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

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

来源:筏尚旅游网
人大附中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高二年级理科物理练习

2017年11月9日

纸卷人:李晓东 审卷人:刘永进

说明:本练习共四道大题,22道小题,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将卷Ⅰ各题中符合题意的选项涂在答题纸上,卷Ⅱ作答在答题纸上,只交答题纸)

卷Ⅰ(季度卷共48分)

一、本题共8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每小题3分,共24分.

1.关于分子间的引力、斥力和分子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引力存在时斥力就不存在

B.引力总是大于斥力,分子力总为引力

C.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间的距离小于平衡距离 D.分子间的作用力变现为斥力时,分子间的距离大于平衡距离 【答案】C

【解析】A.分子间斥力与引力是同时存在而分子是斥力与引力的合力,故A错误; B.当分子间距等于平衡距离时,引力等于斥力,即分子力等于零,故B错误; C、D.当分子间的距离变小时,作用力表现为斥力,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2.关于物体的内能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大 B.物体对外做功,内能一定减小

C.物体吸收热量,同时对外做功,内能可能不变 D.物体放出热量,同时对外做功,内能可能不变 【答案】C

【解析】A.物体吸收热量,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以知道,内能不一定增大,还与做功情况有关,故A错误;

B.物体对外做功,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以知道,内能不一定减小,还与热传递情况有关,故B错误;

C.物体吸收热量,同时对外做功,若热量与功的数值相等,内能不变,故C正确; D.物体放出热量,同时对外做功,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内能一定减小,故D错误.

- 1 -

故选C.

3.使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小球(均可视为点电荷)分别带上3Q和5Q的电荷后,将它们固

定在相距为a的两点,它们之间库仑力的大小为F1,现用绝缘工具使两小球相互接触后,再将它们固定在相距为2a的两点,它们之间库仑力的大小为F2,则F1与F2之比为( ) A.2:1 【答案】D

B.4:1

C.16:1

D.60:1

5Q3Q15Q2【解析】开始时F1kk2,接触后,两球都带正电Q,

a2aQQQ2F2kk2,所以F1:F260:1,故D正确.

4a24a故选D.

4.下列关于电荷的电势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荷在电场强度大的地方,电势能一定大 B.电荷在电场强度为零的地方,电势能一定为零 C.只在静电力的作用下运动,电荷的电势能一定减小

D.只在静电力的作用下运动,电荷的电势能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小 【答案】D

【解析】A.电势大小与电场强度的大小没有关系,场强大的点电势可大可小,再根据

Eqq,电势能大小也就无法判断,故A正确;

B.电势大小与电场强度的大小没有关系,电场强度为零的地方电势可以不为零,故电势可以不为零,故B错误;

C、D.只在静电力的作用下,静电力做正功时,电荷的电势能减小,静电力做负功时电势能增加,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5.如图所示,孤立点电荷Q固定在正方体的一个顶点上,与Q相邻的三个顶点分别是A、

B、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2 -

A.A、B、C三点的场强相同 B.A、B、C三点的电势相同

C.A、B、C三点所在的平面为一等势面

D.将一电荷量为q的检验电荷由A点沿直线移动到B点的过程中电势能始终保持不变 【答案】B

【解析】A.点电荷产生的电场强度大小EkQ,正电荷的电场强度方向呈放射状,所以A、2rB、C三点电场强度大小相等,方向不同,故A错误;

B.点电荷产生的电势大小kQ,因为A、B、C三点r相同,且电势是标量,没有方r向,所以A、B、C三点电势相同,故B正确;

C.点电荷形成的等势面是一系列以点电荷为球心的同心球面,显然平面ABC上不是所有的点都是在同一球面上,即不是等势面,故C错误;

D.由C项分析得知A、B两点电势相等,但是A、B连线上各点电势不相等,所有将检验电荷从A点沿直线移动到B点的过程中电势能会发生变化,故D错误. 故选B.

