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物理)中考物理机械运动真题汇编(含答案)

(物理)中考物理机械运动真题汇编(含答案)

来源:筏尚旅游网
(物理)中考物理机械运动真题汇编(含答案)

(物理)中考物理机械运动真题汇编

一、初中物理机械运动

(含答案)

1.我国研制的 “亿航 ”自动驾驶载人飞翔器拥有垂直起降、定速巡航、空中悬停等功能.在

一次试飞中,试飞员感觉地面 A. 垂直腾飞

“迎 ”他而来,这时飞机的运动状态是(

B. 垂直下降

C. 定速巡航 D. 空中悬停

【答案】 B

【分析】 【解答】依据题意知道,在一次试飞中,飞员感觉地面迎面而来,是感觉地面在

向上运动,这是以运动飞机为参照物,并且飞机在垂直下降时感觉,故只有 B 切合题意,故答案为:

B。

【剖析】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仍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或许说被假设不动的物体)

叫参照物;判断物体能否运动,即看该物体相对于所选的参照物地点能否发生改变即

可.

2.以下物理量中估测最合理的是( A. 人体感觉舒坦的温度约 C. 家庭住宅的空间高度约

【答案】 C

37℃ B书.桌上的钢笔落到地上用时约

10s

3m D. 一本初三物理书的质量约

2kg

【分析】 【解答】解:

A、人体正常体温在 37℃ 左右,感觉舒坦的温度在 23℃ 左右.故 A 不切合实质;

1s 左右.故 B 不切合实质;

3m 左右.故 C 切合实

B、书桌的高度在 80cm 左右,书桌上的钢笔落到地上用时在

C、一层楼的高度在 际;

3m 左右,家庭住宅的空间高度与此差不多,在

D、两个苹果的质量在

300g 左右,物理书的质量与此差不多,在 300g=0.3kg 左右.故 D 不

切合实质. 应选 C.

【剖析】不一样物理量的估量,有的需要依靠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切合实质的是哪一个.

3.电动均衡车是一种时髦代步工具.当人驾驶均衡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直线运动时,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

A. 均衡车匀速行驶时,相对于均衡车上的人,车是静止的 B. 均衡车的重力与地面对均衡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均衡力

(物理)中考物理机械运动真题汇编(含答案)

C. 均衡车轮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车轮的支持力是互相作使劲 D. 封闭电机,均衡车仍持续行进是因为其拥有惯性【答案】 B

【分析】 【解答】解: A、均衡车匀速行驶时,均衡车与人的地点没有发生改变,所以均衡车相对于人是静止的,故 A 正确:

B、均衡车的重力加上人的重力才等于地面对均衡车的支持力,不切合二力均衡的条件,故

B 错误;

C、人对均衡车的压力与均衡车对人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作 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是一对互相作使劲,故

C 正确;

D 正确.

D、封闭电机后,因为惯性,均衡车能持续行进,故 应选 B.

【剖析】( 1)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第一确立被研究的物体,被研究的物体和参照物之

间发生了地点是改变,被研究的物体是运动的,不然是静止的:(

2)二力均衡的条件:大

3)互相作使劲的条

4)任何物体都有

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向来线上、作用于同一物体上.缺一不行:(

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惯性.

4. 某兴趣小组在研究 “物体着落速度与横截面的关系 ”时,取三个质量相同,半径分别为

3r、 2r 和 r 的小球甲、乙、丙,让它们从不一样高度分别竖直落下,并以砖墙为背景,当进入砖墙的地区时,用照相机经过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的方法记录小球的运动过程,如图

是此中一段的表示图.在图示运动过程中,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A. 三个小球均做匀速直线运动

B. 三个球遇到的空气阻力相等

C. 三个小球着落的速度之比是 成反比

1: 2: 3 D. 在阻力相同时,小球的着落速度与半径

【答案】 C

【分析】 【解答】解: A、由照相机的照片可知:在相同的间隔时间内,甲球运动的距离

是不变的,运动的轨迹是直线,

说明甲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相同的道理,乙、丙也是做

匀速直线运动的;故

A 正确;

B 正

B、依据三个球做匀速直线运动,重力等于阻力,质量相等,故重力、阻力相等,故 确;

C、照相机等时间内曝光一次,而甲曝光了

9 次,乙曝光了

6 次,丙曝光了

3 次,所以时

间之比为

9 :6: 3,三球在相同行程中,所用时间之比为

9:6: 3,故速度之比为 2: 3:

6;,故丙的速度为乙的 2 倍,为甲的 3 倍;故 C 错误;

D、甲、乙、丙三个小球的半径分别为 3r、 2r 和 r,在阻力相同时,速度之比为

2:3: 6,

由此可知,在阻力相同时,小球的速度与半径成反比,故 D 正确;

(物理)中考物理机械运动真题汇编(含答案)

应选 C.

