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E—ma i I i rui feng#jcyyl20 com cn 责编,/李瑞枫【实习) 蔡洁明 翊£ 读王清任《医林改错》有感 文/孟州令(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肿瘤科) 【指导老师】王芳(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肿瘤科副主任医师) 王清任是我国清代著名医学家,对 活血化瘀理论有独特的见解,他的《医 林改错》突破了传统理论,丰富了血瘀 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王清任《医 活质量。活血化瘀法不但能祛邪消瘤治 疗肿瘤,亦可配伍他法对瘀血引起的发 热,瘀血阻络引起的出血,血瘀经络所 林改错》云:“肚腹结块,必有形之 血。”也就是表明,气虚则无力推动血 证的治疗方法,在张仲景的《伤寒论》 《金匮要略》中所立的10多个活血化瘀 方剂的基础上,进一步把活血化瘀与补 的运行,以致血瘀的产生,而血瘀同样 会导致气滞,两者相互影响。以致患者 局部不通,引致疼痛的出现;血瘀日久 致的疼痛等证起到一定效果。这就是中 医冶本之所在, “治病必求于本”。 《医林改错》中血府逐瘀汤条文 气、理气、开窍、解毒、回阳、温中健 脾、温经、祛风除湿、养阴、调神、攻 下等多种冶法配合在一起,形成了活血 容易致毒,形成的毒瘀长时间积聚,易 有“身外凉,心里热,故名灯笼病,内 发为肿块,最终成癌瘤。故肿瘤患者多 有瘀血。认为虚热,愈补愈瘀,认为寒 以肿块、疼痛、出血、消瘦、舌质紫黯 或瘀斑为共同特点,并且贯穿肿瘤发生 及发展的全过程。 火,愈凉愈凝。三两付血活热退。”临 床肿瘤患者发热常见此证型。 晚期肿瘤患者常表现为气虚与血瘀 化瘀法临床应用的完整体系。 王清任活血化瘀法思想的精髓在 于重视气血,注重虚实,审因多责于血 血瘀是肿瘤形成发展的一个主要病 同时存在,治疗上既要扶正益气,又要 祛邪化瘀。代表方如补阳还五汤,取大 剂量的黄芪补气为主药,桃红四物活血 化瘀,多用于忡瘤出现脑转移而致半身 瘀,治疗长于补气活血。在活血化瘀理 理机制之一,而且见之于肿瘤病程的各 论的指导下,创立了血府逐瘀汤、通窍 活血汤、少腹逐瘀汤、膈下逐瘀汤、身 个阶段。现代研究也证实肿瘤患者的血 液流变学表现为高凝、高黏状态,并有 痛逐瘀汤、补阳还五汤等方剂,部分方 剂由张仲景活血化瘀法的发展而来。如 《金匮要略》攻下活血法的大黄牡丹皮 汤、桃仁承气汤,王清任有下瘀血汤。 又如活血温经法中,张仲景有温经汤, 外周微循环障碍,即血液处于浓、黏、 聚状态。肿瘤与血液凝固性异常,其特 点表现为凝血机制被激活,血小板活 不遂及乳腺癌术后上肢肿帐麻木等。 目前实验证明,具有抗肿瘤作用的 活血化瘀类中药有丹参、大黄、红花、 化,抗凝功能减低,导致血液处于高凝 赤芍、当归、三棱、莪术、斑鳌、虎 杖、归尼等。随着医学的发展,活血化 瘀类中药在抗肿瘤这个领域中上必将大 放光彩。一 状态,易于血栓形成,高凝状态促进了 恶性肿瘤的生长和转移,严重影响肿瘤 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 王清任有急救回阳汤。 血瘀为发病关键 肿瘤属于中医“瘾瘕”以及“积 聚”的范畴,其发生、发展与血瘀关 系密切。中医学认为,忡瘤之所以会发 生,是由于人体正气不足、脏腑功能失 调,以致气滞、痰凝、血瘀的产生。 法是 究表 改善 《素问·调经论篇》中有云:“五 患者 脏之道,皆处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 引起 舒肝在饺2018 01 No 03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