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应聚焦三个“衔接”

来源:筏尚旅游网
智见

INSIGHT

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应聚焦三个“衔接”

文/徐和谊

智能网联已成为汽车产业变革的一个重要的推动力量,正在催生超越产业自身的颠覆式的进化,释放出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创新空间。北汽集团依托“海豚+”战略,在聚焦三个“衔接”方面作出创新为本、示范为先、合作为重的最新思考。

对于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形势,我认为,经过近年来的持续孕育和立体演进,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已经初步具备规模化发展的基础和能力,正在经历从“产业孕育期”到“产业发展期”的关键过渡阶段。BCG(波士顿咨询)预测,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刚刚进入长达20年的高速发展期。与此同时,我们也要客观地看到,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距离真正的普及化应用,仍有一定距离。

作为这场变革的亲历者和参与者,我们在推动产业下一阶段的良性发展过程中应重点聚焦以下三个方面的衔接。

徐和谊, 北汽集团董事长

46

智能网联汽车

Intelligent Connected Vehicles

一、聚焦技术到产品的衔接

不同于驱动系统电气化对应的新能源化,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已经成为电子、信息、通讯、汽车等多领域融合发展叠加演进的最前沿阵地。正是在多领域的共同作用下,智能网联汽车围绕着感知、计算、决策、控制、执行、交互等功能的关键技术,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了落地产品的有效衔接。智能交互、OTA等功能现在已经成为新车的标配,L1、L2级的自动驾驶车辆已经开始全面量产。在实现更高阶的自动驾驶阶段,不仅要做好关键技术的持续突破,更要秉持安全性、经济性的原则,做好从技术到产品的衔接。要经过充分的仿真路况的验证和实际道路测试,以零事故为标准,确保更高阶自动驾驶产品的可靠性。要实现核心零部件成本和产品性能的动态平衡,打造客户可接受、产业可持续的技术产品模式。

二、聚焦产品到场景的衔接

受限于法律法规、基础设施、关键技术等因素,全区域的、全功能的L5级别的自动驾驶仍看似遥远。但在特定场景下,自动驾驶已实现了初步示范的应用。面向下一阶段的发展,更要做好产品与场景的衔接。一方面,更高阶的产品将拓展更复杂的应用场景。伴随技术的突破、成本的下降和功能的完

善,更高阶的智能网联汽车将使自动驾驶从特殊的场景逐步地过渡到通用的场景中来。另外一方面,更复杂的应用场景将推动更高阶产品的持续迭代。无论是率先实现商业化的无人驾驶出租车,还是从L1到L2级别开始向上不断刷新累计行驶里程的特斯拉,它们的共同之处是依托实际场景的数据,持续动态地推动智能网联汽车的迭代升级,进而不断地靠近自动驾驶的终极形态。

三、聚焦产业到生态的衔接

从供给端来看,在智能化和网联化的驱动下,汽车产业的生态正在重构。汽车产业链和信息、通讯、互联网等产业链的深度融合,正在形成一个史无前例的全新的产业生态。传统的整车企业、零部件厂商、互联网的科技巨头、新技术和新模式的独角兽都在积极地加入到这场生态重构中来。在技术、产品、资本等层面,它们通过投资并购、产业联盟、跨界合作等方式,共同分享智能网联汽车巨大的创新空间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从需求端来看,制约自动驾驶走向规模化、普及化应用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广泛持续的市场接受度,也就是消费生态的建立。鉴于此,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重要推动力量——奥迪、通用、丰田等企业共同成立了PAVE联盟。该联盟以举办会议和培训班的形式加大向

公众和决策者宣传普及自动驾驶的力度,从而真正地推动L4、L5高级自动驾驶汽车的快速落地。

智能网联汽车产

业刚刚进入长达20年的高速发展期。与此同时,我们也要客观地看到,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距离真正的普及化应用,仍有一定距离。

在此,我也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北汽集团依托“海豚+”战略,在聚焦三个“衔接”方面的最新思考。首先,创新为本,以技术支撑产品规模化落地。

一方面,北汽集团全力夯实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基础,以一批重点项目为抓手,覆盖超过100项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并通过开放创新、协同创新、集成创新,力求在5G、V2X技术、智能驾驶中央计算平台、新型电子电器架构、功能安全、车联网多核多域智能车机、车联网运控平台等关键技术领域取得突破。另一方面,北汽集团将依托扎实的技术积累,全面推进智能网联技术在所有新车型

Intelligent Connected Vehicles

智能网联汽车

47

智见INSIGHT上的产品化应用。特别是在自动驾驶方面,目前,具备L1级别自动驾驶功能的北京汽车智道、北汽新能源EU5、EX5等车型已经批量上市,搭载L2级别自动驾驶功能的全新车型也将于下半年亮相;同时,北汽集团将在2020年迎来具备L2.5级别自动驾驶功能的ARCFOX旗舰车型的上市,并在2022年之前实现L3、L4级自动驾驶产品的测试、示范和量产。其次,示范为先,以场景牵引产品的应用和升级。北汽集团将以充分的测试验证和成熟的示范运营,强化产品与场景的有机衔接。以商用车队列智能驾驶产品为例,在2018年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期间,北汽集团成功展示了搭载队列智能驾驶技术的BJ80车队,并在今年的北京世园会、冬奥会首钢园区进行了常态化的示范运行。基于此,北汽集团将加快建立电动商用车队列智能驾驶技术平台,并全面推动电动商务车、电动轻卡、电动重卡等产品在特定场景的示范运行,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城市接驳、高速公路物流运输等批量应用奠定基础。此外,北汽集团还将依托逐渐完备的大数据中心和云计算平台,以指数增长的实际行驶数据,实现对智能网联汽车产品的持续动态升级。最后,合作为重,以生态凝聚产业发展强大合力。只有更大力度的开放合作、更深层次的互补融合,才能助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上升到新的高度。北汽集团始终秉持开放共赢的原则,在智能网联化发展初期,北汽集团就与百度等伙伴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在“海豚+”战略框架下,北汽集团致力于全球优质资源的整合和协同创新模式的建立,将合作层次从产业链线条扩充至生态圈维度。北汽集团与博世、采埃孚、海拉、松下、百度、科大讯飞、京东方等企业,围绕智能网联技术链和价值链,构建开放、共赢的全新生态。智能网联已成为汽车产业变革的一个重要的推动力量,正在催生超越产业自身的颠覆式的进化,释放出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创新空间。北汽集团愿继续与所有伙伴一道,聚焦关键衔接,持续推动进化,为将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推向健康、快速发展轨道,做出新的努力。(此文根据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在“第六届国际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年会”上的讲话整理,有删减,未经本人审阅。)48智能网联汽车Intelligent Connected Vehicles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