【剖析】( 1)照相机每隔相等的时间曝光一次,获得一个像,由图可知,球甲在每一个曝

光时间运动的距离是一块砖的厚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球乙在每一个曝光时间运动的距离

是两块砖的厚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球丙在每一个曝光时间运动的距离是三块砖的厚度, 做匀速直线运动;( 2)依据甲、乙、丙三个小球在相同的曝光时间内运动距离的关系,得

出小球的速度之比;(

3)因为三个小球都是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小球遇到的空气阻力和自

身的重力是相等的,空气阻力之比等于重力之比,等于质量之比;剖析空气阻力之比和小

球速度之比的关系,得出结论.

5.甲、乙两物体先后从某点出发沿同向来线做同向运动,甲比乙先运动 米/ 秒.甲运动 10 秒时,甲、乙间的距离大于 乙的 s﹣ t 图( )

2 米.在如下图的

4 秒,速度为 0.4 a、 b、 c 三条图线中,

A. 必定是 a c

【答案】 B

B一.定是 c

C可.能是 b

甲D可.能是 a 或

【分析】 【解答】解:由题知, v =0.4m/s ,所以甲运动

10s 经过的行程

s 甲 =v

t=0.4m/s × 10s=4m,所以图象中 b 图线表示甲的 s﹣ t 的图线; 由 a 图线知,经过 8m 行程所用时间为 图知 sa=4m,与甲车经过行程相等,故 由 c 图线知, 6s 内经过距离小于

12s,甲比乙先运动 4s,即乙运动的时间为

6s,由

a 不是乙的 s﹣ t 图线;

2m ,所以甲乙距离大于 2m,切合题意,故 c 必定是乙的

s﹣t 图线, 应选 B.

【剖析】由甲的速度和运动时间可知甲的运动行程,进而判断出甲的 s﹣ t 图线,再依据甲乙运动时间关系,由图象找到另两个图线的行程剖析比较.

6.为了让同学们养成关注生活的优秀习惯,物理老师倡议同学们对身旁一些常有的物理量

进行估测,以下是他们沟通的一些估测数据,你以为估测数据中切合实质的是(

A. 25 寸彩电的功率约 25W C. 沐浴水的温度约 50cm 【答案】 B

B. 正常人的步行速度约 4 km/h

D. 研究凸面镜成像规律时凸面镜的焦距约

60℃

【分析】 【解答】解: A、25 寸彩电的功率在

100W 左右,故 A 不切合实质;

(物理)中考物理机械运动真题汇编(含答案)

B、成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

1m/s ~1.3m/s , 4km/h=4 ×

m/s ≈ 1.1m/s,故 B 切合实质;

C、沐浴水的温度稍高于人的正常体温 37℃,而 60℃水的温度太高了,故

C 不切合实质;

D、研究凸面镜成像规律时,采用的是薄透镜,焦距为 5cm 或 10cm,故 D 不切合实质.

应选 B.

【剖析】依据生活经验及对生活知识的认识,逐个剖析各选项并作出判断.

7.以下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刻度尺和铅笔测漆包线的直径 B.用玻璃做晶体的融化实验 C.用氢氧化钠干燥二氧化碳气体

D.用木炭取代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答案】 A

【分析】 【解答】 A. 用刻度尺和铅笔测漆包线的直径,能够将漆包线环绕在铅笔上,用累

积法丈量直径, A 切合题意;

B. 用玻璃是非晶体,故不可以做晶体的融化实验,

B 不切合题意;

C. 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响会生成碳酸钠和水,所以不可以用氢氧化钠干燥二氧化碳气体, 不切合题意;

D. 木炭焚烧时产生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生成了新的气体,所以不取代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 不切合题意; 故答案为: A。

【剖析】积累法:把尺寸很小的物体积累起来,聚成能够用刻度尺来丈量的数目后,再测 量出它的总长度,而后除以这些小物体的个数,就能够得出小物体的长度

C

.如丈量细铜丝的

直径,丈量一张纸的厚度(

2)平移法:方法如图 :( a)测硬币直径; ( b)测乒乓球直径 .

