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9-2020人教版地理必修1 章末综合测评1

2019-2020人教版地理必修1 章末综合测评1

来源:筏尚旅游网


章末综合测评(一)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下图中的“蓝月亮”为科学家用计算机模拟出的银河系中一个可能孕育生命的外星天体,据推测它本身不发光,但该天体上光照良好。据此完成1~2题。

1.“蓝月亮”应属于( ) A.行星 C.卫星

B.恒星 D.彗星

2.“蓝月亮”上的光照可能来自( ) A.太阳 C.行星

B.恒星 D.地球

1.C 2.B [第1题,读图可知,“蓝月亮”是绕行星运转的天体,应是卫星。第2题,“蓝月亮”绕行星运行,行星绕恒星运行,恒星能发出光和热,行星和卫星不能发光发热,但是可以反射来自恒星的光线,所以“蓝月亮”上的光照可能来自恒星。]

太空探测器“旅行者1号”已经飞出太阳系,成为首个进入星际空间的人造物体,为寻找地外文明又迈进了一步。据此回答3~4题。

3.材料中比“太阳系”高一级的天体系统在天体系统层次图中的位置正确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4.下列关于“太阳系中至今为止只发现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叙述,不

正确的是 ( )

A.太阳系中地球有稳定的光照和安全的宇宙环境 B.地球自转周期适中,所以地球上有适宜的昼夜温差 C.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产生适合生命生存的大气 D.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所以地球上有适宜的温度

3.A 4.C [第3题,天体系统的范围由小到大是丁地球或月球构成丙地月系,和其他行星等构成乙太阳系,比太阳系高一级是甲银河系,所以根据图判断A正确。第4题,日地距离影响最大的是地球表面的温度变化,地球表面的大气层是因为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形成的,所以C的说法是错误的,故选C。]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工作人员于2010年12月6日在太阳观测图像中发现,太阳“脸上”新长出一颗“大痣”(如下图所示),其面积是地球表面积的数倍,中心区域的温度约为3 600摄氏度,而边缘地区则要超过5 800摄氏度。据此回答5~6题。

5.该“大痣”出现在太阳的( ) A.光球层 C.日冕层

B.色球层 D.中心区域

6.下列有关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黑子活动的高峰年,地球上的气候状况相对稳定

B.耀斑爆发会干扰地球高空的电离层,影响无线电通信,甚至造成无线电长波通信中断

C.高能带电粒子“轰击”地球高层大气,使地球赤道附近出现极光现象 D.太阳活动增强时,高能带电粒子会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5.A 6.D [第5题,根据材料图片可知,该“大痣”是指的太阳黑子。黑子出现在太阳的光球层。第6题,太阳黑子活动与气候相关,黑子活动的高峰年,地球上的气候状况不稳定。耀斑爆发会干扰地球高空的电离层,影响无

线电通信,甚至造成无线电短波通信中断,不是长波通信。高能带电粒子“轰击”地球高层大气,使地球极地附近或极圈内出现极光现象。太阳活动增强时,高能带电粒子会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能被植物光合作用利用的太阳辐射,称为光合有效辐射(PAR)。下图示意1961~ 2007年我国年平均PAR强度的空间分布。据此完成7~8题。

7.如仅考虑光合有效辐射,我国农业生产潜力最大的地区是( ) A.长江中下游平原 C.华北平原

B.四川盆地 D.青藏高原

8.乙地PAR值高于甲地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高 C.地势高

B.植被少 D.云雨少

7.D 8.D [第7题,由题干光合有效辐射(PAR)的概念可知,PAR的值越大,光合作用越强,合成的有机物质越多,农业生产的潜力越大。第8题,由图可知,乙地位于内蒙古高原上,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晴天较多,故PAR值较大;而甲地位于四川盆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加之盆地地形的影响,多阴雨天气,故PAR值较低。]

在地球公转过程中,若以地球为参照系,可看到太阳在黄道上运行。图1是天赤道与黄道的示意图,图2是太阳在黄道上的视运行轨迹图。读图,回答9~10题。

9.6月初,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是( ) A.甲 B.乙 C.丙 10.太阳处于甲、乙位置时( ) A.地球公转速度相同 B.同一地点昼长变化趋势相同 C.日地距离相同

D.同一地点日出方位相同

9.D 10.D [第9题,6月初太阳位于春分日与夏至日之间,且接近夏至日,即图2中春分点与夏至点之间的丁位置,故选D项。第10题,由图2可知,太阳所处的甲、乙两位置关于冬至点对称。乙位置的日期在冬至日之前,甲位置的日期在冬至日之后。甲位置日期的地球公转速度较乙快,排除A项;乙位置日期之后昼长先变短后变长,甲位置日期之后昼长变长,排除B项;甲位置日期时的日地距离较乙位置日期短,排除C项;太阳处于甲、乙位置时,地球上同一地点日出方位相同,D项正确。]

下图中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差为30°,A、B为晨昏线上的两点,太阳直射西半球。据此完成11~12题。

