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游戏实践反思
■买青叶/银川市第一幼儿园
摘 要:我国的幼儿园课程改革是从《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正式开始的,于结果的活动;游戏是已有经验的表
现活动;游戏是体验积极情感的活动。“教育游戏化”这一概念突显的是“教育”两个字,是老师发起的活动,但《规程》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改革理念,其中对我国传统幼儿园教育最具颠覆性的思想就是“以游戏为基本活动”,长期以结构化的学科教学为基本活动的幼儿园教育将就此转型。关键词:幼儿园 游戏实践 这也是诸多需要转变的教育观念中最核心的转变,幼儿园如果真正做到“以游戏为基本活动”,那么诸如让幼儿在环境中自主学习,让幼儿在不同水平上发展,让教师成为幼儿的合作者、支持者的角色定位等等新的理念也就自然实现了。
为了落实“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理念,教师们开始重视游戏,却导致了对幼儿游戏的控制,异化了游戏的内涵。比如在平日游戏计划的制定中周密地设计了游戏的过程,使游戏结构化;游戏的设计中规定了幼儿的游戏行为,使教师直接导演游戏;在游戏的组织过程中,教师不断强化着幼儿必须达成的即时目标,使游戏变成了追求结果的活动。在幼儿自发的游戏中,教师加强了干预的力度,结果教师所到之处,就是幼儿自发游戏中断之时,在缺乏观察的前提下,转移幼儿的游戏思路,被迫按照教师的想法去行动。所以作为教师需要对游戏中的产生的问题作深层次的理解与教育行为的反思。
一、游戏教育化与教育游戏化对游戏本质我们往往会提出很多问题:“幼儿游戏中要不要追求我们想让幼儿实现的目标,那样的话,还是不是游戏?”“同一种活动能既是游戏又是教学吗?”“实践中要不要做出游戏和教学的区分?”
游戏教育化和教育游戏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老师在实践过程中经常将两者混淆。如角色游戏与区域游戏是属于游戏教育化还是属于教育游戏化。所以作为老师,我们必须要理解两者的概念。
游戏是无外在目的的活动,游戏的目的在于游戏本身;游戏是注重过程大
如何解释“游戏教育化”和“教育游戏化”。前者是幼儿自发的游戏,活动的本体就是游戏,后者是服务于教学的游戏,活动的本体是教学,游戏只是手段,通过保证自发游戏时间以及教学尽可能游戏化来实现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游戏教育化”这一概念突显的是两个字,是以游戏为主,是幼儿自发自主的活动,有极大的选择自由度,而教育化不是做教师的游戏,而在平时孩子们在做娃娃家的游戏中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老师以客人的身份参与游戏,首先敲娃娃家的门,为的是要进娃娃家做客,然后提醒幼儿想一想现在该怎么办,孩子们也会马上放下手中的活来开门,然后老师继续启发幼儿说请进、请坐、请喝水、请吃饭、再见等等,启发的用意是为了解决礼貌问题,老师的作用如同督导,为了检查孩子是否在游戏中使用礼貌用语参与到孩子的游戏中去,引导并指导孩子如何使用礼貌用语。又例如医院的游戏,教师总以病人的身份参与游戏,每天出现不同的症状让大夫诊治,老师引导大夫治疗不同的病,而且要让孩子了解各种不同的病要注意预防,如感冒要让孩子知道在季节交换时要增添衣物;如鼻子出血,要让孩子知道要保护五官;如近视,要让孩子知道保护眼睛等等。然而这些都是老师的游戏并非孩子自发自主的游戏,这样的游戏时间长了,一旦老师不进行参与导致的结果就是孩子不会玩,老师成为了指挥棒,并不是教育化的本意。
教育化是指老师为孩子自发的游戏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为孩子提供不同层次的材料和支持,而不是在游戏中老师作为一个指挥者告诉孩子该怎么做的角色,老师的角色是一个观察者、环境的支持者和材料的提供者。在游戏中,孩子需要材料,老师帮助提供材料;孩子遇到问题,老师给出建议;孩子遇到错误事件,老师给予纠正,这就是教育化。
是活动要游戏化。但在平时的时间过程中老师设计的活动没有游戏化,如在区域游戏中,老师设置了图形配对的内容,老师放置了一块有各种图形板和一些图形,幼儿可以把图形与板上的图形进行配对,这个活动是教育,每个孩子进行操作后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没有发生变化,所以说并没有游戏化,若是要游戏化,可以增添孩子之间的竞赛,看谁配的又快又准确。