.

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差别:晶体都有必定的融化温度(即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 测定氧气含量,不可以有新的气体生成 .

8. 如图是北京市中考体育考试中的篮球绕杆测试场景.对于该项考试的器械规格及其设

置,以下数据最靠近实质状况的是(

A. 篮球质量约为

2kg B. 篮球直径约为

40cm

C. 共设置了 5 排标记杆 【答案】 C

D. 相邻的两排标记杆相距 1m

(物理)中考物理机械运动真题汇编(含答案)

【分析】 【解答】解:

A、体育课上使用的篮球的质量在

A 不切合实质;

600g=0.6kg 左右.故

B、一根筷子的长度约 25cm ,篮球的直径与此差不多,在

25cm 左右,不行能达到

40cm.故

B 不切合实质;

C、由图知,测试场所中共设置了

5 排标记杆.故 C 切合实质;

D、篮球绕杆测试中杆距为 3m.故 D 不切合实质.

应选 C.

【剖析】不一样物理量的估量,有的需要依靠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切合实质的是哪一个.

9.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

A. 据 ρ=m / v可知,物体的质量越大,密度越大 B. 据 Q=cm △ t可知,物体的比

热容越大,汲取的热量就越多

C. 依据 v=s/t 可知,物体在相等时间内,物体运动行程越长,运动的速度越大 D. 据=U/I 可知,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头的电压成正比

【答案】 C

【分析】 【解答】密度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与物体的质量没关,至于物体的资料有关,所

以 A 不切合题意。物体汲取热量与三个要素有关,所以 B 不切合题意。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头的电压以及经过导体的电流没关,只与导体的资料,长度,横截面有关。

故答案为: C。

【剖析】物质的物理属性包含:状态、硬度、密度、比热、透光性、导热性、导电性、磁性、弹性等 .

10. 如下图,在 “丈量物体运动的均匀速度 ”实验中,所用的丈量工具除了停表,还需要用到的是( )

A. 天平 B. 量筒 C. 弹簧测力计 D. 刻度尺

【答案】 D

【分析】 【解答】依据速度的公式

V= 可知要知道物体的速度需要用刻度尺测出物体经过

的行程和用停表测出物体经过这段行程所用的时间 .

故答案为: D.

【剖析】刻度尺测出物体经过的行程和用停表测出物体经过这段行程所用的时间,所以要用停表和刻度尺。

11. 以下估测切合实质的是(

A.学生课桌高度约为 150cm

R

(物理)中考物理机械运动真题汇编(含答案)

B.一颗鸡蛋质量约为 10g

C.成人步行速度约为 1.1m/s D.人体正常体温约为 30℃

【答案】 C

【分析】 【解答】 A、一般学生课桌高度在

150cm; A 不切合实质; B、 10 个鸡蛋的质量约为

1m 之内,大概

0.8m(即 80cm);不会达到

500g, 1 个鸡蛋质量约为 50g, B 不切合实质;

C、成人步行速度约为 D、人体正常体温约为 故答案为: C。

1.1m/s , C 切合实质;

37℃, D 不切合实质。

【剖析】本题考察了学生对长度、质量、速度、温度的估测,一般学生课桌高度在 1m 之内,大概 0.8m; 1 个鸡蛋质量约为 50g;成人步行速度约为 1.1m/s ;人体正常体温约为 37℃ ,注意生活经验的积累。

12. 小明在丈量小球的均匀速度时,让小球从斜面

A 点由静止滚到 C 点,并用照相机每隔

( )

0.1s 拍摄一次,频闪照片如下图,则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小球从 A 点运动到 C 点用时 0.6s C. 小球滚下的整个过程的均匀速度为1.1m/s 均匀速度 【答案】 D

【分析】 【解答】 A. 小球从 A 点运动到 0.5s , A 不切合题意;