D.丁

11.此刻,B点的地方时为( )

A.2时 B.8时 C.16时 D.20时

12.此刻, B 点与地心连线的延长线与地面交点的地方时为( ) A.3时 B.4时 C.8时

D.10时

11.D 12.C [第11题,赤道上昼夜平分,此时太阳直射西半球,则AB肯定为昏线,A点的地方时为18时,则B点为20时。第12题,B点与地心连线的延长线与地面交点所在的经线与B点所在经线相差180°,故地方时相差12小时。]

下图为2017年国庆节期间某日张女士在(114°E,34°N)附近拍摄的日落图。据此完成13~14题。

13.张女士拍摄此照片时面向( ) A.东南 C.西北

B.东北 D.西南

14.下图中能表示该日当地太阳高度日变化情况的曲线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3.D 14.C [第13题,我国国庆节期间属于北半球冬半年,由所学知识可知,北半球冬半年,全球(极昼极夜区除外)日出东南,日落西南。第14题,国庆节在秋分后不久,该地昼长应略小于12小时;由于拍摄点的经度(114°E)与120°E相差较小,所以最大太阳高度出现的时间接近北京时间12时;经计算,秋分日该地正午太阳高度为56°,则该日正午太阳高度应接近56°,故③曲线正确。选C。]

第31届奥运会于2016年8月5日~21日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举行,开幕

式定于8月5日19时在巴西里约热内卢(西3区)世界上最大的球场——马拉卡纳体育场进行。据此回答15~16题。

15.海南的阿锦决定在家观看开幕式现场直播,届时家里墙上悬挂的时钟正确的是 ( )

A B C D

16.奥运会举行期间,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 A.此时正值澳大利亚的冬季 B.北京的昼长越来越长

C.里约热内卢的正午太阳高度越来越小 D.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慢

15.D 16.A [第15题,根据材料,当开幕式开始时,西三区的区时是8月5日19时。海南使用北京时间,此时是8月6日6时,届时家里墙上悬挂的时钟指示6点整,D对。第16题,奥运会举行期间,时间是8月5日~21日,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正向南移动。正值澳大利亚的冬季,A对。北京的昼长越来越短,B错。里约热内卢的正午太阳高度越来越大,C错。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快,D错。]

黄赤交角是产生四季的原因。黄赤交角并非固定不变,现在约为23°26′,最大时可达24.24°,最小时为22.1°,变动周期为4万年。读“黄赤交角变动时回归线和极圈的变动示意图”,回答17~18题。

17.黄赤交角为24.24°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热带的范围比现在小 B.温带的范围比现在小 C.寒带的范围比现在小

D.极昼和极夜出现的范围比现在小 18.地球上的太阳直射点 ( )

①移动周期为4万年 ②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③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 ④最小纬度为22.1° A.①② C.②③

B.①④ D.③④

17.B 18.C [第17题,当黄赤交角为24.24°时,即黄赤交角变大时,回归线度数增大、极圈度数减小、回归线与极圈之间(温带地区)范围缩小,故B项正确;南北回归线之间(热带地区)范围扩大,故A项错;极圈与极点之间(寒带地区)范围扩大,故C项错;地球上存在极昼和极夜的范围扩大,故D项错。第18题,黄赤交角是产生四季的原因,同时也影响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即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呈现出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周年移动规律,②③正确;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周期是一个回归年,4万年是黄赤交角的变动周期,①错;太阳直射点最小的纬度应是赤道,即0°,④错。故选C。]

读甲、乙两幅日照图,甲图和乙图为同一时刻的日照情况,回答19~20题。

19.由图推测,此时与太阳直射点关于地心对称的点的地理坐标是( ) A.20°N,120°W C.20°N,60°E

B.20°S,120°W D.20°S,60°E

20.关于图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 地此日的昼长为14小时

B.此日后,Q地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日增大 C.M地位于Q地的东南方向 D.M地的陆地自然带为热带荒漠带

19.C 20.A [第19题,由图甲可知,此刻70°N及其以北出现极夜现象,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20°S,120°W),则关于地心对称的点的地理坐标为(20°N,60°E)。第20题,根据图示,Q地的地方时为12时,则M地的地方时为5时,M地昼长为14小时。因不知此刻直射点运动的方向,因此也无法判断此日后Q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M地位于Q地的西南方向;根据经纬度,M地位于澳大利亚的南部,澳大利亚中部为热带荒漠带。]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21.(15分)下图是“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字母代表的行星名称。 A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在图中绘出土星的公转方向。

(3)小行星带位于________星和________星轨道之间。与E行星结构相似的行星是________星。(填文字)

(4)试分析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地理环境的特点与生命物质存在条件的关系,并用直线相连。

①地球磁场 ②地球的质量与体积 ③地球与太阳的距离 ④地球大气中的臭氧层

a.地球表面存在大气层 B.削弱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强度 c.水处于液体状态

