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普罗胺注射液(优维显370)
成份
本品活性成份为碘普罗胺
化学名称:N,N'-双(2,3-二羟丙基)-2,4,6-三碘-5-[(甲氧基乙酰基)氨基]-N-甲基-1,3-苯二甲酰胺 化学结构式:
分子式:C18H24I3N3O8 分子量:791.12
所用辅料:依地酸钙钠、氨丁三醇、10%盐酸和注射用水。 性状
本品为无色或微黄色的澄明液体。 适应症
诊断用药。
用于血管内和体腔内。
计算机X线体层扫描 (CT) 增强,动脉造影和静脉造影,动脉法/静脉法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特别适用于心血管造影,静脉尿路造影,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关节腔造影和其他体腔检查,不能在鞘内使用。 规格
以碘普罗胺计
100ml:76.89g。 以碘计 100ml;37g
用法用量
·饮食建议
至检查前2小时可以维持正常饮食。检查前2小时以内,患者应该禁食。
·水化 血管内使用对比剂前后必须给予充足的水分。尤其对于多发性骨髓瘤、糖尿病、多尿症、少尿症、高尿酸血症的患者,以及新生儿、婴儿、幼儿和老年患者。
· 焦虑
过度兴奋、焦虑和疼痛可以增加发生不良反应的危险性或加重与对比剂有关的反应。可给予这些患者镇静剂。
·使用前加热
使用前加热至体温的对比剂能被更好的耐受,并且由于降低了粘滞度而使注射更容易。仅将检查当日所需瓶数的对比剂用恒温箱加热至37℃。如果避光保存,较长时间加热未造成其化学纯度的改变。但不应超过3个月。
·预试验
不推荐使用小剂量对比剂做过敏试验,因为这没有预测价值。此外,过敏试验本身偶尔也会引起严重和甚至致命的过敏反应。
给药方案 血管内使用的剂量
对比剂应尽可能在患者仰卧时注入血管内。
有明显的肾或心血管功能不全以及一般状况很差的患者,必须使用尽可能低的对比剂剂量。对这些患者,建议检查后监测肾功能至少3天。
剂量应依据年龄,体重,临床情况和检查技术来进行调整剂量。
下述剂量仅仅是推荐剂量并且代表平均体重70kg的正常成年人的常规剂量。下面所给的是单次注射或每公斤体重的剂量。
在1.5克碘/公斤体重以下的通常剂量可以被很好的耐受。
分次注射时,机体需有充足的时间完成组织间液的渗透,以使增高的血清渗透压恢复正常。特殊情况下,如果成年人的一次总剂量需要超过300-350ml,则应该另外补充水和电解质。 单次注射的推荐剂量: (以下“碘普罗胺注射液 300”为规格为100ml:30g碘)
常规血管造影
主动脉弓造影 50-80 ml 碘普罗胺注
射液 300
选择性血管造影 6-15 ml 碘普罗胺注射液 300
胸主动脉造影 50-80 ml 碘普罗胺注射液 300/370
腹主动脉造影 40-60 ml 碘普罗胺注射液 300
动脉造影:
上肢 8-12 ml 碘普罗胺注射液 300 下肢 20-30 ml 碘普罗胺注射液 300
心血管造影:
心室 40-60 ml 碘普罗胺注射液 370 冠状动脉内 5-8 ml 碘普罗胺注射液 370
静脉造影:
上肢 15-30 ml 碘普罗胺注射液 300 下肢 30-60 ml 碘普罗胺注射液 300
静脉DSA
静脉推注30-60ml碘普罗胺注射液300/370(注射速度:肘静脉为8-12ml/秒,腔静脉为10-20ml/秒)仅推荐用于躯干大血管的显影。然后立即推注等渗的生理盐水以减少静脉内的对比剂量并用于诊断。
成人: 30-60毫升碘普罗胺注射液300/370
动脉DSA
可以减少常规血管造影的剂量和浓度用于动脉DSA。
计算机X线体层扫描(CT)
碘普罗胺注射液应尽可能地静脉推注,最好使用高压注射器。只有使用慢速扫描机时才推注总剂量的一半,然后将剩余的剂量在2-6分钟内注入以确保相对连续的、尽管不是最大的血液水平。
螺旋CT的单旋,特别是多旋技术,允许在单次屏气期间剂量的快速获取。为了获得兴趣区静脉推注(80-150ml碘普罗胺注射