B小.球在前 0.5s 内经过的行程为 D. 小球在 BC 段的均匀速度大于

4.00 cm AB 段的

C 点经过了 5 个时间间隔,用时 5

0.1s=

B. 由图可知,小球在前 0.4s 内经过的行程为 C. 由图可知, AC 之间的距离为

4.00cm , B 不切合题意;

s= 5.50cm=0.055m , 则整个运动过程均匀速度为: v═

= 0.11m/ s , C 不切合题意;

D. 由图可知 ,小球在 BC 段的时间为 tBC=20.1s= 0.2s,行程 sBC= 5.50cm- 2.50cm= 3.00cm =0.03m.小球在 AB 段的时间 tAB

=3

AB

BC

0.1s= 0.3s,行程 s = 2.50cm= 0.025m , 所 v =

= = 0.15m/s,v =

AB

≈ 0.083m/s , 计算可知,小球在 BC 段的均匀速度

大于 AB 段的均匀速度, D 切合题意。 故答案为: D.

【剖析】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运动的快慢能够用均匀速度来描绘,理解相邻点的时间间隔为 0.1S,依据均匀速度的公式进行计算。

(物理)中考物理机械运动真题汇编(含答案)

13.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坐在教室考试的你,以往返走动的监考老师为参照物,你是运动的 B. 速度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C. 医院里 B 超机是利用次声波拥有穿透力强这一特色工作的 D. 桌面上的书之所以静止是因为力的作用是互相的 【答案】 A

【分析】 【解答】解: A、以往返走动的监考老师为参照物,坐在教室考试的你与监考老

师之间的地点不停变化,所以你是运动的。 B、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A 切合题意; B 不切合题意;

C 不切合题意;

C、医院里 B 超机是利用超声波拥有穿透力强这一特色工作的。

D、桌面上的书之所以静止是因为书遇到均衡力的作用。 故答案为: A。

D 不切合题意。

【剖析】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仍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或许说被假设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判断物体能否运动,即看该物体相对于所选的参照物地点能否发生改变即

可.

速度:用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

.详细应用有:声呐、 B 超、超声波速度

超声波特色: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 测定器、超声波冲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次声波的特色:能够流传很远,很简单绕过阻碍

.它主要产生

物,并且无孔不入 .必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领会造成危害,甚至破坏机械建筑等

于自然界中的火山迸发、海啸地震等,此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翔、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

物体均衡状态:物体遇到几个力作用时,假如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均衡 .

14. 如下图,将一小球从 时速度为零.图中 h1=h2

A 点竖直向上抛出(不计空气阻力),经过 , 以下判断正确的选项是( )

B 点抵达最高点 C

A. 小球在 AB 段战胜重力所做的功等于在 BC段战胜重力所做的功 B. 小球从 A 运动到 B 的时间等于它从 B 运动到 C 的时间

C. 小球抛出后向上运动是因为向来遇到向上的力 D. 小球运动到最高点 C 时所受的协力为零【答案】 A

【分析】 【解答】解: A、影响战胜重力做功的要素是物体的重力和在重力反方向上挪动

的距离,距离和重力都相同,故 AB 段和 BC 段战胜重力所做的功相同;故 A 正确;

(物理)中考物理机械运动真题汇编(含答案)

B、小球抛出后向上运动过程中,速度愈来愈小,行程相同,故时间愈来愈长,故 误;

C、竖直向空中抛出一个小球,固然失掉了向上的推力,但小球因为惯性仍旧保持本来的运 动状态,所以持续向上运动,故

C 错误;

B 错

D、不计空气阻力,小钢球运动到最高点只遇到重力的作用,所受的协力不为零.故

D 错

误; 应选 A.

【剖析】( 1)影响战胜重力做功的要素是物体的重力和在重力反方向上挪动的距离,距离

和重力都相同,故战胜重力所做的功相同;( 2)速度愈来愈小,行程相同,故时间愈来愈长;( 3)全部物体都拥有惯性;( 4)对小球在最高点时进行受力剖析.

