在读初中,一直是班里的前几名,我从来不给他买课外书,因为那样会分散他的精力!”你是否赞同他的看法?请简要阐述理由。(3分)
26.阅读上文,结合以下材料,谈谈你的发现。(3分)
不久前,某大报发表一篇题为《近半干部一年不读书》的文章,称“第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虽然高达80%的被访干部认为,在当今社会,阅读是“非常重要的”, 然而,仍有高达46%,即近一半的干部在一年中没有读过一本书。在不读书的原因一栏中,称没有读书时间的占了63%,没有读书习惯的占了35. 31%,不知道读什么的占了13. 44%。 而认为读书没有用和没有可读的书的分别占了2. 81%和9.06%。 我的发现:
第三部分 写作(50分) 六、作文(50分)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我们常想拥抱一下自己的亲人,但总是等适当的时机。
我们常想写封信给最好的朋友,表达一下浓郁的情谊,但总是告诉自己不急。 我们常想完成自己的一项创意,但总是说“找机会” 我们常想„„很多美妙的想法就这样搁置了。
其实每天早上我们睁开眼睛时,都要告诉自己这是特别的一天,是多么可贵的一天,要做的事就从现在开始。“就从现在开始”这一点引起你哪些联想和思考?要求: 1.题目自拟,立意自定。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 3.要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和套作。
4.文中不得出现宾实的校名、人名等信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