D.减少宇宙射线对生命的伤害

[解析] 第(1)题,读图,根据太阳系结构判断,A是水星,C是地球,D是天王星。第(2)题,土星的公转方向是逆时针方向,沿公转轨道画逆时针方向箭头即可。第(3)题,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图中E星是土星,与E行星结构相似的行星是木星。第(4)题,地球磁场的存在,可以减少宇宙射线对生命的伤害。地球的质量与体积适中,能够吸引住一定的大气,使得地球表面存在大气层。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使地球平均温度处在15 ℃左右,水处于液体状态。地球大气中的臭氧层,能够削弱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强度,使生物受紫外线的伤害减少。

[答案](1)水星 地球 天王星

(2)略(沿E所在公转轨道画逆时针方向箭头) (3)火 木 木 (4)

22.(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图

材料二 北半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的分布图

(1)由上述材料可知,我国太阳总辐射量属于贫乏区的地区是___________。 (2)全球年太阳总辐射量的纬度分布规律是从________向________递减。 (3)为什么乌鲁木齐比海口年太阳总辐射量丰富?

(4)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影响某地年太阳总辐射量的主要因素。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四川盆地属于太阳总辐射量贫乏地区。第(2)题,全球太阳总辐射量随纬度而变化,纬度越高,得到的太阳辐射越少。第(3)题,太阳辐射的多少,除了与纬度有关之外,还与当地的天气状况、地面状况等有关。乌鲁木齐纬度虽高,但地处我国西北内陆地区,降水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得到的太阳辐射多;海口纬度虽低但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晴天少,日照时间短,得到的太阳辐射较少。第(4)题,影响一个地区的太阳总辐射量的因素,除了纬度因素以外,还与下垫面状况、当地的天气等有关。

[答案](1)四川盆地 (2)低纬 高纬

(3)地处我国西北内陆地区,降水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得到的太阳辐射多。

(4)地面状况、大气状况、纬度等因素。

23.(18分)下面是北京(约40°N)某房地产公司开发的一梯两户式多层商品房平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我国北方地区的传统民居朝向一般是___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年中,图中正午室内太阳光照面积最小的一天是________________,此时地球公转处于________(加速或减速)期,早上观察发现太阳从________方向升起。

(3)北京从______________(日期)开始,日照时间逐渐增长。甲、乙两套商品房相比,上午日照条件较好的是________。

(4)如果请你向客户推销甲、乙两套商品房,根据你的推销理由,客户选择的商品房是哪一套?

理由1:夏季受降水影响较小,墙面不易受损。选择:________套商品房。 理由2:夏季通风更好,凉爽舒适。选择:________套商品房。

[解析] 第(1)题,我国位于北半球,北方地区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方位,建筑物朝南可充分利用光照。第(2)题,正午太阳高度越小,正午射入室内的光照面积越大;反之,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正午射入室内的光照面积越小。我国北方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时为夏至日,离远日点较近,地球的公转速度较慢且处于减速期,太阳直射北半球,极昼极夜区除外,全球各地日出东北,日落西北。第(3)题,一年中,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北京的昼长达到了一年中的最小值,之后直射点北移,北京的昼长逐渐变长,日照时间逐渐增长。太阳东升西落,上午时间太阳位于东南天空,因此偏东的房屋在上午日照条件较好,结合图示指向标,乙位于东部,因此上午日照条件较好。第(4)题,带来丰富降水的夏季风为东南风,会吹打乙房东面墙体,故乙房受夏季降水影响大,甲房受夏季降水影响小。夏季风为东南风,故东套乙房通风条件更好,夏季较凉爽。

[答案](1)坐北朝南 采光条件好 (2)6月22日(夏至日) 减速 东北 (3)12月22日(冬至日) 乙 (4)甲 乙

24.(12分)下图示意地球昼夜分布,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余部分表示白昼。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图示时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C点昼长是________;F点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____。

(2)A、B、C、D、E、F六点的自转速度、此时正午太阳高度和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分别怎样排序?

(3)A、B、D、E、F五点至少需要再过____________小时才能全部进入新的一天,届时B点的地方时是________月________日________时。

[解析] 第(1)题,此时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D点是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与切点纬度互余。D点为0时,经度为45°W,太阳直射点的经度与它相差180度,因此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23°26′N,135°E)。C点正好日出,经度为33°E,地方时为5时12分,根据公式计算其昼长为13小时36分。F点在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中间,纬度为45°N,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公式计算得出其正午太阳高度为68°26′。第(2)题,自转速度有角速度和线速度之分;离太阳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大。第(3)题,A、B、D、E、F五点全部进入新的一天时,A、F所在经线地方时为24时,图示时刻A、F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5时,还要经过9个小时。B点地方时比A、F点早6个小时,因此届时B点地方时为6月22日6时。

[答案](1)(23°26′N,135°E) 13小时36分 68°26′

(2)自转角速度相等,线速度E>A=C>F>B>D;此时正午太阳高度A=C>F>E>B>D;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幅度E(3)9 6 22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