15. 第 24 届冬奥会将于

2022 年在北京 —张家口举办。如下图,当运动员衣着滑雪板在

水平雪地长进行滑行训练时,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 以滑雪板为参照物,运动员是运动的 B. 穿滑雪板是为了减小对雪地的压力

C. 雪地对滑雪板的支持力和滑雪板对雪地的压力是互相作使劲 D. 滑雪板遇到的重力和雪地对滑雪板的支持力是一对均衡力【答案】 C

【分析】 【解答】 A、以滑雪板为参照物,运动员的地点没有发生变化,所以运动员是静

止的。 A 不切合题意;

B、滑雪板一般都做成较大的面积,是在压力一准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对雪地的压强,防备陷下去。 B 不切合题意;

C. 雪地对滑雪板的支持力和滑雪板对雪地的压力是互相作使劲,两者等值、反向、共线、 不一样体不是均衡力,是一对互相作使劲,C 切合题意;

D. 滑雪板遇到的重力和雪地对滑雪板的支持力大小不相等,不知足二力均衡的条件,不是一对均衡力, D 不切合题意; 故答案为: C

【剖析】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仍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或许说被假设不动的物

体)叫参照物;判断物体能否运动,即看该物体相对于所选的参照物地点能否发生改变即 可.

增大压强方法

:(1) S 不变, F↑;( 2)F 不变, S↓ ( 3) 同时把 F↑, S↓.而减小压强方

法例相反 .

二力均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假如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向来

线上,则这两个力二力均衡时协力为零

.

.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互相的 . (一个物体对其他物体施力时,也同时遇到后者对它的力)

(物理)中考物理机械运动真题汇编(含答案)

16. 以下有关物理量的预计,切合实质的是( A. 沐浴水的适合温度约为

80℃

B人.的拇指宽度约为 10cm

D挂.壁式空调的额定功率约 1.2kW

C. 一个桔子的重力约为 10N 【答案】 D

【分析】 【解答】解: A、人的体温在

37℃ 左右,沐浴水的温度应当略高于体温,不行能

达到 80℃ ,故 A 不切合实质;

B、一元硬币的直径在

2.5cm 左右,中学生大拇指的宽度略小于 2.5cm ,在 2cm 左右,故 B

不切合实质;

C、一个桔子的质量在 100g=0.1kg 左右,遇到的重力约 G=mg=0.1kg × 10N/kg=1N,故 C 不切合实质.

D、挂壁式空调的额定功率约 应选 D.

1200W=1.2kW ,故 D 切合题意.

【剖析】不一样物理量的估量,有的需要依靠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切合实质的是哪一个.

17. 向前直线行驶的车内,小明给小芳连拍两张照片如下图。摄影过程中车可能( )

A. 向西加快 【答案】 C

B. 向东加快 C. 向西减速 D. 向东减速

【分析】 【解答】由甲、乙两图中广州塔的地点判断车是向西运动的,由乙图中杯中的水判断车向西减速运动。

故答案为: C。

【剖析】先依据车相对于广州塔的地点判断车的运动方向,再依据杯中的水(水拥有惯性,即水要保持运动状态不变)判断车的运动状态。

18. 在平直的公路上,小明坐在车上用电子腕表的秒表功能测出了汽车连续经过 杆的时间为 10s,相邻电线杆的距离为 A. 90km/h 【答案】 B

B. 70km/h

50 米,则汽车的均匀速度约为(

C. 50km/h

5 根电线

D. 40km/h

【分析】 【解答】由题意知, s= 200m,t = 10s,故汽车的均匀速度

v=

=20m/s = 72

km/h,B 切合题意。 故答案为: B.

【剖析】联合题意,应用速度计算公式 v= 计算即可 .

(物理)中考物理机械运动真题汇编(含答案)

19. 在商场里,当你站在上涨的自动扶梯上时,对于你是运动仍是静止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 ) A. 运动的

B.静止的

C.相对自动扶梯是静止的

D.相对商场所面是静

止的

【答案】 C

【分析】 【解答】相对于自动扶梯时静止的,相对于地面或地面上的物体是运动的,

A、

B、 D 不切合题意, C 切合题意。 故答案为: C。

【剖析】机械运动 :一个物体相对另一个物体的地点发生改变;静止:一个物体相对另一个物体的地点没有发生改变。

20. 2017 年 10 月 28 日,荆州国际马拉松赛激情开跑 . 这是荆州有史以来规模最大、影响

. 以下

最广的一次国际体育赛事,向世界展现了一个生态、人文、健康、创新、开放的荆州 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 某选手冲线后没有立刻停下来,是因为遇到惯性力的作用 B. 运动员鞋底面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主假如为了增大压力 C. 奔跑中的运动员看到路旁的树向退后去,是以大地为参照物