液300)的最佳效果(增强的峰值、时间和持续时间),强烈建议使用高压注射器和跟踪推注。 ·全身CT
CT所需的对比剂用量和注射速度取决于检查部位、诊断目的、尤其是所用扫描机的不同扫描及重建影像的时间。
·头颅CT 成人:
碘普罗胺注射液300:1.0-2.0ml/公斤体重
碘普罗胺注射液370:1.0-1.5ml/公斤体重
静脉尿路造影
婴儿肾脏的肾单位尚未成熟,生理性浓缩功能不足,需要相对较高剂量的对比剂。
推荐剂量如下: 新生儿([ 1个月)
1.2g 碘/公斤体重
=每公斤体重4.0ml碘普罗胺注射液300
=每公斤体重3.2ml碘普罗胺注射液370
婴幼儿(1个月-2岁)
1.0g 碘/公斤体重
=每公斤体重3.0ml碘普罗胺注射液300
=每公斤体重2.7ml碘普罗胺注射液370
儿童(2-11岁)
0.5g 碘/公斤体重
=每公斤体重1.5ml碘普罗胺注射液300
=每公斤体重1.4ml碘普罗胺注射液370
青少年和成人
0.3g 碘/公斤体重
=每公斤体重1.0ml碘普罗胺注射液300
=每公斤体重0.8ml碘普罗胺注射液370
在特殊情况下,如需要,成人可以增加剂量。
摄片时间
依据上述剂量原则,并且注射碘普罗胺注射液300/370的时间超过1-2分钟,肾实质一般在开始注射后3-5分钟显影最佳,关节腔造影
5-15ml碘普罗胺注射液300/370
ERCP(内窥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
剂量通常依赖于临床情况和要显影结构肾盂和尿路则在8-15分钟显影最佳。年轻患者应较早摄片,老年患者宜较晚摄片。
通常情况下,建议对比剂注射后2-3分钟摄第一片。
新生儿、婴儿和肾功能受损的患者延迟摄片可以提高泌尿道的显影。
体腔使用的剂量
关节腔造影和子宫输卵管造影过程中,应通过荧光透视监测对比剂的注射过程。
单次检查的推荐剂量:
剂量变化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和一般状况而定,也依赖于临床情况、检查技术和检查部位。下面所给的剂量仅作为推荐并且代表一个正常成人的平均剂量。
的大小。 其他:
剂量通常依赖于临床情况和要显影结构的大小。
特殊人群 ·新生儿(<1个月)和婴幼儿(1个月~2岁)
小婴儿(年龄<1岁),特别是新生儿很容易发生电解质失衡和血液动力学改变。应注意:所给对比剂的剂量、检查过程的技术操作和患者的状况。
·老年患者(年龄≥65岁)
在一个临床试验中观察到老年患者(年龄≥65岁)碘普罗胺的药代动力学参数与年轻患者之间没有差异。因此不需对老年患者的剂量给予特别的调整。
·肝损伤患者
因为用药后只有2%的碘普罗胺通过粪便清除并且碘普罗胺不发生代谢,所以碘普罗胺的清除不受肝功能损伤的影响。因此不需对肝损伤患者进行剂量调整。
·肾损伤患者
因为碘普罗胺几乎全部通过肾脏以原型进行排泄,所以对于肾损伤患者,碘普罗胺清除时间延长。为了降低在原来伴有的肾脏损害的基础上进一步发生对比剂诱导的肾损伤的风险,对于这些患者应该尽可能使用低剂量(参见【药代动力学】)。
不良反应
·安全性分析总结
本品的总体安全性分析基于超过3,900名患者的上市前研究、超过74,000名患者的上市后研究以及来自于自发性报告和文献的数据。
在使用本品的患者中观察到的药物不良反应中最常见(≥4%)的是头痛、恶心和血管扩张。
使用本品的患者中发生的最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在临床试验或上市后监测过程中已有威胁生命和/或致死性病例报告的)包括:过敏样休克、呼吸骤停、支气管痉挛、喉头水肿、咽水肿、哮喘、昏迷、脑梗塞、卒中、脑水肿、惊厥、心律失常、心跳骤停、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动过缓、紫绀、低血压、休克、呼吸困难、肺水肿、呼吸功能不全和误吸。
鞘内使用时曾有以下ADR报告:化学性脑膜炎和假性脑膜炎,频率不明。
