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灵顿第一次提出工程经济学的概念,将之描述为一门少花钱多办事的艺术
戈尔德曼,《财务工程》,第一次提出用复利法。
格兰特被称为工程经济学之父
工程经济学的特点:(1)综合性(2)实用性(3)定量性(4)比较性(5)预测性
投资项目经济评价的基本原则:
(1) 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原则
(2) 财务分析与国民经济分析相结合的原则
(3) 效益与费用计算口径对应一致的原则
(4) 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以定量分析为主的原则
(5) 收益与风险权衡的原则
(6) 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相结合,以动态分析为主的原则
(7) 可比性原则
可比性原则包括:满足需要上的可比:1产品品种可比2产量可比3质量可比
满足消耗费用的可比
满足时间的可比
价格的可比
时间可比性条件:(1)计算期相同(2)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3)考虑整体效益
现金流量包括现金流入、现金流出和净现金流量
现金流出:又称为负现金流量,凡在某一时点上流出系统的货币。
现金流入:又称为正现金流量,凡在某一时点上流入系统的货币。
净现金流量:同一时点上的现金流入减去现金流出的差。
现金流量的基本要素主要是投资、成本、营业收入、税金和利润等
投资是指投资主体为了实现盈利或避免风险,通过各种途径预先垫付资金的活动
总投资由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三大部分构成
1.建设投资亦称固定投资,包括固定资产投资、无形资产投资、其他资产投资和预备费用。
(1)固定资产投资是指使用期限较长(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单位价值在规
定标准以上,在生产过程中为多个生产周期服务,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来的物质形态的资产。包括房屋等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设备、工具器具等。
(2)无形资产投资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的非货币性资产。如专利权(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版权、商誉等
其他资产是指除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以外的其他资产。包括开办费(筹建期间的人员工资、办公费、培训费、差旅费、印刷费、注册登记费等)、租入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等
2.预备费用包括基本预备费和涨价预备费。主要用于投资过程中不确定因素的出现而造成的投资额的增加。
3.建设期利息是指筹措债务资金时在建设期内发生并按规定允许在投产后计入固定资产的原值的利息。包括银行借款和其他债务资金的利息,以及其他融资费用。其他融资费用是指某些债务融资工程中发生的手续费、承诺费、管理费等融资费用
投资资金的来源:项目资本金和项目债务。
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会逐渐磨损和贬值,其价值逐步转移到产品中去。这种伴随固定资产损耗发生的价值转移称为固定资产折旧。
固定资产净值:转移的价值以折旧费的形式计入产品成本,并通过产品的销售以货币形式回到投资者手中。固定资产使用一段时间后,其原值扣除累计的折旧费称为当时的固
定资产净值。
期末残值:项目计算期结束时,固定资产的残余价值。(对投资者来说,固定资产期末残值是一项在期末可回收的现金流入。)
流动资金是指运营期内长期占用并周转使用的营运资金,不包含运营中需要的临时性营运资金。
流动资金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差额。流动负债是指正常生产情况下平均的应付账款。流动负债加上短期借款就是流动负债总额。流动资产加上累计盈余资金就是流动资产总额。
投资基金的来源:可简单分为项目资本金和项目债务资金两大类。
企业项目资金是指投资者缴付的出资额(包括资本金和资本溢价),是企业用于项目投资的新增资本金、资本公积金、提取的折旧费与摊销费以及未分配的税后利润等。项目债务资金是指企业从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取得的贷款及发行债券的所得等。债务资金包括长期借款、应付长期债券和融资租赁的长期应付款项等)和短期债务(如短期借款、应付账款等)