D. 某选手跑前 1km 用时 5min ,最后 100m 用时 20s,该选手跑最后 【答案】 D

【分析】 【解答】 A.选手冲线后没有立刻停下来,是因为他有惯性,而不是遇到惯性力的作用, A 不切合题意;

100m 均匀速度大

B.运动鞋的地面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力,而不是压力, C.奔跑中的选手看到路边的树向退后,是以自己为参照物的,

B 不切合题意;

C 不切合题意;

D.v1=

= 3.3m/s , v1= = 5m/s,所以该选手最后

100m 均匀速度

大, D 切合题意。

故答案为: D。

【剖析】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质量是物体惯性的独一量度 .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

.

增大有利摩擦的方法:增大压力和使接触面粗拙些

1 )使接触面

圆滑和减小压 力;( 2)用转动取代滑动;(

3)加润滑油;( 4)利用气垫 .( 5)让物体之

间离开接触(如磁悬浮列车)

.

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仍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或许说被假设不动的物体)叫参

照物;判断物体能否运动,即看该物体相对于所选的参照物地点能否发生改变即可

.

利用速度计算公式

v= 求得均匀速度,比较即可

.

21. 以下物理量估量不合理的是(

A. 一此中学生的重力约 500N

B人.步行速度约

10m/s

(物理)中考物理机械运动真题汇编(含答案)

C. 人体的正常体温约 37℃ 【答案】 B

【分析】 【解答】 A.一此中学生的质量约为

D人.体均匀密度约 1g/cm 3

50kg,G=mg=50kg×10N/kg=500N,A 不切合题

意;

B.人步行速度约 1.4m/s , B 切合题意;

C.人体的正常体温约 37℃ , C 不切合题意;

D.人体均匀密度和水的密度相当,约 故答案为: B。

1g/cm 3 , D 不切合题意。

【剖析】 A、先预计人的质量,再依据 G=mg 求出重力后判断; B、依据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剖析判断; C、依据人的正常体温剖析判断; D、人体均匀密度和水的密度相当。

22. 为了敦促司机恪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公路上设置了固定测速仪。如下图,汽车

向搁置在路中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超声波信号,第一次发出信号到

接收到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

0.5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接收到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

0.9s,超声波的速度是

0.4s。若

测速仪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 ( )

340m/s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 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

170m B. 汽车两次接收到信号时地点相距

D. 在该测速区内,汽车的速度是

34m

C. 在该测速区内,汽车的速度是 【答案】 D

【分析】 【解答】解:( 1)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 0.5s,所以第一次信号抵达汽车的时间为 0.25s,

由 v= 可得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汽车距测速仪:

s1=v 声 t 1=340m/s × 0.25s=85m, A 不切合题意; 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 汽车接收到第二次信号时,汽车距测速仪:

0.4s,所以第二次信号抵达汽车的时间为

0.2s,

s2=v 声 t 2=340m/s × 0.2s=68m;

汽车两次接收到信号时地点相距(即汽车行驶的距离): s′ =s- =85m-68m=17m , B 不切合题意;( 2 )汽车行驶

1 2

这 17m 共用的时间: t ′=△ t-

t 1+t2=0.9s-0.25s+0.2s=0.85s,

所以汽车的车速为: v′= = 故答案为: D。

=20m/s ,C 不切合题意、 D 切合题意。

【剖析】联合题意,利用速度计算公式 v= 进行计算即可 .

(物理)中考物理机械运动真题汇编(含答案)

23. 小滨同学喜爱物理,平常很关注生活中的一些物理量,他采集的以下预计值中最靠近 实质的是( ) A. 人体的体积约为 C. 人步行的速度约为 【答案】 A

0.05m3

5m/s

B成.年人的体重约为 50N

D人.体感觉最舒坦的温度约为37℃

【分析】 【解答】解:

3

3

A 、 中 学 生 的 质 量 在 50kg 左 右 , 密 度 在 1.0 × 10kg/m

=0.05m3 . 此选项切合实质;

B、成年人的质量在 70kg 左右,遇到的重力大概为 不切合实质;

左右,体积大概为 V=

G=mg=70kg× 10N/kg=700N左右.此选项

C、人步行的速度在 4km/h=4 × m/s ≈ 1.1m/s左右.此选项不切合实质;

23℃ 左右.此选项不切合实质.