6.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极板A接地,平行板电容器的极板B与一个灵敏的静电计相接.下

述哪些做法可使指针张角增大( )

A.保持两板正对面积不变,使A、B两板靠近一些 B.保持两板之间距离不变,使A、B两板正对面积减小一些

- 3 -

C.在A、B两板之间插入绝缘板 D.在A、B两板之间插入金属板 【答案】B

【解析】若极板B稍向上移动一点,极板正对面积减小,由电容的决定式C电容减小,电容器的点量不变,根据电容定义式C指针偏角增大,故B项正确. 故选B.

7.如图所示,有一带电粒子贴着A板沿水平方向射入匀强电场,当偏转电压为U1时,带电粒子沿①轨迹从两板正中间飞出;当偏转电压为U2时,带电粒子沿②轨迹落到B板中间:设粒子两次射入电场的水平速度相同,则两次偏转电压之比为( )

s4πkd分析知

Q,极板间的电压U增大,则静电计U

A.U1:U21:8 C.U1:U21:2 【答案】A

【解析】带电粒子的匀强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水平移动为xv0t,两次运动的位移之比为2:1,两次的水平速度相同,故运动时间之比为t1:t22:1,由于竖直方向上的位移为Uq1,故两次偏转电压hat2,h1:h21:2,故加速度之比为1:2,又因为加速度amd2AB

B.U1:U2:1:4 D.U1:U21:1

之比为:U1:U21:8,故A正确. 故选A.

8.如图所示,真空室中电极板K发出电子(初速度不计),经过电压为U1的加速电场后,由小孔S沿水平金属板A、B间的中心射线入板中.金属板长为L,相距为d,当A、B间电压为U2时电子偏离中心线飞出电场打到荧光屏上而显示两点.已知电子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e,不计电子重力,下列情况中一定能使两点偏离中心距离变大的是( )

- 4 -

A.U1变大,U2变大 C.U1变大,U2变小 【答案】B

【解析】在加速电场中运用动能定理求出末速度V,粒子进入偏转电场后做类平抛运动,根据平抛运动的规律求出偏转位移,设经过电压为U1的加速度电场后,速度为V,在加速

B.U1变小,U2变大 D.U1变小,U2变小

1电场中,由动能定理得:mv2eU1,电子键入偏转电场后做类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上:

2U2L2121eU22LVt,在竖直方向上:yat,由此可知,当U1变小,t,解得:y4U1d22mdU2变大时,y变大,故B正确.

故选B.

二、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每小题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或多个是符合题意的,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或不答的得零分. 9.关于布朗运动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布朗运动反应了液体分子在无规则的运动着 B.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明显 C.小微粒的体积越大,布朗运动越明显 D.布朗运动就是分子的运动 【答案】AB

【解析】A、D.布朗运动是固体小微粒的运动,它证明了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故A正确,D错误;

B.温度越高,液体分子运动越剧烈,小微粒受力越大,布朗运动越明显,故B正确; C.悬浮微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故C错误. 故选AB.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温度低的物体内能一定小

- 5 -

B.温度低的物体分子平均动能一定小 C.温度低的物体分子平均速率一定小 D.质量相同的同温度的水和冰,水的内能较大 【答案】BD

【解析】A、B.温度低的物体分子平抛动能减小,但如果物质的量大,则内能也可能大,故A错误B正确;

C.两端间电势差不变时,d变化电场强度也变化,电场强度的定义式是E误;

D.电容器的电容有本身性质决定,与所带的电量和两端间的电势差无关,故D正确. 故选BD.

11.用比值法定义物理量是物理学中一种常用方法,以下物理量表达式中属于比值法定义的是( )

A.UW qF,故B错qB.EU dC.Eqq D.CQ U【答案】ACD

【解析】A.电场中两端的电势差与移动的电荷和电场力所做的功无关,移动的电荷量大,电场力做功多,比值不变,故A正确;

B.两端间电势差不变时,d变化,电场强度也变化,电场强度的定义式是E错误;

C.电场中某一点的电势与放入电场中的电荷无关,电荷量变大,电势能也变大,电势不变,故C正确;

D.电容器的电容有本身性质决定与所带的电量和两端间的电势差无关,故D正确. 故选ACD.

