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反应岗位

反应岗位

来源:筏尚旅游网


反应岗位操作安全规程

1、岗位定员:每班1人(双炉时为2人)另:制渣每班1人 2、管理范围:

去循环吸收

硫酸泵 硫酸计量槽 硫酸计量泵 硫酸吸收塔 洗涤塔 烟酸泵 烟酸计量槽 烟酸计量泵 混酸槽

莹石粉大料仓 送粉铰龙 计量粉斗 计量铰龙

外混器

上出渣 反应转炉 中间槽 二冷 一冷 提纯塔

燃烧炉 去分馏 下出渣 循环风机 斗提机

渣斗 渣气吸收

分渣螺旋

制渣搅拌器

3、岗位任务:,在班长指挥下生产粗制气体。

4、开停车操作法:

(1)开车前准备工作:检查各设备是否正常运行,计量是否准确;领好需用的原材料到各计量仓。 (2)煤气燃烧操作: ①系统转换:

1

A、放净水封槽内水,关闭放水阀。 B、关闭燃烧炉煤气进口阀。 C、打开放散阀。

D、缓慢打开煤气进口阀,用煤气对系统置换合格。 ②正常开车操作:

A、通知煤气站,准备用气,检查煤气压力。

B、启动回转反应炉,控制主机转速400-450转之间,然后开燃烧风机,10分钟循环正常无异常现象后,由班长协调点火,升温。

C、点燃火种,伸至烧嘴前,小开燃烧煤气进气阀,点燃主火。

D、小开空气风机进气阀,使煤气充分燃烧,逐步开大煤气,再相应开大空气进气阀,调节火焰至炉温正常和煤气充分燃烧。

E、点火二十分钟后,启动高温循环风机的电动执行机构,将风机排气阀关闭,将循环风机变频器调至最低,启动循环风机,观察火焰燃烧情况,并调节正常。 F、启动风机后一小时、二小时、三小时分次调节高温循环风机的变频器,将风门调至适度。

G、当各条件达到投料条件时,将转炉调至1.5转/分钟,投料2-3小时后依次启动排渣绞龙,开始出渣。

H、正常生产中根据反应转炉温情况增大或减小煤气量时,同时必须增大或减小进风量,以观察火焰燃烧充分为准。 ③灭火操作

A、通知煤气站,调节煤气供应量。

B、关闭煤气燃烧炉,煤气进口阀,火灭后停燃烧风机,停循环风机系统。 C、若长期停车应关闭煤气进口阀,打开放散阀,向水封槽内灌满水建立水封,切断煤气。

④异常情况注意事项:

A、AHF反应转炉出现故障,紧急停车操作: a、通知煤气站,调节煤气输送量和压力。 b、按正常灭火程序,迅速操作灭火。

c、反应转炉正常后,按正常操作点火开车。 B、突然停电,造成全车间停车:

a、迅速关闭燃烧炉煤气进口阀,缓慢打开放散阀,控制煤气压力30-80 mmH20。 b、煤气站停止供气后,关煤气进气阀,停车。 c、正常后对系统进行置换合格后点火开车。 C、煤气站停电,停供煤气的紧急停车:

a、关闭煤气进气阀和燃烧室煤气水封,切断与煤气主管的联系后停车,严防空气进入煤气主管线。

b、查明原因,正常后对系统进行转换合格后点火开车。 ⑤煤气燃烧炉安全操作注意事项:

a、严防煤气泄漏,造成人员中毒和爆炸,发现泄漏应及时关闭煤气进口阀门通知煤气站紧急关闭煤气供应,切断火源,加强通风,疏散煤气。

b、在点火时,打开煤气阀10秒内,若不能点燃煤气,应停止操作,对系统进行置换后,再按正常点火程序操作。

c、在正常生产过程中,发现灭火后,应先关闭煤气进口阀,查明原因并对热风机循环系统和燃烧炉进行置换处理。30分钟后按正常操作点火(在正常操作中

2

造成燃烧炉灭火,一般有几种可能:i、燃烧风机停止;ii、燃烧风机供风量太大或太小,与煤气供应量不匹配;iii、煤气供应压力不稳,煤气供应量突然变小。)d、在煤气站突然停止或煤气压力降低,造成灭火时,应先关闭煤气进气阀,切断煤气主管线与燃烧炉的联系,然后用风机对系统置换后停车。

6转炉中进温控制在550-670℃,后出口温控制在380-470℃,前出口温控制在○

350-480℃,

(1) 投料操作:

