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学大纲
教材:《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高等教育出版社
总学时:216学时。其中理论136学时,实验实习80学时,(机动20学时)。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
性质:《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为面向汽车维修的专业课。学习该课程,要求学生懂得现代汽车的结构、工作原理及使用技术,并能科学地、高效地、合理地把所学用于实际生产,以达到最大限度地发挥机械的作用,取得良好经济效益。
任务:使学生掌握发动机各系统、总成和部件的功用、结构与基本工作原理;基本具备发动机拆卸和装配的知识和技能;能正确使用维修工具、量具、设备进行发动机各总成、部件的维修;具有创新精神和时间能力,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二、课程教学目标
知识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掌握发动机各系统、总成和部件的功用、结构与基本工作原理;基本具备发动机拆卸和装配的知识。
能力培养目标:使学生能正确使用维修工具、量具、设备进行发动机各总成、部件的拆卸和简单的维修,能够独立完成发动机各总成、零部件的拆装。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正确使用工具和设备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手段,并使学生能把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
思想教育目标:要教育学生认真学习,端正态度,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进行必要的职业道德教育和一些简单的职业规范。使学生将来走上社会后能遵守职业道德,思想端正,能够胜任工作岗位的要求。 三、理论教学基本内容、要求及重点 第1章 发动机工作原理和总体构造
重点讲授内容:发动机基本术语:上止点,下止点,活塞行程,曲柄半径,汽缸工作容积,发动机工作容积,压缩比;发动机组成,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燃料供给系、冷却系、润滑系、点火系、启动系的作用,内燃机型号编制规则。
了解四行程汽油机、柴油机工作原理;发动机的动力性指标和经济性指标。 第2章 曲柄连杆机构的构造与维修
重点讲授内容:曲柄连杆机构的作用、组成;气缸体和曲轴箱构造、作用,气缸盖与汽缸垫作用,汽缸的排列形式,曲轴箱的结构形式;汽缸体与汽缸盖的检修;活塞、活塞环、活塞销、连杆的结构与作用,活塞、活塞环、活塞销的选配,连杆组的检修;汽缸盖的拆卸和安装步骤,曲轴、活塞拆卸和安装的注意事项,飞轮的拆卸和安装;曲轴的结构、作用、密封、轴向定位,曲拐的分布,飞轮的作
用,曲轴的常见损伤,曲轴裂纹、弯曲、扭曲、轴径磨损的检验,曲轴径向间隙的检查,曲轴轴向间隙的检验与调整;曲轴主轴承、连杆轴承、活塞销、活塞敲缸异响的现象、原因、故障诊断与排除。 了解曲柄连杆机构的工作条件与受力分析。 第3章 配气机构的构造与维修
重点讲授内容:配气机构的结构及各部分的作用,配气机构的分类;配气相位的定义,配气机构的拆装;密封性检测的项目、技术要求,汽缸压缩压力的检测;气门响、液力气门挺柱响、正时齿轮(齿形带)响的故障现象、原因分析、诊断方法;气门、气门座、气门导管修理,凸轮轴的检查与修理,气门正时与传动带的调整。 了解配气机构的作用及工作原理。 第4章 汽油机燃料供给系构造与维修
重点讲授内容:燃料供给系的组成及作用,空燃比,过量空气系数;不来油或来油不畅,怠速不良,混合气过浓过稀的故障现象、原因、诊断方法。
了解发动机各种工况对可燃混合气浓度的要求;化油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辅助装置的构造和检修;化油器的拆装方法、检修调整。 第5章 汽油喷射式燃料供给系统
因为本章属于发动机新技术的内容,在《汽车发动机新技术》中会作详细的讲授,故在此章中可做一般性的了解。