用于ERCP检查时曾有以下ADR报告:胰酶水平升高和胰腺炎,频率不明。
脊髓或体腔造影后发生的不良反应大部分出现在给药后数小时内。
·对特定的不良反应的描述
根据使用其他非离子型对比剂的经验,鞘内使用时除上面列出的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之外,可能会发生以下不良反应:精神病、神经痛、截瘫、无菌性脑膜炎、背痛、肢体疼痛、排尿异常、EEG(脑电图)异常。 禁忌
对含碘对比剂过敏及明显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禁用。
妊娠及急性盆腔炎患者禁行子宫输卵管造影。
急性胰腺炎时,禁行ERCP(内窥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
禁用于鞘内注射。鞘内给药也许会导致死亡、惊厥、脑出血、昏迷、瘫痪、蛛网膜炎、急性肾功能衰竭、心脏骤停、抽搐、横纹肌溶解症、高热和脑水肿、化学性脑膜炎、假性脑膜炎。
注意事项
不相容性
对比剂不得与任何其他药物混合使用以避免可能的不相容性风险。
下列警告和注意事项适用于任何给药方式,但血管内使用时危险性较高。
特殊警告: ·过敏反应
碘普罗胺注射液可以与以心血管,呼吸和皮肤系统表现为特征的过敏样/过敏反应或其他特发性反应相关。
从轻度到重度包括休克的过敏样反应都是可能发生的(参见【不良反应】)。这些反应中大多数发生在给药后的30分钟内。但是,延迟反应(在数小时或数天后)也可能发生。
在下述情况下,过敏反应的危险性更高: ——先前对对比剂有过敏反应 ——有支气管哮喘史或其他过敏史
对于已知对碘普罗胺注射液或其辅料过敏或先前对任何其他含碘对比剂过敏的患者,由于其发生过敏反应(包括重度反应)的危险性增加,故需进行特别谨慎的风险/收益评估。
有这些反应的患者如同时服用β受体阻断剂,可能对β受体激动剂的治疗效果应有抵抗(参见【药物相互作用】)。
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在严重的过敏反应时,更容易导致严重的或致死性的结果。
因为在给药后有严重过敏反应的可能,所以建议给药后对病人进行观察。
紧急措施的建立对所有患者都是必要的。
如果发生了过敏反应,对比剂的给药必须立即停止,如有必要通过静脉通路进行特殊治疗。因此建议使用一个方便的留置管来进行静脉内的对比剂给药。为使紧急抢救措施得以实行,适当的药品,气管内插管和呼吸器都应该在手边备用。
如果患者为急性过敏样反应的高危人群,患者既往出现过中度至重度急性反应、哮喘或需要药物治疗的过敏反应,则可考虑使用皮质类固醇方案进行预防性用药。
·肾损伤
对比剂引起的肾毒性,以肾功能的暂时性损伤为表现,可以发生在血管内给予碘普罗胺注射液之后。在罕见的病例中可能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 危险因素包括
——先前存在的肾功能不全 ——脱水 ——糖尿病
——多发性骨髓瘤/病变蛋白血症 ——反复和/或大剂量碘普罗胺注射液
必须确保所有接受碘普罗胺注射液的患者在使用对比剂前进行充足的水化。
推迟新的对比剂检查,直至肾功能恢复到检查前的水平。
透析的患者可以接受对比剂进行放射学检查,因为含碘对比剂能通过透析过程清除。
·心血管疾病
在患有严重的心脏疾病和重度的冠状动脉疾病的患者中,临床相关的血液动力学改变和心律失常的危险性增加。
力学改变和心律失常的危险性增加。 心脏瓣膜疾病和肺动脉高压的患者注入对比剂可以引起明显的血液动力学改变。老年患者和以前有心脏疾病的患者发生缺血性心电图改变和严重心律失常的反应更常见。心衰的患者血管内注射对比剂可以突发肺水肿。
·血栓栓塞事件
非离子型对比剂的特性是对正常的生理功能影响很小。因此,在体外非离子型对比剂较离子型对比剂的抗凝血作用小。除对比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