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 为了防止主梁与次梁相交处,由次梁集中荷载引起的主梁腹部出现斜裂缝,应在长度为s=2h1+3b的范围内设置附加__________________。 2. 对于四边支承的钢筋混凝土现浇板,当板的长边l2与短边l1之比l2/l1≥________时,可按单向板计算,当l2/l1≤_______时应按双向板计算。 3. 无明显屈服点的钢筋,以残余应变为
_________的应力作为假想屈服点。
4. 当功能函数Z≤0时,结构处于__________状态。 5. 永久荷载应采用__________值作为代表值。
6. 为了保证纵向受力钢筋弯起后斜截面的受弯承载力,弯起钢筋的实际弯起点必须伸过其充分利用点一段距离s,s≥__________。
7. 受压构件纵向受力钢筋的净距不应小于_________mm,中距不应大于________mm。
8. 对嵌固在承重砖墙内的现浇板,在板的上部应配置不少于______________(包括弯起钢筋在内)的构造钢筋。
9. 在反对称荷载作用,多跨连续双向板的中间支座可视为________________支座。
10. 根据承重框架方向的不同,框架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三种承重方案。
11.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________________。 12. 按弹性方法计算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板的内力时,当求中间支座最大负弯矩时,应在该支座________两跨布置可变荷载,然后________跨布置可变荷载。 13. 钢筋混凝土梁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伸入支座范围的锚固长度,当V>0.7ftbh0时,对带肋钢筋las≥________,对光面钢筋(带弯钩)las≥________。 14. 钢筋混凝土板式楼梯的荷载传递途径是:斜梯板→________→楼梯间横墙(或柱上)。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 )1.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斜截面的剪压破坏属于延性破坏。 ( )2. 钢筋连接应优先选用机械连接。
( )3. 由于钢筋混凝土剪力墙顶层连梁承受了较大剪力,故连梁纵向钢筋伸入墙体长度范围应配置构造箍筋。
( )4.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架立钢筋、梁侧纵向构造钢筋可作为受扭纵筋来利用。
( )5. 结构可靠度是指结构安全性、适用性、耐久性的统称。
( )6. 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正弯矩区段内的纵向受力钢筋不应在受拉区截断。
( )7. 钢筋混凝土框架梁上部纵向受力钢筋采用弯折锚固时,其总锚固长度允许小于。
( )8. 钢筋混凝土双向板短向受力钢筋应放在长向受力钢筋的外侧。
( )9. 计算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时,验算最小配箍率是为了防止斜压破坏。
( )10. 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板跨中截面出现塑性铰后,还能承担一定弯矩。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将正确选项填入括号内)
1. 当钢筋混凝土梁宽小于或等于400mm,且一层内的纵向受压钢筋不多于4根时,可设置( )。
A. 复合箍筋 B. 封闭箍筋 C. 开口箍筋 D. 双肢箍筋
2. 当截面和材料相同时,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的承载力(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
A. 大于 B. 等于 C. 小于 D. 不可比较
3. 钢筋混凝土柱的大偏心受压破坏属于( )破坏。 A. 延性 B. 脆性 C. 不确定
4. 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墙板的竖向和水平向分布钢筋,至少应采用( )排布置。 A. 单 B. 双 C. 三 D. 四
5. 在材料强度等级相同条件下,采用水泥砂浆砌筑的砌体强度( )。 A. 较采用水泥混合砂浆的砌体强度高 B. 较采用水泥混合砂浆的砌体强度低 C. 与采用水泥混合砂浆的砌体强度相同 D. 不能判断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 简述影响砌体抗压强度的因素。
2. 简述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挠度计算的“最小刚度原则”。
3. 确定钢筋混凝土构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考虑哪些因素?钢筋混凝土梁、板、柱在室内正常环境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一般取多少?