① 将萤石粉从大料仓转到萤石粉计量仓,最高不超过9500kg,当计量仓内存粉1000 kg时,又开启送粉螺旋下粉。

② 将硫酸、烟酸计量槽领料到规定要求,最高不超过硫酸1号线13吨、2号线7吨、烟酸1号线13吨、2号线7吨,当槽内存烟酸余2吨、硫酸余3吨时,开启硫酸泵领料。

注意:领酸时一定要到硫酸罐区,确认阀门开启是否正确。 ③ 根据中心化验室对酸和粉的分折数据,计算出应投酸粉量。 配比:萤石粉:(硫酸+烟酸)=1:1.16-1.197 硫酸:烟酸=1~3:1(根据混酸分析结果。)

④尾气吸收循环槽加水到一半,提前20分钟左右开启一、二冷盐水进出口阀制冷。 ⑤当转炉温度达到工艺要求,其他岗位无故障时,即可投料。

投莹石粉:启动外混器搅拌浆,开启计量螺旋,根据测粉的数据调节变频器到所需频率,注意进粉量变化,以电子秤显示为准,⑥待投粉进行3-5分钟后,启动硫酸隔膜计量泵,按投料量大小准确调节开度,将硫酸连续均匀地打入硫酸吸收塔,经洗涤后与烟酸混合,随之启动烟酸隔膜计量泵,按投料大小准确调节开度,将烟酸连续均匀地打入混酸槽,与经吸收了吸收塔尾气中的HF,再洗涤了洗涤塔反应粗制气夹带粉尘及重组份的硫酸混合,使其中水和SO3反应后形成99.5%左右的硫酸。缓慢开启混酸槽出料阀,保证转炉不冒气,至全开。 ⑦在进行硫酸和烟酸投料时,投料误差必须保证在±2%以内。

⑧领料量:1#硫酸计量槽:上限13T 下限3T; 2#上限7T 下限2T 烟酸计量槽:上限13T 下限2T 上限7T 下限2T 粉计量槽:上限7T 下限1.0T 上限7T 下限2T

⑨5分钟后启动尾气吸收磁力泵,且开启尾气风机,并视生产负压情况加大尾气风机赫兹数。

调节各测负压点的负压: 导气管:0~-10mmH2O

洗涤塔后:-50~-120mmH2O 预提塔后:-90~-150mmH2O 一冷后:-100~-130mmH2O 二冷后: -120~-150mmH2O

尾气吸收塔后:-130~-160mmH2O 分离器后:-140~-160mmH2O 渣气风机前: -150~-170mmH2O ⑾正常停车:

a、接到停车通知后,首先停止硫酸、烟酸计量泵,然后关闭泵进出口及计量槽出口阀门。

b、10分钟后关闭混酸槽出口阀,停莹石粉计量螺旋,再停外混器,调小尾气风

3

机赫兹数。

c、停止投料3小时后,即停止供热,待转炉温度降至200℃时停反应转炉。 ⑿紧急停车:

a、硫酸或烟酸泵出现故障时,应迅速停止其工作,并按停车程序停车。

b、停电时硫酸、烟酸泵停止工作,应关闭好泵进出口阀,计量槽出口阀门,并按停车程序停车。 ⒀注意事项:

a、注意原料组分和混酸变化,及时调整硫酸和烟酸的配比。 b、隔膜泵的启动,要严格按隔膜泵的操作规程操作。 C、冬季气温低时,应及时开启两酸伴热蒸汽。 d、相关操作时应按规定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 ⒁出渣控制:

a、待投料进行2-3小时后,依次开启斗提机、下出渣螺旋、上出渣螺旋及加石灰螺旋。

b、开启渣气吸收磁力泵(注意循环槽内要加入一半水)。 c、开启渣气风机。

d、停止投料2小时后,停止上出渣螺旋、加石灰螺旋、下出渣螺旋、斗提机 (4)制渣操作

①、原则上每班制渣一次,也可根据实际生产运行情况在渣斗将满时及时制渣。一般每天不少于三次。 ②、根据上次制渣完后的生产运行时间,达8小时时通知二水石膏方的铲车配合。依次开启制渣搅拌器、分渣铰龙、加水阀门、渣斗落渣翻板阀,开始制渣操作。根据渣的干湿调节加水阀门,控制加水量的大小,保证渣况为即不成稀浆又不带扬尘。

③、在渣斗将要出空时,要用撞锤多次撞击以让粘壁的渣下落干净。

④、制渣完成后依次关闭渣斗翻板阀、分渣铰龙、加水阀门、制渣搅拌器。 ⑤、做好本岗位卫生,(包括渣房周围路面、水沟、应急池内沉渣)后可交班。

一 安全通则

第一条 为了保护公司职员的人身安全不受伤害和企业的设备、财产不受损失,促进企业的经济发展,根据氟化工生产工艺的特点,结合企业实际,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凡国家和原化学工业部已经颁发的各项安全生产、工业卫生、环境保护、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和工业设备安全检修等法规、规程中的适用条款,以及企业自行制定并实施的安全措施,本规定不再重述。