熟悉汽油喷射系统的各种分类;电控喷射系统的喷油量控制、喷油正时控制、燃油停供控制、电动泵控制;空气供给系统的作用、组成,空气计量装置中的进气歧管绝对压力传感器和空气流量计的作用及结构;燃油供给系统的作用、组成,电动汽油泵,燃油滤清器,油压缓冲器,燃油压力调节器,喷油器的作用及原理;电子控制系统:传感器、电子控制单元和执行器的作用及组成,曲轴位置、凸轮轴位置、冷却水温度、进气温度、节气门位置、氧传感器的结构。
了解汽油喷射系统的发展历程,优点。D型、L型、M型电控汽油喷射系统;节气门体,怠速控制装置的执行器;冷启动喷油器和温控正时开关。 第6章 柴油机燃料供给系构造与维修
重点讲授内容: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的四大装置:燃油供给、空气供给、混合气形成、废气排出装置的组成;调速器的作用和分类,两速调速器、全速调速器的构造、工作原理和作用;喷油器性能的检验和调整;柴油滤清器的作用、构造;输油泵的构造,输油泵的检修;柴油机油泵、调速器、输油泵、喷油提前角,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喷油提前角的调整装置,供油正时的检查,供油正时的校准与调整。
熟悉孔式和轴针式喷油器的构造,喷油器零件的检验,喷油器的修理;柱塞式、转子分配式喷油泵的
构造和工作原理;输油泵的试验;供油正时调整后的道路试验。
了解柴油机燃料发火性、蒸发性、粘度、凝点;柴油机可燃混合气的形成和燃烧过程,直接喷射式和分隔式燃烧室的结构特点。 第7章 润滑系构造与维修
重点讲授内容:润滑系的功用,润滑形式,机油泵、机油滤清器的结构与功能;润滑系零部件机油泵的拆装、机油泵的检查与维修,机油滤清器的检修,润滑油的水平高度检查,润滑油质量的检查,发动机各个部位漏油的检查;维护内容和要求,机油油量的检查,机油压力开关的检查,机油滤清器的维护,机油泵的检验与维护。 了解润滑系的结构参数与性能。 熟悉维护技术标准及要求,维护器材。 第8章 冷却系构造与维修
重点讲授内容:水冷却系统和风冷却系统的作用及特点,水冷却系统的结构和循环路线(大循环和小循环的线路);散热器、水泵、风扇、风扇离合器、节温器的功能、构造、检修;冷却水消耗过大、冷却水温度过高、发动机突然过热的故障现象、原因分析、诊断与排除故障。 理解冷却系的作用、构造。 第9章 发动机拆装工艺与磨合
重点讲授内容:EQ1091发动机拆卸工艺:发动机总成从汽车拆下的步骤、发动机总成拆卸,发动机装配工艺:装配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装配工艺;桑塔纳轿车2VQS发动机拆卸、装配工艺;无负荷冷磨的过程、规范,无负荷热磨合的过程,转速选择,时间的确定。 熟悉发动机总成修理竣工技术要求,主要使用性能。 第10章 新型燃料发动机
本章为选修章节,可视情况进行讲授。 四、操作技能要求
主要培训内容:发动机总体结构认识和拆装,汽缸磨损检测,汽缸盖平面度检测,曲轴检测,气门的检修,气门座的检修,气门间隙调整,柴油机喷油泵、喷油器的拆卸、装配,机油泵的拆装,冷却系拆装和检修,汽油发动机竣工验收等。 五、教学环节和学时分配
本课程总学时数为216学时,理论教学136学时,实验80学时,机动20课时。
学时安排表
章 次 绪论 第1章 第2章 第3章 第4章 第5章 第6章 第7章 第8章 第9章 第10章 机 动 六、考核方式
内 容 发动机工作原理和总体构造 曲柄连杆机构的构造与维修 配气机构的构造与维修 汽油机燃料供给系构造与维修 汽油喷射式燃料供给系统 柴油机燃料供给系构造与维修 润滑系构造与维修 冷却系构造与维修 发动机拆装工艺与磨合 新型燃料发动机 合 计 合 计 2 16 16 24 16 16 18 8 6 10 10 20 162 讲 授 2 12 14 16 8 12 14 4 4 6 6 10 108 实 验 4 2 8 8 4 4 4 2 4 4 10 54 由于该课程实践性较强,所以采取考查、考试、实践三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综合评价。考查占15%,实践占20%,考试占65%。 七、选用教材
选用《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沈云鹤 高等教育出版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