银川一幼以“自主游戏”作为幼儿的主要游戏形式,将选择游戏的权利还给幼儿,允许幼儿在每天下午的区域活动时段跨年级、跨班级、跨区域地自主游戏,游戏的场地、伙伴、主题、进程、道具、材料都由幼儿决定,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数量可观的游戏案例。
如今我们个别化学习区域与集体教学的实施都是让孩子获得关键性的经验,但是游戏与学习有所割裂,如何让游戏与学习有机的整合需要我们思考。如个别化学习活动中提供可玩性材料;在集体活动中提倡集体教学游戏;游戏中捕捉契机,推进学习游戏后设计活动,深入学习等等。
二、游戏材料的提供
幼儿园区域活动它重在创设一种宽松和谐的环境, 选择广泛的内容, 提供丰富的材料让幼儿可以凭自己的兴趣, 选择自己想做的事情。因此在区域活动中材料的投放很重要, 并不是材料投放的越多、越精美就是好, 应注重安全性和合理性的原则、趣味性和启发性的原则、操作性和互动性的原则、针对性和计划性的原则, 让幼儿在主动操作活动中获得知识, 促进其记忆、观察、思维等相关能力的发展。
游戏材料应该是老师和孩子在游戏中共同创设出来的,而不是刻意的按照老师的目的与要求创设与提供的,往往这些老师事先预设和提供的材料并不是幼儿所需要的。在角色游戏中,小班老师提供的材料应该是非常形象的、非常逼真的,例如方向盘,我们提供的一定是一个圆圈里有三根叉,孩子们拿
289
“游戏”到这样的材料才知道这个是用来做开汽车的游戏。而到了中大班老师提供的材料不应该再是形象的、逼真的,而是鼓励孩子自己寻找替代材料。结构游戏中,由于小班小肌肉发展较弱,思维具体形象,动作精细程度低,老师应该提供轻便、形象、无接插、几步成型的材料;中班由于手指动作较灵活,有创新求异愿望,操作技能缺乏,老师应该提供一些需要精细度高、需要力度控制,可以变化的材料;大班由于手指肌肉快速发展,渴望与众不同,有意性增强,乐于探索,老师应该提供一些有接插、精细度较高,能发挥孩子想象力的材料。
所以,游戏材料应适应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发展水平。同时在投放材料的时候我们老师需要思考材料投放数量是否越多越好、材料投放种类是否越多越好、替代物是否越逼真越好、提供了(上接第236页)师生中开展学习《弟子规》、《大学》等传统经典的学习,通过诵读、演讲、观看视频、开设传统文化大讲堂,邀请国学专家作报告,掀起了学经典的热潮,广大师生在校园中时刻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潜移默化地提升着自己;五是打造校园文化品牌。学院整合文化建设资源,精心打造一班一特色、警院青年沙龙、校园文化艺术周等品牌文化活动;六是我院心理健康服务中心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把帮助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作为学院的重要任务。形成了“5·25”心理健康周、心理电影赏析进课堂、创建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建立“学院—系部/班级/学生群组—学生个人”三级心理健康网格体系等符合我院的心理健康服务举措。
四、坚持思政课教学改革,着力在方法上求突破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平台,学院要求并激励思想政治课教师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研究者、践行者和传播者,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去。一是学院制定了《思想道德修养》改革方案,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坚持“总体融入,结
材料是否就足矣……
银川一幼以“为幼儿创设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幼儿全面发展的需要”为目标,对公共场地(如大厅、走廊、楼梯、功能教室、操场等)进行了大幅度的工程改造,依据地理环境,因地制宜地设置了玩沙池、勇敢者游戏区、户外建构区、田园区、攀爬架等户外活动场地,同时引入了“安吉游戏”系列户外大型玩具,为幼儿无班界的合作游戏提供了充足的空间。在室内,依据“实用、便捷、高雅”的原则进行了充分的资源整合,开辟出了科学发现室、智慧书屋、乐高室、木工室、陶艺室、录播室等功能室,为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提供了专门的操作课程支撑。