12.如图所示,直线是真空中某一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A、B是该电场线上的两点.一个

电子以速度VA经过A点向右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该电子以速度VH经过B点,且Va速度方向向左.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F,故Bq

A.A点处的场强一段大于B点处的场强

- 6 -

B.A点的电势一定高于B点的电势

C.电子在A点的动能一定小于它在B点的动能 D.电子在A点的电势能一定小于它在B点的电势能 【答案】BD

【解析】A.题中一条电场线无法反映电场线的疏密,也不能反映电场强度的大小,无法比较场强的大小故A错误;

B.电子的初速度VA向右,而末速度VB方向向左,说明电子所受的电场力方向向左,则电场线方向从,所以A点的电势一定高于B点的电势,故B正确;

C、D.电子从A到B过程中,电场力做负功,则电子的电势能增大,动能减小,则有电子在A点的动能一定大于它在B点的动能,在A点的电势能一定小于它在B点的电势能,故C错误,D正确. 故选BD.

13.如图所示,在真空中有两个等量正电荷q1和q2,MN为它们连线的中垂线,M为无穷远,

N为连线中点,现将一负点电荷q3由N点沿NM移动到M点的过程中下述结论正确的是

( )

A.系统的电势能逐渐增大 C.电势逐渐降低 【答案】AC

【解析】A.由题q1、q2是两个等量的正电荷,作出中垂线NM上电场线如图:

B.q3受到的电场力逐渐减小 D.电场力对q3不做功

- 7 -

根据顺着电场线电势降低,可以知道负电荷q3由N点沿NM移至无穷远的过程中,电势不断降低,电场力做负功,其电势能不断增大,故AC正确,D错误;

B.根据电场的叠加可以知道,N点磁场强为零,而无穷远处场强也为零,所以由N点沿NM移至无穷远的过程中,场强先增大后减小,q3受到的电场力先逐渐增大,后逐渐减

小,故B错误. 故选AC.

14.两块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板,带等量异种电荷,一个带电油滴恰悬浮在平行板间.如果

使油滴产生大小相等g/2的加速度,两板电荷量应是原来的( ) A.2倍 【答案】BC

【解析】电容器带电量不变,根据C好静止,则qEmg,方向向上, ①若要油滴产生大小为

B.1/2

C.3/2倍

D.2/3

QsπkQ,C有E,OQ,带电油滴恰U4πkdsg11的方向向上的加速度,则qE1mgmgmg计算得出22233E1E,故Q1Q;

22②若要油滴产生大小为

q111的方向向下的加速度则mgqE2mgmg得E2E,故22221Q2Q,所以BC正确,AD错误.

2故选BC.

15.如图所示,一个平行板电容器,板间距离为d,当对其加上电压后,A、B两板的电势

分别为和,下述结论正确的是( )

- 8 -

A.电容器两极板间可形成匀强电场,电场强度大小为E/d

B.电容器两极板间各点的电势,有的相同,有的不同;有正的,有负的,有的为零 C.若有一个质子水平射入并穿越两极板之间的电场,则质子的电势能一定会增加 D.若有一个电子水平射入并穿越两极板之间的电场,则电子的电势能一定会减小 【答案】BD

【解析】A.电容器两极板间可以形成匀强电场,板间电势差为U2,电场强度为

EU2,故A错误; ddB.电容器上板带正电,下板带负电,电场强度方向向下,根据顺着电场线电势降低可以知道,电容器两极板间在同一等势线的各点电势相同,步骤同一等势线上的电势不同,有正的有负的,有的为零,故B正确;

C、D.电子水平射入穿越两极板之间的电场,电场力对电子做正功,电子的电势能减小,故C错误,D正确. 故选BD.

16.如图,一带正电的点电荷固定于O点,两虚线圆均为O为圆心,两实线分别为带电粒子M和N先后在电场中运动的轨迹,a、b、c、d、e为轨迹和虚线圆的交点.不计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带负电荷,N带正电荷

B.M的b点的动能小于它在a点的动能 C.N在d点的电势能等于它在e点的电势能

- 9 -

D.N在从c点运动到d点的过程中克服电场力做功 【答案】ABC

【解析】A.由图可知,曲线运动的合力指出向凹侧,则带电粒子M所受的电场力向左,故M带负电荷,N粒子所受电场力方向向下,故N粒子带正电荷,故A正确; B.由于虚线是等势面,故M粒子从a到b电场力对其做负功,动能减小,故B正确; C.由于d和e在同一等势面上,所以从d到e电场力不做功,故电势能不变,故C正确; D.由于N粒子带正电,从C点运动到d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做正功,故D错误. 故选ABC.