总费用成本是指在运营期内为生产和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所发生的全部成本费用。
总成本费用=生产成本+营业费用+财务费用+管理费用
总成本费用=外购原材料+外购燃料+外购动力+工资及福利费+折旧费+摊销费+财务费用+修理费+其他费用
经营成本=外购原材料、燃料和动力费+工资和福利费+修理费+其他费用
经营成本=总成本费用-折旧费-摊销费-财务费用
摊销费是指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等一次性投入或集中投入费用的分摊,其性质与固定资产折旧费相同
营业收入是指企业生产经营阶段的主要收入来源,是指销售产品或者提供服务所获得的收入
营业收入=产品销售量*价格
税金是国家依据法律对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财政资金。税收是国家借政治权利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一种方式。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特点。
税金包括(1)流转税类: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
(2)所得税类(3)特定目的税类(4)资源税类(5)教育费附加
折旧费与摊销费对所得税的影响:
虽然折旧费与摊销费不在现金流量的列项中,但与贷款利息一样,会通过影响所得税而最终影响净现金流量。
销售利润=营业收入-总成本费用-税金及附加
税后利润=销售利润-所得税
净现金流量=税后利润+折旧
折旧不算现金流量
折旧费估算方法:1.平均年限法2.工作量法3.双倍余额递减法4.年数总和法
资金的时间价值:不同时间发生的等额资金在价值上的差别。
资金时间价值的大小影响因素:主要取决于投资收益率,通货膨胀率和项目投资的风险。
1.投资收益率反映该项目方案所能取得的盈利大小,
2.通货膨胀率则反映投资者必须付出的因货币贬值而带来的损失,
3.而投资风险往往又和投资回报相联系,通常投资回报越高,风险越大。
什么是资金的时间价值?资金为什么具有时间价值?
1.不同时间发生的等额资金在价值上的差别;
2.在商品经济条件下,资金在投入服务、生产与交换过程中产生了增值,给投资者带来利润,其实质是由于劳动者在服务、生产与流通过程中创造了价值。
如何理解资金等值?决定资金等值的三要素是什么?
1. 资金等值是指在时间因素的作用下,在不同时期(时点)绝对值不等的的资金具有相等的经济价值;
2. 三要素为:资金金额大小、资金发生的时间和利率。
投资风险的分析,判断,评估则会涉及政治,经济,金融,资源和市场等多方面的因素。
名义利率是计息周期的利率与一年的计息次数之乘积。若按单利计息,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是一致的。若按复利计息时,当一年的计息次数大于1时,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则不相等。
等额分付公式的满足的基本条件:
1.每期支付金额相同(A值);2.支付间隔相同;3.每次支付都在年末,终值与最后一期支付同时发生。
静态评价和动态评价的区别:是否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
静态投资方法包括静态投资回收期法、投资收益率法、差额投资回收期法。
净现值法:按给定的折现率,将各年的净现金流量折现到同一时点的现值累加值。
优点:(1)反映了投资项目在整个项目寿命期的收益(2)考虑了投资项目在整个寿命
期内更新或追加的投资(3)反映了纳税后的投资效果(4)既能对一个方案进行费用效益的对比评价,又能对多个投资方案进行比选。
缺点:(1)需要预先确定基准折现率i0,这给项目分析和决策带来困难;
(2)净现值比选方案时,没有考虑各方案投资额的大小,不能反映资金的利用效率
(3)不能对寿命期不同的方案进行直接比较,因为不满足时间上的可比性原则。
净现值函数的特点:(1)同一净现金流量的NPV随i的增大而减小
(2)NPV随i的增大可能从正值变为负值
影响基准折现率大小的因素:1.投资收益率,是投资的资金成本或机会成本;2.通货膨胀率;3.项目可能面临的风险。
费用现值和费用年值的使用条件是什么?:
(1) 各方案除费用指标外,其他指标和有关因素应基本相同,如质量、产量、收入应基本相同,在此基础上比较费用的大小
(2) 被比较的各方案,特别是费用现值最小的方案,应是能够达到盈利目的的方案。
什么是内部收益率的经济含义、判别准则和唯一性?