此外,还创设幼儿作品展示区、书模观赏区等活动区,投放了大量的低结构操作材料,对各种玩具、操作材料进行分类别、分层次地投放,确保了环境与幼合教材,突出重点”的原则,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现有教材、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的有机融合,不断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精彩一课”比赛活动,大力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将大学生日常行为操守纳入课程考核内容,将是否准予颁发毕业证纳入该课程综合考核成绩之中。创设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教育情境,把理论体系转化成学生的语言体系,广泛联系生活中的鲜活事例,把专深的理论通俗化,把抽象的范畴具象化,把无形的理论描述有形化,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物,使课堂教育实现情感共振、思想共识的良好效果。
五、把民族团结教育贯穿于理想信念教育全过程
我院办学历史悠久,是多民族高职院校,现在民族学生的比例高达78%,民族团结和学院稳定工作事关学院生存和发展的大事。为此,我院历届领导都非常重视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把开展民族团结创建活动当作维护校园长期稳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常抓不懈,贯穿学生教育的全过程。学院党委进一步提高了对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把民族团结教育和以“创业、 求实、奉献”为核心的学院精神教育列入议事日程,将民族团结工作和理想信念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党建工作一起研
儿的互动,切实支持了幼儿的建构、制
作、木工、美工、表演等活动。
维果茨基指出,教育应该走在发展的前面,教师既要尊重儿童的游戏意愿,发挥儿童游戏的主观能动性,又要发挥引导者作用。然而,重要的是教师如何将外在的教育要求转化为儿童的意愿。当教师的要求与安排通过教师所创设的游戏环境,通过教师的巧运心智转化为儿童的需要时,教师的要求便成了儿童的意愿,这样,教师就作为儿童游戏进展的支持者出现了。在这种情况下,才会避免教师以“导演”的面孔出现并居高临下支配儿童游戏的状况,儿童的游戏才能真正具有愉悦价值,并促进儿童的发展与成长。作者简介:买青叶(1991-),女,回族,宁夏人,本科(学士),银川市第一幼儿园,二级教师,研究方向:游戏化教学。
究,一起部署,一起检查。利用板报、宣传栏、校园网等大力宣传学习党的民族教育理论,民族教育政策和民族教育法规等,特别是党中央,国务院对青海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所采取的各项优惠政策和《国务院关于支持青海等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在课堂教学中,进一步强化了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教育,通过大量鲜活的事例说明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使学生切身体会到了传统美德的魅力,感受到民族精神的力量,从而增强了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开放、自信、创新”的青海意识得到彰显。深切感受到党和国家的温暖,进一步增强了对党和政府的向心力,充分调动和激发了广大学生投身教育改革发展大业的热情和信心,校园内保持了长期稳定。
六、结语今后,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不断强化组织领导,建立长效机制,增加德育投入,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努力开创我院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
基金项目:本文系第一批青海省高校党的十九大精神研究项目立项课题“新时代青海省高职院校理想信念教育研究”(项目编号:QHJGW-2017010)课题成果,项目资助单位:中共青海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青海省教育厅。
29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2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