卷Ⅱ(非机读卷共52分)

三、本题共2小题:每空3分,共计12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

17.在做“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实验时,将6mL的油酸溶于酒精中制成104mL的油酸

酒精溶液.用注射器取适量溶液滴入量筒,测得每滴入75滴,量筒内的溶液增加1mL.用注射器把1滴这样的溶液滴入表面撒有痱子粉的浅水盘中,把玻璃板盖在浅盘上并描出油酸膜边缘轮廓,如图所示.已知玻璃板上正方形小方格的边长为1cm,则油酸膜的面积约为________m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由以上数据,可估算出油酸分子的直径约为________m(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答案】1.1102m2;7.31010m

【解析】面积超过正方形一半的正方形的个数为110个,则油酸膜的面积约为:S1101cm21.1102m2.

每滴酒精油酸溶液中含纯油酸的体积:V6把油酸分子8106mL81012m3,45107V81012看成球形,且不考虑分子间的空隙,其直径为dm7.31010m. 2s1.11018.有一充电的平行电容器,两板件电压为3V,现使它的电荷量减小3104C于是电容器两

- 10 -

1极板间电压降为原来的,此电容器的电容是__________F;若电容器极板上的电荷全

3部放掉,电容器的电容是__________F. 【答案】150;150

【解析】由题平行板电容器的电荷量减少Q3104C,电压降低U2V,则

CQ41.510F150F; U电容反应电容器本身的特性,电容器极板上的电荷全部放掉电容器的电容不变,仍为150F.

四、本题共4小题:共4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解题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9.把带电荷量2108C的正电电荷无限远处移到电场中A点,要克服电场力做功8108J,

若把该电荷从无限远处移动到电场中B点,需克服电场力做功2108J,求: (1)A点的电势;

(2)A、B两点的电势差;

(3)把2108C的负电荷由A点移到B点电场力做的功. 【答案】(1)400V; (2)300V; (3)6103J.

【解析】(1)无限远处与A点间的电势差为:UAUAA,又B0,所以A400V;

W18.0106V400V,而q2108(2)无限远处与B点间的电势差:UBW22.0106100V,而UBB,又q2108B0,所以B100V,则AB两点的电势差为:UABAB300V;

(3)电场力做的功WqUAB2105600J6103J.

20.如图所示,在沿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中有一固定点O,用一根长度为I0.20m的绝缘轻

线把质量为m0.10kg、带有正电荷的金属小球悬挂在O点,小球静止在B点时轻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7.现将小球拉至位置A,使轻线水平张紧后由静止释放.g取10m/s2,sin370.60,cos300.80.求:

- 11 -

(1)小球所受电场力的大小;

(2)小球通过最低点C时的速度大小; (3)小球通过最低点C时,小球对轻线的拉力. 【答案】(1)0.75N; (2)1.0m/s; (3)15N.

【解析】(1)小球受重力mg,电场力F和拉力T,其静止时受力如图所示:

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有:Fmgtan370.75N;

(2)设小球到达最低点时的速度为V,小球从水平位置运动到最低点的过程中,根据动

1能定理有:mglFlmV2,解得:V1.0m/;

2(3)设小球通过最低点C时细线对小球的拉力大小为T,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2V,解得:T1.5N. Tmgml21.如图(a),长度L0.8m的光滑杆左端固定一带正电的点电荷A,其电荷量Q1.8107C;

一质量m0.02kg,带电量为q的小球B套在杆上.将杆沿水平方向固定于某非均匀外电场中,以杆左端为原点,沿杆向右为x轴正方向建立坐标系.点电荷A对小球B的作用力随B位置x的变化关系如图(b)中曲线I所示,小球B所受水平方向的合力随B位置x的变化关系如图(b)中曲线Ⅱ所示,其中曲线Ⅱ在0.16≤x≤0.20和x≥0.40范围可近似看作直线.求:(静电力常量k9109Nm/C2)

- 12 -

(1)小球B所带电量q;

(2)非均匀外电场在x0.3m处沿细杆方向的电场强度大小E; (3)在合电场中,x0.4m与x0.6m之间的电势差U.