五、计算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 某矩形截面钢筋混凝土简支梁,安全等级为二级,截面尺寸=200×500mm,跨中截面弯矩设计值采用C25级混凝土,现配置4
150kN·m,支座截面剪力设计值
100kN,
22纵向受力钢筋,箍筋采用HPB235级钢筋。试验
2
2
算正截面承载力,并计算所需箍筋数量。(已知: =1.27N/mm,=11.9N/mm,=300N/mm,
2
=210N/mm,=1520mm, =0.55)
=400×600mm,
22
2. 某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柱,安全等级为二级,截面尺寸
计算长度=6m,承受轴向力设计值1000kN,弯矩设计值500kN·m,混凝土
采用C25级,纵向受力钢筋采用HRB400级,对称配筋。试求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已知:=1.27N/mm,=11.9N/mm,=360N/mm,=0.518) 提示:对小偏心受压构件
2
2
2
《建筑结构》模拟试卷(二)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 由于局部受压砌体的横向变形受着周围砌体的套箍约束作用,因而砌体局部抗压强度 于砌体抗压强度。
2. 网状配筋砌体常用的钢筋网片形式有方格网和 网。 3. 墙、柱的高厚比验算是保证砌体房屋施工阶段和使用阶段的稳定性与 的一项重要构造措施。
4. 根据房屋的 可将房屋静力计算方案分为三种。
5. 承重砖柱的截面尺寸不应小于 mm× mm。
6. 为了防止或减轻房屋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由温差和砌体干缩引起的墙体竖向裂缝,不同屋盖或楼盖类别的砌体房屋当达到一定长度时应在墙体中设置 缝。
7. 焊缝的形式是指焊缝本身的截面形式,主要有 焊缝和 焊缝两种形式。 8. 对于钢结构轴心受压构件,截面若没有孔洞削弱,一般不会因强度不足而丧失承载能力,但当其长细比较大时, 是导致其破坏的主要因素。
9. 当荷载和跨度较大时,型钢梁受到尺寸和规格的,往往不能满足承载能力或刚度的要求,此时需要采用 梁。
10. 在屋盖 或中部适当位置的相邻两榀屋架之间,设置一定数量的支撑,沿屋盖纵向全长设置一定数量的纵向 ,将屋架连成一空间结构体系,形成屋架与支撑桁架组成的空间稳定体系。
11. 震源在地表的垂直投影点称为 。
12. 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时,应根据建筑物的 不同,采取不同的抗震设防标准。 13. 在抗震结构中,焊接或绑扎接头均不宜位于构件最大 处,且宜避开梁端、柱端的箍筋加密区。
14. 有抗震要求的多层砖房,其最大开间尺寸不宜大于 m。
15. 梁平面整体配筋图是在梁平面布置图上采用 注写方式或 注写方式表达框架梁的截面尺寸、配筋的一种方法。
16. 当焊缝分布不规则时,在标注焊缝符号的同时,宜在焊缝处加中粗实线表示可见焊缝或 线表示不可见焊缝。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 )1. 轴心受压砖砌体受力破坏的标志是砌体被压碎。
( )2. 刚性方案砌体结构房屋的横墙间距较小,楼盖(屋盖)的水平刚度较大,房屋的空间刚度较大,在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作用下,楼盖(屋盖)可视做墙、柱的不动铰支座。 ( )3. 墙梁中,托墙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
( )4. 角焊缝计算时均按破坏时计算截面上的平均应力来确定其强度,并采用统一的强度设计值 ffw
( )5. 对接焊缝的拼接处,应做成平缓过渡,以减少连接处的应力集中。
( )6. 对于压弯构件,当承受的弯矩很小而轴心压力很大时,可采用轴心受压构件的截面形式。
( )7. 抗震设计中,有利地段是指开阔平坦的坚硬场地土或密实均匀的中硬场地土。 ( )8. 一般情况下,抗震墙应布置在水平荷载较大处,平面形状变化处以及楼梯间和电梯间。
( )9. 厂房柱间支撑一般布置在房屋的端部柱间。 ( )10. 混凝土构件详图应包括配筋图和模板图。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将正确选项填入括号内)
1. 多层刚性方案砌体房屋墙体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每层墙体的弯矩按( )变化。 A. 三角形 B. 矩形 C. 梯形 D. 四边形
2. 受剪高强度螺栓连接主要靠被连接件接触面间的( )平衡外力。 A. 摩擦阻力 B. 预拉力 C. 螺栓杆 D. A和B 3. 轻钢屋盖一般是指采用轻型屋面和( )而形成的屋盖结构。
A. 轻型型钢 B. 轻型檩条 C. 轻型钢屋架 D. A、B、C
4. 抗震设防烈度小于等于( )度的建筑物,可不进行抗震验算,而只需按要求采取必要的抗震构造措施即可。
A. 8 B. 7 C. 5 D. 6
5. 在剪力墙平法施工图的表示方法中,( )注写方式需要画出结构层楼面标高和结构层高表、暗梁或边框梁布置简图。
A. 截面 B. 列表 C. 其他 D. 原位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 简述砌体房屋墙体开裂的主要原因。 2. 如何保证钢梁的整体稳定?
3. 什么叫轴压比?轴压比决定柱子的截面尺寸,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五、计算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 窗间墙截面尺寸为370mm×1200mm,用MU10烧结普通砖和M5混合砂浆砌筑(=1.50MPa)。位于窗间墙中部的大梁截面尺寸200mm×500mm,在墙上的搁置长度为240mm,大梁的支座反力为110kN,窗间墙范围内梁底截面处的上部荷载设计值为220kN,试验算大梁端部下砌体的局部受压承载力。 2. 在角钢(2∟110×10)和节点板(厚12mm)采用三面围焊缝的连接(长肢相连)中,=780kN(静荷载设计值),钢材Q235—A·F,焊条E43型,手工焊,三级质量标准。试确定角焊缝的焊脚尺寸和焊缝长度。(
=160N/mm2,
=0.7,=0.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2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