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优质护理及康复锻炼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疗效的影响

来源:筏尚旅游网


优质护理及康复锻炼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疗效的影响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临床护理及康复锻炼技术对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我科收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72例,进行一般护理、指导技能训练、健康指导等。结果72例患者血气分析及肺功能指标较前改善,生活自理能力和劳动能力提高者护理效果满意,无并发症发生,均好转出院。结论:COPD实施整体护理及康复锻炼是必要的、十分有效的。

标签: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优质护理;康复锻炼

COPD是一种可以预防和可以治疗的常见疾病,其特征是持续存在的气流受限,气流受限呈进行性发展,伴有气道和肺对有害颗粒或气体所致慢性炎症反应的增加。急性加重和合并症影响患者整体疾病的严重程度【l】。2003年1月~2004年6月我科住院的72例COPD患者,评估患者健康状况及心理因素,组织患者及家属共同制定护理计划,予以实施,使患者得到最大限度的恢复,生存质量大大提高。成功治疗了72例COPD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我科2003年1月~2004年6月我科住院的72例COPD患者,诊断标准符合2007年《中华结核呼吸杂志》COPD诊断标准。[2]

2方法

2.1心理护理COPD患者因长期患病,影响工作和日常生活,出现焦虑、抑郁、紧张、恐惧、悲观失望等不良心理,护士要耐心聆听患者的叙述,观察患者的情绪,利用健康

宣教的机会,向患者讲解有关疾病知识,疏导心理压力。使其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2.2一般护理

2.2.1生活基础护理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流通,室温18℃~20℃,相对湿度50%~70%,病情较轻者可适当活动,病情较重者应卧床休息,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发生,注意保暖,吸烟者勸戒烟。

2.2.2合理氧疗COPD患者长期给氧,要注意用氧安全,避免吸入氧浓度过高,引起二氧化碳潴留及氧中毒,采用鼻塞法或面罩法,氧浓度28%~30%,1.5~2L/min,时间每天>15h,密切观察缺氧症状有无改善。

2.2.3强调营养支持护理提供高热量、高蛋白、丰富维生素易消化食物,少食多餐,避免辛辣刺激。热量比例糖类占50%~60%,脂肪占20%~30%,蛋白

质占15%~20%,其中优质蛋白占50%以上。

2.2.4用药观察护理急性发作期,根据药敏试验,选用有效抗生素,及时控制感染,根据病情遵医嘱给予支气管扩张剂、皮质激素、祛痰药等,密切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

2.3保持呼吸道通畅,指导有效咳嗽排痰教会患者正确排痰方法,尽可能加深吸气。对于感染严重,痰液黏稠不易咳出者可协助拍背,同时鼓励多饮水,使用祛痰剂或采用超声雾化吸入疗法湿化气道使痰液易于咳出。

2.4康复锻炼COPD患者急性症状控制后应尽早康复锻炼,教会患者及家属康复锻炼技术,督促实施并提供有关咨询资料。可以下述呼吸方法选用一种或熟练后两种交替进行。

2.4.1呼吸机吸锻炼引导患者进行缩唇呼吸,腹式呼吸训练,每分钟10下,每次15—20min,每天2—3次。根据患者情况采取COPD防治研究协作组推荐的一套呼吸体操训练:

分卧、坐、立3种体位操[3],每天2次,每次5—10min。

2.4.2体力训练指导以呼吸体操及医疗体育为主的有氧运动等方法,可增强患者的体力康复,改善心肺功能。呼吸体操包括腹式呼吸与扩胸、弯腰、下蹲和四肢活动在内的各种体操活动,有氧体力训练有步行、爬斜坡、上下楼梯及慢跑等。开始运动5~10min,每天4~5次,适应后延长至20~30min,每天3~4次。其运动量由慢至快,由小至大逐渐增加,以身体耐受情况为度。一般1~2周后可使心肺功能显著改善。

3小结COPD发展受多因素影响,护士要加强病情观察,用药指导,做好营养支持护理,增加患者的抵抗力,纠正呼吸肌疲劳。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压疮。患者除了使用药物治疗外,重视自身的康复治疗和锻炼,调动自身能力,提高肺功能代偿能力,减少急性发作次数是非常必要和十分有效的。疾病恢复期要根据病情及时给予肺康复治疗,增加呼吸耐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柳涛,蔡柏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处理和预防全球策略(2011年修订版介绍)[J].中国呼吸与危重症监护杂志,2012,1l(1):l一3.

[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46(3):254-261.

[3]居朝霞,刘霞英,陆忠华.呼吸训练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康复中的应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1):2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