(4)已知小球在x0.2m处获得v0.4m/s的初速度时,最远可以运动到x0.4m.若小球在x0.16m处受到方向向右,大小为0.04N的恒力作用后,由静止开始运动,为使小球能离开细杆,恒力作用的最小距离s是多少? 【答案】(1)1106C;

(2)3104N/C,方向水平向左; (3)800V; (4)0.065m.

F1x2qQq1106C;【解析】(1)由图可以知道,当x0.3m时,因此: F1k20.018N,

kQx(2)设在x0.3m处点电荷与小球间的作用力为F2,则,因此:EF合F2q0.0120.018N/C3104N/C电场在x0.3m处沿细杆方向的电场强度6110大小为3104N/C,方向水平向左;

(3)根据图象可以知道在x0.4m与x0.6m之间合力做功

W合0.0040.2B104J,由qUW合,可得:UW合q800V;

- 13 -

(4)由图可以知道小球从x0.16m到x0.2m,电场力做功W10.030.046104J,21小球从x0.2m到x0.4m处,电场力做功W2mv21.6103J,由图可以知道小球

2从x0.4m到x0.8m处,电场力做功W30.0040.41.6103J,由动能定理可得:

W1W2W3F外S0,计算得出:SW1W2W30.065m.

F外22.如图甲所示,长为l、相距为d的两块正对的平行金属板AB和CD与一电源相连(图中

未画出电源),B,D为两板的右端点.两板间电压的变化如图乙所示,在金属板B,D端的右侧有一与金属板垂直放置的荧光屏MN,荧光屏距B,D端的距离为l.质量m、电荷量为e的电子以相同的初速度v0从极板左边中央沿平行板的直线OO连续不断的射入.已知所有的电子均能够从金属板间射出,且每个电子在电场中运动的时间与电压变化的周期相等.忽略极板边缘处电场的影响,不计电子的重力以及电子间的相互作用,求:

(1)t0和t比;

(2)两板间电压U0的最大值; (3)电子在荧光屏上分布的最大范围. 【答案】(1)1:3;

24d2mv0(2);

3eL2T时刻进入两板间的电子到达金属板B,D端界面时偏离OO的距离之2(3)

d. 3

- 14 -

【解析】(1)t0时刻进入两板间的电子先沿OO方向做匀速运动,即有v0T1,而22后在由电场力作用下做类平抛运动,在垂直于OO方向做匀加速运动,设到B、D端界

2eUeUd1IT00面时偏离OO的距离为y1,则y1,时刻进入两板间的电子先t22md28mdv022在

T时间内做抛物线运动到达金属板的中央,而后做匀速直线运动到达金属板B、D端2界面,设电子到达金属板的中央偏离OO的距离为y2,将此时的电子的速度分解为沿OO方向的分量V0沿电场方向的分量VE,并设此时电子的速度方向与OO的夹角为,电子1eH0T沿直线到达金属板B、D端界面时偏离OO的距离为y,则有y2,

2md2122eU0VEy2Ty1tan,2,

1V0mdV0223eU0L2计算得出y,因此y1:y21:3;

8mdV0212T1),(n0,1,2,)时刻进入两极板间的电子在离开金属板时偏离OO的(2)在t(2n2d距离最大,因此为使所有进入金属板间的电子都能够飞出金属板,应满足y1,计算≤224d2mv2得出板件电子的最大值,U0;

3eL2(3)设tnT(n0,1,2,)时刻进入两板间的电子到达荧光屏上的位置时与O点的距离

T为Y1,t(2n1)(n0,1,2,)时刻进入两板间的电子到达荧光屏上的位置与O点的距

2离为Y21,电子到达荧光屏上分布在YY2Y1范围内,当满足y12d的条件时,Y为最2Y2y1Yy121大,根据题中金属板和荧光屏之间的几何关系,得到tan,由此电子在LL光屏上分布的最大范围为:YY2Y1y12y1d. 3

- 15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