内部收益率是指项目在计算期内各年净现金流量现值累计值(净现值)等于零时的折
现率。
判别准则:求得的内部收益率IRR要与项目的基准收益率i0相比较。当IRR>=i0时,表明项目可行;当IRR 有资源约束的独立方案有哪些评价方法,如何选择? 1. 独立方案互斥化法,基本思想是把各个独立方案进行组合,其中每一个组合方案就代表一个相互排斥的方案,这样就可以利用互斥方案的比选方法,选择最佳的方案组合; 2. 效率型指标排序法,通过计算能反映投资效率的指标。把投资方案按投资效率的高低顺序排列; 3. 当方案数目较少时,可采用独立方案互斥法;当方案数目较多时,可采用效率型指标排序法。 互斥方案的增量分析指标:净现值、净年值、投资回收期、内部收益率 差额净现值只能用来检验差额投资的效果。差额内部收益率只能说明增加投资部分的经济性。 简述净现值最大准则在多方案比选中的合理性 当有多个互斥方案时,直接用净现值最大准则选择最优方案比两两比较的增量分析渐变。分别计算各备选方案的净现值,根据净现值最大准则选择最优方案,这种方案将方案的绝对检验和相对检验结合起来,判别准则可表述为:净现值最大且非负的方案为最优可行方案。 简述基础折现率的含义及对其产生影响的因素。 含义:投资者对收益水平的最低要求 影响因素:(1)投资收益率(2)通货膨胀率(3)项目可能面临的风险 为什么要进行项目的不确定分析: 项目的风险与不确定性分析是为了弄清和减少不确定因素对经济效果评价的影响,以预测项目可能承担的风险,确定项目在财务上、经济上的可靠性,有助于提前采取措施以避免项目投产后不能获得预期的利润和收益,避免投资不能如期收回或给企业造成损失。 盈亏平衡分析的基本思路是什么?什么是优劣平衡分析? 1.各种不确定因素(如投资、成本、销售量、产品价格、项目寿命期等)的变化会影响投资方案的经济效果,当这些因素的变化达到某一临界值时,就会影响方案的取舍。盈亏平衡分析的目的就是找出这一临界值,判断投资方案对不确定因素变化的承受能力,为决策提供依据。 2.盈亏平衡分析不但可以用于对单个投资方案进行分析,还可用于对多个方案进行比较和选择。对若干个互斥方案进行比选的情况下,如果对于某一个共同的不确定因素影响 方案的取舍,进行优劣平衡分析。 敏感性分析的目的及步骤 1.敏感性分析的目的是通过分析及预测影响工程项目经济评价指标的主要因素(投资、成本、价格、折现率、建设工期等)发生变化时,这些经济指标(如净现值、内部收益率、偿还期等)的变化趋势和临界值,从中找出敏感因素,并确定其敏感程度,从而对外部条件发生不利变化时对投资方案的承受能力做出判断。 2.步骤:(1)确定分析指标 (2)选定不确定因素,并设定它们的变化范围 (3)计算因素变动对分析指标影响的数量结果 (4)确定敏感因素 (5)结合确定性分析进行综合评价,比选可行的方案 单因素敏感性分析方法:是每次只变动某一个不确定因素而假定其他因素都不发生变化,并分别计算其对确定性分析指标影响的敏感性的分析方法。 单因素敏感性分析方法缺点:忽略了各个变动因素综合作用的可能性。 概率分析中,期望值和离散系数的经济含义有什么不同 期望值:参数在一定概率分布下投资效果所能达到的概率平均值 离散系数:标准差与期望值的比值 设备更新就是用经济性更好、性能更完善、技术更先进和使用效率更高的设备去更换已陈旧过时的设备 设备在使用(或闲置)过程中会发生磨损 磨损可以分为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 第一种有形磨损:(1)机器设备零部件的原始尺寸发生改变,甚至形状也发生改变(2)公差配合性质改变,精度降低(3)零部件损坏 第二种有形磨损:设备在闲置过程中,自然力的作用使其丧失了工作精度和使用价值 设备的无形磨损:由于科学技术进步而不断出现性能更加完善、生产效率更高的设备,原有设备的价值降低,或者是生产同样的结构设备的价值不断降低使原有设备贬值 第一种无形磨损:不改变设备的结构性能,但技术的进步、工艺的改善、成本的降低、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使生产这种设备的劳动耗费相应降低,从而使原有设备贬值。 第二种无形磨损:不断出现技术上的完善、经济上更加合理的设备,使原有设备显得陈旧落后,因此产生的经济磨损 设备磨损的补偿方式:修理、更新和现代化改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2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