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轴对称图形》
一、课 题:轴对称图形
二、设计思路:在传统教学观念的弊端中,教师重书本知识的传播,
轻动手能力的培养;重学习结构,轻学习过程;重间接知识的学习,轻直接经验的获取,这种封闭的
教学方式,严重的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动手实践能力的提高,割裂了数学与生活密切的联系。这节课中我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把生动的课堂还给学生,因为生活才是数学的源泉。
同时在这节数学课中增加知识含量和密度,穿
插美学、实践、艺术等学科知识,让学生的手、口、脑充分的动起来,在轻松、愉快、自主的环境中学习数学知识 ,掌握数学方法,体会学习过程。从而得到情感的熏陶。
三、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以及对称轴。
2、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并能正确地画出来。 3、能够自己用多种方法动手验证结果,学会与同
学合作完成。
4、体验与感受对称带给大家的美的感受。 四、教学重点: 判断是否为轴对称图形,并画出对称轴。 五、教学具准备:课件、学具、彩纸一张、自制几何图形、白纸、
2
直尺、铅笔、剪刀、组长用记录纸
六、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初步感知
师:你熟悉你同桌的脸吗?请你观察你同桌30秒,看看他的五官在
分布上有什么特点? 生:
师反问:如果某人的五官不是这样分布,而是双眉在一侧,双眼在
另一侧,嘴和鼻子、耳朵随意分布,你觉得这个人还好看吗?为什么?
生:
师: (或师或生引出“对称”一词)对称体现了一种美,这种美
在我国的京剧脸谱中有着更加完美的表现,今天我就为大家准备了一组脸谱图片,请你一边欣赏一边找出与众不同的一 张来,并说明他为什么与众不同? (配《说唱脸谱》乐出示课件:幻灯片1)
生:6号脸谱与众不同,因为左右不对称。(可视机提示) 师:京剧中的画脸谱就是运用了数学中的“对称”知识,对称分为
3
中心对称和轴对称两种,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轴对称图形。
(出示课件:幻灯片2) (二) 探究新知,经历过程
1、 师:看到这个标题你有哪些问题需要问?
(如果学生没有问题则师提问:什么是轴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有什么特点等等)
2、师:带着这些问题大家自学课本100—101页的知识,看看哪
些问题你可以自己解决;哪些自己不能解决,不会的与本组的同学寻求合作完成;或者你又发现了哪些新的知识?
3、小组汇报结果与发现 (课件出示:幻灯片3)
①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
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②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③正方形、长方形、等腰梯形、等腰三角形和圆都是轴
对称图形。④有的轴对称图形有不止一条对称轴。)
4、师: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是轴对称图形和什么是对称轴,下面
4
我们就来判断下列图形哪些是轴对称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的并找出它的对称轴。小组合作,组长记录结果。 (出示课件:幻灯片4) (如果有分歧即用自制图形验证)
5、师:我们知道了折痕所在的直线是对称轴,那我们怎样在图形
中表示呢?拿出自己的自制轴对称图形来画一画,画之前我先告诉的大家对称轴的表示方法:
板书演示:
师:画完之后与别人交流一下,评价一下,看看意见是否一致?
师生共同探讨不一致的可能原因:有的轴对称图形对称轴
并不是唯一的。
强化练习:P101做一做第2题(先完成的检查后完成的) (三) 拓展延伸,迁移知识
1、 师:我们今天学到了这么多有关对称的知识你能够出一道题
来考考大家吗?或者设计一下今天的作业? 我这有两道题你想试试吗? ①使用学具三:画出另一半 ②出示课件:幻灯片5
5
2、 师:轴对称这么有意思,你想不想进行一下艺术创作?师示
范剪纸步骤:折→画→剪→展 (四) 总结欣赏,体验美感
师:轴对称现象不仅体现在数学中,他在自然界和生活中也
处处存在,它的出现体现了一种对称美,给我们以充实、匀称的美感,那就让我们伴着优美的旋律来欣赏大自然的杰作吧!
(出示配《万水千山总是情》乐课件:幻灯片6)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