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
论国民党政府在抗日战争中执行的路线和正面战场的地位与作用 关键词:国共合作正面战场台儿庄战役李宗仁枣宜会战张自忠片面抗战路线坚持抗日辅助后方抗战胜利
西安事变促成国共两党的再次合作,使得两党由分裂对峙走向合作抗日,是中国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作为抗战主战场的国民党正面战场(“正面战场”是中国人控制的连片国土与日军侵华推进线上日控区对峙交战而形成的战场)首当其冲,1937年7月7日夜,卢沟桥事件,中国驻军第29军37师219团奋起还击,进行了顽强的抵抗,向日军发起有力回击,宛平城的枪声掀开了全民抗日的序幕。
国民党作为正面战场的主力,台儿庄大捷是抗日战争时期徐州会战中中国军队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日本侵略军占领南京、济南后,为了迅速实现灭亡中国的侵略计划,连贯南北战场,决定以南京、济南为基地,从南北两端沿津浦铁路夹击徐州。1938年3月16日,日军第十师团组编濑谷支队(旅团)作为先头部队,向台儿庄发动进攻,揭开了台儿庄战役的序幕。
中国第5战区在李宗仁将军指挥下,为确保台儿庄阵地,以保卫徐州,调整战略部署,准备聚歼孤军突入之日军濑谷支队. 交战中,日军在航空火力支援下向台儿庄发动猛攻, 并不断增加兵力,配以坦克、重炮实施轰击,日军濑谷旅团长更是亲率支队后续力量增援台儿庄,全力与中国守军展开激战。在日军的优势火力下,中国军队不避牺牲,浴血猛攻。中国军队一部向另一方向南洛、三里庄前进,截断日军联络,阻敌增援。另一部由峄县南下围攻日军, 将进入台儿庄之敌完全包围,与敌展开街垒战,直至全歼余敌。
台儿庄大捷是抗战爆发后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首次重大胜利。在历时半个多月的激战中,中国军队付出了巨大牺牲,但也取得了重大战果,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凶焰,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坚持抗
战的必胜信心,为抗日战争做出了巨大贡献.
枣宜会战也是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军队的光辉史迹. 1940年5月,枣宜会战中国民党军队将日军的大部兵力包围在襄东平原地区,歼敌甚众,但因敌一部突围,第三十八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将军抱着有敌无我之决心,亲率总部官佐及特务营作最后的苦撑,卒因弹尽力孤竟以身殉国,官佐及特务营营长以下同样壮烈牺牲,生存无几,
应该一提的是,在抗战中国民革命军——“国民党军队”五十二师的女机关枪手唐桂林,因其女扮男装、代兄从军、屡建战功的动人事迹,曾被誉为中华民国伟大卫国战争中的“花木兰”,被视作国民革命军的骄傲。
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执行的是片面的抗战路线,即不敢放手和武装民众,将希望单纯寄托在政府和正规军的抵抗上,这种抗战路线在敌强我弱,日军装备优良国军装备落后的情况下是不可能取得抗战的胜利的。这是国军在正面战场屡战屡败的原因之一。但在整个抗日战争中,国民党的正面抗战功不可没!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的历史作用主要在于:
第一、国民党正面战场是抗日的主力。国民政府组织了一系列的大规模会战。如淞沪战役,徐州和武汉的战役,都给日军以沉重的打击,是中国抗日战争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
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由于正面战场的顽强抵抗,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在3个月灭亡中国的战略计划和“速战速决”的方针。极大的消耗了日本的军事、经济实力,使其陷入长期战争的泥坑而不能自拔。使日军兵力分散,战线延长,为战略相持阶段的到来,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第三、支援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敌后战场的开辟,为敌后游击战争创造了有利条件;
第四、国民党中爱国官兵的抗战英雄业绩,振奋了民族精神,大长了中华民族的志气,促进了全国的团结和进步,坚定了中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念
第五、“唤起了国际舆论的同情和支持”,扩大了中国抗战在国
际上的影响力;
第六、掩护了西南抗战基地的营建,为领导机构和沿江、沿海工厂、学校、科研机构的内迁争取了时间,为中国长期抗战创造了有利条件。尤其是在抗战初期有效地遏止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
最值得一提的是,英法美等国绥靖政策甚嚣尘上的时候,国民党从未有过投降的举动.抗战初期,英法美非但没有给中国援助,还妄图牺牲中国的利益来保持既得利益,怂恿日本进攻苏联,帮助日本劝降中国。而国民党在如此严峻的国际形势下仍是坚持抗战的,没有投降。
8年抗战,在历次大型战斗中,国民党官兵象山海关保卫战那样整连、整营、整团地为国捐躯者,屡见不鲜。国民党军队的广大爱国官兵曾经在前线与日本侵略者奋勇作战,不怕流血牺牲,表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除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和1933年长城抗战外,八年间,国民党政府军发动大型会战二十二次,重要战斗1117次,小型战斗28931次。空军毁机2468驾,海军舰艇损失殆尽。歼灭日军100余万,国民党伤亡321万,其中壮烈牺牲在战场上的国民党将军即达二百余位,这是血的数字,铁的贡献,不可抹杀。总的来说,国民党的抗战是中华民族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从整个抗战过程看,尽管国民党在后期消极抗战,积极反共,但国民党政府的基本利益和民族利益总体来说是一致的,它始终坚持抗日的方针,没有妥协投降,从而保证了抗战的最后胜利。抗战八年,国民党军队的广大爱国官兵曾经在前线与日本侵略者奋勇作战,不怕流血牺牲,表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一切与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的爱国官兵,都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贡献了力量,都是值得全民族尊敬与纪念的。
以人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亡。
如今的中国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无论是物质,精神,文化等各个方面,历史的前车之鉴告示我们:民族凝聚力是民族兴旺的中流砥柱,坚强后盾;民族利益至高无上,是中华儿女共同努力的不懈动力。
在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的今天,我们可以史为鉴,共建和谐社会,开创美好未来。
共2279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