D、人体正常体温在 37℃ 左右,感觉舒坦的温度在 应选 A.

【剖析】不一样物理量的估量,有的需要依靠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

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切合实质的是哪一个.

24. 在北京南站和青岛之间的铁路线长约为

819km,火车运转时间约为

4h50min ,火车运

行均匀速度约为( A. 170km/h 【答案】 A

B. 182km/h C. 204km/h D. 234km/h

【 解 析 】 【 解答 】 解 : 北 京 南 站 和 青 岛 之 间 的 铁 路 线 长 s=819km , 火 车 运 行 时 间

t=4h50min= h, 则火车运转均匀速度:

v= =

≈ 169.4km/h,

由选项可知,与之靠近的为 应选 A.

170km/h .

【剖析】知道北京南站和青岛之间的铁路线长以及火车运转时间,依据

v= 求出火车运转

均匀速度,而后与选项对比较得出答案.

25. 对行驶在路上的汽车,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 车上的小迪对妈妈说:

“我们怎么没动啊 ”,他这么说时所选的参照物是路两边的树

B. 当汽车匀速行驶时,汽车所受重力与阻力是一对均衡力

C. 上车时司机要求乘客系上安全带,是为了减小因汽车忽然加快造成的损害

(物理)中考物理机械运动真题汇编(含答案)

D. 下车后小迪发现汽车的四个轮胎上印有凹凸不平的花纹,目的是增大摩擦【答案】 D

【分析】 【解答】解:

A、小迪和妈妈都坐内行驶的汽车上,相对于路旁的树木地点不停变化,所以是运动的; 之所以感觉自己 “没动 ”是相对于自己乘坐的这辆汽车,地点没有变化.故

A 错误;

B、汽车匀速行驶时,水平方向的牵引力和阻力是一对均衡力;竖直方向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均衡力.故 B 错误;

C、司机本来和车一同向前运动,紧迫刹车时,车由运动忽然变为静止,而司机因为拥有惯 性,持续向前运动,简单撞到挡风玻璃发生损害,使用安全带能够起到保护作用.故 误;

C 错

D、在压力一准时,接触面越粗拙,摩擦力越大.所以汽车车轮上印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目的是增大摩擦.故 应选 D.

D 正确.

【剖析】( 1)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一定预先选定参照物.假如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地点发生了改变,则是运动的;假如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地点没有发生改变,则是

静止的;( 2 )二力均衡的一个条件是两个力方向相反;( 3)汽车刹车时,假如没有安全带的保护,驾驶员会因为自己惯性向前运动而发惹祸故.所以要让安全带起到保护人体的

作用,防备惯性带来的损害;(

4)影响摩擦力的要素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拙程度.

26. 以下估测中,往常状况下最靠近实质的是( A. 初中女生跑

800m 所用时间约为

1.5min

B. 中学生使用的标准篮球的直径约为

40cm

C. 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 【答案】 C

150g D. 人们感觉比较舒坦的环境温度约为 37℃

【分析】 【解答】解:

A、初中女生跑步的速度约为 合实质;

4m/s,跑 800m 所用时间约为

200s=3.5min 左右,所以 A 不符

B、中学生使用的标准篮球的直径约为 C、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

25cm 左右,所以 B 不切合实质;

150g 左右,所以 C 切合实质;

24℃ 左右,所以 D 不切合实质.

D、人感觉比较舒坦的环境温度约为

应选 C.

【剖析】本题考察对生活中常有物体物理量的估测,联合对生活的认识和对物理单位的认识,必需时进行有关的计算,找出切合实质的选项.

27. 绘制图象是对物理过程剖析和实验数据办理的一种常用方法,它能够直观地反应各物

理量之间的关系.如下图的图象中,正确的选项是( )

(物理)中考物理机械运动真题汇编(含答案)

A. 汽车的匀速直线运动图象

B. 铝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象

C.

电阻一准时,经过它的电流跟它两头电压关系图象

D.