第三条 新职员进岗必须通过本公司的三级安全教育,经考核合格后,才能进入班组学习。车间应当对学习后的新职员进行理论知识、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考核,确认具备独立安全操作能力的,出具书面证明后,方能上岗操作。

第四条 岗位操作人员应严格履行各自的安全职责,抵制违章指挥,反对违章作业,按规定周期进行有效的巡回检查,并做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杜绝跑、冒、滴、漏。交班工具要保持完好。

第五条 必须根据工艺技术操作规程,在规定的工艺参数和指标范围内进行生产操作,严禁超温、超压、超量、超比例,违反程序操作。 第六条 压力容器操作人员要熟悉本岗位的工艺流程,有关容器的结构、类别、

4

主要技术参数和技术性能,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掌握处理一般事故的方法,认真填写有关记录。

第七条 压力容器要平稳操作,容器开始加压时,速度不宜过快,要防止压力突然上升,高温容器或工作温度低于0℃的容器,加热或冷却都应缓慢进行,尽量避免操作中压力的频繁和大幅度波动,经常检查安全附件运转情况。

第八条 严格穿戴劳动防护用品,发现工艺参数指标、设备运转情况异常时,应立即查明原因,及时调整、控制,使其恢复正常状态,并做好记录,并在交接班时说明。

第九条 凡临时停车检修或拆卸泄漏的容器、设备、管道、阀门、泵以及排出的塔釜液或贮槽内存液时,在具体从事检修作业前必须做好安全工作(如检修作业票、动火证等等),并经工段长检查确认后,方可作业。

第十条 严格劳动纪律,如实、清晰地做好岗位记录,不得弄虚作假,在交接班时由交班人员向接班人员介绍生产情况及故障处理情况,对存在的问题不得隐瞒。

第十一条 认真学习并掌握好《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等有关内容和知识,当发生化学灼伤时,应根据灼伤的部位和面积做好适当的及时自救处理,不得延误,并及时就医。

第十二条 严格事故管理,积极主动参加公司或车间组织召开的事故分析会议,及时掌握事故发生情况,认真执行“四不放过”的原则,总结经验教训,找出避免事故的规律。

第十三条 交班人员在交班前必须认真清扫各自的卫生包干区内的环境、设备,做好文明生产工作,经接班人员认可后方可离开。

二 反应工序规定

第十四条 积极、主动与煤气炉岗位人员联系,并反复调节转炉烟道气出口的蝶形阀,直至反应“三点”温度达到工艺要求。当炉体伸长长度超100mm时,应紧急降温处理。

第十五条 泵启动前,应认真仔细检查本工序管路上的阀门和相邻工序管路连接处阀门开启情况,若相邻工序管路连接处的阀门未关,应及时反馈给该工序,确认无误后,方可使用。 第十六条 转炉启动时,应先打开主机调节控制器上的电源开关至1-2分钟后,方可缓慢地将电位器调节到规定的转速位置上。

第十七条 严格按工艺操作法的要求,做好硫酸和萤石粉之间的配比调节。投料时先投粉后再投酸,停车时相反。

第十八条 认真做好大、小托轮,大、小齿轮等传动联结部位的加油,补油工作。

第十九条 在生产过程中,严禁下列容易造成重大事故的操作法: 1、两酸计量槽领料、计量仓领粉已超过规定的充装量仍然继续受料。 2、进粉螺旋输送器故障、不能正常使用,硫酸仍在继续投进炉内。 3、反应炉温未达到工艺要求时,反应开始投料。

4、出渣系统螺旋输送器故障或转炉主机电流已超标,反应仍在投料。 5、残酸泵出口阀未开。

6、用未经过筛,内含直径2cm以上硬块或石块的生石灰直接中和炉渣。

5

第二十条 在生产过程中,应密切注意下列设备和物料供应是否正常,出现异常情况必须及时处理,并与有关方面联系。

1、硫酸泵、残酸泵、磁力泵等泵压头不足,泄漏或异声。

2、液面计、电子秤、微机显示、指示仪表、调节仪表、温度显示计反应迟钝或异常。

3、炉头、炉尾等系统螺旋输送器卡壳,异响或抖动。 4、冷却水量不足或反应温度过高。 5、转炉在运转中跳齿。

第二十一条 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下列重大的污染事故时,反应应停止投料: 1、导气箱堵塞,经反复处理无效。

2、系统失压,已无法调节,炉头、炉尾大量冲气。 3、系统停水。

4、冷冻盐水温度偏高或断送。 5、导气管液封。

6、导气箱等大量腐蚀泄漏。 7、列管式冷凝器破裂。

8、精馏工序积料,已无法正常收料。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