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管理制度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根据《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规定、为了学生、教职工身体健康和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特定如下制度。
一、晨、午检制度:
新学期开始,学校各班每天进行晨检午查,由上、下午上节一课节的教师负责,认真检查,按表格的内容做好记录。对患传染病的学生,上课教师及时与家长联系,做到及时发现、及时隔离治疗,并对已发生传染病班级的其他健康学生要进行预防性服药,如板兰根、维生素C等。
二、传染病报告制度 (一)、疫情报告顺序:
学生(或家长)——上课教师——校长——乡疾控中心、县教育局 (二)、认真学习和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明确传染病在我国青少年中发病率高,必须加强预防的要求。同时师生必须记住传染病分甲乙丙三大类共39种。 甲例传染病2种:鼠疫、霍乱;
乙例传染病26种:病毒性肝炎、伤寒、艾滋病、乙脑等;
丙例传染病11种:流行性感冒、风疹、手足口病流感流行性腮腺炎、甲型H1N1流感等。
(三)、防治管理组织和任务:
1、组织领导:成立学校传染病管理领导小组 组 长:刘继丰 副组长:徐娜威 组 员:全体教师 疫情报告人:校长 2、工作任务:
把住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做到五早:早期预防管理、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治疗。 (四)、严格疫情报告:
1、发现甲例传染病乙例传染病中的非典肺炎、人禽流感、肺炭疽、甲型H1N1流感以及疑似病人、2小时内报当地防疫部门。
2、发现乙类和丙类传染病和疑似病人24小时内上报当地卫生防疫部门。
3、具体措施:
(1)、充分利用学校的红领巾广播、板报、图片等进行传染病知识
宣传、
(2)、严格执行学生用品、教室、厕所等消毒制度。 (3)、建立传染病疫情报告册。 (4)、坚持晨、午检制度。 (5)、病愈后复课要求:
根据不同的传染病隔离时间来决定隔离期限,隔离时间不到的必须要有医院传染病科证明,并由上课教师复检后学生才能进教室上课,反之仍作为病未愈不能来校上课。 三、传染病消毒和隔离制度 (一)、日常环境卫生
1.建立校园环境清扫制度,每天三小扫,每周一大扫,按班级分片包干,定人、定点、每天定时检查。
2.教具要保持清洁,定期要消毒、清洗。
3.经常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阳光充足,室内湿式打扫,冬天也要定时开窗通风换气。
4.厕所清洁通风,定时打扫并消毒。 (二)、消毒:
1、 做好教室、专用教室、办公室、厕所的消毒工作,用含氯消毒液喷洒、揩擦消毒(有效含氯量500mg/L),对发生传染病的班级要重点消毒,增加消毒次数,用紫外线消毒车消毒,中午用含氯消毒液揩擦消毒。
2、指导、教育学生在家勤洗晒衣被,有条件的家庭可含氯消毒液喷洒、揩擦消毒(有效含氯量500mg/L)。
3、体温表用有效含氯量1000mg/L的消毒液浸泡消毒两次(5分钟、30分钟),然后用75%酒精揩擦消毒。 (三)、隔离:
1、对发生疫情的班级停止去专用教室上课,停止大型活动。 2、对发生疫情的班级停止去其他教室上课,在自己教室上课。
3、隔离时间以医学观察日为准,病愈后要有医院传染病科医生证明,由医生检查后方可进教室上课。
4、传染病流行期间对乘车的学生劝其尽量不乘车,若有困难一定要乘车者劝其带好口罩。 四、预防接种证制度
根据卫生部教育部做好入学、入托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的通知精神,为确保在学校学生种形成免疫屏障,学校预防接种率达到95%以上。全面掌握我校新生预防接种情况,我校特制定本制度。 (一)、加强宣传,明确意义
1、我校要配合县教育局、卫生局将预防接种工作落到实处。
2、做好宣传工作。让家长了解预防接种的重要性,动员家长积极配合学校完成接种、补种、补证工作。 (二)、做好查验工作
学校明确幼儿园副园长负责此项工作,负责统计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各班班主任教师听从安排,按时完成工作任务。 (三)、关于接种、补种的问题
1、凡国家规定免费接种的五种疫苗,学生要无条件地接种,各班主任要做好学生及家长的思想工作。
2、国家规定要接种的自费乙脑、流脑疫苗,班主任要做好思想动员工作,家长按自愿原则接种。
3、外来务工人员及农民工子弟的接种证未带到就读地的,要将接种证寄到就读地,并做好查验和登记工作。
4、凡确已接种,但证遗失的,学校要做好统计工作,并向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接种单位报告。
5、学校抓紧落实,并成立由校长专门负责的领导小组。 组 长:刘继丰
副组长:徐娜威 组 员:各班班主任
6、儿童入学时,学校未依照规定查验预防接种证,或者发现未依照规定受种的儿童后,未向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接种单位报告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教育主管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对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五、常见病防治制度
为使危害广大学生健康的常见病得到有效控制,提高我校学生的整体健康水平,根据《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规定,做好群体预防和矫治几种学生常见病,按《传染病防治法》要求,重视对学校常见传染病的群体预防工作。
(一)、建立校保健工作组织,健全网络,明确各自职责。班主任全面关心学生的生活与健康状况,积极配合卫生室做好学生的各项卫生保健工作。
(二)、首先对九种常见病(头痛,颈、肩部酸痛,腰痛,眼睛疲劳,手足麻痹,慢性胃炎,便秘,慢性腹泻,溃疡)及四种传染病(麻疹,水痘,猩红热,流行性腮腺炎)要采取各种形式进行宣传教育及知识普及,健康教育要加强对这些疾病的宣传力度。
(三)、通过每年一次的学生体检,在统计研究的基础上对近视、沙眼、龋齿、寄生虫进行群体防治,发放药品,对脊柱异常的学生指导进行做矫正操,或平时指导保养工作。
(四)、积极防治传染性疾病,建立传染病报告登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根据各种传染病发病季节,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预防接种、服预防药即是重要环节。
(五)、根据镇防疫站计划发放驱肠虫药,提倡保健牙膏牙刷用于防治龋齿,对营养不良、鼻血、神经衰弱者,劝其服用效果好的保健药品。
(六)、健全学生健康及发育监测资料,分析研究疾病动态,监测学生保健工作的运行状况,及时采取对策。 六、学校健康教育制度 (一)、成立健康教育领导小组,校长担任组长,教导主任为副组长,全体教师为成员,校长要熟悉此项工作和政策法规,创造条件配备(兼)职校医一名。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做好年度工作总结。
(二)、教育学生认真做好早操。眼保健操。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课外活动,坚持按时作息,注意劳逸结合,保证每日睡眠时间不少于九个小时。
(三)、搞好防近周宣传工作,教育学生用眼卫生,读写时眼要离书本一尺,胸离书桌一拳,指离笔尖一寸,读写四十五分钟要休息十分钟。不要躺着或乘车、走路时看书。不要在暗弱光线下看书,教育和督导学生积极做好眼保健操,降低近视眼患病的发病率
(四)、采取各项措施,鼓励教师参加各类培训班学习,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保质保量上好每一节健康教育课。
(五)、组织好每年学生体检工作,体检率达到95%以上,做好 学生健康档案建设工作。
(六)、上好健康课,提高学生自我保健能力,预防传染病、胃肠病、蠕虫感染、近视、龋齿和牙周疾病、贫血、沙眼、营养不良的发生。
升阳十三家子小学
2013-9-1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