【答案】 A

海波的融化图象

【分析】 【解答】解: A、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必定,行程与时间成正比.假如

用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行程,则图象就是一条斜线,故

A 正确; B、同种物质密度一

定,质量与体积成正比,用图象表示应当是一条斜向上的直线.而假如是一条平行于横轴 的直线,则它所表达的意思就不是质量与体积成正比,故

B 错误;

C、电阻一准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头的电压成正比,用图象表示应当是一条斜向上的直线,而不是一条斜向下的直线.斜向下表示电流跟着电压的增大在减小,这违反了欧姆定律,故 C 错误;

D、海波是晶体,晶体在融化过程中固然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晶体在融化时有确立的 温度,而图象中并无确立的融化温度,故 应选 A.

D 错误.

【剖析】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必定,行程与时间成正比;同种物质密度必定,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电阻一准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头的电压成正比;

晶体在融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28. 自行车是节能环保的交通工具.为了方便市民,我县在县城不一样地点建立了自行车停

取处.一天,小明用卡取自行车上学,如下图.内行驶途中,他说自己是

“静止 ”的,所

(物理)中考物理机械运动真题汇编(含答案)

选择的参照物是( A. 公路两旁的房子 的车

【答案】 B

B.他骑的自行车

C.公路两旁的树木

D.对面驶来

【分析】 【解答】解: 不切合题意;

A、小明相对于公路两旁的房子,地点不停变化,是运动的,故

A

B、小明相对于自己所骑的自行车,地点没有变化,是静止的,故 C、小明相对于公路两旁的树木,地点不停变化,是运动的,故

B 切合题意; C 不切合题意; D 不切合题意.

D、小明相对于对面驶来的汽车,地点不停变化,是运动的,故 应选 B.

【剖析】在研究机械运动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一个物体是运动仍是静止,需要看它相对于参照物的地点能否变化.

29. 以下所估测数据中最靠近生活实质的是(

A. 教室内 40 瓦的日光灯的长度约为

2m

B. 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 10kg D洗.澡时淋浴水的温度约为 42℃

C. 一般中学生跑完 800m 用时约为 20s

【答案】 D

【分析】 【解答】解: A、室内 40 瓦的日光灯的长度约为

B、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

1m ;故 A 错误;

300g;故 B 错误;

C、中学生跑完 800m 用时约为 3min 左右;故 C 错误; D、沐浴时淋浴水的温度略大于

40℃ ;故 D 正确;

应选 D.

【剖析】第一要对选项中波及的几种物理量有个初步的认识,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依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变换,清除与生活实质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切合生活实质的答案.

30. 对于以下四幅图的说法,此中正确的选项是()

A. 图甲所示,小孔成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像

B. 图乙所示,加油机相对歼击机是静止的,相对地面是运动的 C. 图丙所示,我们吃饭使用的筷子是省力杠杆

D. 图丁所示,用抽气机将玻璃钟罩内的空气抽出时,我们听到声音的音调愈来愈低

(物理)中考物理机械运动真题汇编(含答案)

【答案】 B

【分析】 【解答】 A、小孔成像是光沿因为直线流传形成的现象,

A 不切合题意;

B、加油机和地面之间发生了地点的改变,所以以地面为参照物,加油机是运动的。相对歼 击机地点的没改变,加油机相对歼击机是静止的,

B 切合题意;

C 不切合题意;

C、筷子在使用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所以是费劲杠杆,

D、跟着玻璃钟罩内空气的渐渐抽出,能够听得手机的声音愈来愈小,即响度渐渐变小, 不切合题意。 故答案为: B。

D

【剖析】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流传,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

影子的形成、日蚀和月食等

.

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仍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或许说被假设不动的物体)叫参 照物;判断物体能否运动,即看该物体相对于所选的参照物地点能否发生改变即可

.

三种杠杆:( 1)省力杠杆: L1 >L2,均衡时 F1.(如剪铁剪刀,铡

刀,起子)

( 2 )费劲杠杆: L1F2.特色是费劲,但省距离

.(如垂钓杠,剪发剪刀

等)

( 3)等臂杠杆: L1=L2,均衡时 F1=F2.特色是既不省力,也不费劲 .(如:天平) 乐音的三个特色: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 : 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次有关 系 .( 2)响度 :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 3 )不一样物

体声有别,音色不一样来鉴别 .发声体的资料和构造不一样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一样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